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知識內容多,呈現方式多樣,在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探究精神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逐漸暴露,在教學中并沒有注重充分激發學生,大部分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很難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也無法滿足新課程標準理想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對基于問題意識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展開了研究,分析了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意義,結合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夠促使學生想問、會問、善問、反問,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構建高效高質量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問題意識;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教學
質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快速推進,素質教育不斷發展,以探究為主要方式的教學策略日趨成熟,更注重學生本位,在教學中希望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與學習,力求通過“問題意識”發展學生在數學學科上的多種能力。基于問題意識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實踐證明,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對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意義
(一)鼓勵學生求知,創新教學模式
問題意識對小學生思辨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小學階段是小學生思維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數學學科本身具有邏輯性強的特點,問題意識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合理滲透,能夠促使學生思維更加敏銳、活躍,樂于鉆研學習,能夠在學習中收獲更多樂趣。
小學階段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學生在課堂中表現不積極,參與互動較少。長此以往,不僅會導致其學習動力下降,也不利于其思維塑造和學習習慣養成。
基于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問題意識教學方法,通過與創設情境、小組合作、生活化教學等多種教學模式組合運用,能夠構建氛圍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求知,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迅速掌握知識,也有助于塑造其主動學習意識。
(二)基于學生本位,激發學習興趣
新課程教學改革更加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了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的角色變化,教學過程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凸顯。問題意識教學方法更加重視學生的內在需求,承認不同學生特征,主張創設一種互相尊重、互相幫助的民主型課堂?;趯W生本位,教師從學生興趣和其熟悉的事物出發,根據教材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教學,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達到了有的放矢的教學效果。隨著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增強,其學習態度更加端正,不僅促進了其綜合素養的發展,也有助于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注重啟發引導,形成創新精神
問題意識教學旨在基于具體的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地做好教學設計,結合學生思維發展情況對其進行引導,使學生領會教學要點,學有所得。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要想培養其問題意識,必先使其對本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此,教師在利用問題導學時,一定要尊重不同學生的差異性,應合理把控問題難度,以分層的形式展開提問,注重啟發和引導學生,保證不同基礎的學生都能跟上教師的節奏,減輕其在學習數學學科時的畏難心理,幫學生樹立自信心,并做好教學內容的延展,形成創新精神,在問題引導下和同學共同配合,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其樂于參與數學問題的分析研究探討,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改革的
目標。
二、基于問題意識的小學數學教學有效策略
(一)打造互動課堂,促進學生想問
要想打造高質量的課堂教學,必須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有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打造互動課堂,將課堂和時間還給學生,才能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關鍵在于激發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再完全依靠教師的引導,結合所學習的內容主動提問,積極探究,深入思考,既能夠活躍自己的思維,又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有利于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加深學習印象。
以青島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下冊“完美的圖形——圓”教學為例。
教師可以在教學各個環節打造互動課堂,促進學生想問的意識。首先,在教學導入環節,提問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圓形的?促使學生將精力集中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地發表意見。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出示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多變形等圖形,提問為什么稱圓形為完美的圖形?既能夠鞏固之前學過的有關圖形方面的知識,又能夠做好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銜接,有利于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最后,在課后作業布置上,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圓,并總結圓有哪些特點。
互動式課堂的構建可以從學生熟悉的事物、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引用形象生動的教學素材,是對教材內容的有效延伸,既可以牢牢吸引學生目光,又能夠開拓其思維,而且在輕松的互動環境下,學生表達欲望會進一步增強,能夠激發其提問,從而為其展開后續的學習奠定扎實基礎。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會問
問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說情境創設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小學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有多種方法,本文以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生活化問題情境和學生極為感興趣的故事問題情境為例展開分析。
第一,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生活化問題情境。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可以基于生活化教學的方法創設問題情境,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善于思考,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數學,培養學生會問的能力。
以青島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10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為例。
情境一:“逛商場。”利用多媒體教學平臺為學生呈現商場的場景,出示琳瑯滿目的商品圖,標注出不同商品價格。問題1:買兩袋菠蘿味的糖果有多少錢?問題2:買一罐桃罐頭和一罐山楂罐頭有多少錢?問題3:買一盒薯片和一桶牛奶有多少錢?教師通過示范,引導學生提問買不同商品需要支付的價格,培養學生會問。
情境二:“春游旅行?!痹谡n前導入環節,說明小明學校組織全體一年級小朋友外出春游,現學年共有學生100人,學校準備了2輛車,每輛車只準乘25人,問車要行駛幾趟才能將所有同學匯聚到春游處。在培養學生會問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改變變量,為學生設疑,比如,在學生總數不變的條件下,車多了2輛,計算車要行駛幾趟;或者在學生總數不變條件下,每輛車準許乘客30人,車要行駛幾趟。
第二,學生極為感興趣的故事問題情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切動力的源泉。教師有意識地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產生學習需求,學會提問,有利于增強學習過程的趣味性,使得學生渴望學習更多知識,享受學習過程。
以青島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上冊“克、千克、噸的認識”教學為例。
情境一,為學生講述《曹沖稱象》的故事,體會古人的數學智慧,并借古看今。以本故事為依托,結合現實素材,感受并認識克、千克、噸,以及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養成數學意識。第一課時,讓學生初步感知質量,明白等量關系。第二課時,帶領學生認識生活中的測量工具。第三課時,準備稱重的物品和測量工具,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認識克、千克、噸。
從多個角度切入做好情境創設,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能夠使數學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學生踴躍提問,并參與討論,在學習過程中會有更多獲得感,可進一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減輕畏難心理,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保證問題導學模式的有效落實。
(三)注重思維導向,引導學生善問
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過程,教師必須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明確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與學習興趣等因素,在教學中應注重思維的導向性,開展分層教學,逐步引導學生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會到會,由不感興趣到充滿興趣,使學生熱愛上探究數學知識的過程,逐漸到熱愛學習數學,享受學習數學。
以青島版小學數學教材四年級上冊“路程、速度與時間關系”教學為例。
教師可以基于問題意識開展游戲教學法,引導學生善問。在課程展開時,采用抽簽的方式讓全體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動物,如老虎、獅子、大象、猴子等。每個動物銘牌上有其奔跑的速度,假設老虎每分鐘跑100m,獅子每分鐘跑80m,大象每分鐘跑50m,猴子每分鐘跑60m。在森林學院舉辦一場運動會,幾個動物同時出發,問題1:跑500m每個動物需要用多少分鐘?問題2:跑了2分鐘后,獅子和大象差距多少米?問題3:讓大象提前出發兩分鐘,那么在跑500m的條件下,猴子和大象誰先到達終點?
以教師示范為例的思維導向教學,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了路程、速度、時間關系的知識點。將本游戲作為教學背景,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互相提問,并計算解決問題,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其強烈的求知欲望得到釋放;另一方面,可以引發學生深度思考,使得學生掌握提問技巧,善于提問,同時還有利于拉近學生之間的關系,可以促進數學問題的解決。
(四)給予合理評價,推動學生反問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評價中,教師為了保護學生的自信心,想要通過激勵來鼓勵學生,往往評價過于正面化,雖然正面評價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但是并沒有綜合考查學生學習成果,容易誤導學生,導致其無法自問發現自己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趩栴}意識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應給予合理評價,開展針對性評價。
科學合理、多元的評價是激發學生興趣的關鍵,教師可以選擇不同的出發點,第一,可以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比如提問是否積極,互動是否積極;第二,可以評價學生提問內容,比如是否與本堂課教學目標一致,是否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是否對問題有創新性思考。
同時,教師還可以綜合利用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評價手段,使評價結果更加客觀,使學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反問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從而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問題意識”是學生和教師課堂互動的主要形式,基于當前學情,要繼續夯實以生為本的教學基礎,考慮小學段學生認知特征,從多個角度進行問題設計,加強教學方法的創新。從當前小學數學問題意識培養的實踐效果來看,能夠有效激發學生探究熱情,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并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提高整體教學效率和學生核心素養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春香.“問題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培養探究[J].名師在線,2023(25):23-25.
[2]李海寧.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策略分析[J].求知導刊,2023(21):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