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 楊羽
[摘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在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推動經濟快速發展、支持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金融體系作用發揮、保障人民群眾權益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改進空間。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區塊鏈技術在資本市場的應用,證券監管核心節點已接入國家級區塊鏈網絡,成為數字經濟領域的關鍵基礎設施。發揮區塊鏈對資本市場的賦能作用,正確處理資本和利益分配問題,建設多元化融資體系和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資本市場數據互聯互通,全面加強資本市場監管、防范化解風險,促進我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資本市場;? 高質量發展;? 區塊鏈;? 賦能
[中圖分類號] F832.5?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0529-1445(2024)06-0038-04
在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并且指出要以全面加強監管、防范化解風險為重點。1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應當以堅守資本市場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為主要著力點,“打造安全、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2我國大力推動區塊鏈技術在資本市場的應用,證券監管核心節點已接入國家級區塊鏈網絡。發揮區塊鏈對資本市場的賦能作用,對于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防范化解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區塊鏈在資本市場中的應用前景
我國資本市場自建立以來,在民營企業融資、國有企業紓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長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比如,一級、二級市場利益分配機制失衡,利益分配的公平性有待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難以借助資本市場獲得直接融資,普惠金融的發展有待進一步深化;平臺資本侵占用戶數字勞動的數據價值,產業、技術和金融的結合以及資本運作工具的融合使用助推互聯網平臺及其資本的壟斷,導致“二選一”與“大數據殺熟”等問題。可見,堅守資本市場的政治性、人民性,需要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作用,保障人民群眾在資本市場中的價值創造與利益獲取。
當前,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生產方式產生了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數據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而區塊鏈則適應以數據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發展。作為一種分布式計算范式,區塊鏈技術通過加密算法、點對點網絡、共識算法等互聯網技術,為交易參與者提供了一種可信、可靠、透明的商業處理邏輯框架,大大減少了交易的費用和復雜度。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安全性高、去中介化等優勢,在防偽溯源、供應鏈管理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具有促進共享經濟的巨大潛力。在數字經濟背景下,運用區塊鏈技術發行的各種數字權益代表著不同類型的資產,如貨幣、股票、商品、積分、票券等。區塊鏈技術保證了這種權益的真實性、唯一性、不可篡改性。數字經濟背景下出現的這種全新的數字化權益憑證及其分配機制具有多種功能。一是具有增長紅利分享的功能,能夠吸引系統外部參與并貢獻內部系統;二是具有流通消費功能,有利于系統資源配置優化;三是具有權益證明的功能,是凝聚系統共識的機制與手段。這種數字化權益憑證及其分配機制能夠為數據確權和賦權,可以作為大眾參與創造數據的對價,使大眾分享數字經濟紅利。
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比如,在支付與清算方面,區塊鏈可以通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合規流程,減少中間環節,實現實時結算,提高支付效率,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透明度和安全性;在資產管理方面,股權、債券等資產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數字化,進行證券登記與發行、證券清算和結算等,從而極大地提升了資產交易的效率和透明度;在合規管理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提供可追溯的、不可篡改的數據記錄,監管部門借此可以對欺詐和洗錢等違法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從而提升了合規監管的能力;在供應鏈金融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構建供應鏈金融平臺,通過鏈上信用記錄和信息共享,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正是因為區塊鏈所具有的諸多優勢,早在2020年7月,證監會原則同意北京、上海、浙江、江蘇、深圳等區域性股權市場參與區塊鏈建設試點工作。2024年4月,證券監管核心節點正式接入國家級區塊鏈網絡,成為數字經濟領域的關鍵基礎設施。證券監管核心節點接入國家級區塊鏈網絡后,可連通市場監管、稅務等多領域的數據,實現諸多功能,如對掛牌企業開展精準培育輔導、支持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轉板試驗、精準識別企業違規行為等。
正確處理資本和利益分配問題,注重經濟發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
正確處理資本和利益分配問題,要堅持制度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社會主義的國家性質決定了我們必須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在社會分配中體現人民至上。”投資者是市場之本,要通過更嚴格的資本市場監管措施,促進資本市場利益公平分配,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不斷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區塊鏈上的這種數字化權益憑證及其分配機制,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平分配的理念,有助于對資本市場數據要素的價值激勵與利益分配機制進行完善與優化。這種數字化權益憑證及其分配機制可以使資本市場數據持有者、加工者與貢獻者獲得公平、公正、高效與低成本的數據激勵,同時賦予資本市場數據分享與再分享功能,推動資本市場數據在再分享中不斷增值,進而回報資本市場初始貢獻者。此外,其所具有的懲戒功能能夠在發現企業造假欺詐、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后對其征收罰款,建立有效的資本市場金融信用懲戒機制,健全權責一致、激勵約束相容的風險處置責任機制。
面向未來,要利用資本市場做好一次分配,而基于數據要素的價值分配是解決一次分配最重要的手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重經濟發展的普惠性和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既注重保障資本參與社會分配獲得增值和發展,更注重維護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定不移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按價值貢獻決定數據要素收益分配的一次分配,有助于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有效避免因數據要素開發利用不足而導致的價值浪費。為此,借助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化權益憑證及其分配機制,按照資本市場參與主體的數據資產貢獻實現公平的一次利益分配,將資本市場數據紅利分享給廣大人民,這將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方式。此外,為保證在資本市場一次分配中充分體現數據要素價值,財政部有關規定已明確企業可以將數據資產納入財務報表。在資本市場數據要素流通過程中,運用這種數字化權益憑證及其分配機制,可以促使政府、勞動者、投資者、消費者與管理者共享資本市場相關數據,彌補中小投資者信息獲取不足的缺陷。通過構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數字金融體系,助力廣大人民憑借充分透明的信息獲得資本市場利益與數據紅利。
建設多元化融資體系和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
資本市場要建設多元化融資體系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優化融資結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1資本市場應避免對嚴監管行業融資采取“一刀切”式監管,而應根據不同企業經營的風險水平,采取差異化與區別化監管策略,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融資效能,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相關的落地實踐為資本市場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提供了模式參考。比如,中國人民大學有關科研團隊與中國工商銀行平臺金融發展中心達成合作,共建數字鄉村數字化農業全產業鏈服務平臺,促進農業主體數據的挖掘與共享,形成“幫貸、幫種、幫銷”三大服務模式。在上述實踐案例中,銀行根據海量數據可以獲取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信用數據。資本市場也可借鑒有關做法獲取資本市場參與主體信用數據,最終形成“有信必有貸”的貸款保障機制,推動資本市場融資體系建設。比如,2018年11月13日,全國首張區塊鏈不動產電子憑證在湖南婁底誕生。通過區塊鏈系統共享不同不動產登記部門的數據,打通政府內部數據并能夠開發形成數據產品。基于不動產數據形成的數據產品可以交易給開發商,開發商借助數據產品獲得銀行電子保函,最終可以將抵押金解套。可見,數據要素在促進融資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資本市場同樣可以開發數據產品,為資本市場參與主體提供抵押貸款,充分利用數據要素實現多元化融資。
健全資本市場功能,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差異化制度安排,適應各發展階段、各類型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提升資本市場服務普惠金融效能”“健全資本市場功能,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差異化制度安排”。股票市場等場內市場作用有限,無法完全發揮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等功能,建議積極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以擴大直接融資。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這種數字化權益憑證及其分配機制具有增加資本市場紅利分享的功能,能夠吸引系統外部主體參與進而貢獻內部系統。因此,可借助其所具有的激勵作用在股票市場等場內資本市場之外,加快構建場外資本市場,形成對場內資本市場的有益補充,推動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中國人民大學有關科研團隊與銀行合作推動數據資產流通交易,為構建數據資產流通交易市場提供了參考。基于眾籌金融理論,貴陽成立了全球首個眾籌金融交易所,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資本市場中股權、債權、知識產權、收益權等各類資產的上鏈、確權、登記與轉讓。此模式將助推資本市場各類資產的交易與流轉,可以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序推進數字普惠金融發展。
促進資本市場數據互聯互通,推動資本市場數據充分開放與共享
促進資本市場數據互聯互通,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在資本市場利益分配中,數據要素利益分配占據了較大比重。根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測算,2021年,數據要素對年GDP增長的貢獻率和貢獻度分別為14.7%和0.83個百分點。數據已成為繼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之后的新型生產要素。因此,應充分關注資本市場數據要素流通、交易與利益分配問題,促進全體投資者共享資本市場數據紅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破除地方保護和行政性壟斷,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為有效防范我國資本市場出現西方資本市場數據剝削與壟斷的問題,要構建規范的資本市場數據激勵機制,推動數據要素互聯互通。通過技術手段對資本市場數據進行動態化監管,實現資本市場數據開放與動態合規。同時,在資本市場數據流通規則體系中注重知識產權與數據分配收益權的登記和流轉,實現數據要素的資產化與資本化,進而為人民創造資本市場效益,推動后續資本市場數據產品的流轉與交易。中國人民大學有關科研團隊與深圳數據交易所合作,探索建立數據流通動態合規模式,作為場外資本市場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推動資本市場數據互聯互通,應當以建立健全資本市場信息披露制度為前提。同時,借助科技手段有效監管上市公司數據流動及其價值變化,促進資本市場數據充分開放與共享。在資本市場數據流通中,可以借助這種數字化權益憑證及其分配機制所具有的確權與賦權功能,明確資本市場參與主體的數據價值,防止其他資本市場參與主體對數據利益的攫取,依法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
資本市場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始終堅持黨對資本市場監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守資本市場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確保金融發展紅利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推動資本市場監管體系與監管能力現代化,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資本市場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關于金融工作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24.
(作者簡介:楊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交叉科學研究院院長、區塊鏈研究院執行院長;楊羽,中國人民大學元宇宙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 / 高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