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乙鑫



“一個熱愛自己事業的人,他的狀態一定是陽光積極的!”
這一點在秦守潔老師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作為已經從教31年的老教師,雖然歲月在臉上留痕,但骨子里依然青春洋溢,談及教育,她的眼中總是閃爍著興奮和激情的光芒。這份熱愛不只在課堂,更在她的榜樣引領,數年來的工作室建設,秦守潔名班主任工作室在河南乃至省外取得了良好的輻射影響,工作室的班主任成長模式已然成為區域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樣板。
讓成長看得見
“我享受當班主任這一最接近童心的工作,它是我超越紛繁、保持寧靜專注的原動力。”熱愛是名師的起點,在與班主任工作浪漫邂逅以后,秦守潔經歷了漫長的“野蠻生長”,從書籍中學習,從與學生相處的點滴總結經驗,從“河南最具影響力班主任”,到河南省特級教師,再到中原名班主任,一步一個腳印,秦守潔在教育中被喚醒,也在教育中體會著職業幸福。
2018年,河南省啟動了中小學班主任素養提升工程,首次在全省范圍內著力建設班主任隊伍建設。正是在這個工程之下,河南省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開始遴選。從材料申報、筆試、答辯到最終公示,初選的300名教師,最終遴選出45位中原名班主任,秦守潔便是其中一位。
“剛接到工作室的任務,欣喜之余卻也十分惶恐,因為是首屆名班主任工作室,在河南省還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一切都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秦守潔講道。為了找準工作室的定位,秦守潔集思廣益,發動團隊成員一起來建章立制,搭建工作室的藍圖,設計工作室的活動。因為處在摸索階段,工作室最開始也存在活動系統性不足、聚焦點不集中等等問題,但好在成員的積極性高、自主性強,大家勁兒往一處使,很快就讓工作室的研修步入正軌。秦守潔回憶:“一開始我們的活動缺少針對教師薄弱處的設計,也沒有發揮教師的個性和特長,于是我們幾乎每周都要召開活動,不停地去對比活動效果,聽取不同的意見,邊走邊反思,最終讓我們的活動更完善,成員的收獲也更明顯。”
秦守潔將工作室的核心理念制定為“成長共同體、智慧分享地、幸福新家園、輻射引領源”,是對工作室職能的概括,也是她對工作室建設的美好愿景:“希望這樣一個平臺能夠帶給教師成長的同時,也能讓大家產生更多的思考,感知教育的幸福,最重要的是,希望每一位從工作室走出去的老師都能獨當一面,去帶動一方教師的成長。”圍繞這樣的思路,工作室的研修活動也遵循由點到面,由個體到集體,由內向外,立足校本收集一線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團隊研修、任務驅動形成成果,最終放眼中原,讓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輻射引領更多的一線教師,從而服務于區域教育。
“為了讓我們的研究更成體系,圍繞我們的研究主問題,我們會在工作室內搭建項目組,將研究課題化。”秦守潔向我們分享道,“圍繞項目組的研究工作,我們每周一活動,每月一小結,每學期一次成果展示,到了年底,項目組負責人以及核心成員進行述職,工作室評選出優秀項目組并頒發榮譽證書,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激勵成員的研究熱情,讓成長看得見。”
讓研修系統化
為了讓工作室保持可持續的成長力,讓工作室的成員教師能自覺自發地尋找成長的激活點,秦守潔在工作室設置了七項常規研修活動,她將其稱為七項“必修課”。每天分享一句話作為工作室早安語錄,每周撰寫一篇文章,每月深度組織班級活動,每兩月閱讀一本教育專著,每季度轉化一名學生,每學期做一次校內或者校際的專題報告,每兩年參與一項課題。“為了讓七項‘必修課切實發揮促進班主任能力提升的效果,我們定期量化檢測與追蹤,通過數據的呈現與分析,不斷改良研修方法的科學性,同時也在督促教師保質保量完成研修任務。”
在常規研修的基礎上,秦守潔同樣打造了富有工作室特色的“3456”研修模式。所謂“3456”指三級梯隊、四級聯盟、五路推進、六大項目,這一模式的實施,不僅為工作室成員的研修活動提供了更為明確和系統的指導,同時也為班主任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工作室的教師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教學經驗豐富的核心成員,二是處于發展快步時期的骨干成員,還有就是從教年限還不太長的新銳教師,其中新銳教師占據的比例較大,對于成長的渴求也更強烈。”秦守潔講道,所謂“三級梯隊”,就是依據三個層級教師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研學方向,讓研修內容更貼合于其所處階段,同時核心帶骨干,骨干帶新銳,在工作室內形成良好的研修氛圍。
而“四級聯盟”同樣是秦守潔工作室的一大特色。近年來,工作室部分成員陸續成長為省級、市級、區(縣)級、校級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所謂“四級聯盟”,便是將秦守潔自身的工作室與成員各級工作室建立聯系,聯合開展教研活動,例如秦守潔圍繞大的研修方向在工作室內舉行活動,成員就可以將主題拆解,尋找小切口在自己的工作室開展活動,彼此牽引,形成共擔共榮的良好局面。
為了擴大工作室的影響范圍,同時也讓工作室的活動更深入人心,借自己南陽市班主任研究與指導中心常務副主任的身份,秦守潔搭建起由工作室、班主任研究與指導中心、成員所在學校的教導處、政教處、青藍團隊共同承擔活動舉辦主體的“五路推進”模式,更好地借力各方資源。也得益于“五路推進”,工作室的研修活動常常能吸引許多非工作室成員的教師主動參與,讓工作室的成果更好地輻射區域教育。
“六大項目”——班級常規建設、家校協同育人、活動育人、課程開發、讀書寫作、心理健康教育,這便是秦守潔工作室的核心研修內容。她強調,開設項目組的目的,是讓教師將有限的時間精力放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爭取能在該領域取得更多的成果。每個項目組都由兩名核心成員擔任組長,其他成員自由選擇,每個項目的活動自主設計,定期形成成果,秦守潔也會參與到各個項目活動中,跟進各個項目的開展,給予對應的指導。
在項目教研開展過程中,秦守潔可喜地看到了教師們學習的積極性。不到一年時間,活動育人組的張冬詳老師開展各類教研活動20次,且每一次都形成文字總結;高靜老師一直主攻主題班會,引領主題班會聽評課6次,校級班會課90余節;殷德靜老師帶領讀書寫作組舉行教育經典共讀活動29次,每周六晚雷打不動地開展分享活動,有時也會將分享會搬到戶外,或是攀上獨山,或是去到白河公園,在自然沐浴中享受學習時光。秦守潔說:“我很欣慰看到工作室的老師能夠主動思考主動提升,我認為只有成為一個勤于思考、善于發現的智者,才能做到知中行,行中知,行有方,方得果。”
讓團隊更溫馨
在秦守潔的工作室有一個固定的“保留節目”——每周六下午兩點半組織序列化活動,堅持舉行案例研討、專題講座、觀摩展示、共讀經典、讀書分享活動,她稱之為“成長下午茶”。秦守潔表示,要在周六休息日里開設這樣一個“成長下午茶”其實并不容易,但是大家總能克服困難,從活動設計到開展,每一步都熱情高漲,這樣的“下午茶”也讓年輕教師成長有了抓手。為什么能夠達成這樣的效果?因為對工作室成員而言,“成長下午茶”不單單是一場工作會議,更像是彼此交心的聯系。
“眾行致遠,彼此照亮!”秦守潔將這八個字印在了工作室的logo上。而這八個字也不僅僅是一句口號,秦守潔將其與自己和成員的相處綁定在了一起。大家彼此既是工作上相互成就的伙伴,也是生活里相互照顧的家人,每一次線下的相聚,成員之間彼此都像回家一樣溫馨,大家也都親切地稱秦守潔為“秦姐”。“我們是一群精神尺碼和價值追求相同的同行者,所以我們在被別人照亮的同時,也希望去照亮別人,我們的工作室成立以來,一同歷經過風雨,也看見過彩虹,所以我們的情感在一次次洗禮中變得愈加濃厚。”
最讓秦守潔感懷的是,每次工作室的成員參與大型比賽的時候,這場比賽就會成為工作室共同的事,大家不分彼此,共同出謀劃策,從創意文案、課件、PPT,到參賽當天的服裝、儀容、后勤,都是成員們探討的話題。“其實老師們白天的工作都比較繁忙,但一旦有老師要參加比賽,大家都愿意主動抽出晚上的時間來幫忙出謀劃策,甚至一進會議室就是好幾個小時,結束討論時已經是凌晨以后。”秦守潔回憶說。正是團隊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擔當精神,不少工作室的成員都收獲了省市級的獎項,其中在河南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獲獎的便有11位老師。
“可能很多人認為前輩教師和后輩教師之間就是師傅與徒弟的關系,但其實對于我來說,在這群年輕教師身上也學到了不少。”秦守潔說,她經常會感懷于這群年輕教師對成長的渴求,每每看到他們對一個問題刨根究底,甚至寢食難安時,她都深受感動,感覺到自己的初心被時刻督促。同時,這群年輕教師身上的創新精神也讓她感到驚喜,故而每周的“下午茶”時間,她沒有缺席過一次,就為了聽聽年輕老師們的想法。“如果我缺席了,不知道要損失多少金點子!”從這群后輩那里,她學會了和學生一起上電影課,學會了做班級小視頻,學會了去享受教育、享受生活。
“熱愛可抵歲月漫長。”即使如今秦守潔擔任學校的副校長、學科教師,也同時承擔工作室主持人的工作,為了處理工作已經沒了周末假期的概念,但她依然很享受這樣的狀態,她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用我的微薄之力,去影響更多像曾經的我一樣渴望進步的新班主任,看著他們一步步成長起來,有很深厚的成就感,這樣的成就感,便能抵得住工作上的疲憊。”走在推動教師隊伍發展的前列,在這條路上,秦守潔漸行,漸思,漸遠。
秦守潔
南陽市第十三中學班主任、語文教師,河南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中原名班主任,河南省教師教育專家,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河南省最具影響力教育人物,2023年度河南省十大教育新聞人物,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德育創新委員會副秘書長,河南省班主任研究中心特聘專家,“國培”“省培”項目特聘專家,南陽師院文學院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南陽市拔尖人才,南陽市班主任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近年來在各地做報告近百場。
成員感悟 >>
好風憑借力 送我上青云
高靜
南陽市第十三中學教師,河南省優秀班主任,河南省首屆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二等獎獲得者,河南省第十屆最具智慧力班主任,河南省書香班級班主任。
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能感受到生命的拔節成長,是件極其幸福的事,因為它會使你的生活每天都充滿未知的新意,會與曾想追求的美好不期而遇。而我的快速成長就從加入河南省秦守潔名班主任工作室,踏上這班成長的快速列車開始。
2018年,有幸被選作工作室首批核心成員,我主要負責協助秦老師策劃組織工作室的活動沙龍。開展活動的過程中,結交了一群志同道合、同頻共振的小伙伴,我們分析案例、交流心得、分享智慧、總結方法、展示成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一路走來,我們共同摸索著,碰撞著,學習著,思考著,調整著,總結著,也收獲著……幾年的沉浸學習、實踐歷練,從最初的生澀懵懂,到成熟老練,就像遇到了一束光,前路愈發清晰明朗。
身處這個團隊中,即使你自己不能發光,也會被身旁的伙伴照亮。他們的思想引領,他們的專業學習,他們的智慧謙遜,他們的認真熱情,他們的激勵鼓舞,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能量場,潤澤著每一個身在其中的需要成長、渴望成長、正在成長、享受成長的人,并吸引著更多有同樣志趣的人踏上成長之路,眾行致遠,彼此照亮。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借助平臺的托舉和大家的助力,我一路高歌猛進,收獲了很多:南陽市優秀教師、南陽市優秀班主任、南陽市教學標兵、河南省首屆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動二等獎、河南省最具智慧力班主任、河南省優秀班主任、河南省骨干教師、河南省名師……
耕耘不問收獲,自有一路花香;只要初心不改,腳下就是遠方。我會繼續與伙伴攜手同行,彼此見證,共同成長。
成長之路 永無止境
和笑娟
南陽市第五完全學校高中部教師,南陽市優秀班主任,南陽市優秀教師,河南省最具成長力優秀教師,南陽市班會大比武一等獎。
教育之旅貌似花團錦簇,其實想要走得扎實,需要有人引領、自己扎根、彼此賦能、溫暖眾人,這就是我加入工作室之后最強烈的感受。
我們都稱呼工作室主持人秦守潔老師為“秦姐”,她就像姐姐一樣開闊豁達、充滿真誠與熱愛,她總是提醒我們不要忘了專業成長,這永遠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礎所在,不要做獨行俠,在眾行致遠中彼此照亮,同頻人,愛教育,共行走,善思索,在這個溫暖的成長共同體中,我們找尋到了前進的方向,互相提醒幸福、分享幸福,最終創造幸福。
在工作室里,我們每周都有活動,案例研討、專題沙龍、班會觀摩、共讀經典、基本功大賽……活動結束后我們分享工作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分別時戀戀不舍。于是,我們在激情、寧靜與喜悅中,走向了堅定的專業成長。
我們被喚醒之后,噴發的是無盡的激情,是對教育最真摯的熱愛。在聚焦專業發展的道路上,不再畏懼成長過程中的溝溝坎坎,不再畏懼一切不確定,我們收獲了內心的寧靜,擁有了相似的靈魂長相。這樣的收獲足以抵一路風沙,抵漫長路途,專業的成就和職業幸福也就不期而至。
養我們的專業之根,潤我們的孤獨之心,強大我們的管理之術,賦我們的前進之能。聚在一起,我們學習、我們反思、我們碎碎念、我們美美走;散到各校,我們俯下身子,專注教育,助力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教育,便能更好發生。
眾行致遠,彼此照亮
蘭經天
南陽市第十三中學教師,河南省優秀班主任,河南省德育工作先進個人,河南最具智慧力班主任,感動南陽年度教育人物,南陽市優秀班主任,南陽市優秀教師。
2019年,我加入河南省秦守潔名班主任工作室,5年過去了,我從教育界的一個“懵懂少年”到如今的“風華正茂”,工作室一直在滋養著我,給予我力量,讓我不斷地成熟成長。
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主持人秦守潔老師,她是我精神世界的引領者,專業成長之路上的導師。每次接觸,我都能從她身上悟到很多:她對工作的熱愛和純粹,讓我心生神圣感,不斷尋找幸福的根源;她能不露痕跡地表揚一個人,給人以源源不斷的動力,于是我就效仿著用她的方式鼓勵我的學生;她能用最簡練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內容,于是我就要求自己在課堂、班會、家長會上也言簡意賅;她能在面對繁忙的工作時,從容切換,游刃有余,于是我就把我的工作也進行主次劃分,逐步開展;她能在專業問題上深度剖析,看透本質,于是我就把這種看問題的視角遷移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她講話能讓人不知不覺地集中注意力,于是我就鉆研這其中的技巧,然后訓練自己……我慶幸和她在同一所學校上班,近水樓臺先得月。
對我影響最大的集體,是工作室眾行致遠的伙伴。有超級勤奮,學習力極強的殷德靜老師;有堅持公眾號日更,筆耕不輟的和笑娟老師;有嚴謹認真,思路清晰的馬靜老師;有才華橫溢,富有情懷的劉兆帥老師;有終身學習,不知疲倦的姚春艷老師;有風趣幽默,初心依舊的方麗老師……他們時刻在追逐光照亮自己,也時刻在發著光照亮別人。和他們合作共事,同向同行,也是我的幸運。
看見光、追逐光、成為光、傳播光
殷德靜
河南省中小學幼兒園骨干教師,南陽市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臥龍區殷德靜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臥龍“最美教師”、感動臥龍十大教育人物,臥龍區首屆教書育人楷模。
2018年,我加入了河南省秦守潔名班主任工作室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這是我的幸運,在這個共同體中我收獲了深深的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感。
看見光,秦老師就是一束光,她心中有愛,眼里有光。加入工作室之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是盲目的,雖然熱愛班主任這個工作,但是缺少引領。來到了工作室之后,我站在了集體的肩膀上,有了很強的歸屬感,我得到了專業的指導和耐心的幫助。在大家的帶動、感染和幫助下,我在繁忙的工作中有了方向,成了一個胸中有夢想,路至遠方的人。
追逐光。“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在秦老師的帶領下,我制定了三年的發展規劃,在一次次的活動中,我開始組建班級的特色文化建設,在班級的硬件建設(物質文化)、班級精神文化建設、打造魅力班會、家校社協同育人等方面不斷精進,朝向個性化、藝術化和專業化的發展。
成為光,在工作室成員的互助共進中,秦老師帶領我們外出學習,專業指導,使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于是,我堅持讀書,從教育學書籍、心理學書籍,再到認知學和腦科學的書籍,每天閱讀1萬字;我堅持每天日更一文,在寫作中錘煉自己的思維,不斷的反思,讓寫作充實光陰,見證學生的成長,品味教師的瑣碎幸福。
傳播光。我成為工作室讀寫項目負責人,帶領小伙伴們堅持閱讀,讀書活動受到市、區媒體報道;2021年,我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遴選為南陽市臥龍區首屆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走在了引領團隊的路上。
不做一豐碑,愿做一橋梁,這是工作室和秦老師給我最大的啟發。在完成自我的進化后,去幫助更多的人走向自我成長的道路,讓更多人看見光、追逐光、成為光,我想這就是愛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