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成
“四位一體”協同創新模式的思政教研團隊組織模式的探索,很具有時代意義和實踐意義。“四位”是指“教研團隊”“技術團隊”“授課團隊”“宣講團隊”。“四位一體”協同創新模式,是指教育信息化2.0環境下,以教研團隊為核心,引領技術團隊、授課團隊和宣講團隊共同參與,相互支持,協同創新的組織模式。該模式強調團隊間的協同合作,各個團隊各司其職,相互支持,共同合作,資源共享,疊加優勢能力,以提升小學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效果,促進小學思政教研的信息化發展。
一、“四位一體”協同創新模式與傳統教研團隊組織模式的不同
(一)角色定位的轉變。而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思政教育的對象,而是可以主動參與其中,教師需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輔助者,需要具備較強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海量的網絡資源和多元化的媒體形式讓小學思政教研團隊需要面臨更加復雜的教學環境,網絡上各種良莠不齊的教學資源也對小學思政教研團隊的教學能力和辨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研團隊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好地把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更好地進行個性化教學和針對性輔導。
(二)教研團隊結構的變化。教研團隊應由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和教研管理人員組成。學科帶頭人應具備學術造詣深、教學經驗豐富、具有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能夠帶領團隊完成各項教研任務;骨干教師應具備較高的教學水平、具有一定的教學研究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能夠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并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青年教師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能夠為教研團隊注入新鮮血液,促進團隊成長;教研管理人員應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熟悉教研工作基本流程,能夠為教研團隊提供全面支持。
二、信息技術素養的更高要求
不論是思政課程還是融合課程思政,技術團隊在“四位一體”模式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負責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他們負責研發和優化教育信息化工具、平臺和資源,以滿足教研、授課、宣講等團隊的需求。此外,技術團隊還承擔著維護和優化教研活動、授課示范和宣講活動的技術環境,確保各類活動的順利進行。技術團隊需要不斷引進、整合和開發新的教育信息化技術,并將其融入教研活動中。例如,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分析,幫助教研團隊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為學生提供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
三、團隊的授課和宣講
(一)團隊授課示范。一是加強教師培訓,組織技術、教育和思政教育方面的專家對授課團隊進行專業指導和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二是鼓勵教師參加各類教育信息化和思政教育學術會議和研討會,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術動態;三是舉辦校內教師公開課和教學比賽,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教學水平。
(二)團隊策劃宣講。首先,宣講團隊成員應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和道德品質,這是保證宣講內容方向正確的重要前提。其次,宣講團隊成員應具備一定的演講技能和文化素養,這是保證宣講效果的重要基礎。為了提高宣講效果,需要對宣講團隊成員進行全面的培訓。策劃和實施宣講活動是宣講團隊效應的核心環節。在策劃宣講活動時,需要根據受眾的特點和需求,確定合適的主題和內容,選擇恰當的場地和時間,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
四、“四位一體”模式的實踐與探索成果
例一,小學思政教研團隊運用“四位一體”模式開展信息化教學。在教研團隊的引領下,技術團隊支持制作了一系列富有創新性的多媒體課件和在線課程。這些課件和課程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經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的思想品質明顯得到提高,對學風和班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學生且對思政課的興趣也大大增加。例二,小學思政教研團隊運用“四位一體”模式開展信息化教學宣講。在教研和技術團隊的支持下,授課團隊結合鄉村學校的實際情況,設計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政宣講課程。這些課程不僅注重知識傳授,還融入了情感教育,有效地提升了鄉村學生的思政素養和環保意識。
【注:本文系廣東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項科研課題課題“教育信息化2.0環境下‘四位一體的思政教研團隊組織模式研究”(課題批準號:TSGCKT2022374)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