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娟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職院校輔導員環保教育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環保教育途徑,以期為增強高職院校環保教育效果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經驗。
關鍵詞:環保教育;輔導員;高職院校
引言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問題日益嚴重。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全球范圍內都在積極推廣環保理念,增強公眾的環保意識。我們要倡導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讓生態環保成為社會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因此,環保教育已成為高職院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作為培養未來社會人才的高職院校,開展環保教育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良好素養的重要途徑。然而,高職院校環保教育現狀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學生環保意識較差,行為較弱等[1];學校環保教育課程設置較為單一,師資力量不足,缺乏實踐環節等。高職院校輔導員作為學生管理的重要力量,承擔著為稻穗施肥除草的責任,對于學生的教育和行為引導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探討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環保教育的新途徑,為今后改善高職院校環保教育提供理論依據與實踐經驗,對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環保教育的意義
(一)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
環保教育是增強大學生環保意識的重要途徑。通過開展環保教育,學生可以了解環境問題的嚴重性,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有助于學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關注環境保護,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從而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直接管理者和服務者,對于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具有重要的影響。輔導員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座談會等形式開展環保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參與到環保行動中,成為環保小衛士。
(二)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環保不僅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行為習慣。輔導員可以通過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和獎懲措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環保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環保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參與環保實踐活動,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同時,通過環保教育,學生可以了解環境保護對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重要性,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感。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學生可能會更加關注環境保護,積極參與到環保行動中,為環境保護事業作出貢獻。
(三)營造良好的校園環保氛圍
校園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開展環保教育,營造良好的校園環保氛圍對于增強大學生的環保意識具有重要作用。輔導員可以通過組織各種環保活動、宣傳環保知識等方式,營造濃厚的校園環保氛圍,這不僅有助于保護環境,也有助于學生的個人成長成才。通過環保社團或組織,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到環保的樂趣和意義。良好的校園環保氛圍可以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同時,這種氛圍也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四)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環保教育對于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輔導員通過開展環保教育,培養環保意識人才,讓學生養成節約資源、減少廢棄物、采用環保產品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的保護,大學生把環保意識帶入社會中,從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環保教育還能夠推動科技創新和環保產業的發展,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和經濟支持。同時,環保教育能夠形成環保文化氛圍,讓人們更加關注環境問題,形成社會共識,共同推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環保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環保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部分高職院校對環保教育重視不足,沒有完整的環保教育體系,忽略學生的環保教育。部分輔導員將工作重心放在學生的心理或就業等其他方面,認為環保教育不是他們的工作重點,將環保教育邊緣化,從而未開展相關的環保教育,或者認為環保教育不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對環保教育的研究較少,目前相關文獻也較少,可見多數輔導員不夠重視環保教育。
(二)環保教育形式單一
1.環保教育形式創新不足
相關研究表明,在高職院校中,傳統的環保教育形式往往以課堂講授為主,形式單一,無創新[2]。環保教育主要由老師講授理論知識,而缺少相關的實踐活動,沒有辦法做到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融合,更無法將環保理念真正地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導致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
2.缺少完善的環保教育的考核機制
目前,多數的學校還未實施環保教育工作的保障和考評制度,對環保教育的考試主要采用的是筆試,這種考核方式雖然可以讓學生了解最基礎的環保知識,但無法真正了解到學生的環保意識是否真的有所提高,環保教育是否獲得實效。
(三)缺乏專業的環保知識和技能
1.學校環保配套設施設備較薄弱
多數高職院校是綜合性的院校,學校缺乏環保相關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
部分未設有環保專業學科的高職院校環保配套資源不足,無相關的設施設備,導致環保教育、環保活動無法順利開展[3]。
2.學生環保知識薄弱
學生學習環保知識的途徑有限,非環境學科的大學生只了解最基本的環保知識,大多數通過觀看網絡資訊,科普視頻等很淺顯的了解,對稍微深層次的環保知識知之甚少。
3.輔導員環保知識有限
由于輔導員的工作范圍廣泛,日常管理工作繁瑣,精力有限。多數輔導員是非環保專業的,在開展環保教育時,可能缺乏專業的環保知識和技能,也可能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導致無法有效地開展環保教育。
(四)缺乏與學生的互動和溝通,實踐性不足
1.缺少互動和溝通
部分高職院校輔導員在開展環保教育通常采用講授式教學,教師講、學生聽,缺乏互動和參與。這種缺乏與學生互動和溝通的教育方式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了解學生的需求和反饋,也很難及時調整教育內容和方式。同時,部分學生對環保問題缺乏興趣,認為與自己的專業和未來職業無關,這些都導致學生很難理解和體驗環保知識[4]。
2.缺乏實踐性
開展實踐活動的環保教育比單純講授理論知識更重要。然而由于安全、經費等原因,學校往往無法組織大量或大型的實踐活動,導致學生缺乏親身體驗的機會。輔導員自身也缺少環保實踐的經驗與參與,無法有效的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環保實踐中,從而影響了環保教育的效果 。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開展環保教育的新途徑
(一)“播”一粒環保理念之種,迎難直上破土而出
1.上好開學第一課,在學生心里播撒下環保理念的種子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是生態文明的真諦。要倡導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綠色價值觀念,讓天藍地綠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懷。從學生入學開學以來,輔導員需要精心籌劃新生入學教育工作,結合各自特色和學生實際需要,有計劃、分步驟、按層次深入推進新生入學教育的各項專題活動。抓住新生開學的時間點,開展環保教育講座及活動,播撒環保理念,上好開學第一課[5]。
2.加強宣傳推廣,在學生日常管理中融入環保理念
輔導員在平時的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宣傳,長期熏陶,針對在校生要定期進行環保教育、垃圾分類,空氣污染問題,綠色低碳出行等專業環保知識的學習,針對外出實習的學生要組織線上學習,啟蒙學生樹立正確的環保理念和觀念。
(二)“植”一株網絡教育之苗,汲取養分抽枝而上
1.用好互聯網平臺,廣泛宣傳環保理念。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而網絡教育具有便捷性、互動性、個性化等特點,因此,網絡教育已成為大學生環保教育的新途徑。輔導員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學院官方網站、微博、易班,大學生在線等信息平臺,定期發布環保資訊和知識,新聞動態,環保小視頻等內容,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更多的環保信息,引導學生關注環保問題。
2.利用在線課程,虛擬實驗室、網絡直播及學習強國APP等,開展在線環保教育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加生動、形象的環保教育內容,讓學生隨時隨地,身臨其境的學習環保知識。
3.辦好“大學生網絡文化節”,推廣優秀的有關環保主題的拍攝視頻,環保主題的推文,工作案例等,輔導員與學生同心同力,共同做好環保教育。
(三)“種”一棵實踐活動之樹,遮擋風雨交付自我
1.結合學生的專業和未來職業,將環保教育融入學院的科研項目或創新創業項目中。例如,在生物技術專業中,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環保科研項目。在化學專業中,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化工廢物的處理和再利用等科研項目或創新創業項目。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最喜愛的環保教育方式之一,輔導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校園內外的綠化、垃圾分類、節能減排等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環保的重要性。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校外的環保志愿服務活動,如保護“母親河”、植樹造林、保護野生動物等[6]。
2.通過學團組織推動。可以通過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團學活動,組織優秀學生干部積極主動參與環保社會實踐,以點帶面,發揮學生干部引領作用,從而帶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環保實踐的大家庭中。同時,可以在所帶的學生中開展環保知識比賽,辯論賽,宣講賽,手抄報比賽等,以賽促學,讓環保知識真正做到入腦入心,從而形成學團組織推動,學生干部示范帶動,全體學生積極主動的環保實踐活動新局面。
3.創新環保實踐活動的方式方法。每年定期常態化開展、舌尖上的環保、節能宣傳周等生態環保活動, 在“一站式”社區組織開展由輔導員帶頭學生共同參與的垃圾分類活動,以“無煙校園”為主題進行文明宿舍評比,每年在參與的學生中進行評優評先等活動,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積極推進環保教育。
(四)“開”一朵多方聯動之花,堅守初心綻放芳華
1.加強與學校其他職能部門聯動。學院相關職能部門要把輔導員開展環保教育納入年度主題教育任務,年度個人績效考核指標等,形成“制度化”。團委部門要把環保志愿服務項目“品牌化”。同時,學工部門要加強對輔導員的培訓和教育,增強輔導員的環保知識和技能,讓輔導員們在環保教育中更加“規范化”,進而 “專業化”。不同系部間輔導員要加強溝通,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協同合作,從而更好的做好環保教育[7]。
2.加強與周邊學校聯動。人們往往認為環保教育是學校的工作,但是學校由于課程任務較重,學生年齡偏小,實踐活動開展起來比較難,導致效果不佳。因此,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環保活動可以聯動周邊的中小學共同開展,推進大中小學環保教育一體化建設,大手牽小手,我們一起為環保事業奮斗。
3.加強與校外環保實踐基地聯動。通過走出校門,走進生態環保實踐基地,加強學生的環保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安全教育等,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環保的重要性,這份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偉業。
4.加強與家長聯動。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陪伴者和管理者。輔導員可以讓家長了解學校開展的環保教育內容和形式,收集家長優秀的環保實踐理念和經驗等,從而更好地引導和支持學生參與環保行動。同時,還可以邀請有環保教育經驗的家長參與學校的環保活動或座談會等場合,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行為習慣。
結語
輔導員始終堅持教育初心,澆花澆根,用實際行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職院校輔導員可以通過常態化的開展環保教育理論知識教育,規范且專業的環保實踐活動,找準社會需求,積極探索環保教育新途徑。化量變為質變,讓環保教育更加系統化、制度化,找到符合自身與學生發展的環保教育的新途徑,從而達到教育與服務的合二為一。
參考文獻:
[1]徐靜.淺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低碳環保意識的培養[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1,9(08):156-158.
[2]魏若思.綠色低碳理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路徑[J].綠色包裝, 2022,(05):28-31.
[3]周艷,劉曉紅.大學生環保意識培養現狀與對策——基于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調研結果[J].廣西教育,2023,(21):139-143.
[4]曲兵,楊錚錚,任東等.師范高校開展環保科普教育工作現狀探討——以西華師范大學環保科普工作為例[J].高教學刊,2023,9(12):108-111.
[5]王麗君.淺析職業院校化學教學中的環境保護教育[J].試題與研究, 2022,(04):171-172.
[6]歐宇.高職院校大學生環保教育的對策探討[J].知識窗(教師版), 2021,(11):74-75.
[7]寧林彬.綠色發展背景下大學生環保教育現狀及對策——評《綠色發展新理念:綠色學校》[J].安全與環境學報, 2020,20(06):2467.
(作者單位: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