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霜
摘要:融媒體視野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若是繼續沿用傳統教育模式與方式,必然很難滿足教育需求。作為新型的教育手段,易班網絡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有著明顯的應用優勢,已有不少高校加強該平臺的利用,但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使得易班平臺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優勢難以充分展現出來。基于此,本文對易班給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積極影響進行探討,指出高校易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提出高校易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策略。
關鍵詞:融媒體;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易班
引言
易班是全國最大的公益性學習互動平臺,其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優勢是有目共睹的,因而備受各高校與師生的青睞[1]。易班包含信息發布、資源共享、論壇聊天、在線教育等眾多功能,可有效滿足高校師生的思想教育、文化娛樂、生活服務等方面的需求。雖然已有不少師生對易班的作用有相應的認知,但學生對易班的使用積極性偏低,導致易班使用率不高,筆者在易班建設與實踐應用過程中也發現此問題。所以,明確易班使用率低的成因,尋找切實有效的創新方式,充分發揮易班在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所有思政教育工作者應高度重視的事宜。
一、易班對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一)有效豐富思政教育內容
傳統的思政教育內容基本源于教材等權威性渠道,內容更新相對緩慢,有著明顯的政治宣傳性,對學生的吸引力較弱。同時,以往的教育偏向于內容灌輸,不注重學生的實際需求,由此進一步弱化學生的課堂參與動力。易班平臺有開放、平等等優勢,當中包含的內容有很多是社會熱點、個人見聞、個人情感,可很好地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可通過易班平臺獲取的學生信息,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觀念,確保學生的問題可獲得及時解決。加之易班信息有文字、圖片、視音頻等眾多呈現方式,有效豐富思政教育內容,提供生動的教學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促進師生間的交流互動
高校學生處于塑造正確觀念的重要時期,為實現更好的發展,學生往往有著強烈地表現自我的愿望。易班平臺為學生提供自由發表看法的機會,促進學生間、師生間的平等交流,無論是各地區、各民族的師生都可在平臺中平等對話,彌補線下交流存在的不足。易班的推廣與使用日益廣泛的同時,其已成為高校交流的重要平臺,有效促進各高校教育資源的共享,豐富高校管理者、師資、學生等的交流。
(三)鞏固網絡思政教育實效
傳統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教育內容傳遞不夠及時、信息傳遞速度緩慢,使得思政教育成效不如人意。而易班平臺的應用可提升教育信息傳播速度,突破信息傳播的時空限制,教育雙方都可及時閱覽教育內容,更好地保障教學成效。傳統思政教育信息是單向傳遞的,教育雙方獲得的信息不對稱,特別是內向型的學生基本不會表達個人看法,教師不了解學生的需求,會降低思政教育的針對性[2]。易班平臺中有實名注冊的要求,大部分學生都會關注自己的學校,教育工作者可通過學生思想動態了解其的需求,繼而針對性地引導教育。所以,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利用易班平臺,加強和學生的思想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圍繞學生需求開展教育工作,從而有效鞏固網絡思政教育實效。
二、融媒體視野下高校易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融媒體視野下,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眾多便利性,易班平臺的利用可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但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為使得對學生的易班使用實況有更清晰的了解,筆者設計了大學生易班使用情況調查問卷,運用問卷星進行線上調查,總共回收410份問卷,剔除6份無效問卷,有效填寫人次共計404,回收率98.54%。通過問卷調查工作的開展,明確當下高校易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下述問題:
(一)學生易班使用意愿不高
可否發揮易班平臺在網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易班平臺使用意愿。網絡平臺特色鮮明、使用門檻較低,因而快速吸引新時代學生的眼球,易班誕生時間相比于QQ、微博等平臺都更晚,大部分學生在接觸易班前都已和其他社交平臺建立相對穩固的關系。許多大學生通過對比易班和社交平臺的功能,都會優先選擇娛樂功能豐富的社交軟件,因而對易班的使用意愿相對較低。通過對學生的意愿度進行調查,在“您愿意使用易班嗎”的調查上,選擇“非常愿意”“愿意”“不確定”“不愿意”“非常不愿意”的人數分別是35人、175人、74人、65人、55人,比重分別是8.66%、43.32%、18.32%、16.09%、13.61%,可見學生使用易班的意愿度相對不高。
(二)易班功能并未與時俱進
融媒體視野下,用戶需求不斷發生變化,僅依靠單一功能時代已不復存在,若要提升用戶粘性,就必須注重功能的與時俱進。易班作為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重要平臺,其的注冊率較高,但使用率卻相對較低。易班由于目標定位與推廣機制帶來的約束,發展速度和社會化網絡產品無法比擬,因而覆蓋率方面無法和微信、微博等相比。易班雖然有著豐富的功能,但功能的特色性不足,其無法和其他平臺有效互動,對學生吸引力不足,很難維護使用的頻率。通過開展學生對易班的功能滿意度調查工作,得出下述結論:
(1)在“您對易班的功能滿意嗎?”的調查上,選擇“非常滿意”“滿意”“不確定”“不滿意”“非常不滿意”的人數分別是35人、154人、118人、50人、47人,比重分別是8.66%、38.12%、29.21%、12.38%、11.63%,滿意度未達50%;
(2)在“易班對您的學習和生活有幫助嗎?”的調查上,選擇“非常有幫助”“有幫助”“不確定”“沒有幫助”“非常沒有幫助”的人數分別是38人、135人、105人、78人、8人,比重分別是9.41%、33.42%、25.99%、19.31%、11.88%,可見易班對學生的幫助性能有待優化;(3)在“你覺得易班(含網頁和APP)功能強大嗎?使用體驗度怎樣? ”的調查上,選擇“非常強大”“強大”“不確定”“不強大”“非常強大”的人數分別是34人、113人、145人、63人、49人,比重分別是8.42%、27.97%、35.89%、15.59%、12.13%,學生對易班的體驗度不夠。
(三)易班內容單一且缺乏內涵
若要確保網絡思政教育的成效,就應把控好易班內容的建設,注重融入核心意識形態思想。但從如今易班內容實況來看,大部分都是各大高校的活動新聞,形式過于單一、缺乏內涵,加之內容更新緩慢,使得學生的學習需求很難獲得滿足。對易班內容建設相關調查得出的結論:
(1)在“易班內容更新頻率”調查上,只有152人認為內容更新“頻繁”及“非常頻繁”,比重總計37.63%;(2)在“您對當前易班平臺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開設的欄目及活動,滿意度如何”調查上,選擇“滿意”及“非常滿意”的人數分別是181人、37人,比重共計53.24%;(3)在“您利用易班平臺進行思想動態分享、時政信息獲取、時政熱點討論等的積極性如何? ”調查上,選擇“積極”及“非常積極”的人數分別是141人、37人,比重共計43.25%。
(四)易班應用整體狀況不如人意
易班引入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對教育模式的創新,其育人價值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今的應用狀況和預期有著較大的差距[3]。很多高校雖然已加強易班平臺建設,但基本是應付上級檢查,整體的應用過于形式化,使得易班的實際價值并未真正顯現出來。通過對易班教育效果進行調查,得出下述結論:(1)在“易班的文化育人效果”調查上,有8.42%的學生表示“非常顯著”;35.64%的人認為“顯著”;(2)在“您所在班級的易班推廣和建設情況如何”調查上,有12.87%的學生表示“非常好”;40.35%的人認為“好”。
三、融媒體視野下高校易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策略
(一)創設良好的易班氛圍,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
易班如今在高校已有一定的用戶基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營造人人使用與支持易班的良好氛圍,使得易班的功能切實發揮出來。首先,需注重營造良好的易班使用氛圍,讓學生對易班形成正確的認知,教育工作者需利用易班及時更新信息,注重網絡思政教育內容的滲透,讓易班的教育實效性得以發揮。其次,注重策劃各種有趣的易班活動,加強師生的互動,引導學生深入認知易班的價值,更為積極地加入易班中。最后,注重易班平臺特色的呈現,豐富交流形式,鼓勵師生共同管理,激發學生參與動力,促進易班更好地實現教育功能。
(二)加強軟硬件升級優化,不斷完善易班功能
融媒體視野下,基于易班的高校網絡思政教育,除了要注重易班的宣傳外,還應優化軟硬件建設,完善易班的功能,使得學生對易班的滿意度達到更高。首先,應注重易班操作界面的改良與簡化,尤其是注冊環節應合理簡化,并保障網站的穩定性。其次,優化好友添加功能,使得學生可更好地互動交流。再者,可升級一鍵分享功能,促進信息的高度共享[4]。最后,完善易班APP,引入最先進的技術,加強技術的升級革新,使得易班和同類產品在技術層面的差距不斷縮小,促進易班的魅力得以提升。
(三)提升易班內容可讀性,保持對學生的吸引力
易班軟硬件更新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易班內容的建設也應受到高度重視。由于思政教育內容本身就較為枯燥,要確保其對學生有更大的吸引力,在易班內容建設上應多下點功夫,尤其是提升內容的可讀性。相關建設者應形成內容為王的意識,注重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精心設計與及時更新易班內容,尤其要將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緊密關聯,更好地引發學生共鳴。如可在易班中開設易班形象大使比賽等,也可設立生活百事通等板塊,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通過豐富有趣的內容來提升參與意識。
(四)建立長效激勵機制,推動易班持續更新
易班最顯著的特性之一是信息實時更新,保持高頻率的更新是網絡思政教育高效開展的必備條件。若是信息更新頻率偏低,必然會使得學生易班使用活躍性降低,導致教育載體和學生間的銜接度嚴重不足。首先,高校應針對易班構建對應的管理機制,從而對易班運行進行有效管理,嚴格審核發布的內容,為平臺有序運作以及內容的合理性提供保障。其次,高校需注重易班長效激勵機制的建設,定期評比易班活動的開展狀況,對活動的受關注性、評論數量等進行排名,并通過合理的評優機制,使得易班管理者可保持更新的熱情,學生也可積極參與各項活動[5]。
(五)注重“易”文化打造,發揮文化引領效用
積極的文化內容,對學生網絡思政教育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易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過程中,需結合實際狀況加強特色“易”文化的建設,使得學生在良好的易班文化氛圍下接受思想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塑造正確觀念。在“易”文化建設過程中,需注重主流價值觀的融入,還應確保和學生的興趣點相契合,并注重線上線下緊密銜接,才可更好地保障實效性。如可在易班中設置“紅色文化”板塊,主要展示經典革命語錄,促進學生提升理論素養;也可播放紅色影片、視頻等,引導學生共同探討紅色經典,激發學習的動力。同時,也可組織易班特色文化活動,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得文化引領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
(六)構建科學考評機制,提升教育工作者素質
易班是近些年興起的新興學習平臺,所以運行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較高的業務素養外,還需掌握計算機技術,并注重老舊觀念的更新,對網絡思政教育形成正確的認知。易班研發隊伍在具體研發工作開展中,需遵從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結合學生的特性來進行。同時,高校還應制定科學的培訓規劃,設置切實可行的考評機制,對于表現優異的工作者應給予適當的獎勵,使得教育工作者的競爭意識被有效激發,更為積極地參與到易班工作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總的說來,若要使得易班實現長久發展,需要轉變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并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開展豐富的教育活動,使得學生參與動力被有效激發,繼而讓易班的育人優勢最大限度發揮出來。
結語
綜上所述,融媒體視野下將易班引入到高校網絡思政教育中,不僅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也是推動思政教育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充分認識易班的優勢,并明確自身工作的不足,同時注重引導學生認知、使用易班,積極探索易班功能的展現方式,使得學生不斷提升對易班的認同感,養成使用易班的習慣,真正做到利用易班的各項功能來開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本文系2021年度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基于學生認可度的易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課題編號:2021GXSZ169)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馮清云.運用易班新媒體平臺開展大學生網絡 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3(4):196-198.
[2] 劉一葉,井衛鵬.基于”易班”的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建設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33):48-49.
[3] 李韻. 基于易班開展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與探索[D].四川:西華大學,2018.
[4] 吳鵬艷,毛濃國,張力元.融媒體背景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究 ——以陜郵職院易班平臺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2(30):185-188.
[5] 黃青,官鵬飛,趙巧.融媒體背景下網絡思政教育策略——以易班網絡平臺為例[J]. 西部素質教育,2020,6(9):32-33.
(作者單位: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學生工作處(學生工作部))
(責任編輯: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