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漪

摘 要:在英語課堂中,由于學生語言知識的不足以及接觸機會少,對比于繪本閱讀,英語短劇運用得不多。但是如果將英語短劇引入小學英語課堂,不僅可以為英語教學增添活力,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還能帶領學生進入短劇的角色之中,使學生深入體會到英語短劇的情感和內涵所在,充分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更能在表演的過程中,促進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繪本;英語短劇創編
一、利用英語繪本故事開展英語短劇創編教學活動的意義
(一)“雙新”引領下的育人理念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英語課程圍繞核心素養,體現課程性質,反應課程理念,確立課程目標。語言能力指運用語言和非語言知識以及各種策略,參與特定情境下相關主題的語言活動時表現出來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提升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發展跨文化溝通與交流的能力。
英語學習活動觀體現的學習理念是: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在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為指導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圍繞真實情景和真實問題,激活已知,參與到指向主題意義探究的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一系列學習和運用語言的活動中。
(二)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短劇表演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具有形式活潑、內容生動等特點,可以為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提供重要的補充,對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目前在新課標的引領下,英語繪本閱讀在課堂中的應用比較常見,學生對于繪本閱讀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僅限于用繪本閱讀發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表達能力還是遠遠不夠。經過課堂觀察發現,學生對于繪本故事閱讀興趣比較濃厚,而且對于故事情節猜測以及改編表現出積極的態度。受到語文課本劇以及戲劇表現啟發,讓學生在繪本故事閱讀的基礎上進行短劇創編,從而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短劇表演在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眾所周知,在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而短劇創編則是一種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最佳方式。
二、利用英語繪本故事開展英語短劇創編教學活動的實踐
(一)立足于中華傳統文化,以寓言故事為基礎開展的英語短劇創編
本課時是2011教科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Module 3的繪本閱讀課,主題為Numbers,該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Module 3學習的基礎下,學生已經掌握了numbers相關單詞,能運用句型“How many ... are there? There are ...”來回答數量問題。The Kings Yu Player是《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第一級下》中的一本故事類讀物。講述了不會吹竽的Wuzi混在眾多樂師中欺騙國王多年,最終險些被新帝發現,倉皇逃離的故事。學生在三年級語文課上已經學習過故事《濫竽充數》,對故事情節非常熟悉,因此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學習用英語講好這個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并把故事改編成英語短劇。同時,設計合理、適切的問題鏈,去拓展學生對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從而促進學生多元思維的發展,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培養學生閱讀素養。借助繪本向學生宣揚中華傳統文化,并讓學生深入學習南郭先生的人物性格,并評價他的行為,為學生提供了一定的語言基礎以及文化背景。最后讓學生把繪本改為劇本,并試著演出來。還可以讓學生對寓言故事的結尾進行猜測以及改編,以劇本創編的形式輸出。
(二)立足于人與自然范疇的教育,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目標的英語短劇創編
本課是以教科版六年級下冊Module 2 Unit 4 We can save the animals為主題的繪本閱讀課。本課以兩個篇章閱讀為主,先以繪本Saving the animal babies讓學生了解動物寶寶們發生了什么事情(What)、人們是怎么幫助他們(How to save),從而引申出保育動物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第二個篇章則是一個關于the Shark and the Nemo的故事劇本。讓學生閱讀以及找出劇本的主要要素,如場景、旁白者以及角色的分配(如右上圖)。最后,拓展環節中可讓學生選擇兩種動物創編一個關于動物保育的劇本。
(三)立足于模塊整體設計,以學生身邊的情景話題為背景的英語短劇創編
本課是教科版四年級下冊Module 6 Celebrations一節綜合拓展課,內容是圍繞如何給他人舉行慶祝活動展開的。選用的繪本故事是培生兒童英語分級閱讀Level 1 Mr Big Has a Party。故事講的是大個子先生要舉行生日派對,孩子們扛著大大的禮物送給大個子先生,同時大個子先生為孩子們準備一個巨大的蛋糕。該故事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大個子先生在他有著大大的門和窗的大房子里舉行派對;第二部分講的是孩子們抬著三份大大的禮物給大個子先生;第三部分講大個子先生給孩子們一個大大的驚喜。雖然學生在之前沒有接觸過過去時,但故事情節比較簡單,不難理解。通過繪本學習新單詞、新句型后,把學生分成8個小組,每兩個小組負責介紹一個節日。按照小組分工表合作續編短劇,最后抽取兩個小組進行短劇表演。
三、利用英語繪本故事開展英語短劇創編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本次教學實踐過程中,“繪本閱讀”與“戲劇創編”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作用。但是要充分利用兩者的優點,是有點難度的。通過對這幾節課的實踐過程觀察,還存在著幾個問題需要反思改進。
(一)教師在教學中過分依賴繪本,使學生的知識面受到限制
教師在教授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受到了繪本中語法以及新單詞的限制,導致學生僅關注繪本中的句型以及單詞,使學生在劇本創編過程中的語言使用過于單一,創意能力受到限制。教師在教授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應該多讓學生發散性思維,多拓展關于此話題的單詞以及句型。
(二)教師在學生進行劇本創編的過程中給予過多的干預
繪本閱讀為劇本創編提供情景以及語言框架,如果教師給予學生足夠創作的空間,劇本才會編得好,也才會生動有趣。劇本本來應由師生共同創編,教師負責宏觀把握和引導,創編的內容則由學生來完成。但由于受到常規課堂教學的影響,教師有時在創編劇本時干預太多,對于學生在創編劇本時提出的建議采納不多,肯定之處不多,對考點以外的知識拓展得少,擔心浪費時間,所以創編出的劇本內容不夠新意、不夠接地氣、不夠生動鮮活,不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
(三)教師過分關注學生劇本內容的語法,忽略學生的創造思維發展
在學生創編短劇的過程中,教師過分關注學生劇本中的語法是否正確,倡導只寫學過的知識,倡導只寫本節課新學的知識,這樣學生的創作空間受到了大大的局限。為了使短劇創編的作用能夠真正地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教師需要確保班級中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可以有機會積極參與其中。在創編短劇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明確在短劇創編的過程中有哪些學生需要參與,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又有哪些學生需要參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工時,一方面要能夠充分考慮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另一方面也需要對于學生自身的特長有充分的考量,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有具體任務。而學生在有了具體的任務之后,就能夠更好地掌握新的句型以及新的詞匯,將原本在書本中呈現的知識轉化成自己表達的元素,并合理地運用,將其融入劇本創編之中。
四、總結
通過實施以繪本閱讀創編短劇教學活動,有效地結合課堂教學內容,豐富了教學形式,讓學生體驗不同形式的輸出方式,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和傳統文化,鼓勵他們傳承本土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豐富學生的英語素養的同時也要重視文化品格的培養。同時,有利于創新小學英語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英語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培養跨文化意識,進而認同本土文化,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取向,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此外,讓學生在圍繞主題的聽說讀寫活動中去認識短劇創編、體驗短劇創編、豐富個人情感,從而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內化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認知,形成優秀的文化品格。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程曉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例式解讀小學英語[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22.
[3]鄭舒靜.情景短劇表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20).
[4]薛芬.英語短劇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實施和意義[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5(03).
[5]徐園.“微戲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教育藝術,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