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黨建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以黨支部建設為出發點,著力提高學生黨員的政治素質和綜合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由之路。目前高校學生黨支部存在支部結構不合理,組織生活不規范;黨建業務融合度低,引領作用不強;支部特色不鮮明,組織凝聚力不大等問題,本文探索“支部建在專業上”的學生黨建模式,分析師生共建支部的必要性,通過有效運行方式提高支部建設成效。
【關鍵詞】支部建在專業上|黨建模式|創新實踐
一、當前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現狀
(一)支部設置不合理,組織生活不規范
學生黨建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以黨支部建設為出發點,著力提高學生黨員的政治素質和綜合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由之路。目前高校黨支部主要以學生黨支部和教工黨支部為主,學生黨支部由輔導員和學生組成,教師占比極低,大多以年級為單位進行黨員的培養與教育工作,支部覆蓋面較大,僅由輔導員教育培養,難以兼顧。支部組織活動困難,活動效果不明顯,組織生活質量低,導致很多黨建工作流于形式、模式化。同時自主開展工作的意識薄弱,學生黨員積極性低,主動參與率不高。
(二)黨建業務融合度低,引領作用不強
將教工支部和學生支部分開開展黨建工作,長此以往逐漸出現黨建與育人“兩張皮”現象。主要表現為黨建活動與業務工作不交叉、師生黨員單向溝通和教師黨員引領學生不夠等問題。支部黨建工作成了理論學習念報告,實際工作談心得,支部建設缺乏創新,活力有限。教師黨員對學生的模范和示范作用有限,教師黨員的育人功能發揮不夠,服務意識和引領范圍受到制約。學生黨員相仿相效,離開支部模范作用發揮不到位。
二、“支部建在專業上”黨建模式意義
(一)提升黨支部建設質量的迫切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得以貫徹落實的基礎,“支部建在專業上”將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緊密聯系在一起,充分發揮師生合力,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高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水平。
(二)激發黨組織內在活力的有力舉措
目前,隨著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逐漸提高,高校基層黨組織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大學生思維的活躍與支部管理相對封閉的矛盾,這對于高?;鶎狱h支部創新工作、黨員教育培養是一個不小的考驗。高校基層黨支部必須要創新黨建模式,師生合編,優勢互補,教學相長,從而激發新時代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內在活力。
(三)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是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的需要,要尊重教育規律、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和各環節。通過“支部建在專業上”,把專業相同的教師和學生融合到一起,教師更加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學習情況,提高專業育人水平。同時教師吸引優秀學生黨員加入課題科研團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一方面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專業認知水平、實踐素養,另一方面也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科研力量的增強,貫徹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
三、“支部建在專業上”黨建模式運行方式
支部是戰斗堡壘。本文以濟寧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為例進行了實踐探索,從三個方面提升黨支部運行實效。
(一)建好行政架構,壓實支部責任
第一,調整模式,理順機制。改變原有輔導員按年級帶班模式為按專業帶班模式,學院共有三個專業,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和針灸推拿學專業的學生各由兩名輔導員固定負責,臨床醫學(省屬公費醫學生)專業由三名輔導員固定負責。交接完畢后,學院的學生管理工作將以專業為支點開展,為支部建在專業上奠定行政基礎。
第二,建好架構,發揮作用。改變以往傳統的學生黨支部橫向劃分,成立以專業方向為縱向結構的專業黨支部,分別為臨床醫學(省屬公費醫學生)專業黨支部、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黨支部和針灸推拿學專業黨支部,把組織育人、教師教育、學生學習、導員引領融為一體,協同并進。
(二)建立新模式,促進黨建業務雙贏發展
一是在管理模式上:在專業黨支部建設的基礎上,按年級成立黨小組,規范組織生活制度。開展教師帶學生,老生帶新生的“傳幫帶”模式,從大一到大五“一條龍”服務于學生的入黨培養、專業學習、實習考試、創新實踐、專業競賽、考研就業、班級管理等7條“育人線”?;顒咏M織結合學生黨員的學習和生活實際,定期召開專業學習交流會、讀書分享會和專業學術論壇,積極開展迎新送老、義診進社區、暑期“三下鄉”等實踐服務活動,切實提高黨支部的凝聚力。
二是在運行模式上:充分發揮教師黨員的主導作用,以黨員教育管理和專業素質培養為載體,以專業基礎學習和專業創新實踐為途徑,以教師在研課題以及學生創新實踐和文化活動為途徑,加強師生黨員的聯系。在支部活動中融入教學反饋環節,通過學生黨員集中反映學習問題,及時與教師探討溝通,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在教學科研、工作學習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三)找準示范點,發揮基層黨組織堡壘榜樣作用
抓實黨員示范引領,通過開展學先進、學典型、學榜樣系列活動,彰顯榜樣力量,打造黨建品牌效應。各支部通過定期開展“黨員先鋒崗”等各類活動,引導優秀師生黨員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通過電視廣播、新聞媒介、主題班會等方式,營造人人爭先進的良好氛圍,樹立榜樣,讓身邊的師生感受到榜樣的作用,帶動學院工作的發展;通過在支部間開展“黨員示范黨課”“支部活動評比”等活動,引領各支部踐行“為黨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促進黨建工作的開展。
四、“支部建在專業上”黨建模式運行成效
一是優化師生黨員比例,規范組織設置。通過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工與學生共建黨支部的示范性和引領力,從而將傳統的扁平化結構建立成矩形架構的黨組織,這不僅降低了組織架構的復雜性,也增強了運行成效。同時,優化了師生黨員的比例和結構,提高了組織生活規范性。既激發了新鮮血液不斷輸入的新鮮活力,又較大限度地確保組織的穩定性和傳承性。
二是促進師生交流,實現教學相長。通過支部組織生活規范建設和支部活動有序開展,有力改變了學生與教師單向聯系的傳統方式,拓寬了雙方交流途徑,促進師生雙方有效溝通,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惑、所盼,從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師德師風建設成效明顯。師生關系融洽,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學生進一步夯實專業素養,綜合素質得以全面發展。支部建在專業上后,黨員積極性、歸屬感大幅提高,較大限度實現教學相長。
三是拓寬育人平臺,促進深度融合。支部建在專業上,育人陣地得以拓寬,將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主觀能動性成分結合,教工的教師和黨員雙重屬性充分激發,促進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培養和管理考察。教工黨員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強化政治引領,夯實教學基礎,解決實際困難,扮好“人生導師”的角色,同時提升了學生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知識技能,實現教學科研、學生管理與支部建設深度融合。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徐婕.“支部建在連上”對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經驗啟示[J].領導科學論壇, 2021,(12):138-142.
[3]楊明鳳.當前高校學生黨建現狀及對策研究[D].導師:晏惠.西南政法大學,2019.
[4]戚曼,江旭恒.支部建在班上加強高校學生基層黨組織建設[J].山西青年,2018,(11):166.
[5]李禎海,鐘海松.“支部建在連上”:高?;鶎狱h建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 綏化學院學報,2023,43 (02):117-118.
【本文為2022年度濟寧醫學院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課題項目“高?!爸Р拷ㄔ趯I上”的學生黨建模式創新與實踐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濟寧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