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屬于一種比較特殊的農村教師人才政策,可以進一步改善農村區域的教育狀態,給其帶來越來越多的高質量人才,以此實現現階段農村教育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近年來,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下,農村特崗教師被給予了高度關注,大部分學生都開始投身到特崗教師的招聘中,使得優秀人才隊伍不管是質量還是規模均得到了進一步拓展。
關鍵詞:農村特崗教師;生存狀態;職業發展;措施
教師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是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關鍵。為了更好地培育和留用優質師資,進一步完善教育扶貧長效機制,需要深入特崗教師群體并對政策的實施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此外,山區在進行特崗教師選聘工作以來,已經給農村區域提供了足夠多的高質量教師,使得農村教育情況全面優化。
一、農村特崗教師生存狀態
農村特崗教師,屬于一類在邊遠山區默默耕耘的人群,然而,他們的付出對于這些地區教育事業至關重要。在許多人們眼中,農村特崗教師有著堅定的教育信仰,相信教育能夠改變孩子的一生,也相信能夠在農村土地上播種知識的種子。農村特崗教師能堅持下來,主要是由于其并不追求物質上的享受,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農村孩子們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除了教學任務外,農村特崗教師還要承擔許多其他工作,他們要關心學生的生活,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甚至有時候還要充當家長的角色。農村特崗教師的付出往往是無私的,因為他們深知教育的價值。
在農村特崗教師的背后,有著無數的故事和經歷,他們或許曾經為了一個孩子的學習而熬夜工作,或許曾經為了解決某個學生的問題進行四處奔波。盡管農村特崗教師的生活面臨著各種挑戰,但他們始終保持著樂觀態度,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他們把熱情投入到教學工作中,用自身的知識和經驗去啟發與引導孩子們。他們的生活也充滿了艱辛,但他們從不抱怨。他們知道,自己的付出正在改變著這些孩子們的未來,正在為國家的明天播下希望的種子。他們的故事可能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炫目的光環,但他們的堅持和執著卻是最真實、最動人的力量。此外,社會和相關部門要加大關注農村特崗教師的生活狀態,關注他們的付出和努力,讓農村特崗教師的故事應該成為每一個人學習和崇敬的榜樣。
總的來說,農村特崗教師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深敬佩的群體。其生存狀態或許并不容易,但他們始終堅持在教育一線,為孩子們的未來付出自身的努力。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希望的力量。同時,農村特崗教師是邊遠地區教育的重要支撐力量,其不僅在教學上付出辛勤的努力,還充當著多元化的角色。
二、特崗教師職業穩定性調查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特崗教師作為農村教育的重要力量,其職業穩定性對于農村教育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深入了解特崗教師的職業穩定性情況,本研究對多所農村學校的特崗教師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選取了農村學校的特崗教師作為調查對象,采用自編問卷進行調查。問卷主要包括特崗教師的個人基本信息、工作滿意度、職業認同感、工作壓力、職業發展需求等方面的內容。同時,還對部分特崗教師進行了訪談,以深入了解其職業穩定性的具體情況。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首先,特崗教師職業穩定性總體情況。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特崗教師表示愿意長期從事農村教育工作,但也有部分教師表示存在一定的職業流動性。
其次,影響特崗教師職業穩定性的因素。(1)工作滿意度。調查發現,大部分特崗教師對目前的工作較為滿意,其中,工作環境、工作內容、工作待遇、同事關系等因素是影響其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因素。同時,部分教師表示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工作壓力,如學生成績提高緩慢、學生問題行為等問題,這也會對其工作滿意度產生一定的影響。(2)職業認同感。大部分特崗教師對自身的職業認同感較強,認為自身的工作對于農村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也有部分教師表示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自我價值實現不足的問題,這也會對其職業認同感產生一定的影響。(3)職業發展需求。大部分特崗教師希望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如參加培訓、提升學歷等。但也有一些教師表示在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晉升機會不足的問題,這也會對其職業發展需求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農村特崗教師提升自身生存狀態的措施
(一)自我分析
首先,每一位農村特崗教師都需要進行深入的自我分析,以了解自己的教學風格、優勢和不足之處。他們應對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以及對學生的管理方式等進行全面的反思和評估。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需求和目標,從而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制訂更加合理、精準的計劃。在進行自我分析時,教師需要考慮自己的長期和短期職業發展目標,比如改善整個學校的教育質量,推動教育改革或者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領導者;短期目標則可以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或者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在了解自己的職業發展需求和目標之后,教師需要制訂相應的行動計劃。如此一來,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實現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
(二)制訂職業發展計劃
在自我分析的基礎上,每位教師需要制訂一份詳細的職業發展計劃。計劃應該包括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以及為實現這些目標所需要采取的行動策略。職業發展計劃應該具有可操作性,符合教師自身情況和學校實際情況。
(三)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教育教學能力是農村特崗教師職業發展的核心,為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參加培訓和學習,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2)觀摩其他教師的教學,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3)開展教學反思,不斷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查找不足并積極改進;(4)參與教育研究項目,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實踐水平。
(四)保持持續學習
農村特崗教師職業發展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保持持續學習的態度和能力。通過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教師可以更好地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同時,持續學習也可以幫助教師保持激情和動力,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
四、山區農村特崗教師職業發展策略
(一)加強農村特崗教師的職業培訓
農村特崗教師要加強職業培訓,提高他們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可以通過定期組織各類教育培訓,例如學科教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技術等,幫助他們掌握現代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效果。此外,還可以通過邀請專家、學者授課,組織校際間交流等方式,組織農村特崗教師
到外地參觀,拓寬農村特崗教師的視野和知識面,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優化,開展高質量鄉村教育教學工作。
(二)完善農村特崗教師的激勵機制
農村特崗教師的職業發展問題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持。為了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進步,完善激勵機制是非常必要的。例如,采取優秀特崗教師獎勵和評選先進個人等方式,可以表彰這些在農村教育事業中有突出貢獻的教師,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還可以使教師發揮榜樣示范作用,使其他農村特崗教師可以進行學習,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也可以激勵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加努力、更加投入。此外,提供更多的晉升機會和薪酬福利也是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于農村教育事業的重要手段,這樣能夠讓更多的教師感到自己的職業前景充滿希望,從而更加安心地從事教育工作。
(三)加強農村特崗教師的心理健康輔導
農村特崗教師的工作壓力通常比較大,他們在較為艱苦的環境下工作,承擔著教育學生的重任。由于工作壓力大,偶爾會產生心理壓力,為讓其能夠緩解心理壓力,加強心理健康輔導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定期組織心理健康講座,可以邀請專業的心理學家或心理咨詢師為農村特崗教師講解心理健康知識,幫助他們了解如何應對心理壓力和情緒問題。其次,開展心理輔導活動也是一種有效的途徑,這種活動可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進行,幫助教師們分享彼此的經驗和感受,相互支持和鼓勵,共同應對心理壓力。
除了以上兩種方式外,建立心理健康咨詢室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在咨詢室中,專業的心理咨詢師可以提供更加專業的心理支持和服務。教師們可以隨時前來咨詢,尋求幫助和支持。此外,咨詢室還可以提供個體和團體心理輔導服務,根據教師的不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四)加強農村特崗教師的社會支持
農村特崗教師的工作是非常重要且值得尊重的,他們通常在偏遠地區工作,為當地的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為了提高社會對農村特崗教師的關注度和認可度,地方政府可采取多種方式。首先,通過加強宣傳和推廣,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的工作和貢獻,從而增強他們的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如借助媒體報道、社交媒體推廣、舉辦相關活動等方式來擴大宣傳。其次,建立教育基金會,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和發展機會,這些資金可以用于改善教學條件、提高工資待遇、提供培訓和晉升機會等,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育才能。除此之外,基金會的支持也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如資助他們的學習和研究,幫助他們提升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五)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對于農村特崗教師的生存狀態和職業發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評價機制,在此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教師的教學效果、職業道德、專業素養等多個方面,以便對特崗教師的工作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
首先,定期組織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可以由學校領導、同事、學生等參與,從不同角度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學生評價則可以了解教師是否關注學生的需求和成長,以及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滿意度。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更全面地了解特崗教師的教學情況和職業素養。
其次,可以開展校際間評價和區域間評價,校際間評價可以促進不同學校之間的比較和交流,幫助特崗教師發現自身不足并學習其他學校的優秀經驗;區域間評價則可以推動不同地區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促進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這些評價方式有助于特崗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六)加強城鄉教育資源共享
當前時代下,城鄉之間在教育資源有些分布不均衡。這種不均衡不僅體現在硬件設施、師資力量等有形資源上,更表現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無形資源上,拉大了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也導致鄉村教育事業發展緩慢。
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政府部門應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加強城鄉教育資源的共享,從而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其中,開展城鄉學校結對子、教育幫扶等活動是一種有效的方式。通過這些活動,城鄉學校可以建立起緊密的聯系,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勢互補和共享。例如,城市的學校可以向農村學校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提供教學指導和師資培訓等方面的支持;而農村學校則可以發揮自身在傳統文化、地方特色等方面的優勢,為城市學校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經驗。
同時,還可借助現代科技手段,通過開展遠程教育、網絡課程等方式,為農村特崗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機會。遠程教育和網絡課程可以讓農村教師接觸到更多的教育資源,包括課程資料、教學視頻、學術論文等,從而拓寬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的教學能力。此外,這種方式還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農村特崗教師隨時隨地獲取所需的學習資源,更加便捷地進行自我提升。
(七)完善農村特崗教師的福利待遇
農村特崗教師通常在偏遠地區工作,因此完善福利待遇是提高他們生活質量和穩定性的關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通過提高工資待遇、住房補貼、醫療保險等方式,為他們提供更為優厚的物質保障。這樣不僅可以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投身于農村教育事業,還能夠讓現有的特崗教師更加安心地工作。
除了物質方面的保障,農村特崗教師還需要更多的學習機會和職業發展路徑。通過提供培訓、進修、研究等機會,可以幫助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增強職業歸屬感和成就感。同時,建立完善的職業發展路徑,讓特崗教師看到自己的職業前景和成長空間,也能夠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
結語
綜上所述,改善農村特崗教師生存狀態及職業發展的策略是多方面的,需要從多個角度入手,全面提升他們的素質和能力,增強他們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只有這樣,才可以真正意義上實現農村教育的均衡發展,為農村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為了促進農村特崗教師的職業發展,使他們可以在鄉村教育事業的建設工作當中發光發熱,政府部門應當提高對特崗教師的重視程度,注重提高待遇,加強生活保障,并關注特崗教師的生存狀態,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同時,注重農村特崗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提升,使他們也能夠在鄉村教學過程中提高認同感,開展高質量的教學工作,進而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實現鄉村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也能夠為將來鄉村建設事業提供人才基礎,助力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王琪.教育扶貧背景下農村特崗教師專業發展的個案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3.
[2]孔嬌妹.農村特崗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及提升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23.
[3]徐小定.農村特崗教師職業焦慮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22.
[4]王艷艷.農村特崗教師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大眾標準化,2021(23):136138.
[5]白曉麗,姜永志.內蒙古農村特崗教師職業發展現狀調查——以呼倫貝爾市A旗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04):8489.
[6]張艷瓊,佟玉英.農村特崗教師職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資訊,2020(17):254+256.
[7]王艷平.農村特崗教師生存狀態敘事研究[D].延邊大學,2021.
[8]王佩瑤.農村特崗教師參與小學學校管理問題及策略探究[D].鄭州大學,2022.
[9]孫穎.“向農性”教育政策的問題探究與破解思路——以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為例[C]//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東北師范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城鄉教育一體化與教育制度創新——2011年農村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出版者不詳],2011:6.
作者簡介:耿建偉(1991—?),男,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研究生,中級職稱,研究方向:農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