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就像一棵棵小苗,作為一名“栽培者”,我希望陪伴他們經歷“培根”“養干”“茂枝”的成長過程,讓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我是班主任,又是語文老師,怎樣把語文教學的內容遷移到班主任工作中?思來想去,我決定采取班級“日記漂流”的方式,讓學生“練筆”的同時“練心”。
1.用日記開展多維溝通,培其根
起初,我們班也像很多班級一樣,學生每人一個日記本,我每天看日記并進行回復。日記中有學生的小秘密、小煩惱等,這就是班級的“漂流瓶”,通過心靈的對話分享喜悅、解決困惑。后來,我發現日記中的很多內容涉及學生之間的小誤會、小矛盾,考慮到解決這些誤會或矛盾最好的辦法是學生間的溝通,于是,我改良了日記形式,通過“友誼小船”“希望快艇”“大手拉小手”三種方式促進生生交流?!坝颜x小船”每天由一名學生寫日記,然后傳給第二名學生。通過記錄班級瑣事、樹立榜樣,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不過,學生之間常有小矛盾,“希望快艇”由此誕生。班級的后門上掛著一個大掛袋,每個學生都有專屬的小口袋。如果學生有話和誰說,就寫一張小紙條放在他的口袋里。這種方式使學生間的溝通范圍更廣,解決問題更及時、更有針對性。
這屆學生已經畢業,四年的“日記漂流”讓他們受益匪淺。他們迫切地想要把自己的收獲傳遞下去。于是,就有了第三種漂流方式“大手拉小手”。哥哥姐姐們在嶄新的日記本上給弟弟妹妹們寫下了一封封熱情洋溢的信,有傳授經驗的,也有談體會、寫感受的。無障礙的溝通,讓班級形成了和諧的氛圍,培育學生們茁壯成長所需的重要根基。
2.用日記拓展學習空間,養其干
隨著日記內容的增多,學生還創辦了一些他們喜歡的欄目,“好書推薦”是其中之一。這個欄目起源于一個日記漂流小組,這組學生在日記中交流讀過的好書,并在組內掀起了一股讀書的熱潮。我借此機會,為他們小組特意召開了一次好書推薦的班會,把讀書的熱情傳遞到班級中。四年間,學生共推薦150余本書籍。除了組內進行好書推薦,我們還會定期進行全體學生共讀一本書和寫讀書體會的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得以汲取書籍的養分,培養堅固的生長軀干。
3.用日記發展個性,茂其枝
“枝茂”方可“實遂”?!懊Α敝荚谔剿髅總€學生的特點、愛好和優勢,使其養成強健的“枝干”。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開創了“藝術長廊”“寫意詩畫”等欄目,引得很多志同道合的學生爭相翻看,在班里圈粉無數。
今年是我們一起寫日記的第9年,師生交流達到了一百多萬字。小小的日記本記錄了學生們的成長歷程,也記錄了豐富而創意無限的班級生活。讓學生在真實的“交往”中自主發展,成為最好的自己,讓成長真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