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珍
線上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不僅打破了傳統師生、生生之間的時空界限,也為教育拓展了新的渠道。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多樣化、平等化的展現。為了更好地實施線上教學,我們需要探索有效的課堂互動策略,將這些策略應用于實踐中,有助于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現狀,激發他們的主動自學能力。同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過程中應發揮主導作用,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從而構建起良好的教育氛圍。這種教育發展趨勢無疑將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繁榮發展。因此,我以統編版教材六年級下冊《北京的春節》進行教學探究,本文教學可以從“線上教學的課前預習思路——立足教學目標,展開教學——課后線上作業設計及反饋”的思路展開。在實際操作中三者密不可分,環環相扣,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知識,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人格提供了切實有效的方法。每一個環節都對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比如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綜合實踐能力等有著獨特作用。
一、線上教學的課前預習思路
(一)結合班級學情,利用微課幫助學生達成預習目標
六年級學生在使用部編版教材中面臨新舊教材銜接問題,學生對批注沒有系統學習過。對此,教師可以在預習之前錄5分鐘內的微課,幫助孩子了解批注。批注:用語言注釋,在閱讀過程中,圈圈點點,將心中所感用筆墨簡單表達。了解批注的各種符號,知道批注的六種類型以及學習如何做批注,讓語文學習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過程。在預習時根據本班學情,教師布置生字注音并組詞,讓學生自主學習,在預習中就主動掌握生字新詞,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在《北京的春節》一課預習上,教師就要求:1.大聲朗讀課文至少3次,一邊讀一邊標注自然段,圈出文中不會讀的字詞和不理解的字詞,誦讀后能獨立查閱資料,翻閱字典解決疑惑。2.在默讀課文時適當寫寫批注。3.嘗試完成課后練習。4.根據本班水平,教師要求就課后生字注音并組兩個詞,可寫在生字旁邊。最后通過釘釘群里的家校本提交自己的預習成果。
(二)文本鑒賞,利用批注簡單賞析課文語言
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而教師需要在3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講授教學內容就要對教學內容有所取舍,而且語文注重的是學生實踐和自主學習能力,純粹依賴教師線上的講授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可以在預習時利用批注賞析文本,也可借助工具書等輔助鑒賞文中語句,更好的理解文本。六年級學生應學會閱讀時了解文章表達順序,體會情感,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線上學習,教師可以把這個學習目標放在預習中,與批注相結合。
(三)定時檢查預習,利用交流軟件及時反饋預習情況
教師布置預習任務,一定要在新授課前及時檢查,否則有的學生會敷衍應對,不重視預習。對提交的預習情況進行反饋,通過評價激勵打分來提高學生的預習積極主動性。預習較好的學生,教師及時通過交流軟件表揚;預習存在偷工減料,懈怠的學生,教師要主動與其溝通交流,鼓勵并讓他們意識到預習的重要性。
二、立足教學目標,展開教學
《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以“民俗民風”為主題,展現了我國傳統春節習俗的深厚文化內涵。通過此文,學生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體驗到中華春節習俗中蘊藏的人情美和文化美。文章所涉及的語文要素是學生在六年級上冊已學過的“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等知識點的基礎延伸。通過學習,學生將更好地理解如何把握文章內容的主次,以及如何通過詳細描繪主要部分來展現文章的中心思想。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還能激發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侗本┑拇汗潯返谝徽n時的教學目標是:1.學會“醋、餃、拌”等15個字,會寫“臘月、展覽”等35個詞語。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作順序,把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作者思想感情。3.分清內容主次,了解課文結構,詳略安排。本課時線上教學圍繞教學目標,展開課堂有溫度,學生有參與度,教學有深度的教學。
(一)緊扣人文主題,讓課堂有溫度
雖然是線上教學,但要讓課堂有溫度,要讓學生知道教授這節課的老師是什么樣子,通過課前溫馨小提示,拉近與學生隔著屏幕的距離感,感受到教師的人文關懷?!侗本┑拇汗潯芬徽n中,教師播放了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教材中的《春節童謠》,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歌謠中走近《北京的春節》。接著教師介紹春節的來歷,知道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帶領學生一起了解春節種種習俗,比如貼“福”字、守歲、貼春聯、逛廟會,喚起學生對節日的記憶,感受春節喜慶熱鬧的氣氛。老舍先生的作品在小學課本中已多次出現,但部分同學仍缺乏系統了解,建議教師能簡單介紹其作品及影響力,他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呼的作家。初讀課文后,教師提出問題:說說老北京春節給你們留下怎樣的印象?學生能夠很快說出答案:忙亂、熱鬧、喜慶、團圓……由淺而入,堅持以生為本教學,拓展學生知識面,讓在線課堂也有了溫度。
(二)緊扣語文要素,讓學生有參與度
教師要求學生快速游覽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把表示時間的詞語畫出來?課前預習中,學生已經有過思考,圈畫出關鍵詞即可,此技能在六年級上冊本班學生已熟練掌握,再給學生3分鐘時間即可。接下來,學生通過主題概括:
文章主要介紹了北京的春節從? ? ? ? ?開始,直到? ? ? ? ?結束,這一段時間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字里行間反映出老北京人? ? ? ? ?的心情,也表達了作者對? ? ? ? ?的喜愛和認同。
運用填空方式,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參與度,了解課文主要內容,作家老舍先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和認同。
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并且這些日子有哪些風俗習慣?再一次默讀課文,完成表格。
通過這個表格的獨立完成,學生可以抓住本課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清楚了解春節不同時間的風俗習慣,把握文章結構,直觀明白本文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詳略即作者對每部分內容用筆的多少,詳寫部分如畫中濃墨重彩之處,略寫之處則是簡單勾勒。
(三)緊扣文本賞析,讓教學有深度
在探討“臘八節”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深入的文本閱讀并標注出自己認為有意義的內容。與此同時,結合個人過年的體驗,對文本中的句子進行賞析并加以批注。文章中引用了“臘七臘八,凍死寒鴉”的氣象諺語,形象地說明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刻,甚至連耐寒的寒鴉都會被凍死。然而,傳說只要在臘八這天早晨品嘗臘八粥,就能在冬天里防止手腳凍傷。類似與此的農業諺語諸多:“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立夏少雨,立冬雪好”“晚上吹南風,明天太陽兇”等等。這些都是普通勞動人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千百年來積累的寶貴財富,有一定道理?!斑@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边@里的“農業展覽會”指的是臘八粥里的食材極多,使用打比方方法,生動形象寫出了老北京春節熬制臘八粥的傳統風俗習慣,寓意慶賀豐收,也寄托著人們對農神的敬獻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語言純樸自然、生動有趣?!暗侥甑?,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蓖ㄟ^對大蒜顏色和味道的描寫,說泡的蒜“色如翡翠”“醋有辣味”“色味雙美”,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的簡潔,給讀者呈現了色味俱美的臘八蒜,渲染了節日紅紅火火的氛圍。
三、線上作業設計及反饋
線上作業設計應注意以下方面:作業目的明確,建議以主觀題為主,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實現拓展學習;作業布置應根據學生水平分層安排;題量適中,減少機械抄寫的作業;課后作業設計要創新,努力貼近當前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線上作業包括兩個部分,學生和教師。教師用某智能軟件創建班級群,在家校本上發布作業、檢查作業,學生可在線查看作業、提交作業并查看教師反饋及時訂正。教師在《北京的春節(一)》上完課后,布置學生完成《語文作業本》第一、二、三、四題,以便鞏固學習成果,診斷學生課堂學習情況。針對疫情嚴重,各地展開“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求學生在《語文作業本》完成后能查閱資料,了解什么是“新型冠狀病毒”,知道“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能發揮自己的特長畫出它的樣子或者用文字介紹“新型冠狀病毒”。作業內容設計具有創新性,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根據自身特長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也是分層布置作業的一部分。
學生作業提交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以免出現手機使用過度,作業拖拉的問題。教師對提交的作業應及時查閱批改,評語應以正面為主,要看到學生作業的可取之處,激發學生自信。存在問題的作業可以通過一對一私信溝通,糾正指導。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