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老年醫學教育和老年醫學研究生教育的相關問題。方法"通過對老年醫學教育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對老年醫學研究生教育的需求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結果"在教育內容方面,應加強老年醫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重視臨床實踐的能力訓練;在教育方法上,應采用多學科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在教育資源方面,應增加老年醫學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設施和師資力量。結論"通過這些措施,可更好地推動老年醫學教育的發展,為老年醫學研究生的培養提供更好的平臺和條件。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老年醫學;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R-1""""[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4.10.019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老年疾病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老年醫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逐漸受到關注。2022年相關數據顯示,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超2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4.9%,表明中國老齡化社會步伐進一步加深,而老年醫學教育越來越彰顯其重要性。本文旨在探討老年醫學研究生教育的現狀與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通過對老年醫學研究生教育的分析和研究,為提高老年醫學研究生的教育質量和培養效果提供一定的參考和見解。
1""老年醫學研究生教育的現狀與問題
1.1""老年醫學研究生教育現狀與問題
目前國外研究大多集中在醫學生對老年醫學的看法和經驗,對老年醫學研究生培訓的研究有限[1]。絕大多數老年人接受的是非老年病專科醫生的護理,他們對老年人護理的態度和信念可能會影響其所提供的護理質量,尤其是外科住院醫生對老年創傷護理教育價值的態度不佳和認知較少[2]。
老年醫學研究生的培養模式仍存在教學與科研彼此分離、研究生學習參與度低、教學內容模式化、研究方向缺乏老年醫學特色等問題[3]。老年醫學研究生的生源數量少,大部分屬調劑生源,質量不容樂觀,研究生人才隊伍就業亦不能充分發揮其專業特色[4]。目前極少有高等醫學院校設立老年醫學系或教研室,開設的老年醫學相關課程較少,極少有人愿意選擇老年醫學繼續深造學習[5]。
1.2""老年醫學研究生教育目標和內容
老年醫學作為臨床醫學的組成部分,應體現在除本科課程、兒科以外的所有專科住院醫師方案和繼續教育方案中。衰老是人的正常生理過程和自然規律,老年醫學教育理念應是引導研究生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征,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治病求本、藥少量輕等原則,從實際出發,最大限度地維持和恢復老年人的功能狀態,提高生活質量[6]。老年人具有多種與年齡相關的生理變化、慢性疾病、身心殘疾和社會問題,其醫療保健不同于普通人群,需要有經驗的醫生群體去治療老年患者并開展老年醫學研究。老年醫學的教學課程應包括但不限于老年心理學、老年營養學、老年藥物治療等相關科目,涵蓋門診初級保健、老年綜合評估、住院和門診咨詢、養老院護理、家庭護理、臨終關懷和姑息治療、康復-心理-社會問題、醫風醫德、急性住院護理及老年醫學執業方面的臨床培訓[7-8]。
研究生學習醫學教育課程,應遵循現代醫學發展趨勢及自身規律,打造“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質量醫學研究生教育體系,培養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高水平拔尖醫學人才,為老年人提供保健相關知識[9]。老年醫學專業領域的目標不是進行統一的研究生培訓,而是進一步加強和確保研究生擁有專門針對老年人的共同核心能力[10]。
1.3""現有教育模式的不足
現有教育模式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學科交叉與綜合能力的培養。老年醫學是一門涉及多學科的綜合性學科,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跨學科思維和綜合分析能力,注重培養研究生對老年人特殊生理和病理變化的了解。年輕患者治療往往需要大量干預,但老年人更多受益于跨專業、跨學科的醫護過程,包括老年藥物咨詢、早期動員和多模式鎮痛等[2]。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對老年創傷和綜合護理的態度和認知不盡如人意,而這些知識對人口老齡化社會至關重要。此外,研究生實踐中的臨床暴露可導致其對老年人護理持消極態度,這種現象被稱為共情腐蝕,可影響研究生教育和住院醫師培養,對參與老年人護理學習構成潛在阻礙[11]。
持續的專業教育和發展老年醫學研究生教育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高度相關的話題,因為大多數醫生都不可避免地參與到老年患者的醫護中。雖然老年醫學的專科培訓已越來越規范,但在醫院和衛生服務機構工作的老年科醫生的數量仍不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人口需求。此外,對老齡化和老年病的負面看法,加上對虛弱和跌倒綜合征的誤解,也會加劇研究生教育和繼續教育的發展困境。
1.4""學科交叉與綜合能力培養的挑戰
老年醫學教育旨在提升醫務人員對老年患者特殊需求的認知和理解。隨著全球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老年醫學教育變得尤為關鍵。首先,老年患者具有獨特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易受多種疾病影響且治療過程復雜,因此,醫務人員需接受專門針對老年患者的培訓以有效應對這些挑戰;其次,在老年醫學教育中強調跨學科合作,通過提高預期壽命、患者福祉、老年人需求的多樣性和其他相關健康學科的協作以及跨專業教育促進衛生專業人員之間的合作,才能更好地管理老年患者[12]。跨專業教育致力于促進研究生相互學習,發展合作實踐,確保最佳醫療保健質量,有助于增強醫學生對老年患者的積極態度,并提高他們對老年患者的同理心和管理效率,提升協作能力和互補能力等,從而提高其在臨床環境中醫患溝通、臨床技能、慢性病管理、出入院管理、損傷和創傷處理等技能。
老年患者通常存在多種健康問題且涉及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通過促進各領域之間的交流合作可提高整體護理水平,以確保給予每位患者最佳治療方案[13]。組織跨學科和社區合作人群參與的知識交流,可促進研究生與對老齡相關學科感興趣的學者進行交流,從而推動老齡學科的發展,提升老年醫學研究生與其他學科科研人員合作的技能、能力和感知價值[14]。此外,醫學信息技術在老年醫學教育中的應用也十分必要。通過在線課程、遠程培訓等方式可使更多相關醫護人員獲得便捷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有助于解決全球范圍內對日益增長的老年醫學知識和技能需求所面臨的困境。
1.5""心理健康問題重視不足
在實施有效且可持續發展的老年醫學教育計劃時,缺乏統一標準和規范導致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較大,還面臨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以支持設備更新、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問題,再加上生理、心理和社會問題相互作用,影響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老年人的突出問題在于與外界生活逐漸脫軌,對新事物接受能力逐步下降,被關愛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獨居生活更易患孤獨癥、自閉癥和老年抑郁癥[15]。此外,老年精神病學課程雖然要求研究生重視評估身心健康問題,卻很少提及如何培養和提升綜合實踐能力。
老年醫學研究生應掌握老年人易患精神疾病及其精神評估方法和工具。在實踐環節中,為確保研究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并具備實際操作能力,須加強臨床實習和實驗室訓練,提升對老年人身心健康問題一致性、老年人脆弱身體條件和個性化綜合管理的認知。整合老年醫學和老年精神病學被認為是解決老年人保健需求的創新方法,不同專科之間的協同合作對患者護理具有積極的影響[8]。促進醫學-心理-社會的綜合教育,提升研究生醫學人文能力,加強契合現代醫學的人文教育規劃,推進醫院身心文化建設,導師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才能促進研究生由內而外的同理心培養及內化修煉[16]。
2""改進老年醫學研究生教育的措施
2.1""優化課程設置
①基礎知識教育:醫學課程向基于能力的醫學教育模式轉變,側重于提升老年人日常必需活動的護理能力,鼓勵在臨床環境中抓住相關的學習機會,提高參與老年護理的感知價值[17];②臨床技能強化:創建適當的教學、學習和評估策略的教育工具和干預措施;③多專業合作與團隊建設,如加強老年和急診醫學之間的合作,以改善對老年人的臨時護理,旨在加強對虛弱和虛弱評估的了解,改善保健管理,提升健康狀況[18];④應急處置與安全管理;⑤知識更新與繼續教育。
2.2""加強實踐環節和建立反饋機制
①定期收集各個環節的反饋信息,并根據結果進行調整優化;②效果評價指標制定:建立科學客觀數字指標體系以衡量教學成果;③長期追蹤調查:對研究生從事相關工作崗位表現出色或取得突出成就的個案進行深入調查分析;④不斷強化導師-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導師與學生相輔相成,切磋交流,教學相長,共同進步[19]。
2.3""提高教師隊伍的帶教素質
通過提供進修培訓、鼓勵科研和學術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推動老年醫學成為一種致力于維護、改善和恢復老年人健康的學科領域。老年帶教導師發揮帶頭作用,確保研究生達成核心能力和靶向目標。能力需要根據實際環境進行練習,而不僅僅取決于知識水平。導師需把精神聚焦于與研究生共同的目標上,基于目標導向化的策略,不僅共享研究成果,更要注重共享和探討科學研究的過程和路徑,落實好臨床導師的實踐性和主導性,從而克服各自單向模式的窘境,這樣才能獲得自我和諧、自我認知、自我價值[20]。
3""實施改進的建議與策略
3.1""教育內容的調整和改進
針對老年醫學教育內容不足的問題,應增加老年醫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加強對老年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能力的培養。研究生教育目標和實踐培訓應致力于:①充分考慮影響老年人堅持服藥和服藥依從性的因素;②開具安全合適的處方,考慮不同生理病理情況下藥物相互作用及藥物不良反應;③管理老年人合理用藥,如藥物使用不足、過度使用和多藥聯用;④將老年患者的喜好和價值觀納入藥物治療的決策方案中[21];⑤增設老年醫學分支課程,如阿爾茨海默病、衰老、慢性病、營養不良或液體失衡、骨質疏松、大小便失禁、智力和認知障礙、行動不便和不穩定、老年抑郁癥、老年人性行為、舒緩醫療和姑息護理、臨終關懷等[22]。
3.2""教育方法的創新和多樣化
增設符合現代醫學的老年復雜醫學課程,旨在提高研究生體驗老年病學的廣度和復雜性,融合人文教育和醫德教育的觀點,挑戰衰老和死亡先入為主的舊觀念,涵蓋老年醫學的方方面面,培養具備“溫馨醫療”德行修養的醫學人才[23-24]。
3.3""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老年醫學研究生應具備扎實的醫學理論基礎,熟悉老年醫學的前沿研究和技術手段;同時還應具備良好的科研能力、科學道德和團隊合作精神。研究生醫學教育可基于小型臨床演練評估等工具促進觀察反饋和自我評估[25]。主動參與實踐性強、個性化的體驗式學習將有助于保持研究生的高度參與積極性,并將重點放在完成老年醫學課程的結果上[26]。隨著老年醫學項目和教育的發展,將以學生為中心的職業規劃整合到老年醫學課程中,有助于支持研究生職業準備和畢業后安置等問題。同時,老年醫學研究生教育應要求研究生具備多學科交叉意識,養成在多學科空間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具備關聯性、想象力、宏觀思維和批判性思維[27];引導研究生將醫德醫風、臨床實際處理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和解決能力作為學習目標[28]。
4""總結
老年醫學研究生教育的一個關鍵目標是增進每個準臨床醫生對“老年人”人口標簽背后廣泛多樣性的理解,而研究生教育的改進是一個長期任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實踐環節、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等措施,提高老年醫學研究生的教育質量和培養效果。只有培養出高水平的老年醫學專業人才,才能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醫療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醫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相關教育的發展亟待進一步推進。未來應加強對老年醫學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和實踐,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為老年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RHODES"C"S"M,"LANE"H,"KUMAR"K,"et"al."‘Everyone’s"nice,"but"…’":"A"qualitative"exploration"of"trainees'"experiences"of"postgraduate"geriatric"medicine"training"in"Australia[J]."Australas"J"Ageing,"2022,"41(1):"e16–e22.
[2] GUTTMAN"M"P,"HAAS"B,"KIM"M,"et"al."Innovative"curriculum"is"needed"to"address"residents'"attitudes"towardnbsp;older"adults:"The"case"of"geriatric"trauma[J]."BMC"Med"Educ,"2022,"22(1):"130.
[3] 李肖楠,"董晗,"王琪,"等."基于科教融合背景下老年醫學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探討[J]."國際老年醫學雜志,"2023,"44(1):"1–3.
[4] 褚明,"錢麗君,"賴濱,"等."中國老年醫學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1):"70–72.
[5] 褚明,"張微微,"許迪,"等."基于老年醫學研究生教育探索師德師風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20(39):"141–142.
[6] 孫艷,"胡秀娟,"黃沁儀."“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加強老年醫學學科教育的思索[J]."中國現代醫生,"2023,"61(27):"112–114,"122.
[7] SAUNDERS"M"J,"YEH"C"K,"HOU"L"T,"et"al."Geriatric"medical"education"and"training"in"the"United"States[J]."J"Chin"Med"Assoc,"2005,"68(12):"547–556.
[8] ROMERO-ORTUNO"R,"STUCK"A"E,"MASUD"T."The"giants"of"education"in"geriatric"medicine"and"gerontology[J]."Age"Ageing,"2022,"51(2):"afac004.
[9] 吳凡,"汪玲."“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醫學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路與實踐[J]."中國衛生資源,"2019,"22(6):"399–404.
[10] STUCK"A"E,"MASUD"T."Health"care"for"older"adults"in"Europe:"How"has"it"evolved"and"what"are"the"challenges?[J]."Age"Ageing,"2022,"51(12):"afac287.
[11] BLANCO"J"M,"CABALLERO"F,"áLVAREZ"S,"et"al."Searching"for"the"erosion"of"empathy"in"medical"undergraduate"students:"A"longitudinal"study[J]."BMJ"Open,"2020,"10(12):"e041810.
[12] SHIGLI"K,"NAYAK"S"S,"SHARMA"S,"et"al."Inter"professional"education-A"case"for"gerodontology"training[J]."Gerontol"Geriatr"Educ,"2021,"42(2):"151–165.
[13] CHAN"A"C"H,"CHUEN"V,"PERRELLA"A,"et"al."A"mixed"methods"evaluation"of"a"4-week"geriatrics"curriculum"in"strengthening"knowledge"and"comfort"among"orthopaedic"surgery"residents[J]."BMC"Med"Educ,"2021,"21(1):"283.
[14] HARVEY"K,"SANGRAR"R,"WELDRICKnbsp;R,"et"al."Interdisciplinary"trainee"networks"to"promote"research"on"aging:"Facilitators,"barriers,"and"next"steps[J]."Gerontol"Geriatr"Educ,"2023,"44(3):"429–448.
[15] 邢賢晉,"王健,"高天,"等."我國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與慢性病共病和抑郁癥狀的關系分析[J]."醫學與社會,"2023,"36(8):"123–128.
[16] 陳化."臨床研究生醫學人文教育的實證考察:"問題與對策[J]."醫學與哲學,"2021,"42(3):"51–55.
[17] MARTINEZ-STRENGEL"A,"BALASURIYA"L,"BLACK"A,"et"al."Perspectives"of"internal"medicine"residency"program"directors"on"the"Accreditation"Council"for"Graduate"Medical"Education"(ACGME)"diversity"standards[J]."J"Gen"Intern"Med,"2021,"36(9):"2539–2546.
[18] WELCH"C,"BANGASH"A,"WEARS"R,"et"al."Geriatric"medicine"and"old"age"psychiatry"joint"training"pre-"feasibility"pilot"study:"An"innovative"approach"to"collaborative"postgraduate"training[J]."BMC"Med"Educ,"2019,"19(1):"283.
[19] 吳平."研究生輔助課程教學的探索與思考——以“圖書的學問與藝術”課程教學為例[J]."中國大學教學,"2023(1-2):"70–74.
[20] 駱云,"武永江."導師與研究生共同體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建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5):"20–26,"47.
[21] SCHLOGL"M,"ROLLER-WIRNSBERGER"R"E,"HERNES"S"S,"et"al."Teaching"geriatric"medicine"through"gamification:"A"tool"for"enhancing"postgraduate"education"in"geriatric"medicine[J]."Aging"Clin"Exp"Res,"2022,"34(2):"455–463.
[22] MURPHY"R,"MCCARTHY"C,"REDDIN"C,"et"al."A"comparative"analysis"of"the"Irish"post-graduate"geriatric"medicine"training"scheme"with"the"European"post-graduate"curriculum"in"geriatric"medicine[J]."Eur"Geriatr"Med,"2023,"14(2):"397–400.
[23] PEARSON"G"M"E,"WELSH"T,"POCOCK"L"V,"et"al."Transforming"undergraduate"education"in"geriatric"medicine:"An"innovative"curriculum"at"Bristol"Medical"School[J]"."Eur"Geriatr"Med,"2022,"13(6):"1487–1491.
[24] 李宗斌,"李泱,"趙玉生,"等."老年心血管病學專業研究生培養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14,"22(5):"887–888,"909.
[25] KIPEN"E,"FLYNN"E,"WOODWARD-KRON"R."Self-regulated"learning"lens"on"trainee"perceptions"of"the"mini-CEX:"A"qualitative"study[J]."BMJ"Open,"2019,"9(5):"e026796.
[26] MANOOGIAN"M"M,"CANNON"M"L."Integratingnbsp;student-focused"career"planning"into"undergraduate"gerontology"programs[J]."Gerontol"Geriatr"Educ,"2019,"40(4):"442–448.
[27] 尚麗麗."新醫科背景下醫學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8,"31(10):"1078–1081.
[28] 江子豐,"王敏."OBE教學模式在老年醫學研究生培養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30):"108–109,"128.
(收稿日期:2023–11–24)
(修回日期:2024–03–11)

聲""明
近期,有不法人員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本刊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電子信箱,冒用《中國現代醫生》編輯部向本刊作者發送詐騙郵件,以延誤職稱晉升為由,要求作者添加微信處理相關事務騙取作者費用,嚴重損害作者的利益和我編輯部形象。鑒于此,《中國現代醫生》編輯部鄭重聲明:
1."本刊暫無微信聯系方式,唯一投稿渠道為《中國現代醫生》官網(http://www.zgxdys.ac.cn)。雜志官方信箱為:zgxdys@imicams.ac.cn。
2.《中國現代醫生》是萬方醫學、中國知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期刊出版后1個月左右可在上述數據庫的網站查閱作者論文。
3.《中國現代醫生》編輯部目前收取版面費僅有對公轉賬一種方式。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北京雅寶路支行;開戶名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銀行帳號:1100102840005985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