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補陽還五湯加味聯合溶栓用于急性腦梗死(ACI)的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幫助。方法 選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東平縣人民醫院收治的200例ACI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給予對照組患者阿替普酶靜脈溶栓,觀察組患者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后給予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療效;記錄并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評分[中醫證候積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數(BI)]、炎癥因子水平[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基質金屬蛋白酶3(MMP-3)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和血液流變學指標[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縮期峰值流速(PSV)、全血黏度和血漿黏度]水平;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結果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BI評分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NIH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BI評分高于對照組(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IL-6、TNF-α、MMP-3和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EDV、PSV均較治療前加快,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EDV、PSV均快于對照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均低于對照組(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補陽還五湯加味聯合溶栓在ACI中有較好療效,可有效減輕患者癥狀,改善其神經功能缺損和生活自理能力,抑制炎癥,改善血液黏度,且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補陽還五湯加味;急性腦梗死;炎癥因子;血液流變學;神經功能
【中圖分類號】R277.7;R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06.0086.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6.029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由于腦部血供不足導致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性壞死的腦血管疾病,患者總體上表現為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如偏癱、昏迷等,嚴重者可出現腦死亡,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溶栓治療是西醫臨床首選ACI治療方式,及時治療可有效溶解血栓,使血管再通[2]。但單一溶栓治療無法有效改善神經功能缺損和其他病理變化,效果不佳。因此,在溶栓基礎上還需聯合其他藥物治療以改善患者癥狀、機體生理變化等。中醫將ACI分為痰濁阻絡型、氣虛血瘀型、肝腎陰虛型等,并根據辨證分型給予針對性治療。補陽還五湯是中醫理血劑,具有補氣、活血、通絡等效果,主治中風之氣虛血瘀證[3]。因此,本研究在ACI中應用補陽還五湯加味聯合溶栓治療,探討其對炎癥因子水平、血液流速等指標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東平縣人民醫院收治的200例ACI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女例數分別為57例、43例;年齡38~79歲,平均年齡(58.54±10.52)歲。觀察組患者中男、女例數分別為54例、46例;年齡37~79歲,平均年齡(58.11±10.4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東平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參照臨床指南[4]確診為ACI,且中醫辨證分型為氣虛血瘀證[5];⑵年齡≥18歲;⑶發病時長lt;4.5 h。排除標準:⑴有腦部手術史者;⑵合并腦部出血或有出血傾向者;⑶合并凝血功能異常者;⑷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⑸合并惡性腫瘤者;⑹合并感染、炎癥等疾病者;⑺合并心、肝等器官功能嚴重不全者;⑻有溶栓禁忌證者;⑼發病前存在精神疾病或無法生活自理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amp; Co. KG,國藥準字SJ20160054,規格:20 mg/支)靜脈溶栓,總劑量為0.9 mg/kg(最大劑量為90 mg),將總劑量的10%與10 mL生理鹽水混合后在1 min內靜脈推注完畢,剩余劑量與100 mL生理鹽水混合后在1 h內靜脈滴注。觀察組患者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后給予補陽還五湯加味,方劑組成:炙黃芪120 g,當歸尾、赤芍各10 g,地龍、川芎、紅花各9 g,桃仁6 g。隨癥加減:痰多者加制半夏10 g、天竺黃10 g;偏寒者加熟附子9 g;脾胃虛弱者加黨參15 g、白術12 g;語言不利者加石菖蒲12 g、郁金9 g、遠志9 g;口眼?斜者可合用牽正散。加500 mL水煎煮后,取藥汁300 mL,150 mL/次,分早晚2次溫服,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療效。療效評定標準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6]制訂,基本痊愈:NIHSS評分降低gt;90%;顯效:45%lt;NIHSS評分降低≤90%;有效:18%≤NIHSS評分降低≤45%;無效:NIHSS評分降低lt;18%。總有效率=(基本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⑵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評分。治療前后記錄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氣短乏力、肢體不便、語言含糊癥狀按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給予0、2、4、6分,分數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7]。記錄兩組患者NIHSS和Barthel指數(BI)評分。NIHSS評估神經功能,分值范圍0~42分,分數與神經受損程度成正比[6];BI評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總分最高100分,生活自理能力與分值成正比[8]。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血樣(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離心機參數設置:轉速為3 000 r/min、半徑為15 cm,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送檢,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以化學發光法檢測基質金屬蛋白酶3(MMP-3)、超敏C反應蛋白(hs-CRP)。⑷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治療前后通過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北京悅琦創通科技有限公司,型號:TCD-2000A)檢測舒張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縮期峰值流速(PSV);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血樣(空腹外周靜脈血) 3 mL抗凝后離心[離心操作同⑶],取血漿,通過全自動血液流變測試儀(北京賽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號:SA-5600)檢測血漿黏度,另取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測定全血黏度,儀器同上。⑸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頭暈、惡心、胃腸道不適和牙齦出血。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各項不良反應發生例數之和/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各項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BI評分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中醫證候積分、NIHS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BI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IL-6、TNF-α、MMP-3和hs-CRP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EDV、PSV均較治療前加快,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EDV、PSV均快于對照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5。
3 討論
西醫認為,ACI的基礎病因是各種因素導致的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高血脂和飲酒等是導致其發生風險上升的因素。臨床針對ACI有溶栓、手術、介入治療等治療方式。中醫理論將該病納入“中風”的范疇,認為其與內傷積損、勞欲過度、飲食不節等因素有關,病因為肝腎陰虛、氣血衰少,氣虛生痰,痰濕閉阻經絡,加之外邪入侵,致氣血痹阻、腦失所養,遂發病[9]。中醫治療有針灸、中醫湯劑等,主要以活血化瘀等為治療原則。
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整體療效與總有效率更優,且中醫證候積分、NIHSS評分均更低,BI評分更高,提示補陽還五湯加味聯合溶栓對ACI療效較佳,能更有效緩解癥狀,改善生活質量。阿替普酶可通過刺激纖溶酶原向纖溶酶轉化,從而溶解血栓,恢復腦血供,減輕神經功能缺損[10]。補陽還五湯加味中含有多味中藥材,其中炙黃芪為君藥,能夠行血通痹、益氣補中;當歸尾有活血祛瘀、調經止痛等效[11];赤芍有散瘀止痛、調經活血等效;地龍性可通經活絡;川芎可祛風止痛、活血行氣;紅花可活血通經、散瘀活絡;桃仁可活血祛瘀。
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IL-6、TNF-α、MMP-3和hs-CRP水平均更低,EDV、PSV均更快,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均更低,提示補陽還五湯加味聯合溶栓可減輕炎癥,降低血液黏度。阿替普酶屬于纖溶酶原激活物,使用后可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栓風險。而補陽還五湯中的黃芪可減少氧化應激損傷,降低炎癥反應程度[12]。黃芪還具有增強免疫、保護心血管等藥理作用;當歸可減輕炎癥、促進血液循環;赤芍具有鎮靜、抗炎等多種作用。最后,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聯合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未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安全性良好。
綜上所述,補陽還五湯加味聯合溶栓對ACI療效較佳,能夠緩解癥狀,增強其生活自理性,減輕炎癥,改善血液黏度,同時安全性良好,是較為理想的臨床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李艷琴,劉斌,李世英.急性腦梗死病因分型及進展[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 2015, 18(7): 1247-1252.
蔡智立,何奕濤,付學軍,等.不同病因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治療的療效分析[J].中國卒中雜志, 2020, 15(5): 504-509.
黃志強,曹朝霞,崔曉娟,等.補陽還五湯治療氣虛血瘀證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22, 42(1): 24-28.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8, 51(9): 666-682.
李平,吳鐘璇,張云如,等.中風病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試行)[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1996, 19(1): 55-56.
侯東哲,張穎,巫嘉陵,等.中文版美國國立衛生院腦卒中量表的信度與效度研究[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12, 34(5): 372-374.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2: 99-104.
蔡業峰,賈真,李偉峰,等.中文版Barthel指數對多中心測評缺血性卒中患者預后的研究[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 2007, 4(11): 486-490.
朱俊玲,潘賜明,丁家雯.急性腦梗死中醫證素與危險因素的相關性分析[J].中醫藥導報, 2021, 27(9): 133-136, 158.
葉惠雅,孫志宏,陳建光,等.阿替普酶聯合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 2020, 23(1): 101-104.
趙翔鳳,相光鑫,王加鋒,等.當歸功效主治及用藥禁忌的本草考證[J].中華中醫藥雜志, 2020, 35(5): 2479-2482.
靳曉飛,張彐寧,周曉紅,等.黃芪甲苷調控自噬減輕氧糖剝奪/復氧復糖PC12細胞氧化應激損傷研究[J].中國藥理學通報, 2020, 36(1): 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