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線下翻轉課堂與線上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POC)混合設計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探索和應用效果。方法:選擇《內科學》的“消化性潰瘍疾病”為教學內容,以皖南醫學院2018級的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2個大班的31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一個班采用翻轉課堂+SPOC混合設計的教學方法,本班級為實驗組;另一個班采用以講授為基礎的教學方法(LBL),本班級為對照班。觀察兩組學生的課前測試和課后測試成績,并開展教學效果問卷調查評價。結果:實驗組學生的課前測試成績與課后測試成績均比對照組有顯著提升(P<0.01)。說明翻轉課堂+SPOC教學方法可以提高預習的有效性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結論:翻轉課堂+SPOC混合設計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可行的、有效的教學模式,可在《內科學》的教學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內科學;消化性潰瘍疾病
Exploration?of?Flipped?Classroom?with?Small-scale?Restricted?Online?Course?in?the?Teaching?of?Internal?Medicine
Wang?Yundong
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Wannan?Medical?College??AnhuiWuhu?241001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xploration?and?application?effect?of?the?mixed?design?of?offline?flipped?classroom?and?online?small-scale?restricted?online?course?(SPOC)?in?the?teaching?of?Internal?Medicine.?Methods:?The?"peptic?ulcer?disease"?in?"Internal?Medicine"?is?selected?as?the?teaching?content,?with?310?students?in?two?major?classes?of?clinical?medicine?specialty?in?2018?as?the?research?object.?One?class?adopts?the?teaching?method?of?flipped?classroom?+?SPOC,?mixed?design;?the?class?is?the?experimental?group;?the?other?class?adopts?the?teaching-based?teaching?method?(LBL),?and?this?class?is?the?control?class.?Observe?the?results?of?the?pre-class?test?and?the?after-class?test?of?the?two?groups?of?students,?and?carry?out?the?questionnaire?survey?and?evaluation?of?the?teaching?effect.?Results:?Stud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1).?It?shows?that?the?flipped?classroom?+?SPOC?teaching?method?can?improve?the?effectiveness?of?preview?and?students'?ability?to?master?knowledge.?Conclusion:?The?teaching?mode?of?flipped?classroom?+?SPOC?is?a?feasible?and?effective?teaching?mode,?which?can?be?widely?used?in?the?teaching?of?Internal?science.
Keywords:Flipped?classroom;?small-scale?restricted?online?course;?internal?medicine;?peptic?ulcer?disease
翻轉課堂最早由J.Wesley?Baker教授提出[1],是借助網絡技術在課堂外傳授知識,教師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提高教學效率[2]。翻轉課堂可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回歸學習本質,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POC)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Armand?Fox教授最早提出并使用,是一種將在線教育與實體課堂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Small指學生數量的規模一般在幾十人到幾百人[3],Private指對學生設置了限制性的準入條件,達到要求的申請者才能被納入SPOC課程[4,5]。SPOC可通過合理分配課堂時間,實現小組輔導、學生相互指導、有組織的討論等達到個性化教學的目的。近年來,線下翻轉課堂和線上SPOC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教師們的關注。
本研究以“消化性潰瘍疾病”為例,選擇臨床專業學生為授課對象,采用線下翻轉課堂和線上SPOC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分別利用這兩種教學方法的優勢,揚長避短,進行混合式教學。探討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內科學》課程中的應用效果,研究是否能通過合適的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期為翻轉課堂+SPOC教學模式在醫學高等教育臨床專業課中的應用奠定基礎,對《內科學》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的提高提供參考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擇《內科學》的“消化性潰瘍疾病”為教學內容,以皖南醫學院2018級的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2個大班的31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一個班采用線下翻轉課堂+線上SPOC的教學方法,該班級為實驗組(156名學生);另一個班采用以講授為基礎的教學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該班級為對照組(154名學生)。兩個大班的學生在之前學過的課程中經歷了相同的培養方案,他們學習了兩年半的醫學相關基礎課程,實驗班和對照班使用的教材與教學大綱完全一致。
(二)方法
實驗組采用線下翻轉課堂+線上SPOC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對照組采用LBL傳統教學模式。教材為供臨床醫學五年制使用的《內科學(第9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教學內容為“消化性潰瘍疾病”。兩個班的教學設計都完全符合《內科學》的教學大綱。課程開始前,將整體實驗設計方案都告知兩個班的所有學生,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
1.?建設線上教學資源
根據“消化性潰瘍疾病”各個新版指南和臨床實踐的具體情況重構教學內容,梳理重點和難點。以知識點和疾病治療發展簡史為思維導圖,錄制時間約為10分鐘的視頻講座。視頻簡單實用,由概念介紹、病例分析、知識總結、思維擴展四部分組成。在雨課堂平臺中上傳教學大綱、教學設計、課堂講稿、授課課件、視頻講座以及拓展知識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教學內容權威準確、知識結構系統清晰以及學習形式多彩豐富的線上自主學習平臺。
2.?線下翻轉課堂+線上SPOC的混合設計
(1)課前??將實驗班學生分成10個小組,每組約15名學生。教師提前1周發布“消化性潰瘍疾病”的教學計劃和授課設計,并布置學生的學習任務。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結合自己的學習能力,確定學習目標,采用合適的學習方法以及計劃學習進度。課前自主學習結束后,需完成“消化性潰瘍疾病”的課前測試。
(2)課中??每組隨機分配一個問題,學生們分組報告學習內容的基本概念,采用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對學生的匯報內容進行評價打分。接著老師詳細點評,同時提出“消化性潰瘍疾病”重難點。然后老師分享典型病例,采用雨課堂隨機點名學生分析病例。最后,老師總結“消化性潰瘍疾病”的教學內容,并繪制思維導圖。
(3)課后??教學結束后進行了后測,并開展基于綜合思考題的課后能力拓展學習和線上線下答疑。
3.教學效果評價
翻轉課堂+SPOC的教學過程實施以后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開展問卷調查和成績分析。
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問卷調查的計量結果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比較。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方差齊采用t檢驗,方差不齊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實驗組的156名學生參加問卷調查(表1)。問卷顯示,翻轉課堂+SPOC混合設計的教學模式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學生認為SPOC+翻轉課堂混合設計的教學模式能激發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溝通能力、提升學習效率、增高學習興趣、加強創新思維能力。
(二)考試成績分析
在課前與課后,實驗班和對照班都進行了完全一樣的試卷測試。對照班有154名學生,課前測驗成績為15.76±5.74,課后測試成績為67.67±18.16;實驗班有156名學生,課前測驗成績為59.28±20.54,課后測試成績為89.08±9.15。
三、討論
線下翻轉課堂+線上SPOC混合設計是一種有效可行的教學模式。此模式把直接教學從集體學習空間轉移到個人學習空間,從而把集體空間變成一種動態的、交互的學習環境。我們為學生分配合適的閱讀材料和翻轉視頻,拓展學生閱讀的深度和廣度。老師在學生運用概念和創造性的學習過程中給予指導,使學生可以在面對面的課堂時間獲得更豐富、更有意義的學習體驗,高校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極大的促進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在此教學模式中,教學策略和課程設計得到了優化,讓學生按自己的節奏主動學習,學生的成績和思考技能得到了提升并且成為了自我管理的學習者。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中心,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價值,被賦予更多的選擇權,更愿意承擔起自己的學習責任。教師不再是三尺講臺上的講演者,而是努力去創造積極主動的學習環境的設計者,讓所有學生都能主動參與他們自己的學習。線下翻轉課堂+線上SPOC混合設計的教學模式幫助教師要成為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
本次研究選擇了已完成2.5年的醫學相關基礎課程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兩個大班為研究對象,講授的內容為“消化性潰瘍疾病”。對照組采用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LBL教學模式,實驗組采用線下翻轉課堂+線上SPOC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線下翻轉課堂+線上SPOC混合設計的教學模式主要包括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開課前,兩個班都進行了課前測試,測試成績有顯著性差異,實驗班明顯好于對照班。說明構建雨課堂線上教學資源的預習模式比傳統課本式預習更有效。采用線上課程學習來實現小步調、碎片化的學習,同時通過線下課堂促進師生互動和交流[6,7]。我們為每個知識點錄制視頻講座,重構教學內容,構建了線上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一個有教學大綱、教案講稿、教學計劃、教學課件、視頻講座以及拓展知識材料的自主學習平臺,既有利于預習,也有利于課后的持續不斷學習。在課中以翻轉課堂為主,首先學生以概念介紹為主要內容進行匯報;接著老師點評,提出重難點;然后老師分享病例,學生分析病例;最后老師知識總結。課堂教學設計體現了“注意”和“關聯”的動機模式,學生能夠在緊張有序的課堂環境中通過良好的有效互動解決病例問題,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我成就感[8]。翻轉課堂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充分學習程序性知識的概念和規則部分,在課中通過變式練習讓學生不再依賴于陳述化的操作流程,最后能夠根據要求靈活自如地完成相關操作,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改善消極的學習態度,提升創新思維能力[9]。課程結束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開展問卷調查,并進行和成績分析。成績結果表明,實驗班的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班。說明線下翻轉課堂+線上SPOC相結合的混合設計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消化性潰瘍疾病”章節的測試成績,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較好。
綜上所述,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并不能滿足現有的教學需求,而采用線下翻轉課堂+線上SPOC混合設計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是一種可行有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Armando?Fox.From?MOOC?sto?SPOCs[J].?Communications?of?the?aem,2013(12):38-40.
[2]?Pomerol?J?,??Epelboin?Y?,??Thoury?C?.?What?is?a?MOOC?[M].?John?Wiley?&?Sons,?Ltd,?2015.
[3]?顧一非.?SPOC教學在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排球選項課中的應用研究--以揚州大學為例[D].?江蘇:揚州大學,2021.
[4]?徐葳,賈永政,阿曼多·福克斯,等.從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清華大學MOOC實踐的學術對話[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4):13-22.
[5]?黃馨瑤.全英文教學模式下的“微觀經濟學”示范課程建設——以東莞理工學院教學實踐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2(33):25-28.
[6]?閆高原,蔡慧.基于SPOC的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新模式[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5?(06):?34-37.
[7]?李小龍,曾兆敏.?基于?SPOC?的高職院?;旌鲜浇虒W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0):23-28.
[8]?張俊秀,鄭書國,李先偉.基于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與翻轉課堂交互反饋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1,42(03):244-248.
[9]?趙麗,張慧.基于ITIAS的翻轉課堂教學行為及效果分析[J].中國大學教學,2022(11):87-95.
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教學研究項目(2016jyxm1085)
作者簡介:王運東(1981—?),男,安徽樅陽人,研究方向:消化內科學,博士,副主任醫師,講師,研究方向:消化內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