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強調指出:“面對軍事斗爭準備的鮮活實踐,院校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堅持面向戰場、面向部隊,圍繞實戰搞教學、著眼打贏育人才,使培養的學員符合部隊建設和未來戰爭的需要,向著部隊、實戰、未來貼近再貼近?!避婈犜盒U卫碚撜n程是各教學班次的主干課程,著眼學員畢業崗位任職需要,走出傳統課堂單一理論教學模式,積極拓展實踐性教學渠道,主動走向作戰部隊、走進實戰訓練一線開展實踐教學,對于有效破解畢業學員“水土不服”、快速生成適崗應戰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拓展渠道,破解難題
當前,在軍隊院校政治理論課程教學中還存在著被動學習多、主動思考少,理論灌輸多、實踐平臺少,教學時間短、能力生成慢等難題。軍隊院校周邊一般都有不少歷史底蘊深厚、育人資源豐富的部隊單位,特別是部隊近年來在政治工作實踐中形成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非常值得學習借鑒。在軍隊院校政治理論課程教學中組織學員到部隊一線開展實踐教學,能夠有效支撐學員崗位任職能力生成,是實戰化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是激發學員由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著眼部隊建設發展需求,找準學員政治工作能力的弱項短板,采取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會診點評、總結講評的方法,以部隊教育、訓練和管理中的實際情況為背景,組織學員走進部隊實戰訓練一線,零距離了解部隊實際情況,面對面與部隊官兵座談交流,營造良性互動的學習氛圍,調動學員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是實現由理論灌輸為主向實踐鍛煉為主轉變。軍隊院校政治理論課程赴部隊開展實踐教學,可以打破單一的教員課堂講授、我講你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在精學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把課程實踐教學搬到部隊大課堂,利用部隊相應崗位平臺進行角色模擬,選擇部隊的真人真事真案例進行實踐鍛煉,實地參與部隊訓練、教育、黨團組織生活、經常性思想工作等活動,使學員盡快熟悉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論,掌握開展政治工作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提升實際崗位任職本領。
三是解決教學時間短與能力生成難的矛盾。軍隊院校政治工作課程教學大綱明確了各門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比例。雖然有的在以往課程教學中加大了專題式、案例式、研討式等教學方法比重,但還存在以簡單討論、體會交流、觀看視頻等代替具體實踐的現象,學員感覺“吃不飽”“不解渴”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針對軍隊院校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多、教學案例真實性時效性差、學員能力素質參差不齊等實際,在精心遴選教學內容、科學設計教學流程、合理調配教學力量的基礎上,在部隊實地采取經驗介紹、傳經送寶、典型示范、觀摩見學、角色模擬等方式,使學員盡快了解部隊實際情況,最大限度減少中間環節和情況誤差,縮短能力生成時間,有效解決“水土不服”、適應過程過長等難題。
二、科學設計,靈活形式
深入學習借鑒部隊近年來在政治工作方面形成的優良傳統、鮮活經驗和實用招法,必須結合軍隊院校政治理論課程特點和教學中的重難點專題,在教學總體設計上下功夫,靈活實踐教學的形式方法,創新軍隊院校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模式,促進學員崗位任職能力生成與提高。
一是搞好統籌安排。赴部隊開展實踐教學,一方面,涉及單位多,協調難度大,院校領導機關要高度重視,反復對實施方案把關完善,充分利用與部隊聯教聯訓等機制,幫助與部隊溝通聯系和解決實際困難。另一方面,對授課教員的理論功底、教學經驗、任職經歷等綜合素質要求較高,教學系室要從擔負課程授課任務的教員中抽選優秀教學骨干組成實踐教學團隊,從教學點位選擇、教學主題歸納、教學內容提煉、教學活動設計等方面逐個環節反復把關推敲,確保整體教學質量。
二是實現有效銜接。軍隊院校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時間有限,提升赴部隊開展實踐教學的質量效益,要搞好教學總體設計,統籌考慮學時如何分配、理論精講講什么、實踐活動練什么等問題,還要考慮到部隊開展訓練的進度和教育管理的實際情況,做到院校與部隊、課堂與操場、理論與實踐、學習與運用的無縫銜接,讓教學內容“實”起來、能力“練”起來、戰味“濃”起來,有效解決教學內容更新不到位、案例戰例陳舊、與實戰聯系不緊密、與部隊實際脫節等問題,促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
三是靈活組織形式。堅持遵循政治工作能力生成與提高的基本規律和新時代學員的認知特點,在完成課堂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突出不同教學主題的特色,靈活穿插多項配合實踐活動,通過主題輔導、觀摩精品好課、官兵代表微訪談、優秀帶兵干部和骨干傳經送寶、列席部隊會議、參與評比競賽活動等形式,既有部隊成型做法的觀摩學習也有廣大學員的親身參與,既加深學員的直觀認識也增加實踐過程的感官體驗,使學員能夠全過程多視角了解部隊實際、提升任職能力,有效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是實時跟進輔導。為提升實踐教學實效,實踐教學實踐性活動可盡量分成小班進行。在每個活動等待轉場期間,授課教員適時組織學員開展體會交流、知識鏈接、經歷分享等多種配合活動,進一步拓展學員知識面,提升教學活動效果。實踐教學活動結束后,授課教員要利用自習時間及時跟進、趁熱打鐵,圍繞教學主題同學員一起暢談體會、交流感受,引導學員對軍隊政治工作相關內容再認識、再升華,形成完整的閉合回路,促進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固化。
三、有機融合,提升效益
軍隊院校政治理論課程到部隊開展實踐性教學,既要繼承以往開展課程教學的有益做法,又要把部隊資源用活用好,而不是簡單地到部隊看看內務、轉轉史館,來去匆匆、走馬觀花。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實現鑄魂與育人相融、訓練與實戰對接、繼承與創新結合,提升部隊實踐平臺的使用效益,才能使學員在教學過程中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一是堅持繼承優良傳統與學習鮮活經驗融合,進一步加深對政治工作生命線地位作用的認識。我軍政治工作的功能體現在完成任務之中,精華濃縮于優良傳統之中。實踐教學要選取那些不僅在政治工作方面有好的傳統和新鮮經驗,而且要是歷史厚重、功勛卓著、戰績輝煌的單位。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部隊現有紅色資源,堅持將繼承優良傳統與學習鮮活經驗結合起來,將黨史軍史與政治工作發展歷程聯系起來,既是政治工作專業能力的學習實踐,也是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精神洗禮。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張張真實的照片、一幕幕感人的畫面,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中,使廣大學員切身感悟到我軍政治工作生命線地位作用的極端重要性。
二是堅持教學主課堂與部隊大課堂融合,進一步促進理論知識向能力素質的轉化。院校教員是“做飯做菜”的,學員既是“吃飯吃菜”的,也是學“做飯做菜”的,最終的“品嘗者”是部隊和工作崗位。再好的理論不能應用于實踐,也難以形成戰斗力。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弱什么強什么”的原則,以學員畢業崗位任職需要為牽引,直接將教學主課堂與部隊大課堂聯系起來,讓廣大學員全程沉浸到部隊任務一線,圍繞新的時代條件下黨委(支部)會議怎么開、思想政治教育怎么搞、群眾工作怎么做、軍事訓練中政治工作怎么組織、政治工作優良傳統怎么繼承和發揚等問題,面對面問經驗,手把手學方法,打通理論知識向能力素質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堅持課堂內與課堂外融合,進一步堅定到部隊建功立業的信心。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既是顯性的,也是隱性的,最高境界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學習專業技能與牢固初心使命相結合,既是對前期課堂學習成果的實地檢驗,也是即將在新崗位任職的心路錘煉。通過實踐教學過程中的聽、看、問、談、想,使學員們感受部隊緊張激烈、加緊實戰練兵的火熱氛圍,感受政治工作的強大威力和魅力所在,感受我軍近年來深化改革的最新成果,筑牢鐵心跟黨走、一心為強軍的堅定信念。同時,要進一步暢通聯教聯訓機制,探索建立有效的深度合作和共建共享渠道,聘請經驗豐富的部隊領導擔任客座教授,聘請單位全面建設過硬的優秀營連主官擔任課外輔導員,為長期常態化組織實踐教學活動打好基礎。
【作者均系陸軍步兵學院石家莊校區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