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 夏子崇 馬蓓蓓
摘 要:在新時代,美術教育在不斷革新與發展,對高校美術教師的創新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高校美術教師需積極應對挑戰,通過參加培訓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及綜合競爭力,形成終身學習的態度。因此,對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包括藝術素養、主體意識、教學環境三個方面,探討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不足的原因,提出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提升策略,包括提高藝術素養、增強創新意識、打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以及加強教師團隊建設,以更好地提升美術教師的創新能力及美術專業課程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美術教師;藝術素養;創新能力
新時代,高校美術教師承擔著培養美術類人才的重要使命,不僅應具備豐富的知識、崇高的道德,還要強化自身的專業素養。同時,美術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美術專業課程教學是實施美術教育的重要途徑,并且和教師的創新能力息息相關。目前,學術界有關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的研究比較多,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理論層面。部分學者從理論層面對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展開研究,比較關注高校美術教師的教育教學。第二,實踐層面。一些學者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與時俱進,將地方文化與高校美術教學資源相融合,提出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培養策略并進行實踐?;诖耍瑢τ绊懜咝C佬g教師創新能力的因素進行分析,探討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提升策略,以更好地提高高校美術教育質量。
一、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影響因素
高校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現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在高校美術教育中,教師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比較復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藝術素養。目前,部分高校美術教師很少有機會接觸西方美術教育,并且未積極參與美術展等活動,致使思維模式比較固化,無法創新和打破原有教學模式。同時,有些高校美術教師傾向于模仿、復制,往往局限于自己的專業領域,追求功利或自我欣賞,忽視了藝術素養的提高及全方位的專業能力發展,從而在教學中缺乏創新能力,無法為學生講解最新的美術專業知識。
第二,主體意識。在信息技術不斷革新與發展的過程中,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高校美術專業學生面臨的選擇和挑戰也在日益增加。對此,高校美術教師如果不能及時更新知識儲備,則很難勝任教書育人的工作,并且會被社會淘汰。但部分高校美術教師的主體意識受到制約,缺乏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導致創新能力不足。查爾斯·赫梅爾曾指出:“終身教育是唯一能夠適應現代人,適應生活在轉變中的世界和變動社會中的人的教育。這樣的人必須使自己能不斷地適應新情況?!币虼耍咝C佬g教師應具備創新性教學觀念,抓住時代發展的脈搏,緊跟美術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更新自身知識體系,及時完善知識架構和拓展教學方法,增強創新意識,以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第三,教學環境。在當今的教育環境下,高校美術教師合理創設教學環境,有助于提高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是學校的硬件設施還是軟實力都對美術教師創新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并且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強調為教師提供良好的教學、學術研究環境,鼓勵教師提升學歷,組建科研團隊等。但教學環境建設不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會對教師的創新能力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高校美術教師應在教學環境構建過程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并保持對周圍環境及事物較強的敏感性。
二、新時代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新時代,社會對美術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要求該類人才具備較高的藝術素養和較強的創造能力。但部分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仍存在三方面問題,即個體藝術素養缺乏、陷入思維定式以及教育環境有待改善,在美術專業課程教學中難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一)個體藝術素養缺乏
藝術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提升人的品位,升華人的精神境界,在完善人格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推動作用。高校美術教師需認識到教學不僅是一項工作,還是一門藝術,因此應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在實踐中提升教學能力和創新能力。藝術素養是高校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但部分高校美術教師由于教學、科研任務繁重,未及時了解最新的美術行業發展動態,很容易形成思維定式,養成固有的教學習慣,缺乏創新思維和藝術素養,以致在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時,無法及時解決,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和求知欲,更無法培養出優秀的美術類人才。此外,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部分高校美術教師難以形成新的創作靈感與感悟,缺乏對新事物的全面認識和開發,導致創新能力不足。
(二)陷入思維定式
在高等美術教育中,不管是理念把握還是教學模式的選用,都應以現代美術教育思想為引領。但目前,部分高校美術教師缺乏創新意識,無法跳出固有的教學思維,仍堅持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思維模式,導致在面對新事物或實際問題時,通常本能地將其代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框架中,難以對事物本身反映出的內涵和實質進行了解。長此以往,高校美術教師可能會形成思維惰性,以經驗為主開展實踐教學,很難掌握事物本質,更無法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法國生物學家貝爾納曾說:“妨礙人們創造的最大障礙,并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闭沁@種“思維枷鎖”牢牢地束縛著人們新觀念和新思維的涌現,還會妨礙大腦吸收新知識。因此,高校美術教師在開展美術專業課程教學時,常常會因為思維定式阻礙對新事物的理解,導致創新能力不足,無法有效地對美術專業課程教學工作進行創新。
(三)教育環境有待改善
環境是事物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不論是社會教育、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要在特定環境下完成。同時,教學活動的成效、教學過程優化水平既受教師、學生等因素的影響,又依賴于教育環境的構建與各種因素之間的緊密配合。同時,教育環境不僅是教學過程最基本的組成部分,而且是關系教師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用環境、用學生自己創造的周圍情景、用豐富集體精神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對此,開放、自由的教育環境是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證。首先,校園中的建筑物、公共設施、景觀以及空間上的布局,都會對教師的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其次,班級中的師生關系、同事關系、領導的態度等,會影響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最后,校園文化氛圍、社團活動等,對教師在開展美術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具有突出影響。但部分高校未意識到教育環境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缺乏充滿創新理念的教學氛圍,并且相關教學設施比較匱乏,無法支撐教師開展實踐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師創新美術專業課程教學的積極性,難以實現教師和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因此,高校需要營造開放、積極的教育環境,給美術教師提供一個施展創造能力的平臺,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互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競爭意識。
三、新時代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提升策略
(一)提高藝術素養
高校美術教師作為美術專業學生的指導者、引路人,其創新能力對于提升美術專業課程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高校美術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具備較高的藝術素養,豐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藝術欣賞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對此,要想提高教師的藝術素養,可從兩個方面入手。第一,加強藝術知識積累。高校美術教師需要在接受不同知識的基礎上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鍛煉,從而提升自身的創造力和競爭力。第二,高校美術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教育能力,注重交叉學科之間的研究和創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因此,高校美術教師應與不同學科教師進行交流,共享教學資源并對其進行重組,實現不同學科內容的相互滲透與融合,以更好地提升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增強創新意識
新時代,美術教育不斷發展,對高校美術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具有良好的藝術修養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新教學模式、將理論運用于具體的教學實踐、開展跨學科教學的能力等。因此,在高校美術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應打破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增強創新意識,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具體而言,可從三個方面入手:首先,高校美術教師需對美術專業具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新的藝術形式與交叉學科領域的知識,從而更好地激發創造潛能;其次,高校美術教師應充分審視學生的需求,對美術專業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力求從教學態度、行為和角色上進行轉變,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互動學習,以培養其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最后,高校美術教師應不斷反思,與時俱進,緊跟美術教育發展步伐,時刻保持自我清醒,并且要克服慣性思維和突破經驗主義的桎梏,在美術專業課程教學中不斷尋求多變性、靈活性和獨創性,以更好地提升創新能力。
(三)打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教學環境具有密切的聯系。要想提升美術教師的創新能力,高校應加強教學環境建設,注重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尊重新知新思,促使教師打破傳統學科壁壘,不斷學習新知識,實現美術專業與其他學科內容的相互補充與滲透。同時,應立足不同視角,打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為高校美術教師創新實踐教學提供合適的教學平臺,以促使其從思想啟發、思維碰撞等方面不斷提升學術素養和創新能力。在科研方面,高校要改善現有的不透明、不公開的學術氛圍,激勵年輕美術教師在良好的學術環境中不斷創新與鉆研,挖掘新的教學內容,提升研究能力。
(四)加強教師團隊建設
新時代,要想不斷提升高校美術教師的創新能力,則需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加強教師團隊建設,積極開展培訓,促使教師對美術專業課程教學進行創新,不斷吸收不同學科的知識,并從美術專業本身的特點出發,開發出不同的教學模式,改善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提高創新能力。一方面,高??山Y合美術教師的實際需求,組織專業培訓,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技能、美術知識更新等方面,以提高其專業水平,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另一方面,高??沙闪⒚佬g教研小組,定期組織教研活動,讓美術教師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和經驗,通過教研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其教學質量。此外,高校還可開展教學創新大賽,鼓勵美術教師積極參與,在比賽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互聯網資源、實踐活動等方式來創新教學內容、教學環境、教學評價等,從而更好地提升其創新能力。
四、結語
在新時代,美術教育是培養文化建設人才的重要工作,承擔著為國家和民族培養美術專業人才的任務。因此,為更好地促進美術教育工作的開展,培養學生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高校美術教師需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打破現有條件的限制,不斷更新知識體系,激發自身的創造潛能,營造積極的教學環境。同時,要注重發展創新思維,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積極參加培訓,以提升個人的藝術素養,不斷提高美術專業課程教學質量,為社會培養大量創造性美術類人才,推動美術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學[M].趙瑋,王義高,蔡興文,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
[2]寇靜,徐秀藝.創新思維[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3]陳文榮,張愛珍,吳亞芝.創造性思維解碼[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2022.
[4]蔣君蘭.影響普通高校美術教師創新能力的因素分析[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8.
[5]汪洋.“卓越教師”視域下的高師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體系與教學實踐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
[6]曹磊.論新時代美術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J].現代企業教育,2009(12):55-56.
[7]張海旋.論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及提升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8(22):150.
[8]畢劍鋒.淺談高校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文教資料,2021(20):233-234.
[9]梁舒婷.高校國畫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美與時代(中),2023(8):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