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美玉
關鍵詞:有效教學;微課教學;合作教學;生活教學;個性教學
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是指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遵循一定的教學規律,學生全面參與,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或物力投入,實現預期教學目標和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發展。
數學是一門極為嚴謹的課程,在數學的世界中不存在模糊不清的理論,它的邏輯性較強,因而初中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常會遇到困難,從而影響了數學學習的進程和數學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學會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助力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
一、運用微課教學,理解教材知識
初中數學學生只需要理解好教材基本知識,就能滿足現階段學習的基本需求。如何理解教材知識呢?教師利用微課教學這一現代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手段,用更靈活、更有趣的方式傳授數學知識,便于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和復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
教師在教學“解一元二次方程”時,可以先制作一個小視頻簡單介紹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形式和標準形式,再利用動畫和圖表,通過實例演示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包括公式法和配方法。在微課視頻的最后,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在線測驗,讓學生嘗試求解一個一元二次方程,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
二、構建合作教學,解決學習難點
在初中數學微課教學中,合作教學是一種有效的策略,它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構建合作教學環境,教師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教師在教學“解直角三角形”時,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每組分發不同的直角三角形問題,組員合作解決問題,并準備向全班展示他們的解決方案。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簡化學習的難度,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作精神,以便更好地解決現階段的學習難點,提高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相互合作和共同探索中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
三、融入生活教學,發展數學素養
初中數學素養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運算能力等,是學生在學習中需要努力培養的重要能力。教師將數學教學融入生活實踐,學生不僅能夠學到數學知識,還能夠學會如何在生活中應用這些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活動,如設計一個小型企業的財務計劃、調查和分析某一社會現象中的數學規律等,通過項目的規劃、執行和評估,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數學的能力。教師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讓數學教學真正成為學生生活的有益補充,讓數學素養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生根發芽。
四、使用個性教學,促進個性發展
現代的教育教學思想認為:“教學要從學生的已知出發”“教學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學習風格提供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性,幫助他們發展自己的潛能。
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深入了解學生的不同需求,對課標要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恰當處理;教師也可以對教材內容有所增減,在原則不變的條件下,進行恰當的靈活處理。
初中學生尤其是九年級學生,在學習數學課程中提高學習效率,不僅能夠節約學習的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和學業成績,還能夠培養科學的學習習慣和學科素養。通過將微課教學、合作教學、生活教學和個性教學融合于日常教學中,教師能夠創造一個多元、互動、實踐和個性化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張麗.踐行“生活化教育”建構高效數學課堂[J].當代教研論叢,2017(01):55-56.
[2]薛莉. 關注課堂細節成就高效課堂[J]. 創新時代,2016(0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