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2023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三新背景下高中大單元教學實施策略研究”(編號:JCJYC2325100105)。
摘? 要? 新課標、新高考與新教材的實施,為高中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大單元教學模式通過整合單元內的教學內容,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本文基于大單元教學的內涵和特征,探討了大單元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意義,并提出了在“三新”背景下高中大單元教學化學學科的實施策略,包括明確教學主題、強化單元整體教學、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創設教學情境和重構教學內容單元等,以期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三新”背景;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995(2024)04-0066-03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加快,特別是新課標、新高考與新教材的實施,為高中教育帶來新的活力。這些改革旨在通過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以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需求。如何通過高中化學教學有效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是當前高中化學教師必須深入研究的問題。大單元教學便是在此背景下備受關注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強調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通過大主題或大任務的引領,實現教學內容的結構化和學習活動的有序開展。
一、大單元教學概述
(一)大單元教學的內涵
大單元教學的核心在于將教學內容和活動圍繞一個完整的單元進行組織和設計。這種模式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通過整合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和課外實踐,形成一個系統化的教學過程。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的實施過程通常遵循以下步驟:首先,通過單元導學引入主題,為學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識和學習目標;其次,教師通過示范教學展示關鍵概念和技能;接著,學生參與遷移訓練和對比實驗,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新的情境中;最后,通過拓展訓練和總結評估,鞏固學習成果并反思教學過程。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豐富了教材內容,而且通過系統整合重點和難點,使得教學內容更加連貫和有序,有助于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識點。[1]。大單元教學的實施,對于高中化學教師而言,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它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從而促進學生在化學學科上的深入學習。通過引入大單元教學,教師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內容,設計富有挑戰性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二)大單元教學的特征
1.主動性
大單元教學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探究。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成為學習過程的主體。教師的角色也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習引導者和協助者。教師通過設計各種互動合作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學生在主動探索和實踐中,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還能夠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長。[2]
2.遷移性
遷移性強調學生能夠將在一個單元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遷移到其他領域或情境中。這種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至關重要。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擬實驗等,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并加以應用。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能夠鞏固所學知識,還能夠提高自己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3.整體性
整體性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不僅要考慮單個知識點的傳授,還要考慮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整體結構。通過整合相關的知識點和技能,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種教學模式強調學科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跨學科的綜合,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化的思維模式。
二、“三新”背景下大單元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意義
在新課程標準、新高考模式和新教材的共同推動下,高中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標已經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這一轉變要求高中化學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3]大單元教學作為一種綜合性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它有助于實現知識與能力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大單元教學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大單元教學有助于實現知識與能力的有機結合。通過整合相關的知識點和技能,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同時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這種教學模式強調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和應用,使學生能夠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其次,大單元教學通過融合教學內容和評估標準,實現更理想的教學效果。在這一過程中,學業質量標準——即學生應達到的學習成果——能夠超越單純的知識點掌握,實現對課程內容標準的深入拓展。內容標準,作為教學的基礎,確保了學生對必要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為學業標準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單元教學使學生不僅能高效學習知識,更能將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從而在掌握內容標準的同時,實現學業質量標準的拓展。
最后,大單元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引導教師明確教學目標,確保教學活動在整體性和科學性方面得到加強。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清晰地規劃教學過程,確保每一步都緊密圍繞既定的教學目標進行,從而使教學行為更加系統化、有序化,并以科學的方法促進學生學習。
三、“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明確大單元教學主題
在實施大單元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深入理解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并進行綜合統籌。教學內容應超越單純的知識點講解,不斷拓展和延伸化學知識。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合理規劃大單元教學內容,整合相關知識點,進行適當的加工與設計,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設計過程中,教師應圍繞一個中心主題,遵循遞進原則,并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明確教學主題,為后續教學工作提供方向。[4]例如,在教授化學物質相關內容時,教師需研究教材內容,加以整合,依據新課標整合物質分類、變化等方面的內容,重視對物質提純、檢驗等重難點內容的掌握,通過健全的知識體系完成大單元教學工作,然后分析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不斷優化教學方案,從而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強化單元整體的教學
在“三新”背景下,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的實施需要強化單元整體的教學。教師應該將學習目標、教學內容和新課標思維模式有機結合起來。為了確保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基于教材內容和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重新組織和開發教學資源,創造出新的教學環境。在設計單元教學時,教師應該具備較強的整體觀念,以確保大單元教學計劃的有效實施。[5]。例如,在教授“氧化還原反應”單元時,教師需要仔細分析教學內容,如氧化反應、還原反應、置換反應等,重新組織相關知識點,利用大單元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掌握關鍵知識點。大單元教學的應用有助于合理分配教學資源和時間,使教師能夠更多地專注于解釋重要且難以理解的內容,而不是平均對待單元內的所有教學內容。
(三)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大單元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需求為中心設計教學活動,培養他們的自主意識并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發現學習的動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態度。[6]。同時,教師應該關注教學過程的問題化,讓學生在實際生活和經驗中展開學習,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分析、探討和解決問題,促進他們展開自主探究學習。例如,在教授雜化軌道理論時,教師可以從整個單元出發,依據水、甲烷、氨氣從基態原子軌道重疊角度形成的分子鍵角的實際鍵角差異,設計出相關的問題,如根據基態原子軌道重疊角度與方式,水與氨氣鍵角與實際鍵角為什么存在差異?以基態原子軌道電子情況為基礎,1個碳原子可以與多少氫原子相結合?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學生可以從實際情境出發,探究原子軌道的電子情況對分子鍵角的影響,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和動力,這樣學生將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的角色也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
(四)創設大單元教學情境
為提升大單元教學效果,教師應創設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情境創設應基于學生實際和教學目標,確保教學情境的有效性。[7]。大單元教學能夠整合整個單元的化學知識與內容,將其形成完整知識鏈,因此創設教學情境有利于做好教學工作,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扎實掌握化學知識。在創設大單元教學情境時,教師應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如探究法、合作學習法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多元化發展。教師設計的教學情境不僅應具有趣味性,還應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8]。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情境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例如,對于“化學與可持續發展”單元的教學,教師有機會可安排學生實地參觀化工企業,親身觀察其生產和加工流程,或者利用多媒體資源播放相關視頻資料。這種情境創設有助于學生深刻認識到化學知識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中的實際應用,增強他們對化學學科的興趣,并激勵他們積極完成學習目標。
(五)重構教學內容單元
重構教學內容單元的目標是為教學服務,教學內容和組織方式會影響學生對信息的接受和處理。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情感和智力特點科學設計教學目標,重新構思化學教學內容單元。教育教學中,教材是基礎,而教材中的內容由一個個單元構成,每個單元都有相應的主題。在大單元教學中,以單元為基礎展開教學可以加強內容整合,改變知識結構,以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大單元教學設計中,教師需要從教學內容、方法和目標三個方面展開,使教學內容呈現相關性和層次性,教學目標具有整體性,教學方法更具靈活性,以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質量,幫助學生高質量完成化學知識的學習。
總之,新課標、新教材和新高考的推出和實施對高中化學教學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了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工作,教師需要引入大單元教學模式,以更好地滿足“三新”要求,提高教學質量。高中化學教師通過明確大單元教學主題、強化單元整體的教學、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大單元教學情境、重構教學內容單元五個策略能夠充分發揮大單元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幫助學生提升化學核心素養,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馮存良,鄢陵縣第一高級中學,河南 許昌 461200)
參考文獻:
[1][3][4] 李飛虎.高中大單元活動教學的實踐研究——以化學學科為例[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27):90-91.
[2] 張躍.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策略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27):134-136.
[5] 云小賽.普通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理解圖式研究[J].課堂內外(高中教研),2021(3):1.
[6] 劉學海.高中化學大概念單元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融合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3(1):3.
[7] 韓娟娟,李玉州.深度學習下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的實施策略探討[J].環球慈善,2022(2):13-15.
[8] 張春蘭.基于情境融合的高中化學大單元教學實踐研究——以鐵及其化合物為例[J].學周刊,2023(26):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