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冰山原則內蘊深厚,有助于啟發創作思維,因此后世研究者將其拓展到寫作教學中。初中生寫作素養的培育一直都是難點,引入冰山原則,可幫助語文教師設計出豐富多彩的寫作探究活動。從語篇多維分析、主題立意思辨與寫作實踐升華三個維度來論證將冰山原則運用于初中語文寫作的路徑,為后續的初中語文習作教學帶來新的思路。
關鍵詞:冰山原則;初中語文;習作教學;多維路徑
作者簡介:盛永燕(1974—),女,貴州省遵義市第三十五中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語文習作教學逐漸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創作潛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冰山原則,即冰山理論,是一種富有啟示性的寫作教學理念。它強調在習作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內心世界的挖掘,引導學生將隱性的思想、情感和觀點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本文主要分析冰山原則的內涵及其在初中語文習作教學中的價值,探討冰山原則在初中語文習作教學中的實踐路徑,為一線教師的初中語文習作教學提供借鑒。
一、冰山原則的理論溯源與教育優勢
冰山原則,即“冰山一角原則”,最初由美國作家海明威引入文學創作中。他在文學創作中運用此原則,通過留白與暗示,使讀者能夠自行推測并感知故事的內在意義。這一理論溯源于海明威的文學創作實踐,但同時也具有廣泛的教育優勢,尤其在語文寫作教學中。
冰山原則的育人內蘊和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首先,冰山原則強調了學生獨立思考與想象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教育方式往往將重點放在知識與技能的傳授上,而忽略了學生獨立思考和想象能力的培養。然而,思考與想象是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的基石。基于冰山原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和想象故事背后的深層含義,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思辨能力[2]。其次,冰山原則強調了閱讀與理解的重要性。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基于冰山原則,學生需要通過文字背后的暗示與細節,去發掘并理解文本的深層思想和意義。閱讀與理解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還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綜合能力。再次,冰山原則注重語言表達與寫作能力的提升。根據冰山原則,作家通過簡潔的文字表達和留白,引導讀者通過聯想與想象來填充故事的空白。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借鑒這種方式,引導學生通過適當的留白與暗示,使文章更具表現力和吸引力。此外,這也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注意文字的選用和篇章結構的布局,從而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寫作水平。最后,冰山原則強調了內在品質與價值觀的培養。正如海明威筆下的角色,冰山原則使我們意識到人的內在因素對于獲得成功和克服困難的重要性。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關注學生的內在品質和價值觀,通過培養學生的情感素養和人文精神,促進他們全面成長。
綜上所述,冰山原則能在教育中發揮重要優勢,給語文寫作教學帶來啟發。其通過培養學生的思考與想象能力、閱讀與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與寫作能力,以及內在品質與價值觀,促進學生多樣化發展,實現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冰山原則應用于初中語文習作教學的多維路徑
(一)深諳冰山原則,探究語篇多維分析下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
寫作的基石是大量的語言文化積累,冰山原則也非常強調寫作與閱讀的關系,推崇讀寫結合。在寫作之前,教師要針對寫作的主題開展可以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活動,為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奠定基礎。
首先,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是關鍵。對于“敘述難忘的人與事”的寫作主題,教師可以聚焦經典的回憶性散文,比如魯迅的《藤野先生》和朱德的《回憶我的母親》。這些作品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情感展現了人物的特點和故事情節的發展。通過閱讀這些作品,學生可以從中汲取寫作靈感,學習如何從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人物和事件,從而為自己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運用有效的閱讀策略是提升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在閱讀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關注作品的敘事結構、語言特點、情感表達等方面。通過分析作品的敘事結構,學生可以了解作品的故事情節和主題思想;通過探究作品的語言特點,學生可以品味作者的語言風格;通過感受作品的情感表達,學生可以體會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和作者的創作意圖。這些閱讀策略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提升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最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是閱讀理解的更高層次。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題、人物形象和社會意義等。通過思考作品的主題,學生可以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和價值觀;通過分析人物形象,學生可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行為動機;通過探討作品的社會意義,學生可以了解作品對當時社會的反映和對現代社會的啟示。這些思維品質的培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總之,在寫作前的閱讀理解活動中,語文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運用有效的閱讀策略以及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為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奠定基礎。同時,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和實際需求,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他們寫作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3]。
(二)啟用冰山原則,探究主題立意思辨下的語文主題寫作實踐活動
冰山原則的本質是激發學習者的創作潛質,讓學生可以發揮自我感性認知能力和較好的語言技能,尤其是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發散學生的思維。以“回憶性散文”的寫作為例,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閱讀《藤野先生》和《回憶我的母親》的基礎上,設計探究主題立意思辨的寫作活動,讓學生以“最難忘的……”為主題進行寫作。
第一,進行課堂導入。教師先簡要介紹冰山原則,讓學生明白在寫作過程中,文字背后的深層含義和情感才是作品的靈魂。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藤野先生》和《回憶我的母親》兩篇文章,鼓勵他們分享閱讀感悟,為后續寫作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第二,開展主題討論。教師提出一個具有啟發性的主題,如“最難忘的師生情誼”或“最珍貴的親情時光”,引導學生分組展開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作品中的留白部分,鼓勵他們展開聯想,設想人物關系、情感變化等細節,從而豐富作品的內涵。第三,開展寫作實踐活動。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感悟,選擇一個角度展開寫作,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注重表達深層含義,將冰山部分呈現出來。同時,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運用細膩的寫作手法展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第四,作品分享與評價。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組織作品分享會,鼓勵學生互相交流、點評。在評價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作品中的留白與聯想,了解冰山原則在寫作實踐中的體現。同時,教師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和建議,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第五,總結與反思。在寫作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的收獲,反思如何更好地運用冰山原則激發創作潛能。通過總結和反思,學生能夠意識到冰山原則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通過以上五個步驟,教師可以有效地將冰山原則融入語文主題寫作實踐中,引導學生關注作品背后的深層含義,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聯想能力,挖掘作品的冰山部分,呈現豐富多樣的情感和故事。這樣的寫作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
(三)妙用冰山原則,構建寫作實踐升華的特色化寫作教學探究活動
學生在掌握了基礎性的寫作常識和寫作技能以后,語文教師需要設計“啟發、引導、創新與主題立意升華”的寫作教學強化活動,以最大化提升學生的語文寫作素養。對此,教師可以分七步走,循序漸進地推進寫作實踐升華活動的設計。
1.組織“最難忘的人或物”主題分享會,讓學生通過分享自己最難忘的人或物,深入挖掘人物性格、品格和積極情感。在分享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冰山原則,即只展示人物性格、品格和積極情感的表面,而將更多的內涵和情感藏在背后。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又能訓練他們運用冰山原則進行寫作。
2.開展“人物性格剖析”小組討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要求每組選擇一個經典文學作品中的角色,結合冰山原則分析角色性格背后的深層原因。通過討論,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冰山原則在塑造角色性格方面的妙用。
3.舉辦“情感挖掘與表達”寫作講座。邀請知名作家或語文專家開展講座,講解如何在寫作過程中挖掘人物情感,并運用冰山原則進行表達。講座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寫作練習,要求他們以“最難忘的人或物”為主題,運用聽講座所學技巧進行創作。
4.舉辦“難忘人物”展覽。鼓勵學生投稿參加“難忘人物”展覽,展示他們在寫作過程中對人物性格、品格和積極情感的塑造。在展覽期間,教師可以組織評獎活動,師生共同評選出最佳作品,并給予表彰和獎勵。
5.開展“我與難忘人物共成長”主題征文活動,讓學生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以“我與難忘人物共成長”為主題進行寫作。在征文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冰山原則展現人物性格、品格和積極情感。活動結束后,評選出優秀作品并進行表彰。
6.編寫“難忘人物”故事集。將學生的優秀作品整理成故事集,命名為“難忘人物”。故事集可以作為班級共享資源,供學生學習和交流。通過閱讀他人的作品,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冰山原則在寫作中的運用,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7.實施“一對一”寫作輔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寫作進展,針對他們的不足進行一對一輔導。在輔導過程中,重點引導學生運用冰山原則,提升他們對人物性格、品格和積極情感的塑造能力[4]。
通過以上一系列的強化活動,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冰山原則,并在寫作過程中充分發揮其作用,提升自己的語文寫作素養。同時,這些活動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為他們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總結
研究表明,將海明威的冰山原則應用于初中語文習作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和啟示作用。通過多維路徑探索,本文揭示了冰山原則在寫作文化積累、寫作思維激發、寫作立意升華以及寫作綜合素養提升等方面的顯著成效。首先,在寫作文化積累方面,海明威的冰山原則強調簡潔、精確的語言表達,有助于培養學生扎實的寫作基本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經典作品,領略文字背后的深層含義,感悟作者運用語言的匠心獨運。學生在感悟和模仿的過程中,能夠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為寫作奠定基礎。其次,在寫作思維激發方面,冰山原則強調挖掘事物的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多維語篇分析,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和層面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分析文本中的“冰山”,學生可以學會把握文章主旨,提煉關鍵信息,從而激發寫作思維,提高寫作的深度和廣度。再次,在寫作立意升華方面,冰山原則強調主題的內在價值和深度。教師可以借助主題立意思辨活動,引導學生挖掘寫作主題背后的社會、歷史、文化內涵,使學生學會通過“冰山”展現主題立意。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還能將個人情感與時代背景相結合,實現寫作立意的升華。最后,在寫作綜合素養提升方面,冰山原則強調寫作實踐與探究。教師可通過組織寫作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將冰山原則融入寫作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和創新思維。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寫作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自主研究和討論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素養,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綜上所述,將海明威的冰山原則應用于初中語文習作教學中,可以從多個維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應繼續探索和研究冰山原則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路徑,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
[參考文獻]
楊朝中.探尋冰山下的“八分之七”:《登泰山記》的另一種解讀[J].中學語文,2022(5):57-58.
劉曉然.坐在冰山上想象:從《白象似的群山》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則”[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22,36(4):49-54.
蔡麗亞.初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內涵、特征和策略[J].中學語文,2021(14):26-28.
楊紅兵,吳海燕.過程化寫作教學的內涵與實施[J].教育研究與評論,2023(20):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