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資助工作是民生工程,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體現。資助育人應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長效機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著力培養受助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
[關鍵詞]資助育人;案例分析;德智體美勞;綜合素養
一、案例背景
我國是農業大國,人口結構中農民占比高,其經濟條件雖已得到大幅改善,但是絕大部分農村大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水平亟待提升,學習目標應隨著國家的發展而變化,學業規劃、就業規劃等更應隨時代變遷和個人意愿而不斷調整完善。農村大學生在步入城市化的大學后,怎樣從學費籌措、學習目標、學業規劃、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等方面轉變思維模式,適應高強度快節奏的大學生活,增強學生的軟實力,把農村大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本文探討的內容。
二、案例概要
寇xx,女,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專業,2019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家中五口人,奶奶、父母及兄長。奶奶有高血壓、抑郁癥等一系列疾病,多年身體不適,每月藥費需400元左右;父親是唯一勞動力,建筑工地水電工人,受新時期影響,收入時有時無,均攤到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其工資是全家唯一的收入來源;母親因需要照顧奶奶,只能間歇性務工,且自2019年以來,一直失業在家,無收入;兄長也為大學生,兄妹倆學費一年需2萬多元,經常靠借。雖然家中清貧,但一直重視教育,父母時常跟子女強調讀書的重要性。寇xx父母勤勞樸實、家庭氛圍和諧友愛,家庭成員之間很少埋怨,多是互幫互助、共渡
難關。
寇xx入學時成績一般,性格內向且自卑,不愛說話,沒有擔任過任何班干部經歷,辦公軟件操作極不熟練。通過學校的資助育人,成長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能夠熟練操作多種專業軟件的合格制作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湖南省優秀畢業生,2022年畢業時被保送至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繼續本科學習。
三、案例分析及育人路徑
(一)物質幫助,保障生活
寇xx家庭貧困,家中存款極少,不屬于原七類學生,學費和生活費來源令學生發愁。為解決此問題,輔導員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緊扣專業本位,制訂“一人一策”幫扶方案。其一,入學初,輔導員了解到學生家庭經濟困難但又未辦理助學貸款,于是向學生和家長多次介紹政策、反復溝通,仔細分析了辦理助學貸款的好處;其二,關于生活費,學生最初的想法是希望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大量兼職,減少父母壓力。輔導員及時制止了學生這種想法,講述到廉價的勞動力只能賺取少量工資,可替代性極高,最重要的是因為太過辛苦會影響課程、影響學業。經過多次談話,仔細列出資助的金額,并且與學生兼職工資比對,以轉變學生的想法。輔導員明確指出,努力學習獲得獎助金,既能保障學業的繼續,又能從實質上解決資金難的問題,一舉兩得。在國家資助政策的幫扶下,寇xx大學期間共計獲得獎助學金14800元;其三,學習之余,輔導員同時建議兼職也盡量找與專業相關的工作,鍛煉自身實戰能力,向湖南省職業技能競賽看齊,可免試專升本。寇xx先后在好玩娛樂工作室、湖南小夢馬傳媒公司、湖南影匠智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擔任后期剪輯、編導、導演等工作,獲得了一定的工資、優秀助教榮譽證書和大量的實戰經歷;其四,輔導員和寇xx因日常工作對接較多,在臨近中午或傍晚時,會邀請學生順路去食堂吃飯。家中有零食、牛奶等,也會時不時順手遞給學生,還經常關心詢問學生最近吃得好不好,有沒有錢吃
飯等。
通過國家資助、學校獎助、輔導員幫助、學生自助,解決了寇xx日常生活費的問題,為其家庭極大地減輕了生活壓力。
(二)道德浸潤,培養奉獻精神
輔導員一直將寇xx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共性幫扶與個性幫扶并舉,著重培養學生講誠信、講責任、講感恩、講奉獻。其一,人無信不立。寇xx因自身毫無班干部經驗,懼怕競選班長。輔導員及時鼓勵:“你是一名有信用、吃苦耐勞的好學生,經驗只是錦上添花,我相信同學們更愿意選擇他們心目中能夠信任的班長。”在競選中,寇xx殺出重圍,成功當選廣播影視節目制作1904班班長;其二,輔導員每兩周召開一次班長例會,例會上會對班干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及對骨干學生進行培養、激勵。三年來,輔導員切實督促著寇xx,要求她時刻向優秀黨員看齊,做好具有責任感的班級領頭羊,帶領全班同學刻苦學習、爭優爭先。寇xx20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黨員,獲得2020年第五屆團學會干事“學習部干事聘書”、獲得2022年湖南省優秀畢業生等獎項;其三,輔導員在談心談話、查課查寢時會經常提醒學生說謝謝,分析說感謝的原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希望學生能形成思維定式,強化自身的感恩意識。寇xx經常跟輔導員、同學訴說感謝國家的政策幫扶、感謝教師的專業指導、感謝同學的互幫互助、感謝陌生人的善心。每年教師節,寇xx都會組織班級同學,利用班費為輔導員及教師送花,帶領班級同學一起感恩。畢業后,寇xx還會在節日給輔導員發送感恩微信,感謝輔導員大學時期的多方指導,反復提出,如果學校需要她,她一定義不容辭;其四,輔導員在班會上強調:“行勝于言。”感恩尤其要落實到行動上,落實到做志愿者服務、為班級服務、為學校添彩等每一件具體的事件上。寇xx深有體會:“只有踏踏實實去付出了,才知道原來別人幫助我是多么不容易,我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給同學講好一道題,也要以自己目前的力量最大限度去幫助他人。”
(三)能力拓展,引領成長
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職業發展是筑夢的基礎。寇xx從入學時就堅定目標,必須進入本科院校繼續學習。輔導員圍繞她的升學目標,疏通發展障礙,促進素養提升。其一,反復和專業教師溝通,提醒教師多關注、多指導寇xx,力爭學業成績優異。如果平時表現稍有懈怠,輔導員會著重談心,詢問是否有困難,一一幫助并解決。寇xx在入學時成績并不突出的情況下,2020年度專業成績取得全年級排名第九的好成績;其二,輔導員幫扶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給予具體的步驟建議,準備專升本的同時必須夯實技能,為就業做準備,“兩條腿”走路。建議學生積極參加技能競賽,夯實技能基礎。在輔導員的鼓勵、督促、支持下,寇xx獲得2021年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微視頻制作”項目校內選拔賽一等獎,獲得2021年湖南省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微電影類三等獎等獎項,最終因獲得2021年“楚怡杯”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一等獎被免筆試保送至湖南財政經濟學院,進入本科階段繼續學習,完成專升本的夢想;其三,輔導員提醒學生注重非專業能力拓展,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輔導員在班長例會上,會對寇xx等班干部進行思想政治引領,進行處世方法與態度、勞動教育等方面的培訓,著力提升非專業能力。在輔導員日常督促與培訓指導下,寇xx獲得2019年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青春朗讀者”家書朗誦大賽最具實力獎,獲得2021年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湖南省選拔賽三等獎,獲得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等獎項。寇xx從唯唯諾諾、無興趣愛好、獨自來到大城市的懵懂新生,逐漸成長為陽光開朗、自信大方的大學畢業生。
(四)精神激勵,助力騰飛
寇xx學習、競賽、勤工儉學等安排得滿滿當當,很少有空余的時間,經常和輔導員訴說疲憊與苦楚,輔導員多以積極正面的態度鼓勵,營造向上氛圍,激發其發展活力。其一,輔導員要求寇xx時刻以優秀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積極參加黨員活動,用積極進取心態、為群眾辦實事的態度來滌蕩自身。寇xx參加了建黨100周年第三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黨總支第三支部“我為師生辦實事”、100周年黨內法規學習競賽活動等;其二,輔導員提醒學生,眾多的獎項、師生的好評都是對自己以往的肯定,滿足了自身的社會尊重感,此時更要將優秀傳遞出去。寇xx轉換好心情,積極組織班級每月一次的班會和每學期一次的團建活動,如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組織班級同學獻血等;其三,輔導員與家長積極溝通,告知家長寇xx在校表現,新年為家長送去新年賀卡,肯定學生的優異成績。家長表示:“特別欣慰,看到孩子在學校表現好,自己工作再苦再累都值得,生活有希望有盼頭,希望孩子將來會更好。”通過輔導員疏通學生心理,聯動家、校多方,給予學生極大的精神激勵,寇xx已能積極調整心態、正確面對挫折,為自己助力騰飛[1]。
四、案例反思
(一)問題在解困,要及時解決問題
貧困學生最現實的難處就在于家庭經濟困難,而且家長和學生不知道有何種政策、何種途徑可以解決學費和生活費問題。輔導員可通過以下渠道開展工作:其一,通過開展班會,廣泛向學生介紹國家資助政策,如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等;提醒學生留意當地資助政策,如雨露計劃、村支幫扶等。針對家庭極其貧困和傳達不到位的學生,輔導員可以單獨聯系家長,以具體的數字為支撐,著重講解例如貸款的具體操作步驟、畢業后還款金額、貸款年限時長等,打消貸款的心理負擔;其二,通過寢室走訪、談心談話等,了解學生日常消費情況及家庭經濟情況,講解學校獎助政策,推送獎助宣傳知識等;其三,引導學生自行尋求社會捐助,如優秀企業大學生社會捐助等。鼓勵學生多與企業聯系,定時匯報,一則形成感恩回饋傳統,二則督促自身不斷進步,為就業求職做準備;其四,鼓勵學生大力挖掘自身潛能尋求兼職,完成學生自助。建立國家資助、學校獎助、社會捐助、學生自助發展型資助體系[2]。
(二)關鍵在育人,要引導學生向上向善
資助育人關鍵在育人,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體系,引導學生向上向善。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3]”學校可開展的工作包括:其一,同學、輔導員、教師、行政人員、黨政班子全員參與,全面調動校內愛心人士的積極性,激發育人活力,用尊重、平等的態度正面影響學生;其二,學校從入學前到畢業后全程參與,入學前發放綠色通道提示卡,畢業后提醒學生定期還款,疏通資助對象心理,為學生順利入學、順利就職、成長成才找出盲點、掃清障礙;其三,引導學生全方位參與黨團活動、志愿者服務等,用氛圍和諧的宿舍、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等創造平等、融洽的環境,用風清氣正的校園感染學生。
(三)重點在成才,努力成為榜樣
樹木樹人、成長成才。輔導員可以鼓勵學生:其一,鼓勵學生發揮特長和興趣愛好,如積極參與黨團活動、社團活動、社會志愿活動等,在公平的舞臺上展現自我、展示自我,成為學習榜樣;其二,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科競賽、通過各項水平考試等,以優促學,以考促學,往可視化、可量化的方向努力;其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專業類兼職、實習,在實踐中查找知識漏洞、查缺補漏,不斷優化自身知識結構、技能水平和職場溝通交往能力。
(四)成功在回饋,要形成感恩傳統
“借得大江千斛水,研為翰墨頌恩德。”成才回報學校,愛心回饋社會。輔導員可開展的工作包括:其一,將具體的事例列舉出來,借助活動講話等形式強化學生的受助認知。例如,感恩黨和國家對貧困學子的政策幫扶,感恩學校對貧困學子的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培養,感恩教師對貧困學子的教導、鼓勵與督促。其二,告知學生如何感恩。例如,將感恩內化為價值追求,外化為自身行動,增強專業本領,踐行職業操守,奮發向上,回饋社會,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具體措施可體現為一對一學業幫扶、志愿者服務、優秀畢業生回校演講等。這些都是學生心懷感恩、自立自強、回饋學校和社會的方式。不限時間、不限形式,以點帶面,形成貧困學子知恩感恩的優良傳統。
結束語
此案例屬于“十大育人”中的資助育人。資助育人是一項系統工程,不能簡單地依靠獎助學金資助。輔導員作為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必須把“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結合起來,構建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長效機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著力培養受助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
參考文獻
[1]陳寶生.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R].北京:教育部令第43號,2017.
[2]于大勇,申利華,何麗娜.“三步走”實踐育人模式融入高校資助工作的思考:以阜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文教資料,2021(5):163-165.
[3]習近平.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R/OL].[2016-12-08].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作者簡介:李典蔓(1990— ),女,漢族,湖南長沙人,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碩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