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堅堅 覃華
課題項目:《創建藝體特色學校的行動研究——以賓陽縣新賓中學為例》(廣西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自籌經費重點課題B類,批準文號:桂教科學〔2021〕1號,立項編號:2021B265)。
作者簡介:羅堅堅(1980~),女,漢族,廣西賓陽人,賓陽縣新賓中學,研究方向:基礎教育;
覃華(1972~),男,壯族,廣西賓陽人,賓陽縣高級中學,研究方向:基礎教育。
摘 要:當前,普通高中根據教育部高中課程計劃的統一要求設置了美術課程。“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師要對美術教學進行改革,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作為高中美術教師,要不斷地探索,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將自己的專業技能應用到實際教學中,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成為具有藝術才能的人,成為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高中美術;特長生;綜合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21-0023-04
近幾年,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社會對美術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各地美術院校也緊隨其后擴招,一時間,學習美術的學生人數突飛猛進,這給文化水平不高、專業興趣不濃的考生增加了一條考上大學的途徑,致使美術考生的綜合能力和美術素養逐年下滑。針對當前高中美術特長生存在的問題,文章結合湖南美術出版社(以下簡稱“湘美版”)高中美術教材,談談高中美術特長生綜合能力培養的幾點措施。
一、 培養高中美術特長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性
美術特長生是普通高中為了提升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而專門培養出來的,這些學生在學校中能夠起到引領的作用,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和綜合能力,并影響其他學生。因此高中學校應該重視對美術特長生的培養。美術特長生要想在高中學校中有較好的發展,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因為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才能在美術學習中更好地發展;其次,高中美術教師也要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知識、提升藝術素養、完善自身性格,為以后能更好地學習美術知識和參加美術集訓打下基礎。高中美術特長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而專門培養出來的,所以,美術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美術學科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提升文化科學習能力,這樣才能讓特長生更好地適應以后社會中的競爭。高中美術特長生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素質才能在美術學習中更好地發展,而只有具備較強綜合能力的人才才能在以后社會競爭中獲得更多優勢,所以,高中美術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 高中美術特長生綜合能力培養現狀問題
在傳統的高中美術教學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學生都會把美術教學看成是一種文化知識的教學,在美術教學中將學生的成績放在首位。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在素質教育中不僅要求學生要具備基本的文化知識,同時還要求學生能夠擁有較高的藝術素養。對美術特長生來說,他們不僅需要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而且還要具有較高的藝術素養。在國家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當下,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高中美術教學也要跟隨時代發展趨勢進行相應調整,從傳統應試教育模式轉向素質教育模式。高中美術教學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在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過程中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一)缺乏對美術特長生綜合能力培養重要性的認識
對高中美術教學來說,美術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以讓學生成為擁有較高藝術才能和綜合素質的人才。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重視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不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提高高中美術特長生的綜合能力,必須要有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在目前高中美術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阻礙了教師對美術特長生進行綜合能力培養。
(二)教師對藝術人才培養存在誤區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很多教師認為藝術人才就是那些在藝術方面有天賦和有天分,能夠通過自己后天努力成為優秀畫家、藝術家等。教師會將藝術人才作為重點來進行培養,但是這種盲目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方式會導致一些有天賦卻沒有受到正確引導和教育的學生出現偏差。同時,教師也缺乏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培養和提高的意識。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就必須改變以往只重視專業知識傳授而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做法。教師要從實際出發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成為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人才。
三、 高中美術特長生綜合能力培養的研究
(一)結合特長生實際,挖掘美術學習興趣點
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是激發其學習積極性的關鍵,而在高中美術特長生的培養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只有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情況,才能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選擇。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目標進行制訂,并通過對不同學生的興趣點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例如在學習《素描靜物》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從靜物中找出物體最基本的特征,如外形、色彩、明暗、透視等,讓學生嘗試著把這些特征畫出來,并感受靜物造型中的結構美。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不同時期畫家所創作的不同風格的繪畫作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讓他們了解不同時期畫家所創作出來的不同風格繪畫作品都有哪些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通過這些基本知識的介紹和講解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創意美術的了解給剛才的草圖進行加工創作。學生需要結合自己的繪畫材料和工具進行實際操作,在愉快的實踐中自主完成一幅創意美術作品。最后,讓學生將自己完成的得意之作進行展示并解說,老師加以點評。通過這個過程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
(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美術特長生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素質才能在美術學習中更好地發展,而只有具備較強綜合能力的人才才能在以后的社會競爭中獲得更多優勢,所以,高中美術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影響其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師在教學中要多為學生創設一些能夠自主學習的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這種環境中主動地進行學習。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①創設問題情境。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美術方面存在的問題,設計一些與美術相關的問題,通過設置一些情境來讓學生在思考和討論中去解決這些問題。如,在學習湘美版高中美術教材中的《從傳統到現代》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出示一些優秀作品,讓學生針對優秀作品中人物的神態進行討論和評價。在這種情境下,學生很容易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來尋找答案。②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自主學習的機會和場所。例如,在學習湘美版高中美術教材中的《變化中的審美》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經驗去觀察和發現課文展示的靜物作品中靜物色彩和表現形式的變化規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一些參考性的意見,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對靜物色彩和表現形式進行觀察和發現。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自己找到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給予一定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能夠獨立地解決問題。
(三)立足美術教學課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欣賞美,讓學生能夠從美術作品中發現美、感受美,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所學的知識,并且能用自己的知識去發現身邊的美。教師要讓學生從美術作品中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看、多觀察等方式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同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和評價,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各種美進行觀察,從而將美術與生活聯系起來。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學生從不同方面對美進行認知。例如教師在講解“中國古代建筑”這一部分內容時,就可以先讓學生欣賞中國古代建筑的藝術特點,然后再結合相關圖片與視頻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與探究。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對建筑的文化內涵進行講解與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中國古代建筑的照片與視頻材料來向學生講解建筑藝術特征,讓學生了解建筑藝術所蘊含的文化內涵。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引導學生從畢加索不同時期創作的畫作中找到其中所具有的藝術特點和風格特點。通過這些欣賞活動,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對美術作品進行觀察和評價,同時也能提升他們對美術作品中所具有的藝術感染力和藝術價值的認識。總之,教師應該立足美術教學課堂,不斷優化教學模式。通過合理構建審美教學環節,帶領學生觀摩、鑒賞具體作品,讓學生感受美的力量,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興趣和熱情,引發學生對美術知識與技能學習的深度思考和研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從而提升學生鑒賞、評價和創造美的能力。
(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把課堂停留在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上。美術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實踐中能夠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豐富生活實踐的積累,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獲得更強烈的藝術認識和較高的美術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附近的農村進行參觀,讓學生了解農村生活的實際情況;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的公園進行寫生,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繪畫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到附近的商場或者超市,觀察和了解美術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除此之外,高中美術特長生要想獲得更高的成績,除了注重自己的課堂表現,還要注意自己的課外學習,培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課外學習,讓學生能夠在藝術實踐中獲取更多的課外知識,擁有更多的自我學習的機會,獲得屬于自己的美術學習成長空間,具備較強的應用能力。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例如,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觀美術館或作品展,針對一個作品,要求學生去搜集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創作意圖等,讓學生從社會大背景中去考察作品特定的內容和意義,通過主動了解相關的社會因素,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級別、各種類型的美術作品比賽,借此提高學生的創作水平。總之,社會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和必要延伸,起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是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提升美術教學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的需要。因此,美術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為學生開辟第二課堂,提供自由創作的機會,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學生藝術學習和實踐的能力。
(五)通過多種教學形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
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高中美術教學過程。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形式來培養學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主動思考、敢于提出自己觀點的習慣,具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規律來對其進行個性化教育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用自己獨特的想法來畫出具有個性特點的作品。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一些情境,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①主題教學,發揮想象。例如,在湘美版高中美術教材《各異的風土人情——中國民間美術》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風箏”為主題進行美術創作,引導學生在學習“風箏”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大膽想象自己心目中的“風箏”的樣子。教師可以通過繪畫或者是手工制作等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創作,讓他們能夠將自己想要表現出來的內容畫下來。②觀摩作品,模仿創作。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和創新能力,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大師作品觀摩的機會。欣賞名家畫作,帶領學生走進作者創作的精神境界,讓學生在作品分析中逐漸具有一定的藝術品位。例如,教師帶領學生欣賞不同時期、不同作家的《叢竹圖》《墨竹圖軸》作品,讓他們獲得美術鑒賞的深度認知,為下一步學生借鑒創作做鋪墊。在進行充分學習后,教師鼓勵學生把自己心目中想要表現出來的內容畫下來,要求每位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用自己獨特、個性鮮明的繪畫形式來展現自己所想要表現的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和鼓勵作用。這一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了獨立思考和鑒賞,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了學生美術創作水平和綜合能力。③提供平臺,展示作品。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創作成果的平臺,讓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想要表現出來的內容展現在作品上。通過播放學生優秀作品來激發他們對美術創作活動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在欣賞別人畫作的過程中,也有機會讓別人來領略自己畫作的獨特的韻味,增強學生學習美術的自信心。
作為一名高中美術老師,要從多方面入手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高中美術教學活動不僅是一個藝術欣賞活動和藝術實踐活動相結合的過程,更是一個對高中美術特長生進行素質教育和人格教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形式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作為一名高中美術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充分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和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和探究。
四、 結論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美術特長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美術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掌握更加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并在各種實踐活動和教學形式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為把特長生打造成現代化綜合能力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婁曉通.高中美術特長生素描教學中如何平衡應試與素質教育[J].漫畫月刊,2023(8):59-61.
[2]高林卿.培養高中美術特長生綜合素質的途徑探討[J].教育界,2022(23):47-49.
[3]馮尚明.高中美術教學中地域美術資源的巧妙運用分析[C]∥四川省科教創客研究會.2021年科教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期),2021:120-121.
[4]李雅麗.普通高中美術特長生聯合教學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20.
[5]張懂斌.高中美術特長生有效教學的方式探尋[J].高考,2020(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