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開展現代化建設工作,必須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在引導優秀傳統文化扮演好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的角色中,取得理想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發展效果。”本文聯系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概述,對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進行細致闡述,并從明確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基礎性地位、掌握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讓優秀傳統文化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等方面入手,提出以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重要作用;有效措施
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標志,還是實現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途徑。在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中,要注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開發和利用,除了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以外,還能與中國式現代化一起實現創新性和創造性發展。不過在依托傳統文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卻出現對兩者關系把握不足、忽略傳統文化創新等情況,不利于傳統文化支持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作用發揮,需要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研究與分析,并結合實際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弘揚和中國現代化發展目標。[1]
一、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基本概述
(一)內涵
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凝聚的結晶與精華,蘊含各民族思想文化、物質發展等內容,是物質、制度、精神等實體與意識的總和。中國式現代化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重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和人類歷史社會發展規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進行深度探究,可以發現其不僅包含各個國家現代化發展的內容與特征,而且極大展現了中國國情與自己的特色。
(二)關系
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式現代化存在相互影響與相互融合的關系。長期以來中國式現代化與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復雜的課題,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要特點是融合了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化元素,這種獨特模式使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不失本土魅力與品位,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側面說明中國式現代化的崛起與發展正是這種融合探索和前行得到的最終結果。同時,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我國幾千年發展沉淀下來的寶貴財富,包含的仁義禮智信、天人合一等價值理念,深刻影響著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與發展,已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基石與支撐。
二、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優秀傳統文化發揮的重要作用
(一)涵養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文化沃土
優秀傳統文化包含內容非常多,蘊含各民族積累的先進思想智慧,可以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發展提供精神指引。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為國家治理提供有效指引。特別是優秀傳統文化傳遞的敬民重民愛民優秀傳統,凸顯人民群眾的重要地位。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思想,也擁有較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如天下大同、行天下之同利、不患寡而患不均等,這些思想都蘊含人民對財物公平分配的期待。[2]只有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才能促進現代化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國雖大好戰必亡、協和萬邦、親仁善鄰等思想,縱觀中華民族發展歷史,可窺見愛好和平的基因已經扎根于人們的精神世界。這些內容也都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思想文化指引,使其在發展過程中延續協和萬邦的思想理念。
(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力量
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是全體中華兒女奮力向前的重要精神動力,我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有效利用這種共同精神力量,就能形成合力取得更好的效果。一方面,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助力現代化建設的奮斗者培育,尤其是在融入肩負責任、勇于擔當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后,可以幫助現代人客觀正確地認識我們正面臨的風險與考驗。同時,人們在增強責任擔當意識以后,就會積極地參與到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當中,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不懈銳意進取。另一方面,有效利用優秀傳統可以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特別是在培育民族共同意識和增強人民民族認同感方面,有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加入,勢必會壯大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力量,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盡快實現。
(三)是評判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準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發展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對其的科學評判也需要仰賴優秀傳統文化進行。一方面,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獨特精神標識,雖然中國式現代化也包含其他國家現代化發展的內容與特征,但是我國現代化也極大體現了自己的特色。實踐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內容以后,如何體現中國特色、如何走成功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問題也能得到有效的解答。另一方面,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重要內容,文化現代化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構成內容,只有將傳統文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結合起來,才能對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等進行繼承、弘揚、創新和發展,以此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所賦能。
三、優秀傳統文化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有效策略探討
(一)確定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性地位
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是社會組織形態、價值體系、生產方式等由傳統轉向現代的整體性變遷,整個過程無法避免地會直面傳統與現代的復雜關系。明確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能推動該項工作更加科學有序地展開。[3]第一,民主主體意識與獨立精神。對于后發型現代化國家,經歷經濟形態、政治制度等深層次的社會革命,民族主體性和精神獨立性會遭受到嚴峻考驗。而經歷長時間考驗和凝結而成的優秀傳統文化,會賦予中華民族自覺自強的主體意識,在堅持走自己的發展道路過程中,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目標。第二,突出鮮明中華文明特性。各民族國家產生的獨特組織形式、生產方式和價值體系,經過長時間發展演變形成了相對獨立、穩定的傳統文化。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獨特優勢,所凝結成的天人合一、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等思想結晶,賦予中國式現代化獨特的內涵與精神標識。在發展中國式現代化中,注意對優秀傳統文化傳遞的獨特哲學智慧、人文精神等進行汲取和運用,勢必會取得更為理想的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效果。第三,展現中國式現代化文化力量。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從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可用力量是必要和必然的,縱觀中華民族發展歷史,優秀傳統文化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追求領土完整、大一統價值理念、士不可以不弘毅進取精神等元素,是凝聚人心和匯聚民力的強大力量,所形成的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匯合成的強大愛國力量,成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強大文化力量。
(二)有效把握優秀傳統文化內容
依托優秀傳統文化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需要把握可以運用的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為實際開展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資源支持。第一,民惟邦本。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如何在廣袤疆域上進行國家治理,也成為中國歷史變遷發展中的重要內容。而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民惟邦本民本思想,強調了國家的發展要以人民為主,這就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豐厚的思想資源,以民本傳統作為出發點,持續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第二,治國富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國之稱富者,在乎豐民”等社會理想。孔子和荀子提出的 “同天下之利”和 “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也與中國式現代化追求的共同富裕目標相一致。第三,義利相兼。中國式現代化強調的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同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遞的義利相兼內容,提示人們不能一味地追求物質財富,還要促進人們精神生活富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有效引入這一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就會在改善人們物質基礎以后,大力推動教化,使人保持心與物的平衡。第四,天人合一。中國式現代化還強調人與自然的共生性,對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自然哲學內容進行挖掘和運用,就能引導人們深刻意識到人與自然共生并不是肆意地改造和征服自然,而是有效遵循自然規律和有節制地取用自然資源。第五,協和萬邦。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有效融入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踐行的和平、和睦等理念,就能引導我們跳出西方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陷阱,并始終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方,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之路。[4]
(三)讓優秀傳統文化貼近現實生活
為使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服務于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還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對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展現形式進行轉化,使之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成為助力現代化強國建設的內在動力。第一,講通講透優秀傳統文化。在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中,需要有效打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和新表述,以此鮮明地展現中國故事背后的思想精神。實踐中可以對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深加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如運用歌曲傳唱方式展現民間傳統曲目、采用熒幕投放方式展現民間藝術內容等。第二,融入大眾日常生活。優秀傳統文化本來就是由人民創造的,因此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也要注意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眾日常生活,以此積聚人民力量。要結合新時代的條件,對優秀傳統文化守與變的關系進行正確處理,并選擇貼合人們生活實際的題材,借助微科技、微傳播等形式,擴大文化宣傳教育覆蓋面,最終在寓教于樂中深化人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認同,由此積極主動參與到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當中。第三,有效融入時尚元素。可以從舊曲新唱、故事新講等角度入手,對極具中國特色的背景圖畫、傳統戲劇、民間故事等進行優化創新,并以人們更加感興趣的方式展現出來,以此引導人們珍視中華民族文化瑰寶,最終在體現中國特色、風格和氣派中,引領中國式現代化進程。
(四)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需要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由現在走向未來。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實際,通過把握好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方向,使原有傳統文化內容得到補充、完善和拓展,并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第一,根植實踐和堅持問題導向。要保證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轉化符合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現實需要,需要深入實踐進行研究探討,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要將注意力放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上,涉及的內容有哲學思想、道德情操、價值觀念等。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歷史經驗和優秀傳統融入國家建設發展。第二,借助現代科技展現優秀傳統文化魅力。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先進技術也為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可以利用 “互聯網+”、5G直播等技術優勢,以短視頻、直播等形式,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還可以借助三維掃描、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優秀傳統文化以更加新穎、年輕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在更好發揮以史育人作用的同時,也為持續推動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提供強有力支撐。[5]第三,開拓文化市場,提升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等,也能使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活力,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巨大助力。要聚焦文化產業發展,通過在產品中嵌入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打造特色文化IP,全力推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人們通過不同路徑獲取文化產品內容,能實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廣泛傳播,形成高質量文化產業發展格局,提升優秀傳統文化的全球影響力,加快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進程。
四、結束語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進行挖掘和運用,可以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提供指引,促使其朝著正確道路不斷邁進。注意準確把握優秀傳統文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密切關系,深度挖掘可用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堅持與時俱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新轉化,使之更加貼合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 周永松,黃長義.中國式現代化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闡析[J].決策與信息,2023(12):21-29.
[2] 李先進.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N].精神文明報,2023-11-09(B02).
[3] 孫璇.中國式現代化的傳統文化根脈與傳承發展路徑[J/OL].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12[2024-01-04].https://doi.org/10.19411/j.cnki.1007-7030.2023.06.002.
[4] 王善銘,楊玉成.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文化發展進路探究[J].理論與現代化,2023(06):85-92.
[5] 趙素錦.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邏輯及其表現形態[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5(05):
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