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戚峰,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腦血管疾病。
【摘要】目的 分析奧拉西坦聯合丁苯酞治療卒中后血管性癡呆(VD)的臨床效果,并分析對患者血清因子指標的影響。方法 選取泰州市第三人民醫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8例卒中后VD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4例)和研究組
(34例)。在常規治療(營養腦神經、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穩定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壓,以及康復訓練)的基礎上,對照組患者采用奧拉西坦膠囊進行治療,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丁苯酞軟膠囊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均治療2個月。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數(BI)、臨床癡呆程度量表(CDR)、簡易智能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評分及腦血管功能、血清因子水平,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的CDR、NIHSS評分均降低,且研究組均較對照組更低;兩組患者的MMSE、BI評分均升高,且研究組均較對照組更高;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顱腦中動脈搏動指數均降低,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低;兩組患者收縮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增快,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快;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高;兩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較對照組更低(均Plt;0.05);治療期間,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奧拉西坦聯合丁苯酞治療卒中后VD患者能夠改善患者的腦血管功能,促進認知功能、神經功能提升,緩解癡呆癥狀,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且用藥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腦卒中 ; 血管性癡呆 ; 奧拉西坦 ; 丁苯酞 ; 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 ; 同型半胱氨酸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4.0007.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4.003
腦血管疾病發生后,缺血、缺氧會造成腦組織損傷及循環障礙繼而引發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其主要臨床表現是記憶、認知、判斷等功能障礙,嚴重威脅患者生活質量。奧拉西坦能通過重組未受損腦組織改善其功能,以發揮保護腦細胞的作用,但是單獨用于治療卒中后VD有效性有待提升[1]。丁苯酞有助于調節腦能量代謝,降低神經功能缺損。有研究顯示,丁苯酞及奧拉西坦均適用于卒中后認知障礙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并且聯合用藥可發揮協同作用,提升臨床治療有效性[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丁苯酞、奧拉西坦聯合治療卒中后VD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泰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收治的68例卒中后VD患者分為對照組(34例)、研究組(3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齡56~78歲,平均(66.05±4.11)歲;腦卒中病程8~28個月,平均(15.06±2.87)個月;癡呆分級[3]:輕度癡呆16例、中度癡呆18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56~80歲,平均(65.82±3.73)歲;腦卒中病程
6~28個月,平均(14.85±2.78)個月;癡呆分級:輕度癡呆15例、中度癡呆19例。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2018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一):癡呆及其分類診斷標準》 [4]中關于VD的診斷標準;⑵簡易智能狀態檢測量表[5]評分低于20分;⑶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標準:⑴重要臟器功能異常;⑵其他原因引發癡呆;⑶對研究藥物過敏。本研究經泰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且所有患者家屬均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根據病情均給予兩組患者臨床常規治療,包括營養腦神經類藥物,維持患者機體內水、電解質平衡,穩定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壓,并同時實施康復訓練,促進認知功能改善。在常規用藥基礎上,對照組患者采用奧拉西坦膠囊(湖南健朗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0037,規格:0.4 g/粒)口服,0.8 g/次,
3次/d。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丁苯酞軟膠囊(石藥集團恩必普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299,規格:0.1 g/粒)口服治療,0.2 g/次,3次/d。均治療
2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評分。癡呆程度:根據臨床癡呆程度量表(CDR)進行評分,總分為0~3分,分值越高則癡呆的程度越高[6];認知功能:根據簡易智能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進行評分,總分分值為0~30分,分值越高,代表認知障礙越嚴重;神經功能: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總分分值為
0~42分,分值與患者的神經功能成正比[7];日常生活能力:根據Barthel指數(BI)評分,總分20~100分,分值與患者的生活活動能力成正比[8]。⑵腦血管功能指標。采用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瑞華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型號:RH-3200)測定顱腦中動脈搏動指數、收縮期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⑶血清因子。于治療前后患者空腹時采集靜脈血3 mL,離心(3 500 r/min,20 min),取上層血清,再使用雙抗體夾心固相酶聯免疫吸附法、循環酶法分別測定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同型半胱氨酸(HCY)。⑷不良反應。觀察患者治療期間轉氨酶輕微升高、頭暈頭痛、胃腸道反應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各反應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經S-W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 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CDR、NIHSS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且研究組患者評分均較對照組更低;治療后兩組患者MMSE、BI評分較治療前均升高,且研究組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腦血管功能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顱腦中動脈搏動指數均降低,且研究組患者較對照組更低;兩組患者收縮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增快,且研究組患者均較對照組更快,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血清因子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BDNF水平較治療前均增高,且研究組患者較對照組更高;血清HCY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研究組患者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4。
3 討論
腦卒中后發生VD的病因機制十分復雜,主要是因為腦部無法獲得充足供血進而損傷腦神經元,引發神經系統變性或是壞死,從而影響大腦認知功能。奧拉西坦是臨床上常用治療VD的藥物,能夠促進海馬及大腦皮質區域內乙酰膽堿轉運速度,強化擬膽堿作用,進而促進患者學習及記憶能力恢復;但對于嚴重癡呆單獨用藥效果不甚理想。丁苯酞在臨床上是屬于一種抗腦血管缺血的藥物,既可以保護缺血神經細胞,又可緩解腦卒中后機體炎癥狀態,強化腦組織保護作用,提升患者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
本研究中,研究組CDR、NIHSS評分更低,MMSE、BI評分更高,提示丁苯酞聯合奧拉西坦聯合治療卒中后VD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神經和認知功能,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奧拉西坦可促進患者神經元的修復與再生,從而利于患者的神經功能有效恢復;同時丁苯酞也可降低細胞內的鈣離子濃度,抑制谷氨酸合成的分泌,降低花生四烯酸的生成,從而促進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9]。
血清HCY越高則代表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得血管性癡呆的發生率越高;血清BDNF可反映老年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BDNF越低則代表著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越嚴重。本研究中,研究組血清BDNF水平更高,血清HCY水平更低,提示奧拉西坦膠囊聯合丁苯酞膠囊聯合應用可以促進卒中后VD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奧拉西坦膠囊可通過增進腦代謝率,提高腦組織中的蛋白質合成,從而促進患者的智力恢復;而丁苯酞是一種多靶點抗腦缺血的藥物,可以通過調節腦血管中一氧化氮和前列環素(PG12)的含量,降低谷氨酸和自由基的釋放,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進而使腦梗死范圍逐漸縮小,起到增加血液供應及修復神經功能損傷的作用[10]。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顱腦中動脈搏動指數更低,收縮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更快,提示奧拉西坦膠囊聯合丁苯酞膠囊聯合應用可以改善卒中后VD患者神經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奧拉西坦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流狀態,增加大腦血供,進而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丁苯酞可有效改善腦組織血流速度,增加血管順應性,進而有利于缺血半暗帶區的血液供應,進一步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11]。本研究中還顯示,經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奧拉西坦膠囊聯合丁苯酞膠囊治療,臨床安全性良好。分析其原因,這可能是因為丁苯酞膠囊屬于天然
提取的化合物,和芹菜籽中所提取出的左旋芹菜甲素結構一樣,是人工所合成的消旋體,所以安全性良好[12]。
綜上,卒中后VD常規治療同時聯合使用奧拉西坦膠囊和丁苯酞膠囊可改善患者的腦血管功能,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從而降低患者認知障礙和癡呆表現,促進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用藥安全性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融劭民, 張京苗, 高嘉, 等. 血府逐瘀湯聯合奧拉西坦對腦梗死后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及NO、ET-1、IL-6水平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2, 31(9): 1247-1250.
李偉, 陳穎, 朱新嶺, 等. 丁苯酞聯合奧拉西坦治療急性腦梗死后認知障礙的療效觀察[J]. 中國藥師, 2018, 21(7): 1202-1204, 1213.
田金洲, 解恒革, 王魯寧, 等.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癡呆診療指南(2020年版)[J].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21, 40(3): 269-283.
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指南寫作組,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 師分會認知障礙疾病專業委員會. 2018中國癡呆與認知障礙診治指南( 一 ):癡呆及其分類診斷標準[J]. 中華醫學雜志, 2018, 98(13): 965-970.
廖遠航. 簡易智能精神狀態檢查量表在老年癡呆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11): 26-27.
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認知障礙分會. 臨床癡呆評定量表簡體中文版[J].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18, 37(4): 367-371.
喻恒, 龍崇榮, 王亮. 血清炎性因子聯合NIHSS評分評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的臨床研究[J]. 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 2013, 13(9): 801-804
周青青, 施加加, 倪波業. 擴展Barthel指數與功能獨立性量表在評定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功能等級中的對比分析[J].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21, 43(7): 602-606.
石英雪. 丁苯酞軟膠囊聯合奧拉西坦治療血管性癡呆患者的效果分析[J]. 飲食保健, 2019, 6(22): 75-76.
岳國松. 丁苯酞聯合奧拉西坦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療效分析[J]. 黑龍江醫學, 2020, 44(8): 1092-1093.
黃建亮, 王曉翔, 杜曉露. 丁苯酞對進展性腦梗死患者顱內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動指數的改善作用[J]. 重慶醫學, 2022, 51(1): 106-109.
代敏慧, 祝凱, 張鈺華, 等. 丁苯酞序貫治療對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3, 20(20): 2963-2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