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引路人,是家長托付家庭希望的親密合作者,是學校實施教育教學理念的主要執行者。在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征程中,班主任更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線擔當者,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基層貫徹者,以及“雙減”政策切實落地的推動者。多元的教育使命對班主任的專業勝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要學會自我賦能,在自我發展中提升教育工作的效能感,享受教育所帶來的美好人生。
積極學習,賦能專業。班主任的職業幸福感源于工作的效能感。經驗上,我們不難發現,對于工作中同樣的教育教學和管理任務,每一位班主任都有不同的感受。專業能力強的班主任有張有弛,學生喜愛,家長信任,同事支持,領導滿意,他們自己也沉浸其中,樂此不疲,不斷創新。然而在專業能力上還有提升空間的班主任,常常感到壓力大,工作任務讓他們焦慮感倍增,導致他們很難體會到教育工作所帶來的幸福感。因此,越是感到有壓力的班主任越要主動覺察,主動調節。班主任要積極投身于專業學習中,通過讀書、實踐、研討、反思,主動總結,理性提升。當班主任成為一名開放的學習型教師時,他們的教育專業素養就在顯著提升,工作的效能感和成就感就會與日俱增。
真誠溝通,賦能人際。教育工作關系到師生互動、親師合作、同事協同。班主任需要主動處理好教育過程中相關主體的關系。當然,教育關系是一種特殊形態的人際互動,班主任不僅需要提升專業能力,還要密切關注自己的人際關系心態,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歷史責任,用坦誠的心、專業的情、溝通的術,與學生、家長、同事主動互動,努力達成專業共識,為自己的教育生涯拓維展域。
協同合作,賦能管理。德國教育家、哲學家赫爾巴特認為,不注意兒童不守秩序行為的教育,連兒童也不認為它是教育;如果不緊緊而靈巧地抓住管理的韁繩,那么任何課都是無法進行的。班主任要具備管理課堂和學生集體的基本能力,還要具備協同家庭做好學生生活管理的能力。班主任要通過家長會、家訪等方式,在家校合作中努力提升協同的能力,將與學生成長有關的力量和資源進行有效管理與整合,為兒童的健康成長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有機生態。
教師是社會發展的寶貴財富,社會都要予以真誠的關心關愛。教育是專業的工作,班主任更要與時俱進,積極自我賦能,不斷成就幸福的教育人生。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汪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