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妮 朱清超
作者簡介:雷妮,助教;朱清超,講師。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4.10.105
摘? 要? 建設高質量的在線課程是推動軍事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當前形勢下助力官兵訓練學習的重要手段。從持續推進建設在線優質課程、教學內容實踐化及課程互動等方面入手,通過教學主體雙重提升、課程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創新,不斷提升在線課程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更好地適應官兵學員的個性需求變化,以推動軍事職業教育發展。
關鍵詞? 軍事職業教育;在線課程;崗位勝任能力
中圖分類號:E251.3?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4)10-0105-03
0? 引言
《軍隊軍事職業教育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1]。
習近平主席站在強軍興軍的戰略高度,提出健全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2]。軍隊院校要深入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深入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圍繞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著眼構建形成時時學、處處學、人人學、終身學的格局。
新時代軍事職業教育作為新型軍事人才“三位一體”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軍隊院校和部隊訓練的教育實踐不同,它能創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泛在學習環境,實現軍地人才培養在更廣空間、更深層次以及更寬領域的有效互動。建設高質量的在線課程是推動軍事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當前形勢下助力官兵訓練學習的重要手段[3]。
官兵在崗進行自主學習是軍事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征[4],為了讓廣大官兵能夠快速勝任崗位,培養與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目標要求相匹配的學習態度、學習質量以及創新能力迫在眉睫。面對教學對象的變化,授課教員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者而變成思想的傳播者,教學主體不單指學員而具有教員和學員雙重特性,通過教學主體提升、課程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創新,使課堂教學更好地適應官兵學員的個性需求變化,保障在線軍事教育的質量,提高網絡課程授課質量。
1? 教員與學員互為主體、雙重提升
課堂教學活動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雙邊的教與學活動[5]。在此活動中,教員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失去教員這個主體,教學活動也隨之消失;而在教學活動中學習的主體是學員,具體表現為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是主觀能動性。教員與學員作為教學主體的雙重提升,是提高課程有效性的關鍵。利用網絡技術新手段,充分調動官兵學員主體性,通過多種渠道使其加入在線課程教學過程。官兵主體性的激發與授課教員主體性的提升相輔相成,教員可通過微信、微博等APP,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主動了解和分析學員思考問題的方式,補齊施教能力短板。
1.1? 提升授課教員主體教學水平
2021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有高質量的教師,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6]隨著新時代軍事革命加速推進,作戰指揮能力多樣性專業化要求越來越高,面臨新的形勢任務,授課教員要立足部隊需求,強化本領恐慌、能力危機,堅持把終身學習理念貫穿始終,努力學習提升教學技能,確保跟上時代、勝任崗位,持續提升優化教學能力。
培養和建設高質量師資隊伍,打造在線教育平臺,拓展職業發展渠道[7],主要是透過抓教師的分流、整合,使師資結構有明顯改善;抓教學、教研,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抓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現代教育教學技能。加強對中青年學術骨干和學科帶頭人的培養,統籌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政策和資源,以軍事職業教育人才培育項目引導支持教師發展,以健全在線課程教育培訓體系促進服務教師發展。
1.2? 激發官兵自主學習積極性
軍事領域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8]。廣大官兵要敢于競爭,成為各個崗位的人才精英,形成對敵優勢,必然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創新突破自我。通過軍事職業教育這個大平臺,官兵針對戰場需求、崗位要求、能力訴求,真正做到未來戰場需要什么專什么,崗位要求什么補什么,能力訴求缺什么學什么,激發學習積極性,以自覺學習力增強能力自信,提升軍事競爭優勢。
要提升官兵對軍事職業教育在線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在于充分利用好政策來激發官兵“我要學”
“我想學”的內生動力。建立完善在線課程教育機制[9],綜合考慮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考核評價體系。一方面指導官兵依據崗位職責,剖析個人短板,制訂在線課程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標;另一方面把自主權給官兵,依據個性化學習需求,讓官兵自己選擇學什么、如何學、何時學,提升官兵自主學習積極性。
2? 優化課程內容,建設在線優質課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革命、軍事革命、戰爭形態迅猛發展,武器裝備發展加快更新,對軍人的職業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快推進我軍人才現代化是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10]當前部隊指揮管理模式、裝備操作方法等技術更新換代迅速,而有些在線課程仍在沿用傳統教材,技術手段陳舊,不利于部隊官兵技能水平提升,也不足以適應部隊建設發展需求。許多教員在軍事職業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單一,創新意識不強,容易墨守成規。軍事職業教育在線課程應貼近實戰需求,更偏重提高官兵的崗位任職能力。
建設優質在線課程要以新制定的軍隊院校教學大綱為依據,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計劃要求,緊盯未來戰爭和未來作戰環境,不斷調整教學思路,豐富和完善教學內容,打造優質的軍事職業教育在線智庫資源。通過編寫符合學科專業建設現狀以及部隊崗位需求的配套教材,選用更加貼合部隊實際需求的教學內容[11],緊跟技術發展現狀,及時調整軍事職業教育規劃方案,必須對教員提出較高要求,將授課內容與最新前沿科技發展相結合,提高創新能力。通過軍事職業在線課程平臺,充分運用多媒體及信息化手段,增強內容直觀性,讓官兵學懂學通,激發官兵學習興趣,使其學有所用,為部隊和訓練基地等單位提供智力支持。為有效提高軍事職業教育在線課程的教學質量,應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將前沿科技成果運用其中,依托部隊發展建設需求,切實提高官兵學員的軍事職業能力素養,提升部隊戰斗力。
軍事職業教育應當以備戰打仗需求為牽引[12],聚焦作戰任務,不斷豐富在線課程學習資源,將素質必需、打仗所需、崗位急需作為學習內容首要選擇,從不同課程類別、不同專業方向、不同崗位層次等角度出發建好建強在線課程學習資源,重點增加新裝備新技術、新知識新理論、黨的創新理論等,將多樣化、個性化、精準化的在崗學習服務提供給官兵。
不斷完善軍事職業教育平臺服務功能,升級迭代在線學習系統,充分利用多種媒體平臺,結合線上線下、移動平臺及固定平臺、傳統模式與現代模式等學習環境,實現基于軍事職業教育平臺的教與學,開發智能化學習管理系統,實時監測教學狀態及效果。通過多種舉措、優化升級,為提供軍味濃、專業強、多樣性以及智能化的在線課程提供堅實支撐。
3? 教學方法的創新
3.1? 采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針,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所有知識要轉化為能力,都必須躬身實踐。要堅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實踐中學真知、悟真諦,加強磨煉、增長本領。”[13]教學實踐正是在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是理論知識轉化為行動實踐的重要途徑。針對在線課程中的教學內容多數理論性強,缺少與操作演示的結合,對于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崗位來說缺少實用性,學習者在觀看一段時間后容易失去興趣,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軍事院校應采取軍事與政治并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針,緊盯軍事技能發展,設置符合軍事斗爭需要的在線課程,開發面向戰場、訓練場的實訓課程。在教學內容設置上可采用理論授課、操作演示、總結講評相結合的方式[14],使學習者能夠切實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引導官兵素質發展,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最終提升崗位勝任能力。
在線課程結束后,每名官兵學員需在線上完成考核,由于軍事職業教育平臺是面向部隊全體官兵的,不同崗位、學歷、類別人員之間的學習能力存在較大差異,多數官兵學員在考核中免不了出現答錯題的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員應當注重反饋數據的提供,收集并整合數據,依據分析結果,及時掌握官兵學習情況,在授課過程中針對不同官兵的知識薄弱之處給予教學指導,查漏補缺,鞏固所學知識,夯實基礎,從而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授課教員根據反饋的數據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創新教學方法,充分展現在線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3.2? 增強在線課程良好互動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結合信息技術,實現優質高效學習,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制的教育體系,運用‘網絡+教育的理念方式,為軍人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教育服務。”[15]在線教學課程多采用單人講解的授課方式,主講人和官兵學員之間缺少教學互動,官兵學員對自己尚未透徹理解的內容無法及時獲得解答。因此,官兵學員可通過答疑討論區提出自己的問題,并圍繞問題進行討論分析;主講人看見問題后應及時在答疑討論區內給予解答,便于官兵學員更好地理解吸收教學內容。網絡授課過程中適當融入情感教學,增強學員在課堂中的體驗感,將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提升官兵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科技強軍使命感[16]。在線課程授課過程中,教員要用熱情感染官兵學員,利用翻轉教學,教員學員互換身份,調動學員積極性,使其能主動參與課程授課過程,突出官兵學員主體地位,增強教學效果。
4? 結束語
軍事職業教育的長遠發展,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是每個“院校人”不懈追求的職責和使命。教育對質量的追求是永恒的,提升在線課程質量是在線軍事職業教育生存的生命線,需要為之不懈地奮斗。為提升在線課程質量,要嚴把課程立項、建設、服務、監管、評估、保障等關鍵環節,確保課程建設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依托軍事職業教育大平臺,持續推進官兵、教員教學主體雙重提升,建設完善在線課程資源,不斷提升在線課程教學質量,優化創新教學方法,使軍事在線課堂教學更好地適應官兵學員的個性需求變化,推動軍事職業教育蓬勃發展。
5? 參考文獻
[1]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命令發布《軍隊軍事職業教育條例(試行)》[N].人民日報,2020-12-22(1).
[2] 林祥德,許佳,張祖堯.新時代軍事職業教育路徑探析[J].空軍預警學院學報,2020,34(1):65-67,71.
[3] 趙冬梅,崔海峰,周波.軍事職業教育在線課程的教學設計與思考[J].現代職業教育,2022(6):43-45.
[4] 彭立宏,周麗濤.對在線教育質量問題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6(3):64-66.
[5] 徐秀英.淺析課堂教學中的“雙主體教學”[J].職業時空,2011,7(7):113-114.
[6] 熊前榮.永做人民生命健康的守護者: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聯組會上重要講話的體會[J].湖北政協,2021(3):46-47.
[7] 鄧亢.地方高校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體系研究[J].榆林學院學報,2023,33(3):125-128.
[8] 教必成.加緊錘煉提升官兵學習能力[N].解放軍報,
2019-10-24(7).
[9] 彭立宏,周麗濤.對在線教育質量問題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6(3):64-66.
[10]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
的講話[J].新生代,2022(1):2.
[11] 李舒,張瑞,章一楠.軍士教育軍地銜接問題的研究
進展[J].中國軍轉民,2022(13):45-46.
[12] 張懷強,杜軍崗,董鵬.基于激勵理論的軍事業教育
學習動力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24):1-
3.
[13] 汪曉東,王洲.讓青春在奉獻中煥發絢麗光彩:習近平
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重要論述綜述[J].臺聲,
2021(10):20-31.
[14] 孟穎,林莉.基于軍事職業教育平臺的非現役文職護士衛勤保障能力提升策略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
2022,40(6):8-11.
[15] 習近平致信祝賀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開幕[N].經濟日報,2015-05-24(1).
[16] 梁國茂,白正龍,邢偉杰.武警院校軍事職業教育改革初探[J].數碼設計,2021,10(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