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菊 成六三
[摘 要]高職院校畢業生頂崗實習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之一。為了統籌畢業生頂崗實習、合理分段安排和協同校企育人,文章通過梳理當前高職畢業生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原因,針對主要原因,結合相關實習政策,提出解決問題的主要對策,以期為高職院校實習管理全過程考核提供參考。
[關鍵詞]頂崗實習;管理;高職院校;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2(2024)10-0076-03
★課題項目:中國煤炭教育協會教改課題《校企協同推進實習生制度的探索與實踐》(ZMZC2022017);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改課題《高職院校的科教融匯的途徑探索與實踐研究》(JG231031)
隨著職業教育社會地位和作用的不斷突出,職業教育發展越來越快,職業教育改革更需要創新活力,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高職教育教學的頂崗實習環節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措施之一,高職畢業生頂崗實習時間至少需要6個月,涉及各方面因素,其有效性管理一直是高職院校關注的熱點和難點之一[ 1 ]。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方式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發展,職業場景隨之發生變化,企業崗位要求不斷升級,不僅要滿足專業技能要求,而且職業道德素質要求也要綜合化。在這種新形勢的驅動下,畢業生頂崗實習管理將面臨嚴峻挑戰,雖然教育部在2007年出臺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但職業教育頂崗實習過程中,損害學生權益的事件仍時有發生。2021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出臺了新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該規定針對當前職業學生實習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較為實際的策略和措施,規定明確強調了嚴守實習基本規范和底線紅線,即1個“嚴禁”、27個“不得”,強化了實習監管和問責,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定期組織自查、加強日常監管,特別是加強實習安全管理,健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制度機制。規定明確提出了實習管理協同機制,特別是實習三方協議的落實,這些具體的措施對維護職業學生實習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2-3]。
另外,高職院校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學生選擇實習單位,面臨較多挑戰。特別是學校和企業就需要協同對畢業生頂崗實習進行長期、有效管理,處理好實習考核、就業和適應社會素質能力等方面關系是難點問題[4-5]。
(一)學生頂崗實習單位審核不夠嚴謹
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單位審核不嚴謹可能會帶來一系列問題,需要學校、企業和學生共同努力解決。通過強化審核標準、建立嚴格的審核流程、強化校企合作以及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等措施,可以確保實習質量和效果,保障學生權益和用人單位形象。
由于高職畢業生頂崗實習單位可由學生自主選擇,雖然學校和國家有規定要求,學生頂崗實習單位要具備相應的條件,如單位資質、誠信情況、管理水平、實習崗位性質和內容、工作時間、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健康保障和安全防護等,但是學校和學生可能對這些方面缺乏詳細了解。
一是缺乏實地考察和評估。對實習單位的實地考察和評估是確保實習質量和效果的重要環節。如果審核過程中缺乏這一環節,或實地考察和評估不夠深入細致,就可能無法發現實習單位存在的問題。
二是對實習單位背景和資質了解不足。審核過程中可能沒有充分了解實習單位的背景、資質、經營狀況等,導致一些存在問題的實習單位得以通過審核,會給學生帶來權益受損的風險。
三是審核流程不規范。審核流程可能沒有明確的步驟和標準,或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沒有得到嚴格遵循,可能導致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實習單位被通過審核,或審核過程過于隨意,缺乏公正性和有效性。
四是審核標準不明確或過低。審核標準可能沒有明確規定,或者過于寬松,使得一些在資質、誠信狀況、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問題的實習單位得以通過審核,會給學生帶來安全隱患,影響實習效果。
五是缺乏持續監督和評估機制。頂崗實習期間,對實習單位的持續監督和評估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缺乏這一機制,或監督和評估不夠到位,就無法及時發現和解決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影響實習效果和學生權益。
(二)畢業前頂崗實習組織程序不到位
首先,對于組織頂崗實習的單位要形成書面報告,多以單位簡介為主,涉及的評估僅僅是填寫表格,對于新的實習單位,往往沒有具體的歷史數據支撐。這些數據很難獲取,加上對實習企業單位等級缺乏相應的評估方法,較難形成學生實習單位選取的依據條件。
其次,企業的生產過程是否與頂崗實習的內容相對接,企業也不了解實習生學習掌握的專業技能怎么樣。如果不能對接,企業考慮到成本因素,不會真實參與學校關于人才培養方案及實習內容的制定,存在一邊倒的情況。
最后,學生畢業頂崗實習專業對口率的情況就更難了,如今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巨大,能夠提供崗位實習就已經很難得了,如果一味地強調專業對口率,其學生的頂崗實習單位就更難落實。
因此,畢業生實習前組織程序存在不到位的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實習前的培訓和指導不足。在頂崗實習前,學生可能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訓和指導,以了解實習單位的基本情況、工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項等。然而,如果組織程序不到位,可能導致這些培訓和指導不足或缺乏針對性,使學生無法充分準備和適應實習環境。
二是缺乏系統的實習計劃。學校或實習單位沒有制訂詳細的實習計劃,或計劃內容不全面、不具體,導致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缺乏明確的指導,無法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
三是溝通協調不暢。頂崗實習涉及學校、實習單位和學生三方之間的溝通協調。如果組織程序不到位,可能導致三方之間的溝通協調不暢,出現信息不對稱、誤解或矛盾等問題。
(三)畢業頂崗實習管理中校企協同不夠和諧統一
一是學生權益保障問題。畢業生離開學校進入實習單位實習,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和管理環境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是完全不同于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會給學生帶來各種影響。根據相關研究,畢業生頂崗實習遇到的最大問題集中在勞動權益保護方面,特別突出的是人身傷害事故的司法問題。雖然畢業生頂崗實習與學校和企業簽訂了實習三方協議,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學生提交實習三方協議不及時,學校未按規定時間掌握學生畢業實習在崗的情況,以及企業未按實習協議執行相關的報酬制度等,或無償讓學生加班等,造成實習協議形同虛設,較多的學生深陷其中,畢業生頂崗實習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二是學生心理問題。頂崗實習畢業生的心理問題逐年增多。在專業方面,學校的理論和實踐知識很多時候還不能完全與企業工作對接,加上畢業生身份還不是企業的準員工或員工,企業在幫助畢業生專業技能提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畢業生心理有落差,自信心受到打擊,申請換實習單位或崗位等,甚至頻繁請假,導致實習質量效果非常差。在生活方面,作息規律、節假日活動安排以及物質需求等方面都會給頂崗學生造成較大的心理落差。
(四)頂崗實習考核方案不夠細化
畢業生頂崗實習結束后,學校會給企業提供學生的考核表等資料,頂崗實習單位根據學生在崗的實習表現給予評分,學校再結合學生的實習日志、實習報告和實習總結等資料,綜合確定學生的頂崗實習成績。
從實習過程來看,因為學生頂崗實習的好壞和企業利益沒有多大關系,所以企業導師給予實習生表現的評價不一定中肯。學校提供給學生頂崗實習的各種表格、日志等材料煩瑣,導致部分學生應付了事,教師難以評判。但從學校考慮,學生如果不填寫相關資料,就難以了解和掌握學生情況。因此,頂崗實習考核方案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
(一)提高認識,依據國家政策法規,堅決執行頂崗實習管理的相關規定
加強宣傳教育,通過舉辦講座、研討會等形式,向學校師生、實習單位和社會各界宣傳頂崗實習的重要性和意義,提高各方對頂崗實習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明確學校、實習單位和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責任和義務,確保各方都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角色和職責。
根據國家政策法規和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頂崗實習管理制度,明確實習目標、要求、流程、管理責任等。
在實習過程中,加強對實習單位、實習內容和實習效果的管理和監督,確保實習活動按照既定要求進行。
嚴格制定科學的實習考核和評價體系,全面、客觀、公正地評價實習生的表現,為實習生的職業發展提供有力指導。
強化責任追究,對于違反頂崗實習管理規定的行為,應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強化責任追究機制,確保頂崗實習工作的規范有序進行。
(二)運用數字信息技術,融合多方管理,搭建實習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全過程監控和精細化管理
學校通過實習信息化管理平臺,全面管理實習過程,確保實習活動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實習單位通過平臺發布實習崗位、管理實習生、提供實習指導等,實現與學校的有效溝通和協作。
學生通過平臺查看實習崗位、提交實習申請、記錄實習過程、參與考核評價等,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
(三)科學設計考核評價機制,創新考核方式,探索個性化與共性相結合的考核方式
職業教育培養從事一線工作的高技術、高技能和高素質的人才,這是人才培養的要求,適應社會崗位是培養的目標。當學生面臨畢業時,選擇對口或者不對口崗位就業,學生是具有自主權的,因此,培養學生對崗位的興趣也是需要考慮的。圍繞學生興趣和個性化發展,應科學設計頂崗實習考核,創新考核評價方式,可以設計合格或不合格的成績表單,這樣一來,不管學生頂崗實習的崗位如何,其適應的能力都能考核出來,可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
除了傳統的筆試和面試外,還可以引入實際操作考核、項目完成考核、企業導師評價等多種考核方式,全面評估學生的實習表現。利用數字化工具和技術手段,如在線考試系統、實習管理平臺等,提高考核的效率和準確性。合理應用考核結果,將其作為學生畢業、就業推薦的重要依據,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
四是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鼓勵學生在實習中展現特長和優勢。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實習管理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文章在梳理《職業學生實習管理規定》的基礎上,結合高職院校畢業生頂崗實習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系統分析職業教育教學的現實問題,提出了具體的對策,以便為高職院校加強統籌,合理分段安排,處理好實習與職業技能培訓考核、升學備考等方面的關系提供參考。
[1]陳艷.頂崗實習視角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提升探析——基于周記與畢業報告內容分析[J].職業技術,2023(09):60-66.
[2]楊浩,張兵.高職院校工科專業學生頂崗實習與就業問題研究[J].成才之路,2021(11):8-9.
[3]蔣慧亮,朱永,展躍平.基于線上平臺的網格化高職畢業頂崗實習管理模式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20(10):149-150.
[4]霍翠平,呂晉.協同理論視角下高職生頂崗實習成效提升策略研究——以旅游外語專業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4(01):71-72+78.
[5]成六三,楊曉菊.基于企業、院校和學生視角的頂崗實習現狀與對策研究——以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0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