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芳
不論是新手班主任還是資深班主任,都會在生涯規劃中經歷班級經營階段。在班級經營中,課程教學是班級活動的中心,教學活動體現著教學質量和效果。班主任只有不斷學習、總結、傳承和發展教育教學經驗,才能適應外界對教育的期盼,讓班級的學生獲得豐富知識與健全人格;尊重教師、主動學習,同時樂于將自己學習或生活中的困難或樂趣與師生分享。
一、發現契機,心意相通
班主任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人格上彼此尊重,思想上互相交流,班主任更應該把自己置于集體一員的位置上,努力使自己成為與學生人格平等、心意相通、感情交融的朋友,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在和他們一起建設美好的集體。新時代的班主任很多都學會了“蹲下”與“平視”的重要性,很多時候當我們遇到性格各異的學生時,平等心很重要。有一顆善于發現的心,也很重要。班主任應該是在學校和學生們待在一起最長時間的人,這樣更加有利于發現和挖掘每個學生的特點,并記錄下來。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把這些觀察點作為契機,引導科任老師和家長支持和發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努力放大這些細微而優秀的地方。對于學生做得欠缺的地方,通過知心信箱、好友聊天、家訪和班會等方式,幫助學生發現和改進。
二、優化環境,健全隊伍
班級建設有兩個重要環節:一是班級良好班風的樹立,二是班級干部的隊伍建設。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班級建設從精心布置教室開始。班主任根據班級目標和特色,選用一些名人名言、名人字畫、黑板報等,為班級做好宣傳。利用教室內外空間,不定期展示不同專題和不同形式的園地專欄,在這里展示班級活動剪影、學生學科作品、學生獲獎作品、學生小組活動等;開學第一天在班級中可以開展有關學校、班級、班主任、同學方面的問卷調查,初步了解學生心中所想,在今后的班級建設中不會偏離學生;通過集體活動、集體勞動、主題班會等,讓學生自己體會為班級服務的光榮和互相了解的快樂。只有形成了健康的班級輿論氛圍,才會有良好的班級風氣。
班干部建設方面,很多學校使用了輪流上崗或競爭上崗,通過班干部任職,給孩子在班級各種細微事件管理中賦予任務和角色,鍛煉和培養孩子的個人能力。要在逐步放手管理的同時也在大方向上加強引導;通過管理和引導班干部隊伍建設使班級有凝聚力,更有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以班干部隊伍的建設帶動整個班級班風建設,促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三、項目驅動,和諧共創
家校溝通的形式多種多樣,關鍵要及時、有效地引導家長對孩子進行科學的教育。班主任有義務和責任聽取和接受家長關于孩子情況和特點的交流溝通,根據家長合理的建議和意向,對孩子進行相應的教育輔導,充分釋放孩子的個性和天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很多家校溝通是通過家長會、家長委員會、電話、信息、面談、家訪等方式進行。有的學校開設了學生職業生涯課程,邀請各行各業自愿參與的家長擔任職業規劃講解校外老師,比如飛行員、科學家、文學家、國學研究者、體育專家等,還有學校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將公益勞動、企業參觀、職業體驗和技術學習的活動進行校內外結合開展。如社區公益行、高新企業參觀、工廠再制造探究等,這也給家長和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和學習的機會。職業規劃教育的起點是自我認知,目前,關于職業規劃的項目學習活動越來越受到重視,家校社的協同共創剛好符合了對校內知識的輔助、提升,提供真實實踐環境,實現跨學科融合的促進作用。比如,我們曾經和設計師家長一同完成了與學校環境設計改造相關的跨學科項目學習的活動,通過校內外的協同,不但讓學生將學校的知識內化,而且還能真正應用到實際的學校生活中,還有專門的設計師和建筑師家長的專業指導,不斷優化設計方案,通過合作學習完成項目,家長和學校的關系也更緊密。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