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春
不同層次學生如何較好習得教學內容,課堂教學是主陣地、教師是關鍵。在鄉村初中課堂教學中,教師面對班級不同層次學生,采用學習內容和練習內容相同做法,對學生進行無差別教學,其結果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要,特別是差層次學生學習效果不佳。據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構建了“同班同堂分層教學模式”并在學科教學中進行了實踐。教師研究方法采用行動研究法。教師研究的目的是尋找一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的實用模式,讓不同層次學生較好習得教學內容,從而實現教師研究的意義——學生課堂主體地位得以凸顯;學生學習主動性得以發揮;學生學習自信得以樹立;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得以提高;學生學習效能感得以提升。
1 現實依據
1.1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創設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開展差異化教學,加強個別化指導,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
1.2 學生學習基礎差異
從多年任教實踐發現,每一屆初中學生存在學習基礎差異。學生學習基礎差異真實性,促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關切每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一刀切”。學生的學習基礎“差異不僅是教育的基礎,也是學生發展的前提,應視為一種財富而珍惜開發,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發展”。
2 理論依據
“維果茨基提出的概念——最近發展區:實際的發展水平與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
3 模式界定
同班同堂分層教學模式,是指在同一個班級同一課堂中,教師教授課堂內容,差層次學生學習課堂內容容易部分、中層次學生學習課堂全部內容、優層次學生學習課堂全部內容和拓展內容,三個層次學生通過課堂4個環節“自主學習、聽教師講授、完成練習、反饋練習”學習建構學習內容,以此滿足學生學習發展需求。
4 研究方法
教師研究方法采用行動研究法,教師踐行“教學即研究”理念。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驗證方法遵循“提出問題——實踐問題——總結問題”路徑。課堂教學依次“分層學生自主學習、分層學生聽教師講授、分層學生完成練習、分層學生反饋練習結果”進行。在行動研究中,教師既是行動研究制定者、研究者又是行動研究的參與者等,具有多重身份。
5 分層教學前工作
5.1 學生分層
教師根據班級學生學習基礎不同,把班級學生劃分為優層次(A層)、中層次(B層)、差層次(C層)三層。
5.2 教師備課分層
教師依據課程課標、教材、學生,分別備好3個層次學生對應的自主學習內容、分層練習內容和其他環節注意事項。因為,每個層次學生對“高一級知識或技能的學習常常以低一級知識或技能的學習為基礎”。教師備課分層越充分,對分層學生學習效果越顯著。
6 教學環節設置分析
6.1 分層學生自主學習原因
分層學生自主學習,是指A、B、C層學生獨自建構與自己層級對應的學習內容過程,該過程還可能是發現、生成新問題的過程。教學中,教師直接把結論告知學生,未經過學生自主建構過程,學生對教師告知結論難以真正理解和鞏固。因為,學生的思考和個性得不到鍛煉。教師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要讓每個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自己思考、分析問題。學生自主學習結果是教師進一步精準施教前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特殊的意愿、知識基礎。學生自主學習過程是學生主體性得以發揮的過程,它不僅能培養學生“能自主學習,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而且能培養學生會學習的素養。所以,課堂教學,教師要給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和時間。
6.2 分層學生聽教師講授原因
分層學生聽教師講授是指A、B、C層學生,在自主學習結束有疑難問題,教師對相同層次學生、相同疑難問題進行針對性講授。因為,學生是發展中人、是正在建構各方面素養的人,在建構具體素養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和困惑,學生自主學習也如此。此時,教師講授是有疑惑問題學生撥云見日時刻,是教師打開有疑惑問題學生心靈之門時刻,是教師發揮“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時刻。教師講授是針對性講授,教師講授內容是各層學生自主學習時段未能建構的內容,是各層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遇到的具體疑難問題。
6.3 分層學生完成練習原因
分層學生完成練習,是指A、B、C層學生完成與自己層級對應的學習內容的練習。它是診斷分層學生對所學內容建構如何的必要環節,目的是診斷分層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和鞏固。如果練習類型是遷移、應用類,還可以培養學生遷移、應用能力。因為,學生在完成練習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應用能力得到鍛煉。對于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來說,學生是否真的掌握學習內容,要相信學生的筆頭、不相信學生的口頭。A層學生練習內容有時超越教材,練習內容難度為難。
6.4 分層學生反饋練習結果原因
分層學生反饋練習結果,是指A、B、C層學生反饋與自己層級對應練習內容的練習結果。它是分層學生完成練習的必然后果。因為,學生反饋練習結果,能讓學生明確學習成效,如知識能否遷移、應用,技能是否嫻熟,某方面是否需要加強、如何加強等。學生反饋范圍一是當堂核對練習答案、及時改正錯誤,明白對錯原因。二是反饋在練習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教師解答好并引導學生課外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7 教學過程
7.1 分層學生自主學習(同時開展)
以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法定義務須履行、違反義務須擔責”為例。分層學生不能自主建構知識待到下一環節解決。
(1)A層學生自主學習
①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
②公民如何履行法定義務?
③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行為?
④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怎樣的責任?
⑤拓展內容: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發現違反法定義務行為,如何識別、判斷違反何種法律(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刑事法律)、承擔何種法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
(2)B層學生自主學習
學習內容為A層學生學習內容①至④項。
(3)C層學生自主學習
公民必須履行法定義務的原因: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公民履行法定義務要做到: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法定義務須履行、違反義務須擔責。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哪些相應責任:違反民事法律,依法承擔民事責任;違反行政法律,依法承擔行政責任;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7.2 分層學生聽教師講授
(1)A層學生聽教師講授
部分A層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段出現未知問題: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發現違反法定義務行為,如何識別、判斷違反何種法律(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刑事法律)、承擔何種法律責任(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教師向部分A層學生講授,這部分學生在自主學習環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得到及時解決。
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包含三種法律責任。
第一種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例如,住無量山小區(地名更換)1單元8棟8層居某(姓氏更換)。周末,要求家中9歲女兒不要長時間玩手機、做一做倒垃圾等家務活,女兒不做,于是母女二人發生爭執。在爭執過程中,居某的女兒一氣之下,把垃圾桶里裝有2個發霉土豆及其他生活垃圾甩出窗外,垃圾從高空下落,正好落在過路單某(姓氏更換)頭部,單某頭部撞出一個凸包和一道劃痕,劃痕處鮮血直流,單某通過醫院治療頭部凸包及劃痕逐漸消失,單某共支付醫治費用2800元。事情經過小區保安、物管及小區派出所人員調查后一致認為,單某頭部受到傷害屬于居某的女兒高空拋棄垃圾所致,單某的醫治費用應由居某承擔。居某拒不承擔費用,理由:垃圾確實從我家窗口由女兒甩出,單某頭部損傷不一定是我家垃圾所致。派出所人員、小區物管人員和單某要求居某觀看監控視頻,居某看到單某頭部損傷確實是自家垃圾所致,同意承擔單某醫治費用2800元。該案中居某違反了民法典規定,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二種違反行政法規,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例如,2021年秋天,江某(姓氏更換、地名去除)爺爺在家突然發生疾病,江某立即撥打120求救,救護車趕到后,立刻把江某爺爺送往縣醫院救治。救護車一路前行、同向對向車輛及時避讓。當救護車往縣醫院方向繼續行駛,追趕上同向一輛解放牌農用貨車時貨車不讓行,救護車打算第二次超車時,農用車未讓行,救護車跟隨農用車行駛2公里多再次打算超車時,農用車依然在道路中間行駛。救護車3次超車未果,只能耗時一直跟隨農用車前行。最后,當救護車駕駛員看到前面路段較寬、視線良好、無對向來車時,強行超車,救護車到達縣醫院,江某爺爺通過醫生緊急搶救且病情穩定。醫生說,你們到達醫院時間再延遲幾分鐘,老人可能救治不了。事后,救護車駕駛員舉報農用車駕駛員,不讓執行緊急任務的救護車先通行。在當地公安機關查證屬實下,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做出對農用車駕駛員7天拘留、300元罰款的處罰。
第三種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例如,一天,阮某(姓氏更換、地名去除)駕車到街道辦事處辦事,發現沒有停車位,于是把車停到了一家服裝店鋪面前。服裝店老板駕車到達鋪面后,看見別人把車停在自己鋪面前,影響做生意,于是把自己的奔馳牌越野車停在阮某車前面,并請求隔壁主人的車停在阮某車后,讓阮某的車既不能往前開,也不能往后退。阮某辦完事返回發現自己的車無法駛離。到前后車窗觀察是否留有聯系電話,結果未發現。阮某多處打聽前后車主人未果,只能等待。2個多小時過去了,阮某依然未等到前后車主人,怒火中燒,于是阮某駕駛自己的車連續多次頂撞奔馳牌越野車后駛離。事后,奔馳牌越野車車主報案并把車開到維修點維修,支付維修費用6萬元。人民法院對此案做出判決,阮某犯故意毀壞財物罪,判處1個月拘役,賠償奔馳牌越野車車主6萬元車輛維修費用。該案中,阮某違反刑事法律(刑法),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依據刑法承擔刑事責任。
(2)B層學生聽教師講授
部分B層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段出現未知問題: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公民如何履行法定義務?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教師向部分B層學生講授,讓這部分學生在自主學習環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得到及時解決。
①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
a.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如遵守法律義務、維護民族團結義務、依法納稅義務、依法服兵役義務、受教育義務、勞動義務等。b.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如遵守公共秩序義務、遵守交通規則義務、成年子女贍養父母義務等。
②公民如何履行法定義務?
a.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如依法納稅義務、依法服兵役義務、遵守交通規則義務等。b.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如不得搶劫他人財產、不得盜竊他人財產、不得傷害他人生命健康等。
③什么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
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包括兩種。
第一種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例如,19歲洪某(姓氏更換、地名去除)騎摩托車路過一個十字路口,看見一個女子正在低頭玩手機,洪某瞬間奪走女子手機。事后派出所抓到洪某,洪某交代,他用此方法得到多部手機,然后低價出售。他從該女子手中奪得的手機是一部蘋果牌手機,價值1萬多元。后來,洪某被人民法院定罪量刑,以搶奪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受到法律的制裁。該案中洪某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刑法規定禁止搶奪他人財產)。
第二種公民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例如,一個派出所男民警,身穿警服路過一個集市路口,看見一個身材較高的男子手持長刀正在追砍一個矮小、穿著破爛的男子,男民警視而不見。該事件中,男民警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即違反了法律不作為的義務:應該去做而不做的義務(男民警不救被追砍男子,不管、不制止手持長刀正在施暴的男子)。
(3)C層學生聽教師講授
部分C層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段出現未知問題:法定義務含義、違反法定義務含義、法定義務須履行含義、違反義務須擔責含義。教師向部分C層學生講授,讓這部分學生在自主學習環節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得到及時解決。
法定義務含義,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如,婚姻法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違反法定義務含義,是指違反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如,夫妻一方不履行扶養另一方行為,即違反婚姻法規定義務。法定義務須履行,是指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必須履行。如,根據婚姻法規定,夫妻一方對另一方扶養義務必須履行。違反義務須擔責,是指違反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必須承擔法律責任。如,刑法規定,經過人民法院判決債務案件,債務人有能力償還債務拒不執行承擔拒不執行判決罪法律責任。
7.3 分層學生完成練習(同時開展)
(1) A層學生完成練習(分析說明題)
材料:梁某(姓氏更換、地名去除),16周歲讀初三,與李某在球場玩籃球,在搶籃板球中,梁某用力推開李某(姓氏更換、地名去除)后跳起來接球,導致李某倒地左腳受傷花費醫治費800元,梁某家長賠償李某醫治費800元。初中畢業后,一天,郵遞員到村里送信,信件主人不在家,碰巧遇到梁某,梁某對郵遞員說:自己代收后可以轉交主人,郵遞員同意。梁某代收信件并簽字后回家私自拆開信件,晚上把信件送到主人手里,信件主人發現信件已經拆開,問:是誰拆開,梁某說:自己拆開,于是二人發生爭執未果。第二天信件主人把信件被拆一事投訴到當地派出所,經過派出所人員核實做出對梁某罰款400元處罰。后來,梁某與他人玩牌發生爭執,梁某出手打掉了他人牙齒3顆。經過人民法院開庭判決,以故意傷害罪定罪,對梁某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賠償他人相關經濟損失判決。
問題:分析材料,分別找出梁某哪種行為屬于民事行為,哪種行為屬于行政行為,哪種行為屬于刑事行為,分別承擔什么責任,并說明理由。
①梁某用力推開李某跳起來接球,導致李某倒地左腳受傷花費醫治費800元,梁某監護人賠償李某醫治費用800元,梁某行為屬于違反民事法律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理由:梁某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違反民事法律《民法典》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②梁某代收信件私自開拆被罰款400元,屬于違反行政法律行為、承擔行政責任。理由:梁某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違反行政法律(治安管理處罰法)私自開拆他人信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
③梁某出手打掉他人牙齒3顆行為,屬于違反刑事法律行為、承擔刑事責任。理由:梁某的行為違反刑事法律(刑法)故意傷害他人身體,構成犯罪,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2)B層學生完成練習(問答題)
材料:馮某(姓氏更換、地名去除),在家務農,愛好寫作。茶余飯后經常寫一些小說投給有關報社。其間,馮某向同一家報社投遞過好多篇稿子,報社采用后,一次性支付稿酬5800元,當地稅務機關依法征稅927.30元。馮某拒絕繳納并辯稱自己作為一個農民,憑自己創作獲取收入不納稅。于是,馮某與征收稅款工作人員發生爭執,在爭執過程中馮某用棍棒打傷稅收征收員手指。問題:
①材料中馮某違反法定義務嗎?為什么?
違反。因為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馮某應依法納稅而不納)。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馮某打傷稅收征收員手指)。
②材料中馮某應該如何履行法定義務?
馮某應學習法律,知道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如積極繳納稅款。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如不應該傷害他人。
(3)C層學生完成練習(選擇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
①公民必須履行法定義務的原因( A )
a.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
b.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c.法定義務為當官的服務
d.法定義務限制人身自由
A.ab? ?B.bc? ?C.cd? ?D.ac
②公民履行法定義務要做到( D )
a.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
b.根據意愿選擇做
c.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
d.有利益才做
A. cd? ?B. bc? ?C. ad? D. ac
③下列哪些行為屬于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 C )
a.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b.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
c.偷吃別人的蘋果
d.偷用同桌的鉛筆
A. ad? ?B. ac? ?C. ab? ?D. cd
④.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哪些相應責任( B )
a.違反民事法律,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b.違反行政法律,依法承擔行政責任
c.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d.不承擔任何責任
A. abd? ?B. abc? ?C. acd? ?D. bcd
7.4 分層學生反饋練習結果
(1)A層學生反饋練習結果
(2)B層學生反饋練習結果
(3)C層學生反饋練習結果
教師傾聽A、B、C層學生練習結果。教師逐一解答答案,學生知道答案正確或錯誤的原因。
8 結語
教師應用“同班同堂分層教學模式”教學,其結果不同層次學生較好習得教學內容、學習效果佳;對教師來說,教學效果好、教學效益優。教師在施教過程中,既要引領學生學習方向,又要根據學生學習行為進行必要點撥、指引。教師施教原則是主導性與主體性結合、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模式是班內分層教學一種,能較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模式是一種教師易操作、可實踐課堂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