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校固定資產的管理評價指標往往涉及多個部門,不同部門有各自的管理系統,單純靠人工進行管理不能滿足現實需要。目前許多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都已經實現了信息化管理,但這些管理主要在于信息的增、刪、改,缺少對于資產管理數據的分析與資產績效自動評價功能。文章設計并構建了一個針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及績效智能評價系統,能夠對不同部門的數據進行自動采集和分析,并基于評價方法實現高校各部門國有資產管理及績效自動評價。績效評價結果能夠可視化呈現,所提方法更加高效地輔助固定資產的自動管理,有效減輕人工資產管理和評價的工作量。
關鍵詞: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數據分析;績效智能評價
中圖分類號:TP273文獻標志碼: A
0 引言
國有資產管理作為高校人財物帳一體化管理的環節之一,為教學、師生做好服務,為教學科研創造一流的教學物資保障是高校國有資產管理追求的主要工作目標[1-4]。目前高校的國有資產具有數量大、種類多、價值高、使用周期長、使用地點分散、管理經常變化等特點,管理人員很難及時、清晰地了解學院及下屬部門或學院擁有的資產情況,導致管理存在各種盲區[5]。傳統的資產管理采用人工資產管理的方式,存在任務重、錯誤率高,容易出現賬物不相符、實際價值和統計價值出現偏差等情況,容易引起巨大的財產隱患問題。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由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發展到運用信息化管理的新手段,資產管理變得更加便捷。但是高校部門較多,存在著多種系統問題,而且這些系統主要提供資產的原值、累計折舊、取得日期、使用部門、使用人、存放地等信息的增、刪、改,很難對接不同部門和系統的數據,特別是在對資產進行績效評價時很難突破部門之間的壁壘,還需要大量人工溝通、協調、計算等工作,也容易引起數據錯誤,導致計算結果出現誤差。
因此,需要在大數據環境下,對高校資產進行資產管理績效評價智能化管理,實現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保障事業發展與提高資產效益等相結合,對各方面預算、資產管控、財務的進賬出庫以及價值進行智能化管理與評估,從而更好地完成資產管理工作[6-10]。然而國有資源管理系統的評價體系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響,評價環境和評價過程都會存在大量數據的選擇。借助大數據技術實現國有資源管理系統的評價體系可以有效推動資產的合理性配置和高效使用,保障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大數據也是現代信息技術火熱的技術,其最重要的優點就是可以從大量無關數據中發現預測未來趨勢和模式的數據[11-13]。并且通過深度學習、機器學習以及數據深度分析等方式來適應新的規律和模式。因此,通過大數據開發出一套高效率、低差錯的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系統是十分必要的[14-16]。該系統基于高校資產管理相關要素的評價方法,能夠對不同部門的數據進行自動采集和分析,并基于評價方法實現高校國有固定資產管理及績效自動評價,績效評價結果能夠可視化呈現,更加高效地輔助高校國有資產的規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有效地減輕了人工資產管理和評價的工作量。
1 系統需求分析與特色
1.1 用戶需求分析
用戶對于本系統的要求是通過本系統基于國有資產管理各類數據、信息、報告、報表為基礎,依據評價指標和辦法,對各單位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進行量化考核和綜合評價,客觀反映資產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系統通過對于基礎管理、過程管理、管理績效以及附加指標4個方面指標進行評價,進一步對接省屬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工作。
1.1.1 基礎管理
該環節通過管理職責、崗位設置、規章制度、臺賬管理等指標來進行評價基礎管理,包括:健全資產管理責任制、資產管理人員崗位設置合理、職責明確、變更規范等;嚴格執行學校各項資產管理制度以及資產臺賬原始資料齊全等。
1.1.2 過程管理
該環節通過配置管理、自用管理、資產處置、資產信息等指標對合理編制年度資產配置計劃、嚴格按照配置計劃和配置標準進行配置、資產入賬、資產調撥、人員調動、定期組織資產清查、資產處置以及資產信息等進行評價過程管理。
1.1.3 管理績效
該環節通過設備完好率、資產完整率、使用效率、共享共用以及內部滿意度等指標對設備、資產的完好、使用效率、共享共用機制以及內部滿意度情況進行評價績效管理。
1.1.4 附加指標
該環節通過資產管理研究、資產管理創新等指標對發表資產管理研究的文章、推動單位內部資產管理改革、創新等進行評價績效管理。
1.2 管理員需求分析
管理員對系統的主要需求是有利于操作人員對信息修改、評價系統進行管理,便于查看數據分析結果;人員信息修改的需求是管理員可以修改用戶的信息;管理評價系統的需求是管理員可以修改和刪除不合適的信息;數據分析的需求是管理員可以查看數據的分析和匯總。
1.3 平臺特色
1.3.1 智能實時資產監控
本平臺針對資產丟失、溯源困難的問題為用戶提供了智能無人資產防盜功能。傳統的防盜過于依賴人力,而人本身就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本平臺通過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采用標簽與讀寫器實現資產的實時自動監控。用戶可自定義設置監控區域,在區域入口安裝讀寫器,當讀寫器掃描到規定資產時,便可判定資產被帶出區域,然后系統發出警報,并通過數據快速聯系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
1.3.2 智能獲取資產軌跡
資產由讀寫器掃描后,系統會記錄資產經過該讀寫器的時間、地點等數據,根據多條數據結合,多個點連成線形成一條資產的運動軌跡。管理員可通過查看資產的運動軌跡得知資產的使用情況以及是否按規定使用資產,還可側面反映員工的工作情況,使資產的管理更加細致化。
1.3.3 資產實時定位
在傳統的資產管理過程中,資產發放后管理員很難了解每一個資產的實時位置,難以做到對資產的情況了然于胸。本平臺為用戶提供資產的實時定位,當讀寫器掃描到資產時,系統自動記錄資產經過該點的時間、地點信息,管理員可根據資產經過最后一個讀寫器的信息得知資產目前所在的地點范圍,方便管理員能隨時找到任何一個資產。
1.3.4 自定義審批流程
本平臺為用戶提供自定義審批功能,自定義審批系統擺脫了傳統審批流程的單一性,用戶可隨心所欲地設計適合自己的審批流程、審批人以及各種多樣性的審批條件,讓審批能最大程度地符合實際需求。
2 總體設計
根據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及績效自動評價系統需求分析,進行系統的總體設計。(1)財務部門用戶可以進入系統評價資產保障模塊,查看數據分析模塊。(2)資產管理部門用戶可以進入系統評價資產管理模塊,查看數據分析模塊。(3)物資部門用戶可以進入系統評價資產運行模塊,查看數據分析模塊。(4)管理員功能包括系統管理以及資產保障、資產管理、資產運行3個評價模塊的管理結果展示、數據分析、績效統計等。系統對這些功能進行整合,產生的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3 詳細設計
3.1 數據庫設計
在每一個系統中數據庫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數據庫的設計將會提高系統的效率以及系統各邏輯功能的實現[11-13]。所以數據庫的設計要從系統的實際需要出發,才能使其更為完美地實現系統功能。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及績效自動評價系統的實體-關系如圖2所示。
3.2 流程設計
3.2.1 用戶管理模塊
管理員對于用戶信息的修改,可以在后臺直接添加用戶,也可以修改用戶的信息、密碼以及角色信息,最后將修改的信息存入數據庫,如圖3所示。
3.2.2 評價系統流程設計
用戶登錄系統后,開始選擇評價的具體目標,并經由后臺審核:若審核通過,信息予以展示;若審核不通過,則重新修改。評價系統流程如圖4所示。
3.2.3 數據分析及結果展示流程設計
數據分析及結果展示過程的步驟如下:首先輸入信息,查詢信息是否存在;然后在開展數據分析之前,先對數據進行預處理;接著選取待處理數據范圍,設置分析條件,開始對數據進行處理;最后展示分析結果。數據分析及結果展示流程設計如圖5所示。
3.2.4 用戶使用流程設計
財務部門、物資部門、資產管理部門用戶在使用本平臺過程中主要涉及用戶登錄、驗證登錄、數據分析、評價模塊等流程,具體使用流程如圖6所示。
4 結語
本文對高校國有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進行了研究。針對在大數據背景下,傳統的系統存在缺乏評價且無績效統計等問題,研究并實現了高校國有固定資產管理及績效自動評價系統,可以從不同部門采集數據,按時間對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可視化的方式進行展示,并根據數據分析結果進行自動的績效評價。
參考文獻
[1]海峰,鄭旭,劉一,等.大數據時代高校國有資產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建設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0(10):280-284.
[2]梁鎵雯.政府會計改革背景下高校資產管理工作的思考[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21(2):25-26.
[3]童靈領,鄭杰,徐淼鋒.高校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應用與探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20):99-100.
[4]鄭世華.RFID技術在高校資產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20(2):91-93.
[5]趙晴,李慧.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績效考核評價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1):139-143.
[6]王霽陽,王欣.“雙高計劃”項目績效考核評價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軟件,2021(5):58-60.
[7]曾晰,舒堅.基于Java的養老院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信息通信,2017(9):122-124.
[8]AVISO K B, CHIU A S F, DEME TERIO F P A,et al. Optimal human resource planning with P-graph for universities undergoing transition[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1):811-822.
[9]趙晴,李慧.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績效考核評價研究[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1):139-143.
[10]童琳.教育信息化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9.
[11]陳忠菊.NoSQL數據庫的研究和應用[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20(9):81-83.
[12]朱海燕.計算機軟件測試技術及其應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21(4):187-188.
[13]譚李孟清,張瑩,王玉林.基于軟件性能的系統測試[J].軟件,2020(11):1-5,41.
[14]王攀,徐召,許宏山,等.高校儀器設備資產管理系統與財務系統數據接口的設計與實現[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1(4):276-279.
[15]曹志杰.基于J2EE的高校資產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評《網絡時代高校信息安全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科技論文,2020(1):148.
[16]楊尚文.信息系統在資產管理中的應用——以A高校資產管理系統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7):160-161.
Research practice on university asset management and intellig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in universities often involves multiple departments, and each department has their own management system. It is unrealistic to rely solely on manual management. At pres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are realized for multiple universities to manage the fixed assets. However, the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mainly depend on the addition, dele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asset information, lacking the analysis and automatic evaluation of asset data. This paper designs an intelligent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tate-owned fixed assets in universities. This system is design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relevant elements of asset management in universities,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realize the automatic fixed asse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ults can be visualiz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assist the automatic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fixed assets.
Key words: fixe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data analysis; intellig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