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J7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4)24-0086-06
現代舞鼓勵舞者通過創新的方式打破束縛,表現自我,舞者可以通過個人體驗、生活感悟、文化反思等不同途徑,尋找創作靈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舞蹈藝術的認知。因此,現代舞作品通常具有極強的個性化色彩,同時也容易出現內涵單薄、美感不足的情況,傳統文化元素恰好能夠彌補現代舞的不足之處,藝術家基于實踐需求,積極探索將兩者進行融合的途徑,不僅可以充實舞蹈內涵,讓現代舞顯得更加優雅迷人,還可以讓傳統文化重新綻放活力,吸引更多人認真審視傳統文化,并主動擔負起傳承優秀文化的責任。
一、傳統文化元素的分類
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并傳承下來的,具有獨特性、穩定性和傳承性的文化體系。它涵蓋了物質和非物質的多個層面,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命脈和文化根基,包括思想觀念、文化藝術、民族歷史、風俗習慣等。傳統文化元素源于深厚的傳統文化,本身具有豐富的寓意,具體又包括以下幾類:一是詩詞文化元素。中國詩詞文化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遠古時代的歌謠,早期的“詩歌”不僅表現了上古先民對自然的敬畏,也是當時社會實踐的客觀反映。《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大量的詩篇,開啟了我國詩詞藝術的先河。從《詩經》到《楚辭》,再到唐詩宋詞元曲,詩詞文化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與演變,大量與詩詞文化相關的元素也由此誕生,如意境、韻律等等,對后世文化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二是傳統審美元素。中華民族在不斷發展進程當中,逐漸形成獨特的審美理念,具體包括“中正平和”“崇然自然”“天人合一”等等,隨著華夏文明的傳承與發展,大量相關的審美元素隨之產生,并且對后世文化藝術發展造成了深刻影響。三是傳統美術元素。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傳統美術元素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很多美術元素本身由民眾所創造,具有極強的地域性與民族性,具體包括剪紙、泥塑、壁畫等等。傳統美術元素不僅具有極高的審美性,還具有極強的裝飾性,可以為現代藝術工作者提供創作素材和靈感。四是民族舞蹈元素。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數量眾多,各民族的舞蹈元素豐富多樣。五是古典音樂元素。中國古典音樂起源于遠古時期,當時的人們模仿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進而創造出各種樂器和作品。中國古典音樂不斷發展的同時,涌現出大量優秀的傳世之作,如古典名曲《廣陵散》《十面埋伏》《高山流水》等,直到現在仍然深受民眾喜愛。古典音樂元素源于古典音樂,是古典音樂中的精華,具體包括與古典音樂相關的器樂、旋律等等,不僅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還具有極強的抒情色彩,能夠喚醒人們心中的民族情感,從而構建共同的文化記憶。
二、現代舞的定義及分類
現代舞是一種與古典芭蕾舞蹈理念恰好相反的舞蹈形式,其舞蹈理念主張打破古典芭蕾在動作程式方面的束縛,通過更加自然的動作抒發人們內心真實的情感,反映社會生活。盡管現代舞從誕生到發展,僅有百余年時間,但是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舞蹈形式,主張從觀照人類身體狀態、精神狀態人手,創造具有時代特色和強烈個性的表現方式。因此,現代舞十分注重舞蹈的自由性,對于動作、步伐并無明確的規定,而是側重于通過豐富的肢體語言傳達情感。根據現代舞的風格特色,具體又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自由舞。
自由舞是一種注重內心體驗、自我表達的現代舞形式。舞者在表演時并不需要遵循固定的程式或者動作,而是可以結合自身情感、伴奏音樂自由發揮,創造出新的舞蹈動作。二是抽象舞。在現代舞當中,抽象舞是一種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主要通過舞者姿態、肢體動作表現情感,創造相應的意境。抽象舞通常不具備敘事性,主要通過舞者身體與空間之間的互動,展示舞蹈藝術獨特的美感,以及舞者身體內部所蘊含的力量。三是即興舞。即興舞依賴舞者自身的即興創作能力、表演能力,以及對舞蹈藝術的認知,不需要提前編排或者設計,而是由舞者根據當時的氛圍,或者音樂臨時發揮,創作出富有特色的舞蹈。即興舞要求舞者具備豐富的舞蹈經驗及敏銳的感知能力,可以在極短的時間當中捕捉靈感,并轉化成動人的舞蹈。
總而言之,現代舞最大的特點在于自由灑脫、個性張揚,對舞蹈動作并無太嚴格的要求,但是舞者需要具備豐富的藝術實踐經驗,能夠巧妙地將各種元素與舞蹈進行融合,才能創作出令人驚艷的作品。現代舞傳入我國之后,憑借其獨特魅力很快獲得大量民眾喜愛,但是由于其表現形式較為大膽,與傳統審美存在一定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現代舞的傳播力,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舞蹈當中,可以增強現代舞蹈的本土化色彩,為現代舞在國內的傳播提供助力。
三、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舞的重要意義
現代舞傳入我國后,很快吸引了大批愛好者,傳播范圍也不斷擴大,很多舞者在學習現代舞理念與技巧的同時,巧妙地將大量傳統文化元素融入舞蹈之中,這種做法不僅豐富了現代舞的表現形式,還充實了現代舞的內涵,從而極大地提升了現代舞的觀賞性和文化性。
(一)豐富現代舞創作題材
現代舞自誕生以來,創作題材以抽象概念、社會生活、自我情感等為主,貼近現代生活,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和思想性。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生產實踐的結晶,本身擁有豐厚的底蘊,可以為舞者提供豐富的素材。當代舞蹈藝術家從傳統文化當中提取大量元素并融入現代舞,可以豐富舞蹈題材。以傳統文化中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為例,本身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在創作現代舞時,將類似的元素融入其中,不僅能夠增強舞蹈的本土化色彩,還可以憑借題材的豐富性,吸引更多觀眾。比如現代舞《曉夢》,其創作靈感正是來源于凄美的傳說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創作者在結合傳說故事、戲曲藝術的基礎上,對故事的情節進行提煉,融入舞蹈作品當中,通過現代舞的形式詮釋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純真美好的情感,表達古往今來無數國人對愛情和幸福的向往與追求,既展現了現代舞獨特的魅力,也讓觀眾對傳統文化的價值具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拓展現代舞文化內涵
現代舞雖然形式新穎,但是發展時間較短,在藝術實踐方面更注重自我表達,文化底蘊略顯單薄,舞者在表達自身情感的同時,合理地融入傳統文化元素,可以提升現代舞的文化價值,拓展舞蹈作品內涵,增強觀眾的認同感。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具體包含詩詞文化、音樂文化、舞蹈文化、服飾文化等等,從類似的文化當中提取經典元素并合理創新,再融入現代舞當中,可以顯著增強現代舞的民族性,從而通過精彩的舞蹈表演,熏陶感染觀眾,提升觀眾的素養水平。
(三)創新現代舞表演形式
在表演方面,現代舞側重于通過舞者動作與空間的互動詮釋作品的主題,帶給觀眾多樣化的體驗,對動作技巧的要求相對較為寬松,導致部分民眾認為現代舞的動作美感不足,觀賞體驗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現代舞的傳播效果。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舞之中,有助于舞者創新表演的形式,增強舞蹈表現力。隨著現代舞的發展,很多中國舞者開始嘗試將多種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舞之中,比如武術、雜技、書法、舞蹈、音樂等,這種方式不僅增強了現代舞的創新性,也提高了現代舞的藝術性,使現代舞逐漸成為一種開放、多元的舞蹈形式,并成功獲得更多觀眾的喜愛。
(四)提升現代舞藝術美感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舞已經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舞蹈藝術形式,舞者既需要通過外在形式,比如姿態、動作等傳達情感,同時還需要帶給人美的感受和體驗,才能深深地打動觀眾,更好地展示現代舞的獨特價值。傳統文化歷經數千年時光的洗禮,其中很多經典元素本身具有極強的美感,如美術元素、音樂元素等,在藝術實踐當中,舞者結合作品主題,或者情感表達的需求,靈活地選擇經典元素并融入舞蹈之中,可以讓舞蹈呈現出獨特的美感,從而增強現代舞的視覺沖擊力。
四、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舞的有效途徑
在藝術實踐當中,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雖然有助于增強現代舞的表現力,深化現代舞的內涵,但現代舞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如果不尊重藝術創作規律,一味生搬硬套,只會適得其反,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因此,舞者在運用傳統文化元素時,需要抓住傳統文化與現代舞之間的“契合點”,巧妙地進行融合,才能達到水乳交融、渾然一體的藝術效果。
(一)將詩詞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舞作品題材
詩詞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時期的民謠,到《詩經》《楚辭》,再到唐詩宋詞,我國詩詞文化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演變,產生了大量名篇佳作,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的《長恨歌》,李白的《蜀道難》,岳飛的《滿江紅》等,類似的作品不僅具有深厚的內涵,在情感表達、意境構建方面也有獨特之處。藝術家在表演或者創作現代舞時,可以嘗試從傳統詩詞文化當中汲取靈感,或者直接引用經典詩詞,再加上現代舞的表演形式,以豐富的舞蹈語匯展現“國風雅韻”,帶給觀眾獨特的審美感受。比如著名舞蹈家沈偉在執導現代舞詩劇《詩憶東坡》時,從宋詞當中汲取靈感,將著名詞人蘇東坡的人生經歷及經典作品作為素材,融入現代舞之中,再加上獨特的空間營造、舞蹈動作,為觀眾奉上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成功贏得業內外人士的稱贊。尤其是劇作中的舞蹈片段《千里共嬋娟》,以蘇東坡代表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作為素材,通過獨特的造型和舞者優美的身姿,生動展現原詞所包含的情思,成功觸動觀眾心靈,讓觀眾與千年前的詞人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也讓觀眾對傳統詩詞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再比如丁程鑫表演的舞蹈《破陣子》,則是直接將宋代詞人辛棄疾的作品《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作為題材,通過豪放大氣的現代舞蹈動作,展現詞作的意境,表達原詞作者對“沙場征戰,破陣殺敵”的強烈渴望。整個舞蹈作品節奏強勁有力,意境悲壯雄渾,不僅具有極強烈的美感,還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也因此得到了許多觀眾的認同。
(二)將傳統審美理念融入現代舞造型設計
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發展當中,逐漸形成“親近自然”的審美理念,崇尚“天人合一”,追求“中正平和”,這一理念在社會生產、民眾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得到了生動的體現。藝術家在設計現代舞造型時,可以結合舞蹈主題表達需求,將傳統審美理念融入其中,通過“均衡”“穩定”“優雅”“含蓄”的造型,增強現代舞的視覺沖擊力,深化觀眾對舞蹈作品的記憶。以現代舞《扇舞乾坤》為例,創作者在設計舞蹈時,巧妙地將傳統“扇舞”的元素與現代舞動作相結合,在造型方面融入“扇舞”造型元素,通過男性舞者瀟灑的“揮扇”動作,展現中國男性溫文含蓄的氣質和深沉內斂的個性特征。尤其是中間部分的音樂,勁健有力,節奏明快,舞者踩著節拍,側身揮扇,動作瀟灑干脆,收放自如,充分展現了男性陽剛師氣之美。在整支舞蹈的最后收尾部分,所有舞者齊聚舞臺中央,各自擺出不同的揮扇姿勢,共同組成極具張力的造型,在視覺上帶給觀眾極強的震撼感,也讓觀眾看到了傳統文化融入之后現代舞所產生的巨大變化。再比如現代舞《青春飛揚》,創作者在編創舞蹈時,靈活運用傳統“綢扇舞”的元素,通過一襲舞裙襯托著舞者婀娜的身姿,再加上飄逸的動作和輕盈的步伐,展現年輕女子的風采,讓人覺得格外驚艷。該舞蹈既保留了現代舞自由灑脫的特點,又融合傳統審美“優雅”“自然”的元素,通過輕盈靈動的舞姿將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舞蹈形式成功融合為一體,從而獲得令人驚嘆的效果。在節目開始的部分,演員們先是齊聚舞臺中央,當音樂聲響起之后,其他舞者快速退向兩旁,僅留領舞者立于舞臺中央,背對觀眾,手執舞扇輕輕揮舞,帶動長長的綢帶旋轉,再加上舞者曼妙的身姿,構成優雅迷人的舞蹈造型,從而牢牢地吸引住所有觀眾的視線,也為舞蹈演出成功奠定堅實基礎。
(三)將傳統美術元素融入現代舞道具服飾
在舞蹈表演當中,道具服飾可以美化舞者的形象,還可以通過對圖案、色彩的選擇,賦予舞蹈豐富的內涵,增強舞蹈的視覺表現力。傳統美術元素源于傳統美術文化,具體又包括色彩、紋樣等等,在設計現代舞時,可以根據現代舞的特點,以及舞蹈表現的需求,選擇傳統美術元素并融入舞蹈作品當中,借以增強舞蹈的表現力。以舞蹈《歲歲愿》為例,創作者在設計舞蹈時,將傳統文化當中的“祈福元素”和大量的中國元素融入作品當中,通過富有節奏的舞蹈動作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舞者雖然身穿時尚的裙裝,但衣服的色彩均采用傳統美術元素當中的色彩元素,如:墨色、靛青、大紅等,通過不同色彩的搭配,使舞者的形象顯得更加鮮明。此外,在衣飾、頭飾的設計上,同樣也采用傳統美術元素,比如在裙邊處鑲嵌傳統紋樣,腰間點綴富有民族特色的佩飾等,使舞者顯得更加活潑俏皮,從而顯著增強了整個舞蹈的喜慶色彩。再比如李昂迪在表演現代舞《躍》時,采用了大量的水墨畫元素,不僅將傳統水墨畫制作成精美的背景,借助現代媒體技術,營造出極具藝術感的背景空間,還通過富有特色的肢體語言,展現古代水墨畫的繪制過程,巧妙地將傳統美術元素與現代舞完全融合為一體。此外,舞者身著白色的衣衫,束著麻黃色的頭巾,看似粗獷,卻具有一股古樸之風,與舞蹈的主題與意境高度契合,表現了傳統國畫“崇尚自然”“大巧不工”的精髓,為現代舞發展開辟了新的思路。
(四)將民族舞蹈元素融人現代舞舞蹈動作
民族舞蹈元素同樣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情感的載體。長時間以來,民族舞蹈憑借獨特的形式、優美的動作,成功贏得大量民眾喜愛,也成為對外進行文化輸出的重要途徑。我國民族舞蹈種類十分豐富,具體又包括藏族舞蹈、朝鮮族舞蹈、苗族舞蹈等等,每個民族的舞蹈不僅文化內涵不同,動作特點也具有顯著差異。以藏族舞蹈為例,基本動作特征為“顫、開、順、左、繞”,而維吾爾族舞蹈的動作要求則包括“昂首、挺胸、直腰”,在此基礎上通過“移頸”“翻腕”等裝飾性動作,形成豪放熱情的舞蹈特點,具有極高的辨識度。民族舞蹈元素源于各個民族的舞蹈藝術,富有地域特色,能夠有效激發觀眾內心的民族情感,在表演和創作現代舞時,藝術家可以結合實際需求,選擇相應的民族舞蹈元素并融人其中,賦予現代舞特殊的風情。以舞蹈作品《鏡》為例,創作者在設計舞蹈時,對藏族舞蹈當中的動作元素進行提煉,然后與現代舞動作相融合,使得整個舞蹈作品既具有藏族舞蹈的奔放熱情,又具有現代舞的灑脫飄逸,令人過目難忘。再比如現代舞《JourneyofLife》,在設計作品時,創作者從傣族舞蹈當中提取大量的元素,將其加入舞蹈之中,舞者動作舒展,姿態優雅,既呈現出傣族舞蹈“三道彎”的特點,又具有現代舞不拘一格,靈動飛舞的特點。舞者在表演時,充分調動全身上下不同部位的力量,通過肢體動作與舞臺空間的互動,生動地詮釋作品的主題,帶給觀眾獨特的視覺體驗。再比如四川師范大學推出的原創現代舞詩劇《走祥云》,將傳統羌族舞蹈動作與現代舞的表演形式相結合,通過獨特的舞蹈語匯,展現各種形式的“走”:人在走,山在走,從過去走向未來,用舞步踏出民族奮斗的勇氣,將積極奮斗的精神理念傳遞給觀眾,讓觀眾在欣賞舞蹈藝術的同時,獲得精神層面的熏陶與感染。
(五)將古典音樂元素融入現代舞伴奏音樂
我國古典音樂歷史悠久,旋律婉轉、節奏多變,注重情感的表達和意境的構建。隨著古代社會的發展,古典音樂的形式和內涵不斷變化,在民眾生活中的影響力也不斷增大,參與創作的人數逐漸增多,進而產生了大量優質的作品,如《高山流水》《陽關三疊》《胡笳十八拍》等等,類似的音樂作品不僅優美動聽,還具有豐富的內涵,直到如今仍然有著動人心魄的魅力。藝術家在創作現代舞時,可以結合舞蹈表演的需求,從古典音樂當中提取精華,融入伴奏舞曲之中,通過富有傳統色彩的旋律、節奏,強化現代舞的本土化色彩,讓觀眾在欣賞舞蹈藝術的同時,獲得豐富的聽覺體驗。以現代舞作品《漣漪》為例,創作者通過獨特的造型、靈動的舞蹈動作表現作品的主題,還從古典音樂當中提取器樂元素,融入伴奏樂曲之中,不僅增強了樂曲的節奏感,也為舞者表演提供了相應的輔助。在動人的音樂伴奏當中,舞者翩然起舞,通過優美的身姿詮釋作品內涵,整個舞蹈既體現了現代舞注重自我表達的特點,又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也因此獲得了大量觀眾的好評。除了節奏豐富多變,旋律優美婉轉之外,古典音樂還具有極強的抒情性,可以通過音樂語言的形式表現舞者內心情感的變化,營造相應的意境,強化表演的氛圍,提升舞蹈的藝術表現力。現代舞者在藝術實踐當中,可以嘗試將古典音樂元素與多種元素進行融合,包括電子音樂、搖滾音樂等,進而創作出風格獨特的音樂作品,為現代舞提供伴奏,強化作品的風格特色,促進現代舞創新發展的同時,使古典音樂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
五、結語
現代舞強調顛覆傳統,通過肢體動作的變化表達真實的情感,因此具有極強的個性意識和旺盛的生命氣息。現代藝術家在進行創作時,還會將自己的情感和人生體驗融入作品之中,表達對社會、文化、藝術的獨特認知,使舞蹈作品呈現出強烈的個性色彩。在審美方面,現代舞具有開放、多元的特點,對舞蹈動作的要求較為寬松,舞者可以結合作品主題、伴奏音樂、場景氛圍自由發揮,賦予現代舞蹈特殊的感染力。隨著現代舞在國內的發展,許多藝術家逐漸意識到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現代舞,不僅可以拓展創作思路,深化舞蹈內涵,還能顯著提高現代舞的審美價值。為促進現代舞發展創新,在具體的實踐當中,藝術家可以精心提煉傳統文化元素,將其融入現代舞的題材、動作、道具、舞曲之中,豐富現代舞的表演形式,增強現代舞的感染力,從而不斷擴大現代舞的傳統范圍。
參考文獻:
[1]陳瀟屹.傳統節慶文化與現代舞的融合研究[J].匠心,2024(08):96-98.
[2]于楚涵.現代舞藝術中的身體、能量與表達—基于“力量美學”思想的分析[J].美與時代(下),2024(06):64-67.
[3]李勤.“舞”動的琴弦——探索現代舞與弦樂表演教育結合的方法[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24(02):145-151.
[4]陳都.探索現代舞的創作思想與創作結構[J].文學藝術周刊,2024(05):52-54.
[5]邊思宇文化元素對現代舞的影響與發展探究[J].尚舞,2023(15):126-128.
[6]肖雙婧.當代中國現代舞中的傳統文化元素探討[J].戲劇之家,2020(17):92.
[7]莫非.傳統文化對中國現代舞的影響[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18(02):83-87.
[8]趙麗.文化自信視角下舞蹈藝術與傳統文化協同發展研究[J].名家名作,2025(05):37-39.
[9]李飛.芭蕾舞與現代舞的相關性研究[J].藝術科技,2018(05):127.
[10]檀鵬.現代舞編創演繹中的審美特質與文化包容性解讀[J].四川戲劇,2016(0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