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秀洲分局 韓 超
近年來,嘉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秀洲分局高度重視宣傳活動,在每年的愛鳥周、“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8·29”全國測繪法宣傳日等具有自然資源特色的宣傳周期,緊緊圍繞主題,提前謀劃,精心部署,結合基層黨建工作,以“五型標尖”黨支部引領,打造“青·自然”課堂、“黨員志愿紅馬甲”、“自然資源大講堂”等品牌活動開展宣傳;創新宣傳形式,將新興媒體融入宣傳活動中,通過進學校、進社區、下村進戶;通過兩微平臺、網絡論壇、滾動電子屏、懸掛橫幅標語等多層次、多形式、全方位地開展宣傳活動。
由嘉興市秀洲區團委和嘉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秀洲分局組織開展的“青 · 自然”課堂黨員宣傳分隊,走進“紅領巾”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自然資源知識。一是在“6·25”全國土地日走進小學,宣傳土地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讓孩子們從小樹立起保護和珍惜土地資源的理念,教育孩子們珍惜土地要從日常做起,從點滴做起,從小養成愛惜糧食、保護環境的好習慣,以實際行動當好美麗家園的“小衛士”。二是在8 月29 日全國測繪法宣傳日走進中小學校,開展測繪知識和國家版圖知識的宣傳活動,為中小學生樹立起“規范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的意識。
由黨員志愿者組成的“紅馬甲”宣傳分隊,赴街道社區、工廠企業、沿街商鋪開展自然資源宣傳,通過下基層現場咨詢活動、聯系工廠企業、走訪沿街商鋪的形式,靈活而有效地開展宣傳。一是開展集中宣傳。在世界地球日、全國土地日、全國測繪法宣傳日等節點,走進社區,現場布置主題宣傳展板、滾動電子屏,在濃厚的宣傳氛圍下,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接受現場咨詢,實行有獎問答。活動現場氣氛熱烈,互動頻繁,十分受群眾歡迎。二是開展分散宣傳。黨員志愿們利用晚上、節假日等休息時間,身穿紅馬甲、攜帶宣傳冊走進工廠企業、沿街商鋪,宣傳平安建設、安全生產、防災減災等知識,為企業管理者和工人、店鋪小商販樹立“安全生產、平安生活”的意識。
由鄉鎮自然資源所黨員干部組成的宣傳分隊,在基層一線同樣進行著如火如荼的宣傳。在行政辦公區、主要路口、街道懸掛宣傳條幅,利用鎮報和村廣播站進行宣傳,在鎮村公交車上進行宣傳,到田間地頭,到農民家中宣傳自然資源知識和法律,宣傳形式接地氣、求實效,宣傳內容緊扣“耕地保護、糧食安全”的基本國策。提高全民共同關注土地資源、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建設生態文明的意識。
一是在全國土地日宣傳周期間,在政府門戶網站、辦公OA 網站、微信微博平臺上發布有關宣傳內容,營造網絡宣傳氛圍;在秀洲區區政府駐地前的電子屏幕和大型LED 顯示屏中不間斷地播放“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口號和耕地保護宣傳視頻;利用“農村電影放映活動”這一載體,將自然資源知識制作成小視屏作為電影片頭,傳播到千家萬戶,宣傳土地法律法規。二是持續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宣傳力度,尤其在4 月“愛鳥周”重要宣傳時期,積極營造野生動物保護氛圍,充分利用報紙、電視、電臺、官方微博以及微信等媒體平臺,通過法律講座、廣場宣傳、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加深廣大市民群眾對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的了解,進一步增強全社會保護野生動物的法治意識。
自然資源宣傳的重點就是土地、規劃等自然資源法律法規和政策,目的在于保護土地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嘉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秀洲分局在對外宣傳,提高群眾法律意識的同時,也十分注重機關干部的宣傳教育。一是內部講,人人愛學。開展“互學”活動,由不同科室、不同崗位的具有豐富經驗的同志進行授課,開展自然資源業務實務操作培訓,使得全局人人做老師,人人當學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工作中學以致用。二是外面講,了解需求。精挑細選組建宣講團,組織黨員干部、年輕干部、業務能手下基層,開展“惠民生·送政策下基層”到各鎮村、平臺園區,將自然資源知識走進基層干部、廣大群眾,重點圍繞國土空間規劃、耕地保護、要素保障、用地報批、不動產登記等法律法規和惠民政策,開展集中宣講的同時,了解基層對自然資源部門的政策需求。
自然資源宣傳不是僅僅在每年的重點時段進行宣傳,更需要在365天日常工作中進行持久不斷的宣傳,對自然資源宣傳工作進行長遠規劃。如:結合“陽光工程”,依法政務公開,宣傳國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法規,保障農民群眾合法權益;結合“節約集約用地”“耕地智保”行動,宣傳依法用地管地的重要性,運用“田長制”保護耕地的有效措施;結合“保發展、保紅線”雙保工程,宣傳土地調控政策和堅守18 億畝耕地紅線、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重要意義;結合林業管理工作,與愛鳥人士、社會愛心人士一起走進濕地公園,宣傳保護鳥類、野生動物的重要性,普及非法獵捕野生動物、禁獵區與禁獵期的相關知識,堅決抵制非法經營,堅決摒棄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凝聚愛鳥護鳥社會共識,共筑綠色家園。
土地管理是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2023 年6 月25 日第33 個“全國土地日”,由嘉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的“宣傳與耕地保護示范市”共創活動,在秀洲區王店鎮南梅村舉行。活動現場,通過“田長倡議”、集中發放度耕地保護補償資金等方式,激發村級集體組織的主人翁意識,號召爭當耕地保護的排頭兵,爭當耕地保護的宣講員,爭當耕地保護的維護者,以行動踐初心,以示范勇擔當,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充分落實耕地保護共同責任制度,極大提高土地所有者對保護耕地、依法用地、依法管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成為共識。
自2009 年嘉興市列入全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以來,秀洲區以土地整治為平臺,優化農村居住環境,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城鎮發展提供了用地空間。一方面有效緩解了上級下達計劃指標不足、補充耕地資源匱乏的矛盾,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及農房集聚的用地需求;另一方面在老百姓心中樹立起“土地整理能夠優化環境,能夠建設美麗家園”的意識。這是最好的土地保護宣傳。
推動宣傳工作與自然資源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耕地保護、集約節約用地等重點工作。在6 月25 日全國土地日,借助《人民日報》《中國自然資源報》等有影響力的報刊,宣傳土地管理工作,在全社會營造“珍惜土地資源、集約節約用地”的良好氛圍。通過積極而廣泛、持久而有效的宣傳,促進自然資源保護與發展的有機統一,有利于建立健全耕地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土地管理制度,形成生態環境和諧美麗的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