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筱 劉鵬德 龐天賜 李丹



摘 ?要:鋼鐵產業原材料成本占產品成本的70%左右甚至更高,加強鋼鐵產業原材料供應商管理,建立完善的供應商評價體系,是鋼鐵產業降本增效的重要舉措。為了科學合理的對供應商進行評價與選擇,針對我國對鋼鐵行業提出的降成本、增效率、低能耗的發展要求,從經濟、效率以及社會效益三個維度,構建了鋼鐵行業供應商評價體系,并對各個指標進行細分,運用層次分析法,結合實例分析,最終確定影響鋼鐵行業供應商選擇的關鍵指標是效率指標,其次是經濟指標,最后是社會效益指標,為鋼鐵行業供應商的選擇提供借鑒。
關鍵詞:層次分析法;供應商選擇;供應商評價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11.010
Abstract: The cost of raw materials in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ccounts for about 70% of the product cost or even higher.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raw materials suppliers in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nd establishing a perfect supplier evaluation system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reduce costs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in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To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o supplier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for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cost reduction, increased efficienc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requirements, from the economy, efficiency and the social efficiency three dimensions, built the steel industry supplier evaluation system, and subdividing the various indicators,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combined with case analysis. Finally, the key indicators affecting the selection of steel industry suppliers are efficiency indicators, followed by economic indicators, and finally social benefit indicators, 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steel industry suppliers.
Key word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upplier selection; supplier evaluation
0 ?引 ?言
鋼鐵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是實現工業化必不可少的基礎產業。然而,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鋼鐵企業卻成為落后動能的縮影:產能嚴重過剩造成了資源浪費、先進技術的匱乏與高耗技術冗余的矛盾限制了鋼鐵產業的發展[1-2]。內外部環境變換迅速,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對鋼鐵生產至關重要[3],這就要求鋼鐵企業構建高度柔性的供應商管理體系,進而選擇出優質的供應商,實現降成本、增效率、低能耗的運行[4]。
目前,有關供應商評價的相關研究,國內外學者較多集中于指標體系的確立與優化。一方面,側重于不同行業的生產特點探討供應商指標體系的建立。徐建中、孫穎、孫曉光通過績效評價價值和環境評價價值最終確定綠色供應商聚群[5]。祁超等提出競爭力、未來市場是供應商選擇的關鍵因素[6]。王一雷、朱慶華、夏西強建立了面向低碳排放行業的供應商選擇評價體系[7]。Zhan Yuanzhu等的供應商可持續性生產因素的選擇,為本文搭建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提供了借鑒[8]。Kuo Tsai-Chi整合質量管理工具來開發選擇可持續供應商的框架體系[9]。基于此,本文在構建供應商評價體系時將供應商的合作態度以及信息化程度作為供應商選擇的重要指標。
另一方面,則是立足于發展視角,對已有評價體系進行優化改進。Reich Juri等結合了混合整數線性規劃,構建了一個創新的決策體系[10]。Zheng Meimei等構建了一個供應商運行狀況和企業管理相適應的評價指標體系的新框架[11]。王美強建立了模糊環境下的供應商評價效率模型[12]。韓二東、郭鵬、趙靜根據不同類型評價信息的距離測度定義,進而確定單個供應商各個屬性的群體綜合評價價值[13]。郭子雪、楊雅旭、賀澤芳構建了應急物流評價指標體系[14]。基于此,本文將供應商企業的信譽作為重要因素納入供應商評價體系。
上述文獻對企業的供應商選擇作了有益探索,其中既包括制造業企業供應商選擇的研究[8,10],同時也有綠色、可持續性因素對供應商選擇的影響[5,7-8,11],以及對現有供應商選擇模型的優化研究[13-14]等,然而對于鋼鐵行業供應商選擇的研究卻有爭議與不足。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國對鋼鐵行業構建資源供應穩定的發展格局,實現降成本、增效率、低能耗的發展目標,參考相關研究,既結合制造業企業供應商選擇的關鍵指標,同時又考慮可持續性因素對供應商選擇的影響,構建供應商評價體系,為鋼鐵行業供應商的選擇提供借鑒。
1 ?鋼鐵產業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1.1 ?構建思路以及指標確定
構建鋼鐵產業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時,必須要將我國當前對鋼鐵行業降成本、增效率、低能耗的發展要求以及鋼鐵行業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綜合考慮。
我國作為鋼鐵大國,國內鐵礦石選礦成本高、開采難度大[3],同時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使得鋼鐵行業原材料產品采購成本變高[15],原材料的采購成本占產品成本的70%甚至更高,原材料產品的價格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短期內道路貨運量進一步萎縮[16],這就使得企業在供應商選擇的過程中將原材料的運輸成本作為重要的考核標準。基于此,本文將原材料產品價格、產品質量、合格率以及運輸費用作為衡量經濟指標的因素。
同時,當前企業競爭環境復雜多變,高效率的產品生產使得企業更具競爭優勢。消費者需求的快速滿足可以為公司創造價值,這就要求供應商企業要及時準確地完成原材料的供應[17]。生產規模較大的供應商企業更有能力滿足企業的日常生產需求,同時企業在優化其生產經營過程中,時刻要求供應商企業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以及快速的訂單響應[18],因此,本文將供應商企業的生產規模作為供應商選擇的重要指標。此外,長期穩定的供應商合作伙伴關系以及信息化程度較高的供應商企業也同樣使得企業可以快速滿足消費者多變的需求。
在綠色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制造業企業的綠色發展成為重中之重[19]。一直以來,作為資源密集型企業,鋼鐵行業一直被冠以“高污染”的標簽。在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要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與供應商建立綠色戰略聯盟以及為顧客提供綠色價值的產品[20],生產過程中低碳排放的原材料產品可以更好地滿足鋼鐵企業綠色發展的要求[21]。同時在供應商選擇過程中更具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更為企業所青睞,而社會責任則可以通過供應商企業的用戶反饋來評價。
基于此,將經濟效益、效率效益以及社會效益作為評價供應商企業的主要指標,并對各個指標進行細分,構建供應商評價體系,如表1所示。
1.2 ?層次分析評價模型
對于供應商的評價選擇,層次分析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22],該方法的優點是適用于多標準的非結構化決策[23],同時國內外學者也成功的將層次分析法運用于供應商評價與選擇[4,8,11,12]。
首先,由專家對各個因素進行兩兩比較,判斷重要性程度從而確定標度,如表2所示。
接著,由表2轉化為判斷矩陣,并求出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值λ。求λ對應的特征向量ω,再經歸一化處理,得到各質量因素權重。
然后進行評價權重計算結果的一致性檢驗。定義CI為一致性指標,表達式為:CI=。當n≤2時,認為具有令人滿意的一致性;當n>2時,需要引入判斷矩陣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記作RI[15],如表3所示。
最后定義一致性比率,記作CR,CR=。如果CR≤0.1,則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水平,否則就需要對判斷矩陣進行調整[21]。
2 ?案例研究
依據構建的供應商評價體系,現有某大型鋼鐵公司對企業經過初步篩選得出的預期三家供應商企業進行評價選擇。現組織專家對指標層各個指標權重進行評價打分,結果如表4所示。
經過處理之后的歸一矩陣如下所示:
經一致性檢驗可知:最大特征根λ=∑=3.306;一致性指標CI==0.018;查表得RI=0.58;隨機一致性比率CR==0.031<0.1,滿足一致性檢驗。
同理,對各個指標層的細分準則權重進行確定,處理之后的歸一矩陣如下:
A、A、A的最大特征根λ分別為:λ=4.249,λ=3.308,λ=6.585。一致性指標CI分別為:0.083、0.154以及0.117,所得到的一致性比率CR分別為0.092、0.094以及0.022,均小于0.1,符合一致性檢驗。
綜上,可以得出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的綜合權重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評價體系中三個指標的權重分別為3.728、6.79以及3.055,其中效率指標的權重為6.79,占比最大。同時,在影響效率指標的細分因素中,準時交貨率以及對訂單的響應速度分別為2.458與2.276,居于首位。面對品種繁多、數量龐大的原材料市場,信息透明使得傳統的價格競爭逐漸失去原有優勢,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客戶個性化需求的滿足已經成為企業間競爭的重要方式[24]。然而價格依舊是企業競爭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在對鋼鐵行業供應商評價過程中,經濟指標的權重為3.728,位居第二。在影響經濟指標的細分因素中,雖然運輸過程中成本的權重最小,為0.216。但是,原材料產品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在社會效益指標中的權重卻為1.945,占比最大,這表明企業在供應商選擇的過程中,兼顧經濟與社會效益,更加符合我國對鋼鐵行業低碳發展的政策要求。
同理,對各個細分準則下的供應商企業進行打分處理,所得的結果如表6所示。
對所得到的供應商綜合權重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結果如下所示:
最大特征根λ=∑=,一致性指標CI==,查表得RI的值為0.58,一致性比率CR=CR值均小于0.1,符合一致性檢驗要求。
由表6可知,三家供應商各有其優劣。
對于影響經濟指標的價格、質量、合格率以及運輸成本四個細分指標中,三家供應商的總權重分別為1.99、1.08以及0.93,η相較于其他兩家供應商更具有價格優勢,但是運輸成本卻是最高。而對于供應商η來說,其原材料產品的質量以及合格率是其獨特的競爭優勢。
對于準時交貨率、響應速度等影響企業生產效率的因素來說,三家供應商的總權重分別為2.84、1.53以及1.63,η企業的綜合權重最高,最能滿足企業生產效率的需要,然而其準時交貨率卻不高。同時,η企業相較于其他兩家企業,其準時交貨率與供應商企業的信息化程度遠遠領先于其他兩家企業。
最后,對于環境的影響,三家供應商企業的綜合權重分別為0.88、0.87以及1.25,η相較于其他兩家供應商對環境更為友好,同時在三家供應商中也更具企業信譽。
根據供應商綜合權重的計算結果,計算各個供應商的得分:
綜上可知,三家供應商企業的綜合權重分別為η=1.173,η=0.824,η=1.132,其中η的綜合權重最高。在供應商評價過程中,相較于其他指標,效率指標的權重更大,對供應商選擇的影響更大,其次是經濟指標。而對于η企業,其效率指標的總權重為2.84,而η與η的權重分別為1.55以及1.83,鋼鐵企業對于η的效率更加滿意。而經濟指標方面,η企業的權重為1.99,高于η企業的1.08以及η企業的0.93,η企業同樣更具有價格優勢。對于效率與經濟指標來說,鋼鐵企業更加認可供應商η,因此選擇η為企業現階段的主要供應商企業。而對于η企業與η企業來說,其最終綜合得分相差不大,η企業擁有更讓鋼鐵企業滿意的信息化程度以及社會效益影響,同時對于原材料產品的準時交貨率,η企業也以0.591的權重高于其他兩家供應商。同時η企業也具有較低的運輸成本,因此,為了保證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可以考慮將η企業作為備選供應商以應對某些特殊的原材料供應。
3 ?結論與對策建議
本文以對鋼鐵行業供應商的選擇作為研究對象,針對當前對鋼鐵行業提出的降成本、增效率、低能耗的發展要求,確定了影響供應商評價的經濟指標、效率指標以及社會效益指標,并確定各個指標的影響因素,構建了供應商評價體系,并結合某鋼鐵公司進行實例分析,最終確定在供應商評價過程中,關鍵的指標因素為效率指標,其次是經濟因素,而社會效益對供應商選擇的影響最小,同時選擇出公司現階段主要的供應商企業。主要有以下管理啟示:
首先,對于鋼鐵行業來說,原材料產品種類繁雜,供應商企業及時獲取必要需求信息,是提高供應效率的有效手段。對于大型的供應商企業,依靠云管理系統,及時獲取鋼鐵企業的原材料需求信息,改變以往“現產直銷”的經營方式,做到“預產、預銷”,加強供應柔性。而對于小型供應商,可以作為大型供應商企業的分銷中心,依靠其資源優勢,直接對接客戶企業,獲取目標企業的一手信息,靈活調整經營策略,以滿足企業的訂單需求。
最后,作為供應商企業,要推進全方位的綠色轉型,摒棄短期思維意識,融入清潔產品加工技術,打造低碳鋼材“綠鋼”的研發及使用,帶動客戶企業減少高爐產量,改用電爐生產方式,注重廢料產品的再利用,將礦渣產品二次運用于水泥生產過程、生產廢氣用于化工企業的原材料,再銷售的同時打造資源友好型企業。
參考文獻:
[1] 劉宏笪,張濟建,張茜. 中國鋼鐵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定量測度與進展評估[J]. 統計與決策,2020,36(15):110-113.
[2] 呂品,劉煒亞,楊君. 產能過剩治理、工業結構優化與技術創新——基于中國省級工業數據的實證分析[J]. 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2(2):109-119.
[3] 黃肖玲,代霞梅,紀國良,等. 基于“前港后廠”模式的進口鐵礦石采購物流成本優化[J]. 中國管理科學,2021,29(8):218
-228.
[4] 譚春平,王燁. 面向供應鏈的供應商選擇模型構建[J]. 統計與決策,2018,34(11):52-55.
[5] 徐建中,孫穎,孫曉光. 基于遺傳搜索權重的模糊C-均值-VIKOR模型的綠色供應商選擇[J]. 統計與決策,2021,37(4):159
-163.
[6] 祁超,盧輝,王紅衛,等. 重大工程工廠化建造管理創新:集成化管理和供應商培育[J]. 管理世界,2019,35(4):39-51.
[7] 王一雷,朱慶華,夏西強. 基于模糊AHP-GP的低碳供應商選擇模型[J]. 運籌與管理,2020,29(11):121-128.
[8] ?ZHAN Y, CHUNG L, LIM M K, et al. The impact of sustainability on supplier selection: A behavioural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21,236:108118.
[9] ?KUO T C, MUNIROH M, FAU K H. An integrated KANO model, 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nd decision matrix for sustainable supplier selection in palm oil industries indonesia, a case study[J]. Processes, 2021,9(6):1078.
[10] ?REICH J, KINRA A, KOTZAB H, et al. Strategic global supply chain network design-how decision analysis combining MILP and AHP on a Pareto front can improve decision-mak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21,59(5):1557-1572.
[11] ?ZHENG M, LI Y, SU Z, et al. Supplier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considering greener production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22,342:130964.
[12] 王美強. 模糊環境下具有非期望輸出要素的供應商評價[J]. 統計與決策,2019,35(16):176-180.
[13] 韓二東,郭鵬,趙靜. 基于距離測度及支持度的混合評價信息供應商選擇決策[J]. 運籌與管理,2018,27(9):73-78.
[14] 郭子雪,楊雅旭,賀澤芳. 基于概率語言術語集改進TODIM法的應急物流供應商評價研究[J]. 運籌與管理,2022,31(6):196-203.
[15] 劉健,胡賢海,閔中月,等. 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對經濟運行的影響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實證分析[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21(8):42-49.
[16] 宿碩,劉航. 疫情對道路貨運行業影響及對策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2020,37(S1):40-45.
[17] 王傅強,李逵,陳曉紅. 供應受限和需求不確定環境下制造商技術選擇[J]. 控制與決策,2020,35(7):1689-1696.
[18] 董乾東,李敏. 考慮不同碳排放處理模式的動態供應商選擇及采購批量問題研究[J]. 中國管理科學,2022,30(8):106-116.
[19] 解學梅,韓宇航. 本土制造業企業如何在綠色創新中實現“華麗轉型”?——基于注意力基礎觀的多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2022,38(3):76-106.
[20] ?YIN S, LI B, XING Z.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the building material industry (BMI) in transformation to green BMI: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building[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677:19-33.
[21] ?HE X, ZHANG J. Supplier selection study under the respective of low-carbon supply chain: A hybrid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FA-DEA-AHP[J]. Sustainability, 2018,10(3):564.
[22] ?MONDRAGON A E C, MASTROCINQUE E, TSAI J F, et al. An AHP and fuzzy AHP multifactor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 for technology and supplier selection in the high-functionality textile industry[J].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21,68(4):1112-1125.
[23] ?PISHCHULOV G, TRAUTRIMS A, CHESNEY T, et al. The vot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revisited: A revised method with application to sustainable supplier selec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9,211:166-179.
[24] 林琳,呂文棟. 數字化轉型對制造業企業管理變革的影響——基于酷特智能與海爾的案例研究[J]. 科學決策,2019(1):85-98.
收稿日期:2023-06-12
作者簡介:鄒 ?筱(1976—),女,湖南株洲人,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集群經濟;劉鵬德(1997—),男,山東濟南人,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龐天賜(1997—),男,湖南岳陽人,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李 ?丹(2000—),女,湖南長沙人,湖南工業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引文格式:鄒筱,劉鵬德,龐天賜,等. 綠色發展視角下鋼鐵產業物資供應商評價與選擇[J]. 物流科技,2024,47(1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