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銘遠
摘要:體育教學過程中承載著傳播傳統體育文化的責任,更是未來切實推進我國傳統體育發展的重要載體。傳統體育文化代表著我國悠久的民族發展歷史,同時也確實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精神財富,值得在當前高職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推廣與發展。基于此,本文簡要闡述了“互聯網+”背景下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困難,分析了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元素,重點探討了在“互聯網+”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將傳統體育文化融入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以期能有效傳播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精神,豐富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內容。
關鍵詞:“互聯網+”;傳統體育文化;高職體育;教學;應用
一、引言
傳統體育文化代表的是我國悠久的體育發展歷史、民族精神和文化積淀。在我國高職體育院校開展日常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始終以競技體育運動為核心,并逐步在體育課程設置方面表現出教學內容存在競技性的特點。相對于競技性目標比較強的體育運動項目來說,傳統體育文化也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傳統體育文化所傳遞出的積極作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中具有極其廣泛的價值和作用。
二、“互聯網+”背景下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困難
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遇到了許多困難,比如體育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不能很好的運用互聯網技術將傳統體育文化有效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資源共享程度偏低等等,這些都給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也導致學生無法全面掌握傳統體育文化知識。
(一)教育思維推廣不足
傳統體育文化是在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具有豐富內涵和良好品質的文化,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而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體育文化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從而獲得了更多的關注。但由于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時間比較短,因此許多教師和學生并沒有深刻認識到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部分教師和學生在開展傳統體育文化教學時,主要是以完成體育課程任務為主,沒有認識到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導致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為了能夠實現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和方法,并通過“互聯網+”技術來構建更加完善、更加優質的網絡教育平臺,以此來有效地提升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水平。
(二)教學技術利用不夠
傳統體育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傳統體育文化,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對傳統體育文化的興趣。然而,目前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教師并沒有重視對傳統體育文化的利用,對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也不夠。通常情況下,教師在上課的時候,主要是將體育動作進行展示,然后讓學生通過觀察來學習體育運動技巧。教師并沒有重視將傳統體育文化與多媒體技術進行結合,使得學生在學習傳統體育文化時無法直觀地感受到其中的樂趣,無法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另外,由于目前高職院校中并沒有配備專業的體育教學設備和多媒體教室,也沒有對教師進行培訓,導致教師在教學時不能有效地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設備。
(三)資源共享程度偏低
在傳統體育文化融入到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資源共享的問題,比如體育教師和其他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對傳統體育文化的運用不夠充分,這就導致了傳統體育文化資源的浪費,同時也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具體表現在:教師在開展傳統體育教學活動時,對于其他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不夠了解;對于學生在學習傳統體育文化時遇到的困難不能給予有效地解決方案;在傳統體育文化融入到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過程中,學生無法將其有效地與其他學生進行分享。這就導致了傳統體育文化資源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共享程度偏低,也為學生學習傳統體育文化增加了一定的阻礙。
三、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元素
(一)尊德重禮
首先,在中國傳統體育文化中,尊德重禮是非常值得研究與思考的傳統文化元素。自古以來,中國就是禮儀之邦,所以歷代的發展與統治都強調了遵守禮儀,并將其作為立國之本,在管理百姓以及民眾時也始終堅持這樣的原則。尊德重禮實則也是我國傳統體育文化與道德觀念的重要內容,強調了德和禮儀的相互結合,并將其作為了道德準則。其次,教師可以利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組織,規定尊德重禮的道德規范。在高職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將尊德重禮的思想納入學生的日常體育教學環節。例如,中華武術文化可以看作是傳統體育文化的代表,也是我國武術禮儀的重要表現。高職院校可以嘗試開設太極拳課程,這樣可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呈現武術的禮儀,從而對學生展開教育工作,也可以使得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這對于切實提高高職體育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推進意義。又如,在實際的學習環節,學生手中握著器械抱拳,就是對教師的尊重;在后期比賽或演出過程中,以拱手方式敬禮是對對方的尊重,更是和諧體育文化發展背景下營造良性競爭關系的根本。
(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強化和體現需要在體育教學的基礎要求之上,針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培養,這也是開展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工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首先,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多融入一些尊重信任他人、鼓勵關懷他人的元素,從根本層面提高學生的人文價值。例如,在開設太極拳理論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太極拳的發展歷史介紹方面,同時將其與武術相結合且形成對比,讓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內涵,明確太極拳運動所具有的養生價值,更為全面地了解中國傳統體育文化。在實際的教學環節,教師則需要教授太極拳攻防的技巧,還可以配合呼吸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太極拳招式,并增強學生學習這一運動學習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啟發式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作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必須切實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通過使用提問的方法,向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啟發和引導,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探究欲望。例如,教師可以將太極拳的運動特點簡單地概括為“邁步如貓,動如抽絲”,那么學生在頭腦當中就會簡單地形成對于太極拳表演的相關動作,步態沉穩的同時也可以輕松發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此環節引入互聯網技術,通過為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更為全面地了解太極拳的招式特點,有助于學生掌握全新的運動內容。
(三)崇尚生命
在我國體育文化當中,崇尚生命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為此,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在理論知識講授環節融入更多的養生以及保健常識。第一,融入適合學生年齡和身心發展需要的養生保健知識,例如養生流派、養生原則、陰陽五行等都可以當作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養生保健的知識教學內容。第二,結合“互聯網+”大環境,采用課堂教學和網絡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拓展學生的保健養生知識。我國中醫的發展歷史非常悠久,中華中醫養生的知識和內容也比較豐富。教師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授課方式,向學生傳授保健養生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校園網上傳健康保健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相關內容。此外,教師也可以向學生示范一些教學養生的動作,并講解相關知識點,通過視頻錄制的方式上傳到網絡上,以便學生可以后期隨時觀看,進而加強學生的理解程度。
四、“互聯網+”背景下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應用
(一)注重高職體育教師隊伍的師資建設
未來,在“互聯網+”背景下將傳統體育文化應用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必須要求教師自身提高傳統文化素養,提升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的。高職院校開展傳統體育文化教育教學工作,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技術標準與理念要求。高職院校的教師不僅需要掌握體育教學的方法,更加需要具備良好的傳統體育文化素養,知道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除了傳統體育項目的優化改進,高職體育教學信息化還體現在體育數據的管理和應用上。互聯網技術可以對學生們的體能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幫助教師們更好地把握學生的鍛煉情況和進展,制定更科學、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在傳統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體能數據往往只能通過手工記錄,而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得這一過程更加便捷和高效。教師們可以通過電子表格和數據軟件等工具進行數據的記錄和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指導學生們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二)打造多元化體育課程教育實踐平臺
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存在著對傳統體育項目感興趣不足等問題。通過構建多樣化的體育課程教育實踐平臺,可以從增強傳統體育文化的影響力這一角度出發,來提高大學生對傳統體育文化的學習自主性,以及對傳統體育文化的認識和理解,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參與到傳統體育文化的學習中來。因此,職業學校應該充分發揮線上教育平臺的優勢,做好線上和線下雙向教育系統的建設,通過線上的理論知識和線下的教育實踐運用,提高學生對傳統體育文化的學習意識,培養他們的良好習慣,讓其能夠在對傳統體育文化進行解讀的同時,把一些傳統的體育文化思想運用到目前的體育課程學習中去。另外,應該關注的是,在構建大學體育課程的多樣化教學實踐平臺的同時,要注重對線上和線下課程的教學周期進行優化,縮短線上和線下課程的間隔,讓學生能夠對傳統體育文化的學習產生長久的興趣,從而讓傳統體育文化的教育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三)優化改進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傳統體育項目
不同地區在高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所教授的傳統體育項目會有一定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各地區在地理環境、生活習俗、文化觀念方面的發展存在不同。因此,高職院校在推進傳統體育文化宣傳和傳統體育運動項目的過程中呈現出各自的發展特點。高職院校教師必須依據高職體育教學的學科目標,努力挖掘優秀的傳統體育項目,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身體素質等,將傳統體育文化融入日常體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實踐和參與環節可以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互聯網技術的運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傳統體育項目得以優化和改進。傳統體育項目的教學內容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呈現,豐富了學生們的感官體驗,提升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比如,在教授籃球技巧時,傳統的教學方法通常是在課堂上通過講解和示范,然而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將籃球比賽的視頻教學資源進行在線共享,并通過視頻分析等工具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籃球技巧,使他們在實踐中更加有效地提高自己。
(四)加大對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育中的宣傳力度
在“互聯網+”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也在不斷推進,傳統的體育文化對于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身心發展、實現體育項目創新、增強與提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影響力都具有積極作用。但是,現階段許多高職院校的傳統體育文化宣傳力度明顯不足,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吸引力不夠。為此,我們需要建立一個適合“互聯網+”時代的宣傳機制,以群眾的需要為基礎,開發出一批深受廣大群眾喜歡和認可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項目,將傳統元素融入到這些項目之中,激發他們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特點,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對傳統體育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當中,讓學生對其了解更加深入。盡管目前網絡技術的發展對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起不到很大的支持作用,但它已成為大眾認識、學習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手段,而“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通過建設文化傳播系統,可以使其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五、結束語
傳統體育文化在我國的民族文化發展進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構成了各地區獨特文化的整體。優秀的傳統體育文化代表著民族的發展智慧,是民族精神、品格的體現。在未來,如何更好地將傳統體育文化精神內涵應用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成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教學的重點。“互聯網+”背景為高職院校的常規教育教學改革工作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優化了教學內容,轉變了教學理念。未來,高職院校必須加大對傳統體育文化內涵的挖掘,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出更多符合高職院校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體育項目,真正將傳統體育文化與高職體育教學相結合,促進我國傳統民族體育教育向著更為長久科學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林全國.傳統體育文化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3,36(01):162-164.
[2]李亞紅.芻議高職體育教育中如何融入傳統體育項目[C]//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院士聯合體工作委員會.2023年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學術研究論壇論文集(二).2023年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學術研究論壇論文集(二),2023:715-718.
[3]拉珍.新時代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建設策略探討[J].公關世界,2022(23):120-121.
[4]郟孫勇,陳慶果.中華體育精神與高職體育課程思政融合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2(11):31-34.
[5]趙莉.中華傳統武術融入高職院校體育文化教育的對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2,44(S2):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