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志恒
【摘 ?要】議題式教學法是一種積極參與式的教學方法,近年來,在高中政治課堂中備受關注。本文旨在探討新教材背景下,應用議題式教學法以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程的興趣。通過文獻綜述和案例分析,介紹了議題式教學法的必要性,并討論了其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實際運用,有望為政治教育的創新和提高教育質量做出一定的貢獻。
【關鍵詞】議題式教學法;高中;政治教學
政治課程作為培養公民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教育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然而,傳統的政治教育往往以傳授知識為主,學生的參與和興趣不足。隨著新教材的引入,政治教育領域也迎來了變革的機遇,其中議題式教學法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議題式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探究,將課程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和議題緊密結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
能力。
一、高中政治課堂運用議題式教學法的必要性
議題式教學法是高中政治教育中的一種重要創新方法,強調以學生參與為核心,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同時與新課程標準和高考評價體系改革要求相契合。這種教學方法將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情境相結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其關鍵特點包括選擇具有重要性、探究性、開放性、規范性和生活化的議題作為學習的起點,以學科知識為支撐,通過學生小組討論和合作探究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議題式教學法的實施符合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這些核心素養包括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通過在課堂中探究議題,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學科知識,還能夠培養自主學習和合作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
二、高中政治課堂實施議題式教學的策略
(一)設計層級化教學議題,預留足夠的設問啟思空間
在實際教學中,單一主題往往無法有效地協助學科知識的整合。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共同探索適當的主題設計,能把復雜的主題拆分成許多子主題,為提出問題和思考提供足夠的時間。在挑選和布局主題時,教師需要全面思考主題所涵蓋的學科知識范圍。依據主要議題的知識量進行適當數量的子議題分解,盡可能在一個完整且連續的時間段內只展示一個教學主要議題及其分解的二級議題群,以防止過度追求多樣性和全面性,而導致理解不深、不透徹的困境。教師應仔細研究教材和課程大綱,確定每個教學單元的主題。主題應當被拆分成多個子主題,形成一個層級結構。這有助于學生逐步理解復雜的概念,并能夠逐漸深入研究相關議題,確保每個子主題都與主題有關,并且有助于主題的整體理解。例如,主題:選舉與民主政治。子主題:選舉制度、選舉運動、政治參與。教師可以使用不同國家的選舉制度作為案例,如美國的總統選舉制度和德國的比例代表制。學生可以研究這個案例,了解各種選舉制度的優缺點及它們對民主政治的影響;同時鼓勵學生思考和討論有關政治議題的各種問題。教師可以根據課程的具體要求和學生的興趣選擇適當的案例支持議題式教學。
(二)規劃體驗式教學過程,預留足夠的知識遷移空間
按照所設定的主題,不僅能從教科書的主題知識結構里挑選出來,還能從當前的社會焦點問題里挑選出來。策劃如社區考察、現場學習、研究型學習等實踐活動,為師生提供了直觀的互動,并且能夠讓學生立刻分享所得,這樣就能讓知識的傳播更加全面,讓學生能夠在個人經歷中進行批判性的選擇和吸收。因此,當議題式教學方法更加注重體驗性時,學生更有可能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日常生活相結合,這樣就能為知識的轉移提供充分的可能性。例如,研究“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議題,教師選擇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這一主題,并設計了一個體驗式教學過程,以預留足夠的知識遷移空間。學生被帶到當地的自然保護區,教師和專業生態學家一起解釋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和現實威脅。學生親自觀察并記錄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和環境變化。將學生分成小組,展開社會調查,了解當地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和環保倡議。學生采訪當地居民、企業和政府代表,了解學生的行動和政策。學生被鼓勵提出可行的環保行動計劃,如組織垃圾清理活動、宣傳環保意識、推動可持續能源使用等。學生在學校或社區中實施這些計劃,并記錄行動的結果和影響。這個體驗式教學過程不僅讓學生親身體驗環境保護的現實問題,還鼓勵學生將課堂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通過實地考察、社會調查和研學活動,學生深入了解了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環保行動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實際行動項目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從而培養了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實踐能力。
(三)增強教學互動性,創設議題式情境
對于學習課程來說,成績并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獲同樣至關重要。因此,對高中政治課來說,采用創新的教育手段,并且把理論知識和實際經驗融入教材,顯得尤其關鍵。將實際操作與理論學習相融合,是提升政治基礎能力的關鍵路徑。通過引發學生的興趣,教師采用主題型的教育方法能夠更好地傳達高中的政治理論,并且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主題型的教育方法里要有力地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教師就可以在交談的同時,即刻察覺到學生的疑惑。通過直接與學生交流、觀察,我們能夠找出學生在真實的學習和思維過程中所遭遇的困擾,并為這些困擾提供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此提升學生的學術能力。例如,研究“國際人權與難民危機”議題,教師創設一個議題式情境,圍繞國際人權和難民危機展開教學,以增強教學互動性。要求學生扮演不同的國家領導人、難民、人權組織代表等角色,參與模擬國際會議。學生需要代表所扮演的角色提出解決方案,討論難民問題和人權保障。教師可以組織辯論比賽,讓學生分成支持不同立場的小組,辯論國際社會應如何應對難民危機和維護人權。這激發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提供真實的難民案例,讓學生分析個案并討論其中涉及的法律、倫理和政策問題。這有助于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知識的傳遞效果,還培養了學生的公民意識和參與社會的能力。
(四)增強教學靈活性,小組議題式情境創設
在高中的政治理論課上,教師要以課程內容、教育理念和學生的學習策略為出發點,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教育。在政治課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小組協作從一個微觀的視角來提高思想政治課程的質量。教師能夠依據學生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論,通過構建主題型的情境,舉辦如高中思想政治小組比賽等各種活動,這樣不僅能夠確保小組的凝聚力,也能提升游戲教學的有趣程度,為學生打造一個優秀的課堂學習環境,并且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方法去理解和吸收思想政治知識。此外,課堂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溝通和協作技巧,從而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參與度。例如,研究“國際安全與全球合作”議題,教師可以增強教學靈活性,通過小組議題式情境創設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水平,先將學生分成小組,并分配不同的國際安全議題,如恐怖主義、軍備競賽、國際危機等。每個小組需要深入研究所分配的議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最后,每個小組需要在課堂上展示學生的分析和解決方案并進行辯論和互動。這種小組競賽鼓勵學生合作、競爭和思考。教師可以模擬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會議,每個小組代表一個國家或組織,討論國際安全問題。學生需要在會議上發表演講、提出決議并進行外交協商。這種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國際合作和外交交涉的復雜性。一個國際安全情境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解決特定問題。通過小組議題式情境創設,教師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溝通和解決問題的
能力。
(五)創設相關議題活動情境,加強課堂的參與性
教師需要進行優質的課堂教學,也需要積極投身于教育研究,保持與時代的同步。同時,教師也要在教育過程中持續深入思考和學習,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教師教授學生所需的知識,并根據學生的技能引領學生的學業與日常。同樣地,當教師進行各類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學生也需要在某種程度上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例如,研究“媒體與政治”議題,教師可以創設相關議題活動情境,以加強課堂的參與性。教師可以選擇一個當今社會上備受關注的政治話題,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分析不同媒體對該話題的報道和觀點。學生需要討論媒體如何塑造公眾對政治事件的看法,并分享學生的觀點。設計一個與媒體和政治有關的辯題,例如“新聞自由是否應受到限制?”或“社交媒體是否對政治生態產生了負面影響?”學生分成支持不同立場的小組進行辯論。這鼓勵學生提出觀點、爭論和表達意見。學生被要求扮演記者,模擬新聞發布會或采訪政治人物的情境。學生需要準備提問并撰寫新聞報道,強調報道的客觀性和公正性。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新聞報道的制作過程和倫理要求。通過創設相關議題活動情境,教師可以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程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些活動使學生不僅是被動接受知識,還能夠積極參與討論和實踐,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能力。同時,學生也能夠更好地理解媒體與政治之間的關系,增強媒體素養。
三、結束語
議題式教學法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應用能夠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深度學習。它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還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實際應用能力,使政治課程更具吸引力和實用性。在新教材背景下,政治教師應積極采用議題式教學法,以培養更有思考能力和參與度更高的公民,為未來的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魏歡歡.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探討[J].高考,2020(35):26-28.
[2]歐陽莉.基于議題式教學構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的有效路徑[J].高考,2020(34):16-18.
[3]尤俊濤.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探索[J].試題與研究,2020(24):147.
[4]王樂.基于核心素養的中職課堂教學設計研究:以《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為例[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9.
[5]李小燕.議題式教學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運用的策略[J].科學咨詢,2020(24):100-101.
[6]徐蓉.高中思政課議題式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0(22):33-34.
[7]李國獻.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探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145.
[8]方偉.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探討[J].高中教學參考,2020(1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