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鋼
[摘 要]新課標強化了課程的育人導向,指出了義務教育化學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詳細闡述了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基于新課標的化學中考三階五步復習策略中的“三階”主要是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三個階段的復習訓練,“五步”主要是指從教師的角度出發進行五個步驟的復習指導工作。
[關鍵詞]新課標;化學中考;三階;五步
[中圖分類號]??? G63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4)15-0040-03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本文稱“新課標”)強化了課程的育人導向,指出義務教育化學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包括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理念主要包含五個方面。一是充分發揮化學課程的育人功能,立足學生的生活經驗,反映人類探索物質世界的化學基本觀念和規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二是整體規劃素養立意的課程目標,強調化學學科及科學領域的核心素養,反映未來社會公民必備的共通性素養。三是構建大概念統領的化學課程內容體系,注重學科內的融合及學科間的聯系,明確學習主題,凝練大概念,反映核心素養在各學習主題下的特質化內容要求。四是重視開展核心素養導向的化學教學,創設真實問題情境,倡導“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開展項目式學習,重視跨學科實踐活動。五是倡導實施促進發展的評價,改進終結性評價,加強過程性評價,深化綜合評價,實現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發揮評價的育人功能。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目標要求形成化學觀念,解決實際問題;發展科學思維,強化創新意識;經歷科學探究與實踐,增強實踐能力;形成科學態度與責任,具有責任擔當。
新課標新增了關于學業質量的內容,著重解析了學業質量內涵,即學生在完成課程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反映了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學業質量描述從四個情境中來體現,分別是認識物質組成、性質及分析相關實際問題的情境,探索化學變化規律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實驗探索情境以及常見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情境。
基于新課標提出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以及學業質量描述,筆者提出了化學中考三階五步復習策略。其中的“三階”主要是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需要進行三個階段的復習訓練。“五步”主要是指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做好深耕中考、知識重構、培養能力、綜合訓練、整合梳理這五個步驟的復習指導工作。
三階五步復習策略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時效性和系統性,能夠循序漸進地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具有控大局、把方向、逐層穩步提升、效果顯著等特點。
第一步:深耕中考。
中考備考就像一場戰爭,只有對敵人有充分了解,才能有的放矢,精準打擊。因此,深耕中考,對中考有充分的認知,這是教師進行中考備考的第一步,也是中考備考最重要的一步,它決定了中考備考的整體布局和方向。這一步最好能充分發揮教研組的團隊協作力量,分工合作、深入研討。那么,深耕中考需要怎么做呢?
1.研究新課標。新課標對化學學科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教師要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制訂周密的復習計劃,包括復習時間、復習內容、復習方式等。教師還要對比新舊課標的異同,注意其變化,對變化的根本原因和關鍵要求了然于胸,因為這往往是中考的高頻考點。
2.研究中考試題。教師需要對中考試題的結構、分值、類型及考查方向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近幾年的中考試題,特別是每一年的變化,是為了更好把握即將進行的中考。特別是2023年廣西實行全區中考統一命題后,更加需要深入研究試題,精準把握統考試題的整體結構和考查方向。
3.研究知識板塊在中考考查中的深度和難度。初中化學課程內容主要包括科學探究與化學實驗、物質的性質與應用、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這五個板塊,每個板塊內容都可以進行拓展。為了避免出現過深或過淺等不恰當的復習情況,教師要構建大概念統領下的知識板塊,對知識的考查要求了然于胸,這樣才能夠把握好各個知識板塊在中考考查中的深度和難度,進而合理安排時間對知識進行精準復習。
4.研究課時內容在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及要求。中考備考源于課本,最終也要回歸課本。對每一節課,教師不僅要明確它在單元教學中的重要性,而且要明確它在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和要求。要做到精準備考、精準復習,就要求教師對新課標的要求和中考的知識明細進行深入研究。
5.研究學生的知識儲備,關注學生的需要。對學生來說,有一些化學技能需要在課堂上培養,有一些技能需要通過實踐才能掌握,所以在復習的時候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認知過程有充分的了解,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訓練提升,做到循序漸進、有的放矢。
6.研究中考的趨勢和熱點。教師須關注與化學相關的重要時事,這是化學中考的熱點,還有一些幾乎每年中考都考的高頻考點,需要教師對學生作相應的提示和指導。
第二步(第一階段):知識重構。
知識重構是指對知識進行歸類整理,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習是要把課本讀厚,復習卻是要把課本讀薄。知識重構就是讓學生把課本讀厚再讀薄的過程。
從教師的角度看,知識重構是中考備考的第二步,在這一步,教師要幫助學生回歸課本并構建以單元大概念為統領的知識體系,將知識點連成知識線,形成知識網。教師既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溫習課本,又要指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從學生的角度看,知識重構是復習訓練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要完成三個基本目標。
1.全面閱讀課本,查漏補缺,把整個初中化學課程的內容完全弄懂,為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不管平時對課本多么熟悉,都不能省略全面閱讀課本這個環節。懂得的東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學生在完成課程學習和一定的習題訓練之后進行課本的全面閱讀,既能增強對知識的記憶,又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徹底掃除知識理解上的障礙,重新審視以前忽略的環節,解決概念混淆、公式運用不恰當、計算方法和步驟不合理、原理應用不符合題意等常見問題。最重要的是在全面閱讀課本的過程中,學生既能把課本讀厚又能在腦海中逐漸建立起知識體系。
2. 在全面閱讀課本的基礎上,以大概念為統領構建知識網絡。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分類梳理,然后一個單元建構一個知識網絡,并且注重單元之間知識的聯系,以大概念統領的原則完成課本知識網絡的構建,注意做到由總到分、由大到小、層層深入。同時,要注重引導學生以大概念統領的思路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厘清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了解它們在中考中的權重。重點知識是知識體系中比較核心的部分,是各種關鍵能力培養所必需的關鍵知識,是新課標中要求熟練掌握的內容,是中考考查的重要部分。難點知識簡單來講就是用來篩選學優生的知識,它往往邏輯比較強,概念比較抽象,其相關問題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容易給學生造成較大的障礙。
這一步驟的實施時間最好是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這一步驟,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整理歸納知識,還要加強對學生的訓練,指導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
第三步(第二階段):能力培養。
能力培養是指在掌握核心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分析能力、對比能力、歸納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能力培養須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和練習才能得到落實。
初中化學課程內容包含科學探究與化學實驗、物質的性質與應用、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跨學科實踐五個板塊。能力培養主要是通過板塊試題的訓練來實施的,其中要穿插中考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復習及仿真模擬訓練。板塊試題的訓練有三層目標:一是學會尋找考點,了解命題意圖;二是懂得探討解法、思路、技巧、套路;三是學會遷移運用相關知識。
通過板塊試題的訓練獲得能力提升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方法一:構建獨立的相關題型知識網絡,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例1:構建與氧氣相關的知識網絡,熟練書寫能與氧氣發生反應以及能夠生成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例2:以二氧化碳為中心構建碳及其化合物相互反應的知識網絡。例3:以水、鐵、二氧化碳、碳酸鈉等常見物質構建三角形轉化結構圖。
方法二:分層次進行題—網聯系。把考題與之前構建的知識體系關聯起來,既能加深對知識體系的理解,又能熟悉考點,了解命題意圖和對各種能力的具體要求。訓練的題型主要包括除雜題、流程題和探究題等。這種方法注重從題干中尋找解題的突破口,這是解題的關鍵。常見的突破口有實驗現象、反應條件、物質色態、溶液顏色、物質類別、物質性質和物質特殊用途等。
方法三:精講精練。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訓練,但不能進行題海訓練。教師要以精練為主、精講為輔,要練有代表性、創新性、應用性的題目;要講學生的薄弱環節,講關鍵的知識點,講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題海中進行篩選、歸納、總結、變式和拓展,整理出能夠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的題目進行精講精練。精講精練要有計劃、有步驟,做到循序漸進、有的放矢、全面提升。
方法四:對題型和方法進行分類梳理,再通過典型題型的訓練實現能力的培養。化學中考重點考查學生能力的題型有流程題、鑒別題、除雜題、探究題、實驗題、計算題等。每一種題型都有其基本的解題思路和較為常用的解題方法。通過對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進行講解,再進行相關題型的訓練,能較快地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這一步驟的實施時間最好是5月上旬至5月中下旬。
第四步(第三階段):綜合訓練。
綜合訓練是學生全面提升能力的重要階段。基本的做法是通過綜合套題的模擬訓練,著重做好各種題型解題思路的點撥、解題方法和技巧的指導、解題答題規范的說明等,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考試心理素質,教授學生考試方法,提高學生的應試技巧。
在這一階段,教師要精心挑選學生的訓練題目,最好能夠自己篩選試題、編制試題、改裝試題,并且對學生做過的題目進行選擇性講解。做到以訓練為主、糾錯為輔,注重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歸納和總結,提高對變式題的解決能力。
在這一階段,教師還應該注重把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歸類,并及時指導學生查漏補缺。
學生在這一階段的訓練中要注意避免只練而不總結和反思的題海戰術的做法,并且要注意在解題中容易出現的思維習慣、思維定式、思維盲區、思維局限等,注重培養科學思維。這一步驟的實施時間最好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
第五步:整合梳理。
至此,中考備考復習已經基本完成,學生的各種能力已經得到了培養和提升,但是要想讓學生輕裝上陣,以最好的狀態贏取中考,教師還要在考前對整個中考備考復習進行全面的整合梳理。其中,知識的梳理就是對課本內容進行科學重建,題型的梳理就是對資料進行高效組合,方法的梳理就是對訓練效率進行有效提升。做到以反思和總結為主,努力把厚的課本讀薄,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變成一種應用能力,使學生溫故而知新。
教無定法,復習得法,只有教師在題海中深研提煉、乘風破浪,才能讓學生脫離題海、縱橫四海。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 陸軍.中學化學基本觀念體系的重構:中學化學定義的視角[J].教育科學研究,2015(8):55-59.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