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高中體育專項拳擊課堂教學為抓手,聚焦“雙新”引領下的線上教學,以帶領學生“好好鍛煉”為目標,通過教學實錄、案例分析、課堂實踐、專家訪談、技術解析等形式,呈現了有效線上教學活動設計的思考與實踐。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新教材的特點,理解、領悟高中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注重教材研析,落實單元活動,關注課堂“素養、專項、融合”,設計“情境、結構、活動”,將“教會、勤練、常賽”常態化,提升信息技術賦能課堂教學的能力,踐行基于核心素養培育、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高中體育專項化高品質教學。
關鍵詞:情境教學;體育專項化;拳擊線上教學;活動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05-0026-03
從教學方式的變革進階到育人方式的轉變,線上與線下體育教學已成為“雙重”授課新趨勢,可隨時隨地因各種特殊情況變化而“切換”授課模式。本研究基于線上與線下的有效融合,探索線上拳擊教學活動設計新方式,優化線上教育教學新方法、新手段、新形式,從而實現“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的有效融合,落實“教會、勤練、常賽”的基本要求。
一、指向“問題情境”的拳擊教學優化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設計旨在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走進體育課堂,帶著動機主動學習,帶著困惑進行互動交流。以問題引導學練,引發思考和實踐,聚焦小單元內容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提升學生綜合運動能力素養,實現從“以教為主”向“以學為主”的真正轉變。在規劃的(小、中、大)單元中確定關鍵問題,從教學目標出發,基于學情、教材、教法分析,結合學生學習需求,構建單元或課時“核心問題”框架,在此基礎上設計“解決問題”的活動環節,在各環節實施過程中培養學生必備品格、關鍵運動能力;有效落實從“只關注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向“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轉變(圖1)。
二、優化拳擊線上教學實踐活動設計
以橫向屬性劃分,從學練環節—學生活動—活動目的—技術支持等四個板塊進行構架;縱向從活動環節分析梳理,應把握課的主要教學環節,合理設計小環節學練內容具有邏輯性、層次性、關聯性,關注結構化、情境化教學,以主題為引領,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導向,聚焦有效活動設計與目標達成度。在基本部分環節設計方面,力求避免單一知識點的教授,把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有效整合起來,進行組合式、串聯式、套路式、主題式、項目式教學模式。倡導多樣化教學方式,優化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與資源有效利用開發,基于線上拳擊教學多元化的情境創設,將核心知識點、關鍵技能置于真實復雜的情境之中,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團隊合作、探究學習的活動環節設計,引導學生用結構化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圖2)。
三、情境與活動設計實例
(一)情境創設一
1.活動名稱:擊打紙拳靶、擊打空心紙拳靶。
2.動作方法:(1)擊打紙拳靶,準備3張A4大小的紙作為拳靶,標上數字序號1、2、3,粘貼在衣架上,或懸掛在其他位置,高度適中。聽口令,或自主練習直拳組合打靶練習。(2)擊打空心紙拳靶,前、后手直拳組合,打空心紙靶時,拳頭或手腕等部位不能觸碰到紙靶(圖3)。
3.要點提示:實戰姿勢準備,擊靶要準確,注意適當距離,兩拳打一點,銜接迅速,力達拳面;注意蹬地、轉髖、轉腰、轉肩、擊打。保持正確實戰基本姿勢,兩肘夾緊,目視前方,含胸收腹、收下顎。
4.活動實施:(1)教師示范,問題引導:兩點之間,什么距離最短?直線距離最短,所以直拳進攻路線一定是走直線,進攻時間短而快易得分。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打固定靶練習,體驗正確技術動作路線。(2)在自主練習環節中,教師巡視指導,結合學生練習情況,發現個性與共性問題,教師講解示范利用擊打空心紙靶進行糾錯改進(表1)。
(二)情境創設二
1.活動名稱:“耳聽”數字信號,反應打紙靶;“眼觀”靈活靶位,師生隔屏互動,移動反應打拳靶;拳王爭霸賽,師生PK賽。
2.動作方法:學生手纏毛巾作為拳擊手套,教師示范并講解比賽要求:(1)“耳聽”數字信號打靶,教師喊數字,學生按聽到的口令數字順序依次打靶(如2,3,12,23,121……)。(2)“眼觀”教師移動拳靶,模擬反應打拳靶練習,直拳與前后移動步法相結合的反應練習。(3)線上拳王爭霸賽,比賽為兩局制,每局時間為30秒,裁判員需要判斷對方直拳打靶的正確性,需記錄對方有效打靶及無效次數,教師觀測動作質量,師生均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評分。
3.要點提示:步法靈活,出拳路線正確;前后腳掌蹬地,擰腰轉胯轉肩;目視靶位方向,連擊迅速;注意步法移動與靶位間距把控。
4.活動實施:(1)學生基本掌握前后手直拳+前后移動步法技術組合,接下來巔峰對決環節,“拳”力以赴闖關賽第一站:聽信號反應打靶練習??简灤蠹覍夹g的理解和應用。(2)“拳”力以赴闖關賽第二站:師生隔屏互動,移動反應打拳靶。(3)“拳”力以赴闖關賽第三站:線上拳王爭霸賽。采用系統隨機分組抽簽,產生雙方對陣圖表,師生共同擔任裁判評分,掃描二維碼進行后臺評分。
5.問題預設:前后直拳組合連擊不迅速;直拳組合與移動步法的配合不協調。
6.糾正方法:(1)“耳聽”數字信號,目標激勵,反應打靶練習;(2)“眼觀”教師移動拳靶,模擬直拳組合反應打拳靶練習,隔屏對抗,師生動作相反。
(三)情境創設三
1.活動名稱:專項體能——“巾”尼斯體能挑戰賽;放松拉伸——“巾”力而行。
2.動作方法:(1)巧妙利用毛巾作為輔助器材,設計綜合體能練習:實戰勢跳步、單腿跨越、拳速出擊、弓箭步沖拳等,主要涉及下肢力量、上肢力量、爆發力、核心力量的鍛煉方法。(2)放松拉伸“巾”力而行,利用毛巾設計多樣的關節放松拉伸練習。提高興趣,增加實效,有效幫助學生發展體能,促進技能,科學放松,激發居家鍛煉思維方式與方法。
3.要點提示:提示學生遵循“量力而行,安全第一”原則,正確利用毛巾進行有效鍛煉、放松拉伸,根據自身的素質能力,可適當在不同體能技術要求上做簡化、時間次數上做調整。動作要規范,關注肌肉和關節的穩定性,控制節奏,合理配合呼吸。
4.活動實施:(1)通過觀看教師示范視頻,現場進行講解動作要領,語言激勵提示。過程中盡量減少噪音,文明鍛煉,樹立不擾民的意識。(2)組織學生跟隨體能練習視頻,積極參與學練,共設計8種體能練習,每個動作完成30秒,組間無休息。(3)教師隔屏巡視學生學練情況,糾正指導錯誤動作,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練習,拉近課堂距離,活躍課堂氛圍。
5.問題預設:由于個人體質的差異性,個別學生練習動作不到位。
6.糾正方法:教師巡視,及時個別語言提示,視頻演示正確動作,后期日常課上增設針對性體能練習。
四、教學成效
1.敢于實踐創新,優化線上教學設計方式與方法,轉變育人形式,將情境創設與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有效“捆綁”。
2.合理“借用、巧用、實用”空中課堂及大數據資源,做到“四預”即“預習、預知、預練及預留問題”,待課堂學練時交流反饋。
3.設置多樣、趣味性的學練情境,有效拉近師生間互動的距離,線上體育課仍要凸顯“學、練、賽、評”一體化的居家課堂新模式,不斷實踐探索,來實現線上與線下教育教學的“零距離”。
4.線上教學還原“專項課”本真,從專項技能尋找突破點,借助居家生活環境與生活學習用品,巧妙設計學練器材,鼓勵并引導學生學會自主鍛煉的思維方式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