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耀州瓷的裝飾題材中,植物紋樣最為常見,其中象征清廉高潔的蓮花紋樣是我國陶瓷傳統的裝飾紋樣之一,隨著手工業的不斷發展,蓮花紋樣作為凈土的象征,擁有優美的造型和典雅的氣質,深受廣大民眾喜愛的同時也逐漸發展成為了中國特有的藝術與形式。
關鍵詞:耀州瓷;蓮花紋;裝飾紋樣;傳統文化;特征
1 前言
耀州窯歷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北宋末為鼎盛時期,終于民國。被譽為宋代六大窯系的典型代表之一。窯址坐落在陜西省潼川市黃堡鎮,曾經被稱作同官。宋代時屬耀州,故名“耀州窯”[1]。經過一千多年的燒造,耀州瓷具有了獨特的裝飾藝術風格及人文內涵。耀州瓷不僅品類繁多且器型典雅,裝飾紋樣豐富多變、花樣繁雜、圖案線條流暢優美、排布方式獨特,不僅賞心悅目,而且寓意吉祥。因此也被譽為“北方青瓷之冠”。蓮花紋樣是耀州瓷植物裝飾紋樣的主要題材之一,應用十分廣泛。
2耀州瓷蓮花裝飾紋樣概述
2.1耀州瓷蓮花紋樣的起始
蓮花也稱荷花、菡萏、水芙蓉等等。蓮花紋最初源于西周時期,當時它們被用于青銅器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形態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造型更加生動,層次越發多樣[2]。不僅融合了當時的民間習俗,而且還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蓮花紋也被稱為荷花紋或蓮瓣紋。
耀州瓷起始于唐代,唐代不僅是思想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黃金時期,也是我國古代裝飾藝術的黃金時期。唐代初期,耀州瓷器燒制的技術還不夠嫻熟,普遍顆粒大、有氣孔。瓷器風格簡樸,多為素面。到唐代后期,由于制瓷工藝的提升和工匠們的不斷學習,燒制的瓷器有了一個很大的提升。不僅品類逐漸增多,且裝飾紋樣題材更為多樣。唐代耀州瓷還受到唐三彩的影響,多為單色釉裝飾。在素胎上以黑色釉加以顏料繪制的素胎黑花瓷是其代表作品,造型豐滿大氣。唐代前期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蓮花紋并不多見,后期才日趨成熟。所以唐耀州瓷器上所常見蓮花紋樣,紋樣簡單,造型組合單一,多為樸素。
2.2耀州瓷蓮花紋樣的發展
而在五代紛紛擾擾的時局下,雖然戰亂頻發,但是耀州窯并未停下前進的步伐。五代時期的陶瓷生產方式大大超越唐代,從而使得陶瓷的外觀更加優美,更加具有觀賞性。器物造型逐漸改變了唐代的圓潤豐滿,開始體現出精巧秀麗的特色[2]。此外,五代還大力推行匣缽裝燒的新方式,在保證陶瓷質量的同時,又防止了環境的污染。這一時期的蓮花紋逐漸復雜,除了單個出現的蓮花紋以外,還出現了蓮花紋飾與其它紋樣輔助組合的形式,開始創作更加復雜的瓷器蓮花圖案。
宋代是耀州瓷發展的鼎盛時期,耀州瓷器的種類從傳統的碗、盆、盂、杯擴展到了各種日常用品,例如兒童玩具、化妝盒、香爐等。隨著工藝技術的不斷發展,窯爐和燃料的改進,耀州瓷的剔花、刻花和印花技術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使得耀州瓷的燒造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紋樣種類也變得極為豐富,蓮花紋樣在宋代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原先帶有宗教色彩寓意的蓮花也拓展變成了人們口中的“出淤泥而不染”美好品格的體現[3]。除此之外蓮花紋的構圖更為豐富、組合多變,表達的手法也多種多樣。例如宋代蓮花開始成為輔助紋樣搭配其它紋樣出現,也更為復雜。例如嬰孩與蓮紋的結合、水波紋和把蓮的組合、鴛鴦、鴨和蓮花的組合等等。這些組合再配合器型進行設計構圖,通過剔花、刻花、印花、鏤空等工藝手法表現出來。
金元時期,雖沿襲宋代,仍以燒制青瓷為主。但是同時還燒制出月白釉瓷器和姜黃釉瓷器,但在紋飾方面,相比于宋代的精美細致的蓮花紋飾,這個時期的蓮花紋飾疏朗簡率,并且隨著龍泉窯、鈞窯青瓷的興盛和擴張,耀州青瓷的優勢逐漸減弱,產品也開始向黑瓷、白瓷、白釉黑花等多種類型開始轉變。
元末明初之后直到民國時期。由于窯廠和時間的變化,耀州瓷的燒制技術和產品風格發生了明顯的轉變,過去常見的青瓷并不多見,反而胎厚器重、形體簡潔的白瓷和黑瓷多為常見,彩色瓷器也多為白釉黑花[4]。同時裝飾手法由傳統的刻花和印花等等變成了以繪畫為主,此時的蓮花紋是通過繪畫的方式呈現的,且手法較為粗獷豪放、畫風質樸、色彩對比鮮明、線條流暢極富寫意性及民間風土韻味。再加以文字進行組合搭配。例如年款、古詩詞、歇后語等等。
3耀州瓷蓮花紋得以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3.1自然因素
耀州瓷位于今陜西省銅川市黃堡鎮,水陸交通便利、陶土資源豐富,由于處于兩地交界處所以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和水資源。給耀州瓷器的制作提供了優良的條件和豐富的資源。正是擁有如此出眾的制瓷條件,所以吸引了許多優秀的制瓷工匠聚集于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耀州瓷的蓮花紋飾才能夠在原先的基礎上有了更加豐富的裝飾技法和構圖特征。
3.2 人為因素
耀州瓷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環境的影響,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的不斷進步。制瓷技術的不斷提升。再加上人們有了穩定安逸的社會環境,對美的追求不斷提高,同時人們的審美意識發生了變化。經濟的蓬勃發展,促進了人們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蓮花紋才可以展示出更加精致的花紋。雖然會經歷時代的變遷但是經濟的大趨勢是不斷前進的,在物質生活不斷充裕、人們生活穩定的社會背景下,對蓮花紋樣的形成、發展與創新提供了強大的推動作用,蓮花紋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和改善,包括裝飾技法、紋樣種類和紋樣的組合形式等等。
由于朝代更迭,社會動蕩,戰爭不斷,人口遷徙等等,造成了南北民族之間的對流。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各個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佛教的盛行對思想、文學和藝術等領域帶來了影響。同時佛教文化也一直影響著耀州瓷蓮花紋樣。將新的內涵用不同的裝飾技法和構圖形式表現在瓷器上,為其帶來新的寓意、寄托和向往。同時耀州瓷蓮花紋也受到各個朝代思想文化的影響。
4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耀州瓷蓮花裝飾紋樣特征分析
耀州瓷是中國傳統陶瓷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蓮花裝飾紋樣作為其中常見的元素之一,在形式和意義上都有獨特特征。蓮花紋樣是我國傳統的陶瓷裝飾紋樣,它憑借生動形象、飽滿圓潤、寓意純潔成為了耀州瓷中常見的植物紋飾之一,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裝飾形式[5]。蓮花紋獨特形態和優雅的氣質,使它成為一種神秘而優秀的象征,從古至今一直受到人們的尊崇和崇敬。因此在耀州瓷裝飾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隨著時間的推移,蓮花紋的藝術風格也在不斷演變。
在形式上,耀州瓷蓮花裝飾紋樣通常以平面繪畫的方式呈現,常見于碗、盤、罐等容器上。其圖案多以蓮花為主題,包括蓮花瓣、蓮蕊、荷葉等元素。蓮花的形態經過藝術的加工和提煉,通常表現出圓潤、華麗的特點,富有立體感。同時,蓮花紋樣還注重繪制技法,采用細膩透明的釉色進行描繪,使得瓷器散發出雅致的光澤。初期,蓮花紋樣簡單而質樸,來源于人們原生自創的花卉圖案。蓮花的外形可能是圓潤飽滿的,向四周展開的。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蓮花紋樣發生了更多的變化,不僅有蓮花的出現,還包括蓮蓬和荷葉,其中還有絲帶將蓮花、荷葉等扎成一束的“把蓮”“雙把蓮”和“三把蓮”等等,纏枝蓮、盆插蓮花、蓮花牡丹等。除此以外耀州青瓷的蓮花紋還與動物紋樣相結合,蓮花紋還多與水波紋、游魚、鴛鴦、游鴨等搭配形成了一種充滿活力和吉祥寓意的組合圖案。此外,\"連生貴子\"的嬰戲蓮花圖案也是耀州青瓷的一大特色,比如四嬰攀蓮紋碗,它們的出現更加突出了耀州青瓷的獨特魅力。除此之外,常見的還有多存在于瓷器底部的仰蓮紋、覆蓮紋和纏枝蓮紋等等。
從造型構圖來說,耀州瓷蓮花紋的處理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的蓮花圖案,較為簡單和直白。另一種是蓮花紋搭配其它輔助紋樣而出現的較為復雜的組合圖形。一些紋樣以瓷器的中心為中心,呈上下、左右對稱分布,向四周延伸,體現出中國傳統裝飾紋樣的嚴謹性與緊湊性;另一些則與器物的形狀相結合,展現出精美的\"因形施飾\"圖案。蓮花看似隨意的被點綴其中,但卻豐富、靈動、舒展且具有節奏感。
耀州瓷蓮花裝飾紋樣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蓮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廣泛視為純潔、高尚、吉祥的象征,具有美好的寓意。蓮花的盛放過程,象征著人的修養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同時,蓮花還被視為佛法的象征,與佛教文化密不可分。將蓮花紋樣應用在耀州瓷上,不僅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哲學思想,也賦予了作品更加深厚的精神內涵。耀州瓷的工藝技術既注重實用性,也注重審美效果。耀州瓷的裝飾技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有剔、刻、印、劃、堆、畫等手法。其中刻花工藝最為著名。用刻花技巧將蓮花紋樣表現在瓷器的內部或外部:不同的色階又會表現出不同的顏色,由淺至深。裝飾紋樣凸顯、錯落有序、恍若浮雕。蓮花在瓷器中更具有立體感和空間感。蓮花紋樣是耀州瓷器中的主要裝飾題材,其裝飾豐富、姿態優美。它不僅是靜美、純潔和生死輪回的象征,也表現了千百年來人們對美好的追求。蓮花紋樣在陶瓷中被廣泛應用,因為它們容易描繪、風格各異、容易接受。這種特點使得它一直流傳下來,并且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不斷變化。
5結 語
蓮花紋樣不僅是耀州瓷植物紋樣的代表元素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紋樣的代表之一,古人極具特色的想象力和表現手法使耀州瓷蓮花紋飾有了很高的藝術價值。對耀州瓷蓮花紋的探析和描述可以拉近中國傳統文化和手工藝與我們之間的距離,繼承和創新優秀的中國傳統蓮花紋樣,將傳統蓮花紋樣的新內涵融入現代化設計當中。
文獻參考
[1]付多多,黃夢新.探索耀州瓷釉色之美——以月白釉瓷為例[J].佛山陶瓷,2023,33(05):146-148.
[2]趙文瀚.耀州瓷紋樣的構圖形式[J].化纖與紡織技術,2022,51(05):207-209.
[3]許楊麗可.淺談魏晉南北朝佛教藝術對陶瓷裝飾蓮花紋的影響[J].磚瓦,2022,No.418(10):37-40.
[4]馬亞敏.宋代耀州瓷植物紋樣的藝術特征研究[D].西安工程大學,2019(02).
[5]韓京耀,申子嫣,周俊良.淺談蓮花紋在瓷器中的文化內涵[J].藝術科技,2017,30(11):179.
作者簡介:李嘉雪,( 1998-),女,漢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