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摘要:羽毛球運動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專業技能要求較高,需要運動員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和訓練。動態分層教學法不但重視培養運動員的體育技能,更重視運動員的情感動態、體能素質、學習能力等,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更具適用性。本文簡述動態分層教學法的概念和理論依據,分析其在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價值及應用路徑。
關鍵詞:羽毛球;動態分層教學法;教學目標;身體素質;教學效果
一、引言
羽毛球是一項深受大眾喜歡的運動項目,隨著全民健身戰略的提出,參與羽毛球訓練人群也逐漸年輕化,并在青少年群體中廣泛流行。動態分層教學法根據運動員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等對運動員因材施教,能夠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更加尊重運動員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化發展,符合因材施教原則。在羽毛球教學中應用動態分層教學法對于提升青少年羽毛球學習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二、動態分層教學法的內涵和理論依據
(一)動態分層教學法概述
所謂動態分層教學法就是指根據運動員的學習需求、學習特點、知識水平、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等進行層次劃分,并為不同層次的運動員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同時還需保證分層教學的動態化水平,也就是根據運動員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等變化情況進行定期的層次調整。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促進提升羽毛球訓練的質量和效率,這主要是由于羽毛球教練可以切實根據運動員的運動水平開展個性化的分層教學。并且,在訓練中,教練員還需要根據不同層次運動員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來激發運動員的訓練積極性,使運動員更加自主的參與訓練活動。可見,在青少年羽毛球訓練中應用動態分層教學法可有效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充分體現羽毛球訓練的人性化和科學化特點,使不同層次的學員都能夠在自己已有基礎的水平上有所提升,不斷適應行業和社會的發展。
(二)動態分層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首先,因材施教原則。我國教育家孔子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根據運動員的學習能力和可塑性等進行運動員分層,并開展不同層次的教學,一次引導運動員善于規避短處,發揚長處,不斷在學習中樹立信心。這種教學方法極具應用優勢,可更加高效的提升運動員的素質水平。
其次,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按照由低到高的順序將人類核心分成五個層次,也就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尊嚴需求等。青少年在學校的學習和運動,不但屬于社交需求,也屬于自我尊嚴需求。分層動態教學法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可根據運動員的差異化需求開展教學,進而滿足運動員的不同需求。同時,在學習過程中,運動員之間相互合作和交流,實際上也是對運動員社交需求和自我需求的一種滿足。另外,在同一層次運動員的教學過程中,運動員的學習目標相同,能力水平相近,更便于相互幫助和團結。在小組學習中能夠實現共同解決問題,共同分享喜悅,使運動員的存在感和學習信心明顯增強,也自然更容易爆發學習動力,提高訓練效果。
三、動態分層教學法在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原則
(一)教育激勵化原則
對于青少年羽毛球訓練而言,動態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需要遵循激勵原則。每一位青少年參與至羽毛球訓練中都需要積極的鼓勵、正面的指導,這些對于增強運動員的信心、激發運動員的熱情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激勵是羽毛球訓練中不容忽視的內容,也滿足動態分層教學法的應用需求。同時,教練員的評價對于運動員的訓練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發揮著改變運動員訓練態度的作用。比如,教練員在運動員評價環節中多肯定、鼓勵運動員,對于運動員的不足予以正面的糾正、示范,對于運動員的后續訓練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二)教學針對化原則
在青少年羽毛球訓練中應用動態分層教學法,能夠更加全面的分析和掌握運動員的個人訓練水平、體育基礎和學習能力等,并根據這些指標進行分層,給不同層次的運動員創造更合適的平臺,留有充足的發揮空間。教練員需要根據運動員的訓練需求合理進行教學設計,使教學目標、方法和進度更符合不同層次的運動員需求,進而能夠更加充分的調動低層次運動員的訓練熱情,激發更多的潛力。所以,動態分層教學法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滿足教育公平性要求。
(三)教學動態化原則
運動員的訓練過程始終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這要求在羽毛球訓練教學中應用動態分層教學法也要堅持動態化的教學原則。這樣,教練員就可以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運動員和教學,根據運動員的變化和發展進行及時的客觀的指導。每一位運動員都具備不斷進步的本能需求和社會需求,且這些需求也在不停的發生變化,這要求羽毛球訓練的內容和方法等也應隨之發生改變,以滿足運動員的發展需求。另外,動態分層教學法要求以運動員的性格、智力、成績等為依據進行分層,并設計不同的教學策略。然而,運動員的這些指標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訓練的增加等不斷發展,這也就意味著羽毛球的訓練需要適應這些不斷變化的指標,及時進行個性化的調整,促進運動員全面發展。
四、動態分層教學發的應用價值
(一)有助于個性化教學的開展
羽毛球在眾多體育運動項目中普及度較高,但受環境、地域文化和經濟水平等的影響,青少年的羽毛球訓練基礎也存在一定的區別。若在訓練中,采用千篇一律的無差異化教學,就會出現高水平運動員能力提升不足,低水平運動員跟不上進度的問題,教學效率、效果不高。而動態分層教學法會結合運動員的訓練能力、身體素質等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設計不同的評價標準,這樣,高水平的運動員可以挑戰更高難度的訓練技術,中等水平的運動員可以鞏固原有知識,低水平的運動員則可夯實基礎動作,逐步提升訓練技術,不斷增強訓練信心。
(二)有助于提升教練員的教學水平
動態分層教學法是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教練員改變傳統教學觀念,以運動員為主體,按照運動員之間的層次差異進行差異化教學。在教學中,若動態分層教學法的實施出現問題,教練員應及時分析和解決問題,根據運動員的教學需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這無疑會對教練員的專業能力、協調能力和應變能力提出新的挑戰,能夠督促教練員轉變教學理念,變革教學方法,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努力達到新時期教練員的標準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三)有助于促進教育公平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體育教育逐漸受到越來越多家庭的重視,也成為育人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動態分層教學理念提倡以運動員為主體、教練員為主導,重視“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兼顧不同水平的運動員,充分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則,其目的在于促進提升運動員的訓練技能和身體素質,對不同運動員進行個性化因材施教,使運動員均能夠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權利。但是,區域間或校際間的教學差異度使仍然存在的,條件等同是相對而言的,若想徹底實現每個運動員接受公平的羽毛球教育也是很難實現的。
五、動態分層教學法在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困境
(一)有效激勵不足
若想在青少年羽毛球教學中更好的應用動態分層教學法,離不開有效激勵來提升教練員的積極性,這也是動態分層教學法得以良好實施的基礎。比如,部分教練員在日常教學中忽視對運動員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的了解,沿用傳統教學模式,這就限制動態分層教學法的事實上。另外,部分教練員在具體實施中只是進行簡單的分層,缺乏有效激勵,只是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重視程度不足
部分學校和教練員對動態分層教學法的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在具體的應用中缺乏全面性、系統性和持續性。也有部分教練員在具體的應用中缺乏創新,沒能建立起動態化的教學體系,對不同層次運動員的分類指導不足,致使應用效果不佳。
(三)應用方法單一
分層教學法的應用需要注重與多種教學方式結合。然而,在目前的教學工作中,部分教練員重視技術教學,教學方法相對單一,忽視了運動員之間的差異性。另有部分教練員沒能將游戲化教學、小組教學等與動態分層教學法結合起來,拓展性不強。
六、動態分層教學法在羽毛球訓練中的應用
(一)運動員分層
在青少年羽毛球教學中應用動態分層教學法,首先就是應結合運動員的客觀水平劃分層次。這要求教練員對運動員進行充分的調查和了解,掌握運動員的體育基礎、身體素質、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等,再結合這些情況進行運動員層次劃分,因材施教。通常,教練員會根據運動員的不同水平將其分成三個層次,高層次的運動員一般具有濃厚的羽毛球訓練興趣,并且具有一定的羽毛球基礎,身體素質較好,在學習和訓練中知識接受能力較強,能夠高效的掌握運動技巧。中等層次的運動員通常對羽毛球訓練的興趣一般,身體素質水平中等,面對羽毛球專業知識和訓練技巧具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低層次的運動員則一般身體素質較弱,對羽毛球訓練的興趣不足,基礎較差,在日常訓練中較難完成學習任務。
(二)教學目標分層
青少年羽毛球訓練需要循序漸進和長期堅持,在完成運動員分層這一環節之后,教練員就應結合運動員的客觀水平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對于高層次的運動員而言,為能夠提升他們的訓練能力和自身素質,教練員可以制定一些難度更大的運動目標,在運動員能夠熟練掌握基礎訓練技能的前提下,促進運動員進行基礎技能的組合與運動,促進提升運動員的綜合能力。對于中等層次的運動員而言,教練員更應重視對基礎知識和訓練技巧的練習,提升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對于低層次的運動員來說,運動員基礎相對薄弱,興趣不足,教練員應重視這部分運動員的心理引導,激發運動員的訓練興趣,使其能夠在羽毛球訓練中獲得更多的信心。同時,教練員還應采取更容易被運動員接受的方式來幫助運動員提升訓練技能。
(三)動態調整分層
在羽毛球訓練中應用動態分層教學法的一個關鍵是根據運動員的學習情況不斷調整運動員的分層情況,這要求教練員定期跟進運動員的學習情況,對運動員的訓練技能和知識水平進行準確的評估。動態調整分層不但能夠激勵運動員的訓練積極性,并且能夠使運動員在不同階段接受不同的訓練內容,有助于提升運動員的階段性訓練水平。動態調整分層的方式可分為以下兩種:第一,根據垂直流動的基本特征進行動態分層調整,也就是在學期中期測試上學期的知識內容,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層次調整。第二,結合運動員的自主申請調整分層,在申請中運動員需闡明自身學習需求和目標,這樣教練員尊重運動員的意愿調整分層。
(四)考核分層
在青少年羽毛球訓練中,教練員的評價對于運動員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練員應重視教學評價這一環節,結合運動員的知識水平和訓練能力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并根據運動員的知識學習情況科學制定評價指標。在考核與評價環節,教練員應結合不同層次運動員的教學目標、學習能力和身體素質等進行精準分析,并且,考核的時段的劃分也對考核的合理性具有重要影響,需要教練員將其考慮在內,考核的時間跨度不能太大,以免影響考核結果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同時,在考核評價時,應多角度評價,如教練員評價、運動員互評,社會相關人員評價等,內容應包含體能測評結果、訓練結果、技能掌握水平等。教練員按照不同層次運動員開展不同評價并明確培養目標,在通過實踐訓練來明確是否能夠通過分層教學法提升運動員的訓練水平。
(五)心理輔導分層
在羽毛球訓練教學中,運動員經常會因為訓練難度大、強度大等而產生焦慮、排斥等心理問題,而動態分層教學法的實施將運動員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也會給部分心思敏感的運動員帶來一定的心理影響。比如,身體素質相對較差,運動技能掌握不好的運動員,不愿意被劃分到低層次之中,對此教練員應幫助運動員調整心理狀態,使運動員了解這種分層教學不是為了區別對待運動員,而是能夠幫助運動員更好的掌握訓練知識和技巧,在自身基礎上穩步提升。并且,教練員還應多關注低層次運動員的心理變化,在教學過程中多肯定、鼓勵這些運動員,幫助他們消除消極情緒,使其能夠積極的參與學習和訓練,在教學中獲得更好的身心發展。
七、結語
動態分層教學法重視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進行動態化的評估、總結和優化,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現代教學方法,可使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訓練技能和知識水平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明顯進步,促進進一步提高羽毛球教學質量,推進青少年羽毛球教學邁向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馬曉雷.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羽毛球教學訓練策略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36(5):55-57.
[2]盧斯榮.高校羽毛球教學訓練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數碼設計(上),2021,10(4):260.
[3]魏凱悅.多球訓練法在羽毛球專項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拳擊與格斗,2021(18):45-46.
[4]曲振琳.核心力量訓練在羽毛球步法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15):73-75.
[5]桑正昊,趙禎.淺析運動訓練原則與體育教學原則的異同及在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22):92-94.
[6]李騰.羽毛球賽事對青少年體育參與和發展的影響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17(17):49-51.
[7]張文峰,陳幸,孫健.功能性體能訓練促進青少年男子羽毛球運動員體能發展的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23,42(3):72-75,81.
[8]蔡騰旭,袁際學.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科學選材指標研究綜述[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12(12):52-54.
[9]王碩.淺析羽毛球運動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促進作用[J].拳擊與格斗,2022(17):22-24.
[10]田偉.不同目標設置對青少年羽毛球運動員競技能力的作用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19(19):122-124.
[11]尹少豐,朱偉.我國優秀青少年女子羽毛球運動員身體形態特征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0,40(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