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浩

在教育過程中,我發現小學高年級學生普遍存在職業理解片面、職業意識淡薄、職業規劃缺失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職業學習路徑缺失,學生缺少對社會各職業的要求、職責等方面的學習,導致認知封閉,無法形成職業意識。二是職業體驗路徑缺失,一方面是成人過于保護學生,擔心出現安全事故,很少安排職業體驗活動;另一方面是學生沒有體驗的想法,覺得累、苦,導致無法形成職業品質。
基于以上分析,我通過建構“學習”與“體驗”雙場域,通過“課程群”與“體驗地”的全浸潤實踐,讓小學高年級學生全員、全程、全面參與職業啟蒙教育活動,實現學生職業素養與品質的塑造,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建構“學習”場域,生發職業素養
1. 學科學習場,強化職業意識
職業啟蒙教育應融于小學高年級各學科的日常教學活動之中。各學科教材中已存在大量生活化的內容,這些內容中都存在一些不同職業的人物,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細致講解各種職業的性質,對學生進行職業啟蒙,以此強化學生的職業意識。
如教學五年級數學《營養午餐》一課時,我讓學生扮演營養師,為自己與他人制訂有營養的食譜。首先,學生需調查班級同學喜歡的食物,收集與匯總信息;其次,學生要調查同學對當前午餐的認可度,查閱資料了解常見食物的熱量、脂肪等信息;最后,設計定制餐與普通餐,定制餐專門為超重或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設計,此設計為一人一食譜,普通餐適合大部分同學,但每天需控制好各項指標,做到搭配合理、營養豐富與價格實惠。通過體驗營養師職業,學生既解決了復雜的數學問題,又掌握了豐富的職業知識,且強化了職業意識。
2. 校本學習場,強化職業認知
前期調查中,我發現學生普遍存在“工作體驗焦慮”與“不知工作內容”兩大主要問題。于是,我通過職業“心”課程與“行”課程的校本化實施,優先關注學生的心理建設,進而開展職業啟蒙體驗活動,以此完善學生職業認知,促進學生內在潛能的有效開發。
3. 網絡學習場,強化職業思維
我設計了“在線直播”與“錄課展示”兩種形式的網絡課程,使學生的職業啟蒙教育課程系列化。網絡課程的開發,讓優質的職業啟蒙教育資源得到有效分享。
在線直播:教師借助釘釘平臺,每學期開設一期職業啟蒙教育直播課,聚焦學生對職業的認知問題,同時設置答疑環節,讓學生自主提出職業啟蒙方面的疑問,引導學生碰撞思維,互相影響、借鑒與學習。
錄課展示:錄課內容分為教師錄制與學生錄制,教師錄制的是較為專業的職業啟蒙教育,而學生錄制的是自己的職業啟蒙實踐經歷或思考,最后將錄課在微信公眾號上在線分享(每月一期),形成專題性的職業啟蒙教育微課群。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強化學生職業思維。
建構“體驗”場域,生發職業品質
1. 校園體驗場,發展職業興趣
我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內的職業啟蒙教育資源,開設校園職業體驗場,讓學生走進勞動基地、陽光廚房與教師辦公室等場地,自主地感受農民、廚師、教師等職業,使學生充分感知不同職業的責任,引發學生對職業的深度思考,進而發展學生的職業興趣。
如勞動基地種植蔬菜,可以讓學生體驗農民、商人、廚師三種職業。首先,讓學生體驗耕地與蔬菜種植,并做好除草、除蟲、澆水和施肥等工作;其次,蔬菜收獲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校園內外開展義賣活動,經歷商人的買賣體驗;最后,學生變身大廚,并推選出班級創意菜。此職業啟蒙活動,豐富了學生對多種職業的認知,也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興趣。
2.家庭體驗場,培育職業樂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自我獨立與自我掌控的欲望也會日趨強烈。基于此,我為學生設計了“家庭管家”職業體驗活動,讓學生經歷當家的全過程,處理家庭的各項事務,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職業品質。
首先,學生提前一天梳理好管家當天的所有事情,制訂合適的計劃,如買菜、做飯、拖地、洗衣服等;其次,學生根據有限的管家基金,為家人準備好較有營養的三餐,并將衛生打掃干凈;再次,處理家里的各種突發事情,學會冷靜沉著解決問題;最后,管家體驗結束后,由學生主持召開家庭生活會,將一天的消費支出、工作完成情況與家庭發生的事情等進行逐一說明,促使學生深入感受管家職業的責任,實現真成長。
3.社會體驗場,培育職業志趣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對社會工作的向往程度較高,他們認為工作是輕松的、自由的,希望能跟父母一樣參加工作并賺取報酬。我立足于學生的真實需求,開拓了社會體驗場,設計了豐富的“職業體驗日”活動,讓學生跟隨父母開展職業體驗活動,如小小質檢員、小小包裝員等。學生在體驗過程中全方面感受勞動者的不易,學會尊重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獲得職業志趣。
學生事先與家長溝通,協商需要完成哪些具體的工作,并制訂出一日工作計劃,與家長一起上下班。上午,學生以學徒的身份跟隨父母完成簡單的輔助性工作;下午,學生以正式員工的身份,在父母的指導下盡可能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充分體驗父母的工作環境、工作內容與工作強度等。學生通過社會職業啟蒙實踐,從而堅定職業發展方向。
小學高年級學生職業啟蒙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與生活實際,又要思考職業啟蒙的活動性與目的性。我們通過“學習”場域與“體驗”場域的建構與運行,促使學生全方位地認識與了解各種職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與品質,實現學生職業思維與能力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橫港小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