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金華
[摘 要]當前,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重視課外繪本資源,忽略課內資源;閱讀模式過于陳舊,缺乏創新性和吸引力;繪本閱讀與寫話教學割裂,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通過充分挖掘繪本資源、創新閱讀方式、發揮繪本讀寫結合的優勢,促進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繪本;語文教學;低年級;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4)13-0050-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語文新課標”)在第一學段 (1~2 年級)的“閱讀與鑒賞”中明確提出了“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的教學要求,強調了繪本閱讀對小學生的重要性。繪本,英文讀作Picture? Books,顧名思義,是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書籍,兼顧視覺藝術與語言藝術,是啟發兒童想象力、語言能力、情感交流能力的讀本。繪本更多的是通過一系列彩色圖片來展示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內容短小、趣味性強,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閱讀。
一、繪本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運用的優勢
(一)符合學生心理發展規律,有助于培養學習習慣
低年級學生能記住的生字不多,當他們閱讀純文本書籍時,往往會感到枯燥,從而產生排斥心理。繪本中的圖片色彩鮮艷、栩栩如生,具有生動形象和趣味性強的特點,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心理,容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繪本用豐富多彩的圖畫來展示復雜的故事情節,能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高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能夠增強文化認同感,促進文化素養形成
繪本通常包含豐富的信息,包括生活常識、歷史故事、科學知識、文化常識等。通過閱讀繪本,學生可以拓寬視野,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增強文化包容和理解能力。繪本中通常包含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通過閱讀繪本,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也能更好地理解外國文化,從而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歸屬感。
(三)有助于積累語言素材,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繪本是語言訓練的好材料。通過閱讀繪本,學生可以擴充自己的詞匯量,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通過引導低年級學生將繪本中看到的文字、圖片信息以個性化的方式表達出來,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匯和敘述結構,掌握朗讀、速讀等閱讀技巧,有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閱讀繪本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方式,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力,使他們深深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
二、繪本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運用存在的問題
(一)繪本選擇重視課外資源,忽略課內資源
繪本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應該被充分利用。課本是按照一定的教學計劃和目標設計的,涵蓋了各個領域和主題,應該成為教學的主要依據。課本中的繪本往往是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設計的,更具有針對性和適應性。教師在教學中如果過多地引入課外繪本,可能會導致教學內容不夠系統,缺乏整體性和連貫性。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弱,過多的課外繪本會讓他們感到壓力和疲勞;而忽略課內繪本資源,也會導致教材資源的浪費,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繪本閱讀模式過于陳舊,缺乏創新性和吸引力
長期以來,語文閱讀教學普遍存在這樣的弊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有些教師甚至逐句、逐段地分析課文,講解得很細致,但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不大。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也采用類似的方法。繪本閱讀模式過于陳舊,缺乏創新性和吸引力,導致學生對繪本閱讀失去興趣,或者無法充分理解繪本的內容和主題。
(三)繪本閱讀與寫話教學割裂,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目前,繪本閱讀教學中,存在著繪本閱讀與寫話教學割裂的問題。有些教師只注重繪本的故事情節和圖畫內容,而忽略了繪本的語言表達和寫話資源,導致學生只理解繪本的表面內容,而無法深入理解和運用繪本中的語言表達方式,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繪本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課內資源,選擇合適的繪本
著名作家、兒童文學理論家彭懿先生說:“繪本是最適合低年級閱讀的圖書,繪本才是真正的兒童書?!崩L本的內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與童年、成長、幻想、未來等有關。用繪本讀寫,可以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的提升、認知容量的增長。
其一,充分挖掘和利用課內資源。教材中的插圖和連環畫是基于兒童特點的科學設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閱讀興趣,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要仔細研究教材,了解教材插圖的內容、主題、語言特點等,更好地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閱讀教學。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朗讀、默讀、瀏覽等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要注重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包括詞匯、語法、表達等,豐富學生的閱讀經驗;要引導學生關注繪本的語言表達特點,讓學生參與說話、寫話、繪畫、攝影、表演等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并進行成果展示。如二年級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的教學,教師可以播放有關蒲公英、蒼耳、豌豆傳播種子的配樂視頻,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從而提升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
其二,選擇合適的繪本。要綜合考慮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閱讀興趣和語言水平,選擇適合他們的繪本。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生動畫面和有趣故事的繪本,同時注意繪本的語言表達和文字難度要符合學生的智力水平。在繪本的選擇上,應以課內繪本資源為主,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資源,同時適當引入一些優秀的課外繪本作為補充,但不應該忽略教材的范例作用。在課外繪本的選擇上,應確保其語言形式簡單且富有節奏。低年級學生思維相對簡單,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弱,因此需要保證繪本形象的簡潔化,使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繪本結構一般為并列式,內容承接依靠相同或類似的劇情與句型來實現,以保證書籍內容、思維脈絡的層次性,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計劃,合理選擇繪本,以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求,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閱讀建議和指導,幫助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繪本,調動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如教學一年級拼音單元時,教師可以引入繪本《超級蟲子超級強》,配合拼音單元的內容,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押韻的訓練。
其三,開展繪本群文閱讀。語文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為了促進繪本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教師要注重繪本的群文閱讀,構建單篇、群文、整本書閱讀銜接共生的閱讀課程體系,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提升學生的群文閱讀素養。如教學二年級上冊的課文《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繪本《我們的媽媽在哪里》,利用關鍵詞句抓住故事重點,啟發學生交流自己獨特的感受,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關注學生對故事的情感體驗。類似的繪本群文閱讀還有很多,如《植物媽媽有辦法》和《一粒種子的旅行》,《我是什么》和《自來水,天上來?》《一杯水》……
(二)創新閱讀方式,提高繪本的吸引力
教師可以嘗試引入一些新的閱讀方式,如快閃、舞臺劇、配音表演等,這些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繪本閱讀,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理解能力。表演繪本劇對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和吸引力。教師指導學生把繪本故事改編成劇本,并為學生準備道具、服飾、音效等,指導他們表演繪本劇。這對于發展學生的社會性交往、審美感知、創造性表達、審辯式思維、問題解決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在一遍遍的排練中,在富有個性化的語言、動作、神態表演中,學生不僅內化了繪本語言,增進了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而且進入故事情境中,受到了美好情感的熏陶。比如,創編繪本劇《老鼠嫁女》,設定的角色有:鼠王、鼠后、鼠公主、鼠群、太陽、烏云、風、墻、鼠媒婆、老貓。學生要知道每個角色是什么樣的,要讓角色“活起來”,使角色個性化。在排練的過程中,教師不是教學生說臺詞,不是訓練學生做動作,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天性,以引導者的身份,通過適當的提問、適當的參與等來指導學生表演繪本劇,以促進學生言語能力和綜合素養的發展。
優秀的繪本能夠給予低年級學生心靈上的指引,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因此繪本內容需要與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相適應,并凸顯藝術創造性,以確保學生閱讀興趣的持久。繪本故事情節應當生動,并適當留白,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其提供自由思考的空間。學生思維得到有效鍛煉,閱讀興趣就會明顯增強。教師可以開展一些互動性強的活動,如故事接龍、故事創編、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讓學生與繪本產生更多的互動,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體驗感,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環境,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動力。以故事創編為例,在故事創編過程中,學生可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先用鉛筆畫草稿,確定思維路線,再用水彩筆等上色,并在圖畫周圍適當留白,為文字描述提供空間。為了有效激發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組織小組交流活動。在活動中,學生與同伴就自己創編的小故事進行分享,在互動交流中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
在繪本閱讀活動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繪本閱讀增添了童真和樂趣,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如音頻、視頻、動畫等,將繪本內容以更加生動、形象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玩”中實現多角度的動態閱讀。例如,對一些經典、優秀的繪本,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采用視頻動畫、音頻配樂等方式,向低年級學生呈現直觀、生動的繪本故事,從而提高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時,教師可以將這個故事的繪本用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借助多媒體技術,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發揮繪本讀寫結合的優勢,讓寫作靈動起來
閱讀與寫作一直是學生語文學習的薄弱環節。把繪本閱讀和作文掛鉤,讓繪本成為作文的支撐,讓學生從繪本中學習寫作方法,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有趣的故事、多彩的畫面,能帶給學生不同的感受,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繪本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單從創意和表達方面,就能給學生很多啟發。很多繪本文字簡潔、篇幅短小,特別適合補白和仿寫。通過閱讀繪本,學生對繪本的構思進行學習、借鑒,以繪本故事為切入點,進行看圖寫話訓練,有利于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和謀篇布局的能力。
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改寫、仿寫繪本中的片段或結尾:“如果換你寫,故事的結尾會怎樣?故事中間如果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最后會怎樣?”改寫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依據,會減小學生的寫作壓力,是學生獨立創編故事之前必須經歷的過渡練習。在結合繪本進行讀寫的過程中,學生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通過猜想、推理、批判、贊揚、續編、模仿、扮演……充分發揮想象力,續編后面的情節,使繪本故事得到了無限延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仿寫一句話開始,逐漸過渡到寫一個情節,甚至是寫一個小故事。經過循序漸進的閱讀和練習,學生慢慢就能寫出優秀的作文。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引入繪本是一種教學創新,不僅符合現代化教育理念,還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文學素養。相比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繪本閱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學會觀察、推測、聯想,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學素養,促進他們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的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蘇斌珊.小學語文低年級繪本創意教學的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23(1):29-31.
[2] 陳亞莉.小學語文繪本閱讀與看圖寫話相結合指導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2(34):44-45.
[3] 龔敏.借助繪本開展小學中低年級寫作教學[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24):28-29.
[4] 張俊濤,許紅梅.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23(10):75-77.
[5] 葉華鐘.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如何運用繪本進行創意教學[J].天津教育,2022(23):93-95.
[6] 魏興芳.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新課程,2022(28):62-63.
[7] 徐從芳.“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8(2):37-39.
[8] 邵敏.培養小學生成長型思維的語文繪本閱讀教學[J].華夏教師,2022(27):16-18.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