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濤
[摘 要]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審計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守正創新,審計工作人員必須要以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與質量為己任,深入探索新時代審計工作的發展策略。本文首先就新時代下審計工作的實踐探索進行了闡述,后對新時代審計工作進行了前瞻性思考,提出了相關的看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審計工作;新時代;前瞻性思考;實踐探索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05.009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4)05-0030-03
0? ? ?引 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我國的發展已步入新時代,身為審計工作者,我們必須轉變發展理念,進一步思考與探索新時代審計工作的發展策略,與時俱進,守正創新,嚴把政治標準,落實新時代審計理念精神,讓新時代審計工作為我國的發展壯大提供助力。
1? ? ?新時代審計工作的實踐探索
1.1? ?嚴守政治標準,貫徹落實研究型審計理念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并從大局出發進行謀劃,成立了中央審計委員會,強化了對于審計工作的領導。在此背景下,審計工作人員應該自覺且深入地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以及二十大精神,并對這些內容進行貫徹落實,嚴守政治標準,提升自身的政治覺悟與職業素養,提高政治站位,做好自身的審計工作,發揮監督作用,以此促進社會發展,助力反腐廉政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不斷加大反腐力度,大部分單位的財務賬面都很清爽,已經很少出現重大違法違紀問題,基本形成了不想腐、不敢腐的整體局面。但如果審計工作仍停留在財務賬上,就難以達到更深入更透徹的審計效果,還可能會出現較大的審計漏洞與風險。因此,審計人員必須貫徹落實研究型審計理念,將研究型審計理念貫穿審計工作全過程,審計開始時形成整體審計思路,審計實施中加強分析研判,審計報告時提出合理建議,使整個審計過程清晰深入,這樣才能取得更加優化的審計結果[1]。
1.2? ?研究審計工作方案,編制審計實施方案
首先,要編制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審計工作人員需要根據國家在審計工作方面的政策法規,明確自身的法定職責,與政府的中心工作相配合,同時深入了解社會熱點與民生問題,在此基礎上編制年度審計項目計劃,合理分配并充分利用有限的審計資源。
其次,制訂審計工作方案。在年度審計項目計劃的基礎上,制訂相應的工作方案。首先需要開展全面的調查工作,明確審計目標、重點、范圍、工作組織安排等內容,這對于審計項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而在制訂好審計工作方案之后,還需要吃透工作方案,尤其是對一些上級組織的審計項目,審計工作人員需要深入地了解審計內容與重點,對于資金、項目、主管部門、文件資料與數據的收集、數據關聯性等內容徹底弄清,使得審計思路更加清晰。只有將工作方案真正研究透徹,才能理清其中的思路,并在清晰思路的基礎上組織計劃[2]。
最后,需要編制審計實施方案。審計實施方案實際上就是針對整個審計過程的工作安排,以審計項目任務的完成為目的,涵蓋由發送審計通知書至處理審計報告的整個過程。與工作方案相比,審計實施方案更加細化與具體化,其作用也更加重要,對審計的整個過程都具有決定性作用。審計工作人員需要對工作方案進行深刻研究,在此基礎上圍繞方案中的范圍與內容對被審計單位開展審計工作,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分成多個模塊,將復雜問題簡單化并逐一解決。
1.3? ?研究審計報表與審計報告框架
審計方案與審計報表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只有深入研究審計方案,審計人員才能保障審計報表的完整性與有效性,才能在此基礎上寫出合格的審計報告。在審計報表中,需要對問題進行分類與匯總,在審計報告中對同類問題進行精準反映。
1.4? ?做好審計人員選用調配工作
新時代的審計工作還需要做好人員的選用與調配工作。首先要做到有人可用。目前,各級審計機關都不同程度地面臨無人可用的困境,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加大引進與培養新人的力度,不能光引進不培養或不好好培養。其次,要知人善用。在組建審計組時,不僅要考慮審計項目的特點,還需要了解每一位組員的特點與特長,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合理的分工,做到人盡其用,用其所長。良好的分工是保障審計工作取得優秀成果的重要因素。審計組長或主審還需要具備掌控全局的能力,當組員面臨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審計組長需要及時地提供幫助與指導;而在面對大家都不了解的領域時,審計組長要有帶領組員攻克難題的能力。
1.5? ?善于借助被審計單位力量
在很多審計項目中,審計組借助被審計單位的力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被審計單位對于本單位的各項事務、規定等一定十分清楚,在進行資料整理、事項梳理等相關工作時方便快捷,具有很大的優勢。另一方面,借助被審計單位的力量也能夠大量節省審計組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審計組還需要有意識地監控被審計單位協助審計的整個過程,以避免出現舞弊、更改內容信息等各種違法亂紀行為,并且還要對審計結果進行必要的核查。
1.6? ?要善于抓重點,具備職業敏感性
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時,需要對審計工作方案中的工作重點進行深入的剖析,不能僅關注表象,而要深入挖掘其中更加深層次的內容,善于抓重點。如果僅關注表象,那么很多問題都是沒有實際意義的。同時,審計人員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職業敏感性,如果審計人員缺乏職業敏感性,那么很多審計方面的問題可能就會被遺漏,甚至產生一些嚴重的后果。在涉及財務賬異常、非正常進出賬、不明款、捐贈、工程金額、無故核銷往來款等問題與情況時,審計人員需要及時關注并深入調查,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審計結果。
1.7? ?增強審計工作專業能力
首先,審計工作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審計職業判斷貫穿整個審計過程,審計本身就是先發現問題再求證的過程,審計人員在與被審計人員進行談話時,要能夠迅速地判斷其談話內容的真偽,判斷其可信度,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這樣才能真正發現其中的問題。
其次,審計工作人員還需要具備學習動力、學習毅力以及學習能力。在審計工作中,被審計的單位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每審查一個新單位時,審計人員都需要學習與了解其業務,如果對被審計單位的核心業務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就容易出現無從下手的情況,也就無法審深審透,最終導致審計工作出現風險與漏洞,因此,審計人員必須具有較強的學習力,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了解陌生領域的內容,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審計工作當中,先學后審。
最后,審計人員還需要具備指導被審計單位進行整改的能力。在新時代背景之下,各部門都十分重視審計整改工作,而有時面對一些特殊問題,被審計單位往往會出現一籌莫展的情況,不知道該如何整改,因此,審計人員一方面需要具備審查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還要能夠對被審計單位的整改工作提出建議與指導。
2? ? ?新時代審計工作的前瞻性思考
2.1? ?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政治方向
新修訂的《審計法》中明確提出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必須對《審計法》進行全面貫徹落實,提高自身的思想覺悟,樹立服從于黨、服務于黨的領導的觀念,跳出思維定式,站在國家監督體系大格局的角度思考審計監督工作,提高自身的政治領悟力、判斷力以及執行力,在整個審計工作過程當中貫徹落實黨的領導,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把握政治方向以及審計工作的政治功能屬性,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開展審計工作,牢固樹立“中央審計委員會指向哪里,審計人員就審計到哪里,黨和政府工作重點抓什么,審計機關就審什么,黨和政府工作部署到哪里,審計機關就審到哪里”的理念,把握政治方向[3]。
2.2? ?加快新時代大數據審計工作
2.2.1? ?新時代大數據審計工作戰略重點
在新時代背景之下,我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審計工作當中,審計人員需要與時俱進,加快新時代大數據審計工作建設,進一步提升審計工作效率。當前大數據審計工作的戰略重點如下。
一是要突破資源限制,擴大審計工作的范圍。審計組在開展審計工作時,難免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而如果被審計單位具有較大的規模,就只能采用抽樣審計的方法開展審計工作,以達到節省審計資源的目的。在新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不僅為審計工作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增加了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復雜性,抽樣審計之類的方法不再適用。在大數據的輔助之下,審計工作可以有效突破資源限制,在審計過程中擴大范圍,進一步優化審計工作。
二是要突破時空限制,提升審計工作的效率。就當前的審計工作來說,被審計單位的經營規模是影響審計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被審計單位的經營規模龐大,業務多且繁雜,審計組還需要對被審計單位往期及現期的經濟活動進行審查,那么審計組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就可能會受到時空方面的限制,而如果可以控制時間與空間范圍,在發展過程中進行同步審計,那么審計工作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在大數據時代,審計單位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突破時空方面的限制。
三是要打破視野方面的局限性,拓展思維。傳統的審計工作的工作對象一般來說是已形成的經濟數據,往往會忽視被審計單位在未來期間的經濟業務,對此,審計組有必要利用信息技術,打破視野方面的局限性,提前預測業務發展趨勢,并與實際情況相比對,全面地、深層次地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
2.2.2? ?新時代大數據審計工作優化措施
就目前情況來說,大數據審計工作還存在不少漏洞需要彌補,如大數據審計成本較高、審計人員理念有待轉變、審計流程不夠完善、業務數據聯合分析有待加強等。審計人員需要進一步探索大數據審計工作的優化路徑與策略,推動其工作建設。第一,需要對大數據審計工作的工作模式進行創新,推動審計信息化建設。審計單位需要在傳統模式與方法的基礎上,構建新的審計機制,可以各部門聯合開展審計工作,充分發揮各部門的優勢,以確保審計工作全面有序地開展。在此基礎上,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創建信息化審計工作平臺,使各個部門能夠通過信息化平臺溝通交流審計信息,匯報審計工作,并逐步構建信息網絡,加強部門之間的協作與配合。各部門也要自覺定期撰寫審計工作報告,及時回顧與總結審計工作,對于審計過程當中的重點、難點、疏漏、改進措施等進行總結,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發揮各部門團隊的作用,保障審計工作的嚴密性與規范性。第二,要改善審計機制,提高審計工作的科技含量。以往的審計機制具有一定的落后性,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的時代背景,因此,審計人員有必要改善審計機制,提高審計工作的科技含量。在審計方法方面,要應用現代化的審計方法,在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下進行數據統計。在審計理論方面,要突出傳統審計理論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而在審計設備方面,要注重對審計工作設備的維護與更新。
3? ?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而審計工作在這一進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審計人員要有意識地推動新時代審計工作現代化進程,完善現代審計制度,進一步地提高審計質量與審計效率,促進審計工作的優化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洪興旺.與時俱進 守正創新 全力做好新時代審計工作[J].審計與理財,2023(2):9-12.
[2]孫果芬.強化內部審計對助力企業提質增效的作用分析:基于R集團新時代內部審計工作的思考[J].科技經濟市場,
2023(1):113-115.
[3]楊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的審計制度路徑優化[J].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2022,22(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