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泊藝
[摘 要]黨史學習教育一直以來都是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中共黨史學習教育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方法,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強化黨史學習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思政育人意識;開發優質黨史學習教育資源,增強黨史課程內容的實踐性。實踐證明,相關舉措能有效推動高職院校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的提質增效、賦能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中共黨史學習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24)03-0103-04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新時代背景下,面對西方歷史虛無主義等思潮的沖擊,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丑化、否定中國革命歷史和歷史人物的現象,客觀上對主流價值觀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影響了部分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而黨史學習教育正是我國高職院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和頂層設計,也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現已成為研究的熱點。高職院校要開展、加強黨史學習教育,就應該引導大學生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努力將其培養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以實現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本研究立足于高職院校的黨史學習教育,通過深刻了解職業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心理發展水平,以黨中央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要求為基礎,對黨史學習教育進行難點厘清、路徑規劃,進而推動高職院校黨史學習教育的提質增效、賦能發展。
一、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三重理據
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推進中共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穩步開展,這既是學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舉措,也是引導大學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現實性。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
高職院校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己任,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有助于回答“培養什么人、 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問題,是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從中共黨史教育內容看,黨的歷史是一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的奮斗歷史,凝聚著黨的信仰和信念,具有教育人、鼓舞人和激勵人的重要育人功效。為此,在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黨史學習教育既是黨史教育內容的實然選擇,又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屬性的應然選擇。正如德國學者卡爾·雅斯貝斯所言:“國家是使對所有人的持久教育得以進行的框架……正是通過教育,才產生出那些在一定的時候必須出來維護國家的人?!盵1]從對思政教育目標的把握來看,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高職院校思政建設的目標,其中立德樹人中的“德”與學史崇德中的“德”一脈相承,都是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德”的具體體現,其內涵與外延具有內容一致性與精神相通性。就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育人方法而言,黨史本身就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傳統說教式與灌輸式的育人方法無法達到有效育人的目的,高職院校應挖掘建黨百余年豐富的歷史礦藏與歷史營養,用豐富的史料和生動的故事傳遞黨的精神內涵,為培養具有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教育方案,進而實現以史為鑒、開拓未來的目的。
(二)扎根中國大地辦好高質量職業院校的必由道路
引導高職院校大學生學習百年黨史、撫今追昔,有助于把握黨領導高職院校的建設方向和發展道路,是扎根中國大地辦好高質量職業院校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人民共享。黨史不僅僅展示出一幅依靠人民群眾、以人民群眾為中心的畫卷,而且得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推動者、更是建設社會主義高職院校主力軍的結論。為此,扎根中國大地辦好高質量職業院校必須以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為使命,必須以依靠人民群眾開展辦學為根本,以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國情、校情為邏輯出發點,進一步明確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強化人才培養質量、滿足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此外,黨史學習教育也有助于高職院校從黨的百余年歷史征程中汲取寶貴經驗,堅守社會主義辦學的使命與底色,為建設人民群眾滿意的高職院校探索實踐方案。
另一方面,黨史學習教育有助于鞏固黨對高校的領導,這是黨辦好高職院校的法寶。黨史中蘊含著黨關于教育事業的寶貴經驗,這些都將為建設高職院校提供寶貴財富和精神動力。如今,高職院校已經形成了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高校議事決策機制等一系列辦學機制,因此,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更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扎根中國大地辦好高質量職業院校的歷史邏輯、政策邏輯、發展邏輯和現實邏輯,進而為黨領導和建設高質量職業院校提供必然性、合理性的淵源。
(三)賦能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現實需求
黨史學習教育是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和關鍵環節,集知識教育、黨性教育、政治教育于一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成為大學生接收信息、交流信息和共享信息的重要平臺,具有開放性與共享性。近些年,西方歷史虛無主義等思潮以學術研究、學術交流及公益活動等形式在大學生群體中開展活動,對黨史進行片面化、娛樂化、庸俗化解讀,甚至出現丑化、否定黨員干部和歷史人物的危險行徑,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同時,部分高職院校的黨史學習教育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及教學評價等環節存在缺漏,客觀上也給職業院校思政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廣大師生的自覺追求?!盵2]高職院校要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就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做好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將黨的優良傳統和精神意蘊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使學生在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教學中樹立社會主義理想與信念,為培養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提供精神驅動。
二、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路徑探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盵3]高職院校黨史學習教育承載著全面闡釋黨的光輝歷史、革命歷程、思想經驗、精神傳統等的教育使命[4],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黨史學習教育的契機,積極探索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中共黨史學習教育的路徑,進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常態化、提升黨史學習教育教學針對性、增強黨史學習教育實效性。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立德樹人是社會主義高職院校辦學的立足點,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立身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面對“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各種社會思潮,高職院校要堅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
首先,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我國高職院校已經建立了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發揮黨委“領頭人”作用是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所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必須要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著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學校育人的重要任務,同時做好學校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并在制度文件、專項經費、人員配置等方面予以保障,以確保黨史學習教育的順利推進。其次,要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抵制泛娛樂化思潮在高職院校校園中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根據國際、國內社會大環境而提出的,用以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為此,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加強大學生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的常態化機制建設,占領學生意識形態主陣地,進而破壞歷史虛無主義、消費主義等錯誤社會思潮滋生的土壤。最后,要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快速傳播的優勢,善于運用“互聯網+ ”等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網絡宣傳、網絡文化以及網絡服務等各個環節,用先進文化占領網絡陣地,進而引導高職院校大學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二)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方法,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
就高職院校而言,課堂教學仍然是黨史學習教育的主要載體,教師是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者,而黨史學習教育方法則是教育效果的關鍵因素。為此,要改變原有灌輸式、說教式、簡單植入式等教育方法,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
一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方法。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智技術+教育教學”深刻地改變了教育方法,并且呈現出智能化、數字化等發展趨勢。為此,高職院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讓黨史知識“動”起來、“活”起來,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實效性。一方面,要加強對大學生群體心理特點的分析,創新黨史學習教育方法,將黨史知識、故事、案例等融入課程教學,形成“黨史+專業”“黨史+活動”“黨史+社團”“黨史+比賽”模式,使黨史學習教育成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認知;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大學生群體網絡行為特點的分析,將黨史知識、故事、案例等動漫化、視頻化、音樂化、故事化,并在微信、微博、QQ、抖音、知乎等新媒體平臺上進行精準推送,同時借助AR、VR 等虛擬仿真新技術,進行體驗式教學改革,以可視化、仿真性、趣味化的虛擬環境開展虛擬實踐教育教學活動[5],強化其互動性、生動性與可視性,增強學生對黨史學習教育的知識理解和理論認同。
二是要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增強黨史學習教育效果。黨史學習教育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盵6]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強黨史學習教育,積極探索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建設的途徑,既要強化學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內容的深度,又要增加情境性、趣味性,進而實現兩者同向同行、協同育人。
(三)強化黨史學習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思政育人意識
高職院校教師隊伍是落實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實施者,師資隊伍水平往往決定黨史學習教育的效果。因此,強化黨史學習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增強教師的思政育人意識,便成為黨史學習教育得以推進的保障。
一是要加大黨史學習教育的研究力度,進一步強化黨史學習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由于黨史學習教育涉及多個學科,甚至要掌握跨學科知識才可以勝任教學任務,高職院校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加大黨史研究力度。一方面,以“引進來”和“走出去”為抓手,提升教師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專業能力。其中“引進來”是指聘請黨史專家來學校開展講座,培訓教師黨史相關知識,以便開闊研究視角、增加黨史知識;而“走出去”則是引導教師通過培訓、掛職、實踐等方式掌握黨史相關知識以及黨史教學技能,以更好地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融入黨史知識。另一方面,強化高職院校黨史學習教育研究的主體責任,通過課題研究、教研室活動、集體研討等方式,帶動教師學習并研究黨史知識、黨史文化、黨史學習教育,以便學生可以科學、全面、客觀地理解并傳播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二是要加大黨史學習教育的投入,進一步提升教師的思政育人意識。高職院校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不斷提高學生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的重要舉措,也是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教科書、清醒劑、營養劑,對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其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偉業具有現實意義。因此,一方面,高職院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堅定正確政治方向,不斷用黨史知識武裝頭腦、提升黨史學習教育的水平、喚醒教師育人的自覺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對黨史學習教育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提高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使廣大教師將黨史學習教育融入課堂、融入教材、融入教學,進一步強化教師的思政育人意識,不斷提升教師的育人能力。
(四)開發優質黨史學習教育資源,增強黨史課程內容的實踐性
就高職院校而言,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依然是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主渠道、最前線。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開發優質的黨史學習教育資源,拓展黨史教育實踐課堂。
一是高職院校要重視優質黨史學習教育資源的開發。黨的百余年歷史形成了數量眾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教育性強的資源,這些都是高職院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素材和案例。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黨史學習教育資源的開發與使用,引導廣大教師根據職業教育的辦學特點,挖掘蘊含在黨史中的思政教育內容,并將其進行課程化的研究與改造,以便形成黨史案例、故事、視頻、圖片等數字化學習資源[7]。這樣既可以通過線下第一課堂、第二課堂以及社會實踐等方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又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學校網站、App等線上網絡平臺時時處處傳播黨史學習教育內容,真正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二是要增加黨史課程內容的實踐性,提升黨史學習教育育人的效果。黨史學習教育資源不能局限于學校與課堂,而要引導高職大學生以實踐為導向,堅持拓寬實踐研學路徑,促使黨史理論與實踐研學相結合。一方面,堅持問題導向,在研學實踐中解決遇到的問題,避免緣木求魚、勞而無功。高職院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目的是讓大學生知史、懂史,在學習中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因此,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想實踐、敢實踐、會實踐,并在實踐中解決思想上的困惑、明辨是非、端正價值觀。另一方面,將黨史學習教育的育人成果應用到實踐中,服務于社會和人民群眾。高職院校要將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常態化育人的內容,形成“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應用”的實踐性發展范式,并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有序地開展“永遠跟黨走”“紅色故事戲劇節”“三下鄉”等主題實踐活動。
三、結語
總之,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未來的高職大學生也將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此,在高職階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使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是新時代應有之義,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現實意義。
[ 參 考 文 獻 ]
[1] 卡爾·雅斯貝斯.時代的精神狀況[M].王德峰,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3:99.
[2] 習近平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 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 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王滬寧陪同考察[EB/OL].(2022-04-25)[2023-06-1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2-04/25/c_1128595417.htm.
[3] 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是,2021(7):1.
[4] 蔡文成.堅持把唯物史觀貫穿高校黨史教育教學全過程[J].教學與研究,2022(10):97-105.
[5] 周耀宏,單增卓瑪.試論新時代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運行機制的建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19):45-47.
[6]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 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7] 方緒軍.基于知識變革背景的職業教育教材建設:旨歸、反思與進路[J].教育與職業,2023(9):97-105.
[責任編輯:劉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