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通州區芙蓉小學黨總支將黨的領導融入學校工作各環節,聚力“黨建+”,通過以下五個方面的實踐探索,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行穩致遠。
“黨建+隊伍”:在青年教師培養中彰顯黨建引領力。學校黨總支通過“三階”成長增強青年教師的政治定力。一階,即青年教師入職后,學校黨支部幫助其結合自身實際與學校發展需要,制定“一年成長目標”和“三年成長計劃”,最終形成“職業生涯規劃”。二階,即系統化、常態化學習鑄魂強基。通過書記講黨課、理論學黨史、實踐悟思想、黨群結對行,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三階,即開展記好黨員札記、講好副中心黨員故事、站好黨員先鋒崗等活動,使青年教師學思踐悟、真信篤行。黨建引領激發出廣大青年教師聽黨話、跟黨走的內生動力,不斷豐盈教師對教育人生的價值追求。
“黨建+德育”:在學生品德養成中彰顯黨建引領力。以黨建為引領,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一體化德育體系。學校依托陣地建設,開展“黨史傳頌 接續奮斗”“致敬共和國脊梁 做新時代追夢人”系列紅色主題活動,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通過“國旗下微課”展示落實常規養成;借助道德銀行、美德超市綜合過程性評價,以及“美德少年”“最美志愿者”“小荷之星”等專項過程性評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黨建+德育”引導學生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建+教學”:在“雙減”落地中彰顯黨建引領力。學校黨總支堅持引領教師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到學科教學中,以專業本領落實“雙減”、彰顯“雙升”。夯實校本教研,促進課堂提質增效;建立“四精”“四嚴”模式,促使作業減量增效、動態升級課后服務,做實“課后育人”。依托“雙師課堂”“青藍工程”“ETC課程資源包”,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同時,把市、區、校級杯賽作為教師的“演武場”,夯實課堂教學質量。“黨建+教學”實現了教師們的思政素養和教學水平“雙提升”,擔好政治責任與提升教學質量“齊飛躍”。
“黨建+課程”:在校本課程研發中彰顯黨建引領力。學校黨總支抓好頂層設計,基于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核心素養提升,構建了“芙蓉花開,多元融通”課程體系,其中,教師開發并實施的素質拓展類課程達50余門。在黨建的引領下,課程的開發有效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和教師的專業素養。
“黨建+文化”:在學校文化塑造中彰顯黨建引領力。“培育具有民族底蘊、國際視野的芙蓉學子”是學校的育人目標,依托黨建引領,學校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營造了“荷和清新”的文化氛圍場,開辟了“‘五育’并舉”“融通自然·放飛第五季”“快樂維尼(為你)開心農場”“雨化清荷”成長連廊,一個個主題展區呈現出黨建引領下學校文化氛圍場的育人實效。
編輯 _ 汪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