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帕利哌酮聯合氯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療效、癥狀、認知功能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腦源性營養因子(BDNF)水平的影響。方法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襄陽市安定醫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68例分為對照組(34例,氯氮平治療)和觀察組(34例,氯氮平聯合帕利哌酮治療),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8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精神分裂癥認知成套測驗(MCCB)評分及Hcy、BDNF水平。結果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PANSS評分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MCCB評分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血清Hcy水平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BNDF水平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均Plt;0.05)。結論 在氯氮平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帕利哌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提升治療效果,改善認知功能。
【關鍵詞】帕利哌酮 ; 氯氮平 ; 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
【中圖分類號】R7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5.0057.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5.019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嚴重的精神障礙,其臨床表現主要為思維、情感和行為的不協調以及精神活動和現實的脫離,且病因尚不明確,臨床癥狀復雜多樣,有內向、孤僻、缺乏邏輯等特殊人格,或有失眠、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癥狀,個體之間癥狀差異較大,同一患者不同階段或病期也可出現不同癥狀。精神分裂癥易復發,且常見于青壯年,而認知功能障礙是精神分裂癥的主要特征[1]。氯氮平是一種臨床較為常見的抗精神疾病藥物,鎮靜、催眠功效顯著,對多巴胺D1受體、多巴胺D4受體、膽堿受體、腎上腺素受體、組胺受體及5-羥色胺(5-HT)受體具有明顯的阻滯作用,適用于治療各類精神分裂癥;但長期服用氯氮平會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進而影響患者預后[2]。帕利哌酮對中樞多巴胺受體及5-HT受體的合成進程具有明顯的阻滯作用,同時能夠有效拮抗腎上腺素受體及組胺受體,從而達到鎮靜功效[3]。兩者聯合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患者病情早期轉歸,提升患者生活質量[4]。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氯氮平的治療基礎上聯合使用帕利哌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治療,分析其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襄陽市安定醫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68例精神分裂癥患者分組,對照組(34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住院時間3~12年,平均(5.33±1.82)年;年齡39~64歲,平均(51.62±7.54)歲。觀察組(34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住院時間4~11年,平均(6.12±1.71)年;年齡40~64歲,平均(52.14±7.8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 [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⑵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 [6]評分≥50%;⑶無嚴重軀體疾病。排除標準:⑴對本研究藥物過敏;⑵肝功能受損;⑶妊娠期或哺乳期;⑷合并其他精神障礙;⑸合并心理疾病。本次研究經過襄陽市安定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后批準,且患者及家屬均已知曉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氯氮平片(萬邦德制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3021306,規格:25 mg/片)治療,初始劑量25 mg/次,3次/d,根據患者病情遵醫囑逐漸增加藥物應用劑量。在對照組運用氯氮平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患者使用帕利哌酮緩釋片(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265,規格:3 mg/片),口服,3 mg/次,1次/d,觀察患者病情,在7 d內增加用藥劑量至6 mg/次,1次/d。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于治療后評估兩組患者臨床效果,以PANSS評分減分率對其進行評估:顯效為PANSS減分率≥51%;有效為25%≤PANSS減分率lt;51%;無效為PANSS減分率lt;25% [6]。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⑵PANSS評分。于治療前后評估兩組患者癥狀,項目共計33項,以1~7級進行評分,基本無癥狀為1分,極重癥狀為7分,總分210分,分數越高越嚴重。⑶認知功能。于治療前后采用MATRICS共識精神分裂癥認知成套測驗(MCCB) [7]對兩組患者進行評估,共7項,每項測試按照平均50分、標準差10分進行標準分 - T分轉換得分,越高則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越好。⑷同型半胱氨酸(Hcy)、腦源性營養因子(BDNF)水平。在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3 mL空腹靜脈血,經過離心處理(3 000 r/min,10 min),提取上層血清,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Hcy、BDNF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癥狀評分、認知功能、血清Hcy、BDNF水平)經S-W檢驗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臨床總有效率)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 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癥狀評分均比治療前降低,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推理和問題解決、信息處理、注意警覺、詞語學習等MCCB認知功能評分均比治療前高,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血清Hcy、BDNF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Hcy水平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患者BNDF水平均升高,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幻覺、妄想、情感淡漠、意志減退等癥狀,同時伴有社會功能減退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目前,精神分裂癥被認為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復雜疾病,可能涉及遺傳、環境以及神經生物學等多方面因素,其發病原因可能與大腦神經遞質失衡、神經發育異常以及免疫系統功能失調等有關。氯氮平是一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其優點包括能夠明顯控制精神疾病患者激越、攻擊等現象,同時還能顯著改善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且氯氮平也是一種多靶點藥物,可以對多個靶點平衡調節,具有廣泛的作用機制,但其不良反應也較為嚴重[8]。
帕利哌酮是一種利培酮代謝活性產物,不僅能抑制中樞D2受體,還能夠通過抑制5-HT2A受體,而增進前額皮質的D1受體功能和紋狀體D2受體功能。此外,帕利哌酮還可促進語言的學習與記憶,帕利哌酮進入體內后,通過滲透式緩釋遞藥體系,緩慢地釋藥,能緩慢釋放24 h,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精神分裂癥陽性和陰性癥狀,減少病情復發[9]。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癥狀評分均比治療前低,觀察組更低,提示氯氮平聯合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可提升臨床效果,改善患者精神癥狀。分析其原因可能為,帕利哌酮聯合氯氮平使用能改善病患的認知功能、陰性和陽性癥狀及情感反應障礙,提高患者耐藥性,提高病患的生存質量與社會功能[10]。
氯氮平作為多受體作用藥,具有吸收快且完全的優點,該藥物吸收后迅速且廣泛分布到各組織,對于5-HT受體親和力較高,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狀況。帕利哌酮同時對5-HT2A和多巴胺D2受體產生阻斷作用,從而起到抗精神疾病的效果,該藥能夠在24 h內連續釋放,維持恒定的血漿濃度,減少血液濃度波動引發的不良反應,提高認知功能[11]。本研究中,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MCCB評分均升高,觀察組更高,提示氯氮平聯合帕利哌酮使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其認知功能。
Hcy可作為臨床診斷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重要指標,可以通過增加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細胞的氧化損害,促進神經元的凋亡,進而加劇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12]。BDNF是一種神經營養因子,在神經元存活、生長發育、分化過程中有重要作用,可改善其病理狀態,避免其受損死亡,還可維持中樞神經及其周圍神經系統正常生理功能。帕利哌酮緩釋片能夠直接發揮作用于多巴胺系統,從而實現對精神癥狀的控制,能夠拮抗H1組胺受體、腎上腺素受體α1與α2,進而通過聯合拮抗作用,維持多巴胺能神經元的生長[13]。本研究中,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Hcy水平降低,觀察組更低,BNDF水平升高,觀察組更高,提示氯氮平聯合帕利哌酮治療可改善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和中樞神經系統,治療效果更佳。
綜上,氯氮平聯合帕利哌酮治療精神分裂癥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認知功能,改善患者認知障礙,治療效果更佳,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趙虎, 陳平. 氯氮平聯用帕利哌酮治療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及其對認知功能的影響[J].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23, 50(4): 663-665, 690.
黃嘉偉, 許寶潔. 氯氮平聯合帕利哌酮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J].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8, 50(11): 1356-1357.
夏江明, 李國榮, 濮正平. 帕利哌酮緩釋片與奧氮平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代謝及內分泌的影響[J].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2019, 29(5): 327-329.
林偉光. 氯氮平聯合帕利哌酮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9, 12(5): 50-51.
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 精神障礙分類 )[J].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01, 34(3): 184-188.
馬婉. 精神癥狀評定量表的信效度再檢驗及臨床應用優勢[D]. 杭州: 浙江大學, 2015.
周爭軼, 彭四新, 朱開元, 等. 帕利哌酮緩釋片與小劑量喹硫平對康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PANSS評分、認知功能及血清BDNF水平的影響[J]. 貴州醫藥, 2022, 46(1): 31-32.
郭艷紅, 劉傳芹. 氯氮平聯合帕利哌酮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影響評價[J]. 中國保健營養, 2019, 29(16): 57.
王亞麗, 蘇少華, 祖國平. 帕利哌酮緩釋片對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及糖脂代謝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刊, 2022, 49(18): 104-107.
葉景恒. 帕利哌酮輔助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驗室指標和臨床癥狀的影響[J]. 黑龍江醫藥, 2023, 36(2): 309-312.
宋欣欣, 安琦, 李玉煥. 氯氮平聯合帕利哌酮治療難治精神分裂癥效果[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9, 11(28): 128-130.
劉娟, 李亞坤, 孔令軍, 等. 首發精神分裂癥未治療時間長短與血清Hcy水平及認知功能的關系[J]. 江西醫藥, 2022, 57(10): 1431-1433.
范北方, 李澤輝, 楊碩, 等. 帕利哌酮與利培酮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血脂及Hcy代謝、內分泌激素影響的差異[J].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7, 23(21): 3036-3038, 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