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勇軍 江海燕
摘要:文章旨在探討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方法。通過分析當前教育行業的發展情況,以及“雙減”政策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影響,采用文獻綜述和實地考察的方法,闡述了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研究結果表明,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創新學校德育工作不僅是學校發展的需要,而且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雙減”政策的指導下創新學校德育工作十分重要。
關鍵詞:“雙減”政策; 創新學校; 德育工作
而學校德育工作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對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雙減”政策要求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這一政策的實施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創新的方法和策略來實施應對。
1? ?“雙減”政策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影響
1.1“雙減”政策概述
“雙減”政策是指教育部提出的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政策。該政策旨在推動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壓力,維持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減負”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培養興趣和特長,讓教師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教學本身,以提高教學質量。
1.2學校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雙減”政策的實施給學校的德育工作帶來了一系列挑戰。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意味著學校教育資源的重新配置,這可能會影響到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學生課業負擔的減輕也可能導致學校在德育工作中面臨更大的挑戰,因為學生有了更多的空閑時間,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時間進行德育教育成為一個新的問題。
2? ?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1 德育工作在學校發展中的地位
德育工作在學校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德育是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和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通過開展德育,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培養積極向上的品格,以及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德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德育教育不僅注重知識傳授,而且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的素養,使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此外,開展德育工作還有助于學校的整體發展。
2.2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理論基礎
創新學校德育工作需要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上。第一,基于人本主義理論視角。人本主義認為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價值和尊嚴,德育工作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和人際交往的能力,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二,基于社會認知理論視角。社會認知理論強調學習是通過觀察、模仿和參與來實現的,因此,可以通過社會交往與合作學習等方式促進學生的道德發展。第三,基于教育技術視角。教育技術的發展為創新學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利用智能化教育工具和在線教育平臺等,可以提供更加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德育教育方式。
在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以上理論基礎,探索適合學生需求的德育教育模式。例如,可以借鑒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開展情感教育和創造力培養等方面的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此外,還可以通過社區合作和社會實踐等方式,使學生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創新學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建立科學的理論基礎,結合教育技術的發展,可以為學校德育工作帶來新的思路和方法。這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校的整體發展。同時,需要注重適應當前社會背景和學生的需求,探索合適的德育教育模式,以實現德育工作的創新與發展。
3? ?創新學校德育工作的改進措施
3.1教師角色的轉變與專業發展
3.1.1提升社會情感教育能力
在“雙減”背景下,學生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和挑戰,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社會情感教育能力,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社會情感教育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并通過實踐活動提升自身的教育實踐能力。
3.1.2拓展專業知識結構
德育工作需要跨越不同學科,因此,教師需要具備廣泛的知識結構和跨學科的思維。教師可以通過參加專業培訓、閱讀相關文獻等方式拓展自己的專業知識領域,以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
實踐活動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了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學校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如社會實踐和志愿者服務等。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開設具有特色的德育課程,如情感教育和創新思維培養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3.2開設特色課程
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開設有特色的德育課程,如情感教育、創新思維培養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3.3建立有效的評價體系
3.3.1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
傳統的評價方式往往只關注學生的學業表現,而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學校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包括成績評價、自我評價和平行評價等,以全面評價學生的道德發展情況。
3.3.2注重過程評價
德育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注重學生的過程評價。學校可以通過觀察、記錄和反饋等方式,對學生在德育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和指導,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創新學校德育工作是落實“雙減”政策的一種有效途徑。教師應當加強專業發展,課程設置應當多樣化和個性化,并建立多元化、注重過程評價的評價體系。這些措施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水平。文章在以上方面提出的建議和措施都是具有可行性和實際意義的,并且可以為后續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達文蘭.“雙減”背景下農村小學德育工作探析[J].甘肅教育研究,2023(7):93-97.
[2]李欣怡.淺談“雙減”背景下對小學德育工作的思考[J].成才,2022(1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