摘 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短視頻憑借短、平、快等特點快速崛起。部分短視頻制作者將游戲與短視頻進行結合,創作出優秀的游戲短視頻,吸引了大量觀眾的觀看與傳播,但短視頻快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基于短視頻制作與傳播的視角,分析當前游戲短視頻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旨在推動游戲短視頻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游戲短視頻;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4)04-0132-04
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與大量用戶的涌入,短視頻平臺得到了快速發展。平臺內大量專業生產內容(PGC)與用戶生產內容(UGC)極大地提高了用戶黏性,用戶的碎片時間也逐漸被短視頻內容所占據。當下,擁有頭部流量的抖音、快手等社交媒體平臺成了內容創作與傳播的主要渠道。同時,游戲與其他媒介一樣,技術的重重“聯姻”讓它獲得了“開口說話”的能力,不再是玩家獨自面對的冷凍屏幕[1]。游戲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活動之一,對文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電子游戲誕生于互聯網時代,游戲短視頻作為電子游戲與短視頻兩種媒介相融合的產物,因具有娛樂性,得以在短視頻平臺快速傳播。
游戲短視頻是指利用移動設備或虛擬拍攝技術進行錄制,以游戲作為內容,利用短視頻平臺作為傳播渠道的專精類短視頻內容。近年來,網絡游戲用戶隨著移動設備的發展呈現爆炸式增長,其與短視頻用戶的重合度也呈現增長趨勢,觀看游戲短視頻逐漸成為網絡游戲用戶使用移動設備進行娛樂時的首選。總之,游戲為短視頻提供了豐富的內容,短視頻也為游戲提供了更加多樣的傳播方式。
一、游戲短視頻內容及分類
當前短視頻平臺存在的游戲短視頻類型,可分為以下幾類:劇情講解類、精彩片段類、游玩趣聞類、賽事集錦類、主播日常類、游戲攻略類、游戲測評類。本文將根據以上七類游戲短視頻的傳播內容及其特點進行總結。
(一)劇情講解類游戲短視頻
劇情講解類游戲短視頻以講解游戲劇情為主,制作者利用錄制軟件與虛擬攝像機對游戲內容進行記錄,并將游戲的劇情呈現給觀眾,使觀眾不必親自玩游戲,也可得到真切的游戲體驗。劇情講解類游戲短視頻的特點是內容緊湊,制作者對游戲劇情進行提煉與濃縮,并配以講解,使觀眾可以在幾分鐘內了解游戲的全部劇情。此類短視頻的制作周期較長,制作者需花費時間探索游戲,但由于游戲劇情的固定性,容易導致大量同質化作品在同一時期登錄短視頻平臺,而沒有突出特點以及制作不精的短視頻就很難吸引觀眾的興趣。在觀看過程中,觀眾如果對哪類短視頻感興趣便會自發地進行傳播,從而加深自身與其他觀眾之間的聯系,吸引更多人了解這款游戲,進而增加游戲的熱度。
(二)精彩片段類游戲短視頻
精彩片段類游戲短視頻以展現玩家、游戲主播在游戲中的精彩操作為主,制作者將游戲過程中的精彩鏡頭進行記錄并剪輯,配以短視頻平臺火爆的音樂素材,以激烈、刺激的游戲內容吸引觀眾觀看。觀眾在觀看時經常會被制作者的精彩操作所折服,將觀看的內容轉發給好友,使得此類視頻在玩家間快速傳播。精彩片段類游戲短視頻的特點為時間短、節奏緊湊,制作者需要具備剪輯制作的經驗,對于視頻節奏有詳細的規劃。因為視頻素材需要制作者花費大量時間積累,所以視頻更新時間不固定,觀眾在觀看后很難轉換為粉絲。例如,嗶哩嗶哩UP主“起小點”,通過對“英雄聯盟”玩家自行錄制的視頻進行內容分類與整合,制作出游戲集錦視頻,視頻每半個月更新一次,其內容為玩家在對戰中打出的精彩操作,該視頻因其接地氣的參與方式深受游戲玩家的喜愛。
(三)游玩趣聞類游戲短視頻
游玩趣聞類游戲短視頻以制作者分享在游戲中的有趣經歷與見聞為主,玩家在玩游戲的過程中觸發的彩蛋或游戲制作漏洞(BUG)所形成的奇妙景象都是此類短視頻的素材,這些素材能夠引起玩家的共鳴,玩家會在觀看此類短視頻后,自發效仿視頻制作者的行為。值得注意的是,游戲中的彩蛋能夠讓玩家感受到游戲制作方的誠意,而游戲中的BUG在帶給玩家歡樂的同時,也會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例如,影響玩家正常的游玩體驗、造成玩家游戲存檔損壞等,惡性事件的影響甚至會導致該款游戲口碑與銷量暴跌。游戲制作方在了解到游戲中的漏洞時也會做出相應的彌補措施,如修復漏洞,并給予玩家相應的補償。對于此類短視頻的內容制作而言,游戲中觸發的彩蛋和BUG都是小概率事件,因此,視頻的素材來源不固定,制作者相對較少。
(四)賽事集錦類游戲短視頻
賽事集錦類游戲短視頻以表現職業聯賽中選手的精彩操作為主,制作者通常在比賽結束或賽前預熱階段上傳該類視頻,通過比賽內容為視頻增加熱度。賽事集錦類游戲短視頻往往同步上傳于多個社交平臺,各支戰隊以及選手紛紛轉發,能夠在加強與粉絲互動的基礎上吸引更多觀眾了解相關賽事。賽事集錦類游戲短視頻的主要觀眾是職業選手的粉絲以及對賽事有一定了解的玩家,他們通過視頻中的解說詞以及游戲內的畫面了解比賽內容。此類短視頻的特點為內容直接,傳播力強。賽事集錦類游戲短視頻可根據比賽進程的發展持續更新,粉絲也可在原視頻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進一步提高賽事熱度。例如,2022年6月 17日,“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官方抖音賬號發布的內容為一位選手在比賽中第一次打出“五殺”的操作,不僅起到了為這位選手加油打氣的作用,精彩的視頻內容也為賬號帶來了熱度,在休賽期間也吸引了大量觀眾在評論區參與交流或討論。
(五)主播日常類游戲短視頻
主播日常類游戲短視頻以展現游戲主播、選手在直播平臺的直播內容為主,通過這類短視頻,觀眾可在較短時間內對游戲主播、選手有一定的了解,并可能因為喜歡視頻內容而成為主播或選手的粉絲。游戲主播、選手通過日常更新的短視頻可打造自身人設,利用人設吸引觀眾,并通過不斷更新視頻強化自身人設。主播日常類游戲短視頻的內容多為主播、選手在直播過程中的有趣片段或精彩操作,高人氣的主播制作的游戲短視頻會反哺游戲,為游戲宣傳提供更多途徑,吸引更多觀眾成為游戲玩家。這類游戲短視頻的特點是更新頻率快,一些片段的二次創作往往會成為網絡“爆梗”,比如“永遠的神”“你以為我在第一層,其實我是第五層”這些網絡金句就是由游戲主播創造的,“爆梗”在短視頻平臺快速傳播時甚至能夠產生破圈效應,成為大眾使用的高頻熱詞。
(六)游戲攻略類短視頻
游戲攻略類短視頻以游戲博主分享游戲數據、總結版本更新內容、提供高效打法為主,主要目的是為該款游戲的玩家所服務,視頻內容可以有效地幫助玩家提升自身實力。新游戲在剛推出時,一些玩家難以了解到游戲的實際內容,通過觀看該類游戲短視頻,他們可在短時間內了解到自身是否適合這款游戲。此類視頻的觀眾會自發傳播,在游戲玩家內形成信息的流通,增加游戲熱度。該類視頻的特點為內容具有獨創性、可復制性,且由制作者在游戲過程中領悟總結,但視頻上傳短視頻平臺后會被大量模仿抄襲,難以維護視頻原創者的權益。如嗶哩嗶哩游戲UP主“老戴在此”,往往根據高難度的游戲內容制作相應的游戲攻略,其視頻內容在為觀眾展現完整的游戲劇情的同時,也為玩家提供了豐富的過關思路,能夠使觀眾和玩家進一步理解游戲內容和游戲機制。
(七)游戲測評類短視頻
游戲測評類游戲短視頻以制作者對新發布的游戲或已發布的游戲的資料片更新進行測評為主,將玩家難以注意的細節與實際的游戲體驗作為視頻的主要內容,如游戲中隱藏的支線任務,游戲制作者在制作游戲時的趣事等。玩家在購買游戲前,通常會在短視頻平臺觀看該游戲的相關測評,并將游戲測評類視頻作為購買游戲的參考意見。由此可見,這類短視頻的制作者對于游戲的評價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游戲的銷量。這類短視頻的特點是測評結果多為制作者在玩游戲過程中的主觀感受而不夠客觀,制作者往往憑借個人喜惡對游戲進行評價,這就導致游戲廠商在推出新游戲時會主動與一些游戲測評者、明星進行合作,吸引玩家的注意,從而增加游戲銷量。例如“英雄聯盟手游”在發布時,邀請周杰倫參與游戲相關的直播活動,相關短視頻賬號發布的周杰倫在體驗游戲時的相關內容不僅展現了這款游戲的玩法以及特點,還通過周杰倫的影響力,吸引更多觀眾下載,游玩這款游戲。
二、游戲短視頻的發展現狀
短視頻行業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用戶涌入,由用戶所生產的短視頻為短視頻平臺提供了大量優質內容,但在可觀的流量背后,游戲短視頻的發展也產生了以下三點問題:
(一)抄襲現象較為突出,存在內容同質化問題
由用戶生產的游戲短視頻雖然數量眾多,但優質作品較少,造成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短視頻后期制作方式的簡化與普及,越來越多的游戲玩家參與游戲短視頻的制作,雖然生產的游戲短視頻數量越來越多,但質量參差不齊,存在同質化現象。例如,劇情講解類、游戲攻略類制作周期長、制作成本高,在平臺播出后會被其他游戲短視頻生產者模仿抄襲,其中不乏一些“暴力”搬運視頻的行為,如替換作品原聲或對畫面進行遮擋等,導致觀眾對此類游戲短視頻產生審美疲勞,逐漸喪失興趣。
(二)產品受眾較為單一,變現方式較少
游戲短視頻雖然分類眾多,但總體特征相似。例如,劇情講解類游戲短視頻由于對游戲的依附性很強,且畫面類型屬于“二次元”領域,因此仍屬于小眾審美行列。其獨特性也導致了明顯的觀眾指向性[2]。清晰的觀眾定位雖然使游戲短視頻擁有穩定的粉絲基礎,但游戲內容的交流僅限于游戲玩家之間,并隨著討論的加深逐步形成“信息繭房”,游戲短視頻粉絲也難以與其他觀眾形成有效的交流,導致短視頻很難吸引對游戲不感興趣的觀眾。同時,大量同質化的用戶評論也會對視頻制作者產生一定的干擾,使他們很難從用戶評論中獲得有效信息,制作內容也愈發具有局限性。
游戲短視頻的變現方式較少,主要包括觀眾打賞、短視頻平臺舉辦的變現項目兩種。其中,觀眾打賞指觀眾在觀看視頻后自發對視頻制作者進行打賞,以此激勵制作者進行創作,但創作者收入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官方舉辦的變現項目要求較多,并且有大量創作者瓜分獎金池,低額的獎金很難有效激勵創作者進行游戲短視頻創作。變現方式較少、變現金額較低是制約游戲短視頻發展以及短視頻質量難以提高的主要原因。
(三)內容易受偏見,體制機制不夠健全
近年來,由于網絡游戲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在游戲內容開發和游戲的經營管理上出現了漏洞和欠缺,一些充斥暴力與色情的不良游戲占領了市場,導致游戲行業被部分人戴上有色眼鏡審視,他們認為玩游戲會浪費大量時間、影響身心健康、沒有發展前途[3]。符合版號發放標準、制作精良的游戲以及與游戲高度相關的游戲短視頻在傳播的過程中容易遭受偏見,導致其傳播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內容制作方面,游戲短視頻雖然數量眾多,種類豐富,但視頻內容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在法律法規方面,游戲短視頻的制作者依托游戲內容進行視頻制作,其使用游戲畫面的行為是否屬于侵權行為仍是業界爭論的熱點。在體制機制方面,游戲制作者的著作權也很難受到保護,內容盜用以及數據泄露都沒有相應的處理措施。
三、游戲短視頻未來發展策略
游戲短視頻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內容生成機制。因此,短視頻如果想實現長期發展,要堅持自身的特色,把握原創性這個不竭動力,使該領域不斷散發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創作者與觀眾。針對游戲短視頻當前所產生的諸多問題,筆者提出以下意見建議:
(一)打造個人IP,凸顯內容原創性
游戲短視頻制作者應在作品中充分展現個人風格,通過短視頻內容打造立體的人設,制作者通過人設所吸引的粉絲更加穩定與忠實,其獨特的制作風格也是區別于其他游戲短視頻制作者的關鍵因素。如“蕪湖大司馬”作為直播界的金牌主播,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經常做出匪夷所思的操作,這些有趣的直播內容被其官方賬號進行二次創作,并因此誕生了較多的“梗”。例如,“我黑切呢”“這波你在第一層,我在第五層”。“梗”的火爆能夠吸引“路人觀眾”,使他們在加深對主播認知的基礎上,對游戲產生更多了解。游戲短視頻制作者在打造個人IP的同時,應注重原創性,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視頻風格,制作者應先有自己的視頻制作風格再形成自己的個人IP[4]。
(二)跨界界內相結合,拓展傳播方式
當前,跨界合作與界內合作成為游戲短視頻制作的一種新方式。跨界合作的主要模式為明星與游戲廠商的合作。游戲廠商為了推廣游戲,吸引更多玩家,選擇與明星共同創作短視頻,因明星自身具有一定熱度,并且擁有穩定的粉絲群體,雙方的合作不僅能為游戲短視頻帶來流量,也能夠拓展其觀眾群體。界內合作是指不同領域的短視頻制作者受邀參與游戲短視頻制作,為觀眾帶來更加全面的游戲內容。例如,嗶哩嗶哩平臺流行的“聯合投稿”,因制作者對內容的側重以及制作方式不同,為觀眾帶來了多元化的視角,也讓觀眾對游戲短視頻所介紹的內容產生了更加全面的認知。界內合作形成了短視頻制作者之間的良性互動,為觀眾提供更加嚴謹、優質的短視頻內容,同時,也拓寬了游戲短視頻的觀眾范圍。因此,游戲短視頻制作要重視跨界合作與界內合作,更加多元的展現游戲內容,豐富游戲短視頻的內容構成,吸引更多觀眾觀看。
(三)健全體制機制,生產優質內容
規范化的培養體系能夠推動運營方式的完善,從而吸引其他領域的人才入駐,形成持續產出高質量作品的良性循環。因此,政府相關部門可出臺相關政策措施,規范游戲短視頻行業內的不良行為,例如懲治游戲短視頻內容搬運等問題,并對從業者提供一定扶持與幫助,吸引更多短視頻制作者投身游戲短視頻領域。短視頻平臺及視頻制作方可開設短視頻制作相關課程,提高游戲短視頻制作者的制作水平,內容可根據學員興趣以及實際需求進行細分,例如游戲推廣、游戲攻略制作等課程。
四、結 語
游戲短視頻在短視頻平臺興起后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產生了諸多不足,例如,存在視頻內容同質化、作品觀眾較為單一以及體制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游戲短視頻制作者在制作相關短視頻時,應將視頻的原創性擺在首位,通過跨界與界內合作方式,拓展傳播領域。在體制機制方面,游戲短視頻行業應更加規范化、體系化,才能吸引到更多優秀人才。綜上所述,游戲短視頻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也應重視當前所存在一些問題,游戲短視頻制作者只有找準自身特點、發揮自身優勢,才能在短視頻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 周家成,何紅偉.游戲———短視頻生產的新場域[J].傳播力研究,2020(4):59-60.
[2] 喬麗.劇情類游戲短視頻的發展現狀及問題策略研究[J].采寫編,2022(5):155-156.
[3] 董孟涵.中國電子競技行業發展現狀及問題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0(9):131-133.
[4] 易子軒.短視頻時代游戲短視頻現狀及發展對策[J].新聞研究導刊,2021(13):144-146.
[責任編輯: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