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進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也在不斷創新發展,走出了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主題圖書館建設作為順應新時代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產物,在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成為開展特色閱讀推廣活動的新模式。本文結合主題圖書館建設實踐,梳理了我國主題圖書館的創新模式和服務特色,對高質量發展下的主題圖書館建設及其發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 高質量發展;公共文化服務;主題圖書館 ;空間再造
分類號?G258.2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me Libraries
Dong Ying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public libraries are also constantly innovating and developing, and have embarked on a unique path of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med libraries, as a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ibrary industry in the new era, has become a new model for carrying out characteristic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practice of theme library construction to sort out the innovative models and servi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me libraries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me libraries unde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Keywords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heme library. Space
Reconstruction.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公共文化服務和公共圖書館等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和實施,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公共圖書館建設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目標。為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提高的文化需求,當下的公共圖書館在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同時,還需統籌考慮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1]。為此,公共圖書館需要按照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精神要求,以及“十四五”期間我國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提供創新性服務、專題性服務,強化閱讀推廣的專業性和針對性,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優質服務轉變,實現標準化向個性化服務的質量提升。
主題圖書館的出現是在推動建設“以人為本”的新型文化空間的基礎上,讓圖書館更有溫度,特別是具有情感聯結屬性的服務項目。它是新時代公共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產物,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共圖書館提供個性化服務的一種有益補充[2]。主題圖書館作為公共圖書館創新的圖書館類型與形態,將在更加專業化、更具針對性的閱讀推廣中發揮出創新示范和前沿引領作用?;诖?,本文結合主題圖書館建設實踐,梳理了我國主題圖書館的創新模式和服務特色,對高質量發展下的主題圖書館建設及其發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議,以期為我國的主題圖書館建設實踐提供借鑒。
1主題圖書館概念和內涵
對于主題圖書館基本概念和內涵的研究還處于理論探討階段,學界未形成統一的認識,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2007年裴世荷提出了主題圖書館是根據自身的需求特點,對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與協調,最大限度地為讀者或用戶提供有獨特價值服務的一組技術或能力的組合[3]。目前普遍接受的是王世偉2009年在《主題圖書館述略》中提出的,他認為主題圖書館是通過特定領域(某一領域或數領域)專藏和服務來滿足人們對專類知識和信息的需求的圖書館[4]。從廣義上講,主題圖書館的概念可概括為以主題進行文獻信息資源組織的圖書館。從狹義上講,主題圖書館是為滿足某一類讀者或某一行業的需求以某一主題或某類主題為基礎進行文獻信息資源組織,并提供專業化或多樣化服務的圖書館[5]。柯平認為,國內的主題圖書館(Theme Library)區別于國外的專門圖書館(Special Library),并且與國內的專題閱覽室和專門圖書館、特色圖書館也有區別[6]??梢哉f以主題為服務范疇建設的圖書館自古以來就有,其中古代早期主題圖書館的典型便是歐洲中世紀的修道院圖書館和我國古代的寺院圖書館。對于主題圖書館的功能與前景,業界學者們寄予很高希望,徐捷認為,主題圖書館是深化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配置的特色化服務舉措之一[7];屠淑敏指出,在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不斷推進的條件下,開展主題圖書館建設工作具有顯而易見的價值和意義[8];劉洪輝認為,城市主題圖書館建設是完善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的優先選項[9]。柯平指出,主題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10]。當主題圖書館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和議題后,不少圖書館專業期刊開設了主題圖書館專欄,邀請業界學者,在主題圖書館基礎理論認識和建設思路等方面展開了熱烈討論,為我國城市主題圖書館的建設提供了辦館依據[11]。
主題圖書館并不是憑空出現,國外主題圖書館其產生或源于館藏之歷史積累,在某一專藏文獻增長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建設主題館的想法,或源于一時集中采購或獲贈一批專題文獻,便順勢而建,比如紐約的科技和工商圖書館和以表演藝術為主題的表演藝術圖書館;新加坡以舞蹈、音樂、戲劇、電影為主題的艾斯普爾圖書館;日本以亞洲研究為主題的東洋文庫[12]。國內的廣州圖書館的立法主題分館[13]、上海圖書館的生命科學主題館、杭州圖書館的音樂主題圖書館等等。
主題圖書館建設大抵歷經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世紀80年代,國內公共圖書館在主題藏書基礎上探索特色服務,形成主題圖書館[14];第二階段,2000年后,在探索總分館建設的大背景下,主題圖書館逐漸形成“館中館”和“館外館”兩種模式[15]。第三個階段,2019年后至今,主題圖書館進入新階段,歷程中有兩個重要事件為其樹立了里程碑:一是柯平等完成杭州圖書館主題分館建設的經驗總結與理論探索[16],出版了《主題圖書館的杭州模式》一書,形成杭州模式;二是2019年12月,關于主題圖書館的全國性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會議發布了《全國“公共圖書館主題分館建設”館長論壇杭州共識》[17]。自此引發了我國主題圖書館的建設浪潮,推動著公共圖書館主題圖書館高質量發展的實現。
2主題圖書館的建設模式
主題圖書館的建設是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到一定階段,圖書館做出的創新嘗試與探索,是用來解決專門化服務的問題。可以說是公共圖書館不斷創新的服務模式之一,其類型與形態是公共圖書館的新業態之一[18]。從主題圖書館建設模式的角度看,主題圖書館大抵分為以下四種形態。
2.1 館內空間改造,突出特色館藏
將主題、特有的文獻資源及利用其文獻資源開展特色服務,滿足其特定人群的需要是主題圖書館的服務導向。很多圖書館將主題藏書集中在館內一個區域,增設主題專區。在圖書館館內設立主題圖書館,集中某種特色主題文獻資源,實行主題文獻搜集管理,開展主題信息服務。這種模式是對圖書館現有實體空間進行改造,因為其建設經費主要是來源于財政撥款,圖書館只需要確定特定主題,對實體空間進行重新規劃,設計符合圖書館主題的風格,做好實體空間改造,集中各類主題資源即可完成建設工作,因此它具有建設成本低、建設時間短的特點。比如,南京圖書館的國學館分館,2016年建成并對外開放,2017年再度擴建,貫穿四層南北兩大區域,中間連通,面積達8000平方米,室藏資源總量30萬冊,閱覽座200余個,是南京圖書館“館中館”項目中占地面積最大、專題資源最豐富的藏閱區,集服務、展覽、活動、交流及研究等多項職能于一體。南京圖書館的江蘇作家作品館也是館中館,是江蘇省第一個以本地的文學、作家為主題的分館,是一個具有綜合性功能的文學主題分館。該館有開放閱覽、展覽展示、研討交流及文學作品陳列、作家資料搜集等功能,并提供與江蘇相關的名家文學作品及所拍影視戲劇作品的查閱服務。
2.2分館空間再造,開辟服務新路徑
體系化的城市主題圖書館建設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主題圖書館體系化建設的產生與背景是依賴于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在總分館的思想指導下,各地公共圖書館根據地域文化特點和文獻資源需求而布局,更有利于建設完整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具有地域分布合理、服務范圍廣泛的特點,避免了分館內容單一,重復建設的問題。
建設主題分館是我國較為常見的主題圖書館建設模式。主題圖書館分館作為圖書館的服務延伸一方面面向所有市民提供公平服務;另一方面突顯某一個服務主題,以主題特色來提升服務的深度,以深度服務來滿足特定讀者的需求。近年來,江蘇地區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基本實現“全覆蓋、均等化”。目前,江蘇地區分館數量共有7073個,主題分館建設也發展迅速。比如,蘇州工業園區圖書館鳳凰分館是東沙湖社工委在園區宣傳部(文體旅游局)和蘇州工業園區圖書館的指導下打造的以“悅讀·悅學·悅享·悅心”為主題的區域性圖書館,旨在整合資源,充分利用多功能閱讀空間,開展各類公共文化服務活動,著力打造全民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校外教育輔導站實踐基地、青少年校外閱讀驛站及傳統文化傳習體驗館。蘇州工業園區圖書館景城分館,是獨墅湖圖書館聯合東沙湖社工委打造的一座倡導“家庭·閱讀·同樂·共學”理念,匯集各類適合家庭成員閱讀書籍、互動交流分享的閱讀空間,不僅涵蓋基本的借閱服務功能,還以提升“愛閱·家”為品牌文化,以集聚品牌效應為主線,融合各界文化志愿者、開展家庭書目導讀活動。
2.3社會空間聯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
主題圖書館的建設從實踐上來看,除了涉及很多專業領域,還有資金、空間、人員等因素,因此單單是依靠政府力量遠遠不夠,必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跟社會機構共建共享,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出有特色的主題圖書館,實現多方共贏。這種聯建模式有利于緩解圖書館人力資源緊缺問題,可實現社會空間價值的最大化利用。比如,南京市的各區級公共圖書館,在“一館一特色”的總體發展思路指導下,走出了“別樣總分館共享圖書館”的共建共享新路子[19]。鎮江市的主題圖書館建設大多數都屬于共建型,由市圖書館與企業、各類機構合作建設或管理,圖書館提供文獻資源和專業指導,共建方提供場所、設備和人員并承擔日常運營,雙方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這種類型是近年來鎮江主題分館建設的主要方向,目前已建成40多家。其中比較典型的是與京口區大學科技園共建的人才分館、鎮江市圖書館與“馬副官的店”合作共建的“文心書咖”、與攝影家協會合作共建的攝影藝術分館等[20]。
2.4開辟獨立空間,實現文旅融合
利用地理位置優勢,開辟獨立空間建設主題圖書館,更多的是順應了文旅融合的趨勢。將主題圖書館地點設在旅游景區或城市公園,使地點與圖書館的延伸服務主題與對象契合,有利于圖書館服務的銜接、延伸,縮短服務讀者的距離。主題圖書館與旅游景點的有機結合,不僅能夠將主題體驗和旅游體驗相融合,而且在閱讀推廣上實現更佳的文旅融合。獨立館本身處于一定的優勢地位,再加上特色的館藏、專業的服務內容,那么主題圖書館就能夠提供持續性服務,除了提供一般的文獻、資料匯編或者專題服務,還能從個性化、專業化、深層次等方面開展服務,更大程度的滿足特定人群的需要。比如,金陵圖書館在南京南站綠地城際空間站內建成了金圖綠地繽果街分館,所藏有的交通、旅游、人文、經濟等方面的圖書,不僅滿足周邊市民的閱讀需求,而且也提升了旅客們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體驗,對于旅客了解南京風土人情、歷史文化具有推動作用。蘇州吳中區圖書館建設的運河分館,不僅所有資源均納入全區總分館服務體系,實現通借通還和資源共享,而且由于與蘇州京杭大運河相鄰而居,有助于旅客了解大運河的歷史淵源知識。還有靖江市圖書館的岳文化主題圖書館,作為該市首個岳文化主題圖書館,靖江市圖書館以地方特色資源為核心,將地方文化和主題圖書館有機融合,不斷搜羅和挖掘大量有關岳飛傳記、岳文化研究、宋史研究、國學經典類的圖書來充實館藏。
3主題圖書館高質量發展思考與建議
我國在主題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主要考慮了特色館藏、深層次信息服務、高素質館員等方面的問題,而在看過大量的主題圖書館案例后筆者發現優秀的主題圖書館往往擁有與其主題相關的空間布局和建筑外觀,能夠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有利于用戶體驗沉浸式閱讀。將閱讀空間與主題空間有機結合,更好地推動全民閱讀活動開展是主題圖書館建設的題中之義[21]。主題圖書館如何通過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以及主題突出的特色資源,打造靈動多元的動態虛擬閱讀空間,將是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主題圖書館要增強公眾的吸引力,除了資源挖掘,空間再造創建出濃厚的主題空間氛圍外,還必須創新融合體系,拓寬融合領域,通過互聯互通、智能化的服務方式大力提高服務效能,同時依托考核評價等手段,在監督與改進中不斷完善現有運行機制,提升團隊服務水平,促使其得到長期、有活力的發展。
3.1 借助文旅品牌,實現文旅融合
一個既有的文旅品牌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運營模式,主題圖書館建設借由品牌主題設定,借助其社會影響力,將品牌理念、主題、運行落實到建設的各個環節,將主題圖書館作為文旅品牌的“實體”來運作,將更容易獲得特定群體的關注,取得建設的成功。有了主題圖書館實體幫助,既有文旅品牌也能有更多元化地創新與活力。另外,可以進一步加大活動品牌的宣傳力度,建立互通互聯合作模式,整合兩方資源,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品牌活動和培訓的推介,提升品牌的認知度和讀者的參與度,打造品牌標桿,實現文旅融合。例如,金陵圖書館充分發揮自身特色、整合雙方優勢資源,通過聯合組織實施具有文旅特色的公共服務和社會活動,共同打造文旅融合的精品項目。
3.2賦能空間智慧,提升服務效能
在“十四五”規劃中,要求公共文化設施,從內到外,需要“設計”賦能。主題圖書館的建設不僅功能要現代化、環境要舒適、材料要環保,既能滿足當下需求,又能引領未來發展。同時,圖書館高質量發展需要人工智能的賦能。隨著數智時代的到來,沉浸體驗服務是主題圖書館為了更好實現個性化服務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沉浸式體驗當然離不開人工智能、5G、AI、VR技術、數字技術等科技的支持[22]。因此,開展主題圖書館建設,賦能空間智慧,提升服務效能,重構圖書館的服務空間,打造主題圖書館的全新服務格局,以沉浸體驗空間為引領,利用科學技術,彰顯主題圖書館的空間價值。
另外,推進公共圖書館及其服務網點建筑空間、設施設備的智慧化升級改造,優化讀者體驗感,因為良好的人性化體驗是主題圖書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提升服務效能的有效途徑。依托虛擬現實技術、智能技術實現空間變革,有效地將用戶與最符合其目標的資源聯系起來,為讀者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服務體驗,從而實現空間服務效能的優化提升。
3.3 加強機構合作,協同社會發展
依據《公共圖書館法》,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建設應該堅持政府主導,鼓勵社會參與。引入社會力量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同時也要加強輻射力,大力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宣傳活動,提高圖書館的公眾知曉度、參與度和美譽度。鑒于各地財政投入存在較大差距,主題圖書館發展建設除了尋求政府財政支持的同時,應當積極探求多元化的發展道路,將圖書館事業市場化,吸引公司及其社會團體的投資,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同時加強協同發展,以“大文化”理念促進各類公共文化空間資源的整合共享。引入社會力量,創新主題分館發展的模式,鼓勵和調動社會力量共同建設圖書館主題分館。在建設主題空間方面,圖書館擁有場地、設施設備、讀者資源等優勢,社會機構擁有人才和專業優勢。合作雙方可以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實現共贏。同時,建議鼓勵和支持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共同捐建社區圖書室。如爭取企業、個人共建,利用讀書日等活動,呼吁市民積極參與,踴躍捐書。
3.4 培養專業館員,精準服務讀者
人才是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主題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人才是關鍵性因素。主題圖書館在文獻資源的采集、裝修布局、讀者服務等方面的運作離不開高素質、專業化的館員。館員是圖書館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實施者,具備與之相關的專業館員,有助于建設特色鮮明的高質量的主題分館,從而更精準地服務讀者。隨著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深入推進,圖書館事業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培養合格的圖書館專業人才并不斷充實到圖書館服務中,是圖書館學教育者和圖書館事業管理者共同擔當。此外,人才流動也是主題圖書館持續性建設一個重要因素,通過公平的招聘機制,合理的考核體系,加強專業培訓,創新用人模式,建立起素質高、專業強、有經驗的人才隊伍。
4 結語
如今,科技革命的演變給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帶來了顛覆性變革,互聯網知識信息服務公司的快速發展,以及ChatGPT等智能對話工具的興起,給未來圖書館的形態變革帶來了新的思路,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也可能因此發生顛覆性地變化。主題圖書館開辟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新路徑,面對機遇與挑戰,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公共圖書館發展建設,為圖書館事業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在理念更新、資金保障、技術應用、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在新時代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背景下,繼續在主題圖書館建設方面進行探索和創新,必將能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向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全文)[EB/OL].[2022-02-09].https://www.gov.cn/xinwen/2015-01/14/content_2804250.htm.
[2] 張瑤,王宇,王磊.主題圖書館建設現狀、模式與未來發展策略探索[J].圖書情報工作,2021(17):69-78.
[3] 裴世荷.構建主題圖書館的要素[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23):14-16.
[4] 王世偉.主題圖書館述略[J].山東圖書館學刊,2009(4):36-38.
[5] 郭方圓,金婷,李瀚茹.文旅融合背景下主題圖書館發展理論與實踐研究:從圖書館“五要素”角度看主題圖書館建設[J].圖書館學刊,2023,45(9):1-4.
[6] 柯平,袁珍珍,張暢.主題圖書館的中國實踐[J].圖書館建設,2020(1):8-15.
[7] ?徐捷.基于公共圖書館之主題圖書館的構建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5,28(1):25-28.
[8] 屠淑敏.試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中主題圖書館建設:基于杭州主題圖書館建設實踐的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3):77-81.
[9]劉洪輝. 城市主題圖書館建設:完善總分館服務體系的優選項[J]. 圖書館建設,2020(1):20-21.
[10] 柯平.主題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展新路徑[J].圖書館建設,2020(1):6-7.
[11] 張青霞.空間變革背景下主題圖書館建設的思考[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0,40(10):84-86.
[12] 周德明. 主題圖書館三論: 特征、建設和價值[J]. 圖書館建設,2020(1):16-19.
[13] 丁沫.我國主題圖書館建設現狀的調查分析[J]. 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35(5):102-104.
[14] 丁若時,應悅.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公共圖書館主題圖書館建設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刊,2021,43(9):39-44.
[15] 伍力.公共圖書館主題分館建設研究[J].圖書館建設,2020(A1):158-161.
[16] 柯平,袁珍珍,張暢.主題圖書館的中國實踐[J].圖書館建設,2020(1):8-15.
[17]杭州國際城市學研究中心. 全國“公共圖書館主題分館建設”館長論壇在杭舉行 [EB/OL].[2020-01-02].http://www.urbanchina.org/content/content_7646914.html.
[18]柯平.主題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展新路徑[J].圖書館建設,2020(1):6-7.
[19]焦翔. 別樣總分館共享圖書館[N]. 新華書目報,2020-06-26(008).
[20]鎮江建成主題“閱讀新空間”40多個[EB/OL].[2020-07-02]. https://new.qq.com/omn/20191111/20191111A00EAY00.html.
[21]杜希林,劉芳.基于空間再造的主題圖書館建設實踐與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11):5-12.
[22]杜希林,王宇,吳瑾.關于公共圖書館“十四五”規劃制定的思考[J].圖書館雜志,2020,39(12):29-34.
董瑩?南京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江蘇南京,210018。
(收稿日期:2023-06-20 ??編校:陳安琪 ?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