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


【摘 ?要】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善民生、促進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科學、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是中小企業穩健發展的重要基石,然而中小企業由于受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內部控制體系并不健全,亟待優化和改進。論文在查閱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并通過問卷調查方式了解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主要缺陷后,提出了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F276.3;F275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4)04-0077-03
1 引言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為各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敲響了警鐘,風險預警、評估與防控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也由此掀起了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新一輪的思考與研究。目前,中小企業由于資源有限,且缺乏專業的內部控制人才,導致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和執行均不夠規范。此外,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普遍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內部控制環境薄弱,內部控制部門權責不對稱等問題。因此,中小企業必須充分關注內部控制的規范性和有效性,以確保企業的穩定運營和長遠發展。同時,也正是由于新冠疫情的沖擊,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被提上新的日程。將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內部控制建設有機結合,已然成為中小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2 文獻綜述
內部控制對于中小企業的管理與發展至關重要,Quang et al.[1]通過數據分析認為,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有利于提高越南中小企業的經營業績和盈利能力。Wali et al.[2]采用多元回歸分析法來分析內部控制與REM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內部控制五要素是影響REM的主要組成部分。Williams et al.[3]利用76家中小企業的調查數據,研究了內部控制機制對高科技中小型企業新產品發布成功的影響。結果顯示,正式和非正式的內部控制對于新產品的成功發布起到積極作用。
近年來,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國內外均掀起了有關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優化對策的研究熱潮。吳倩雯[4]基于COSO框架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強內部環境的建設、建立一個完善的風險評價系統、健全信息交流制度等對策來提高其內部控制有效性。郭敏[5]分析了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如何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來應對新冠疫情這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對策。陳艷萍等[6]通過問卷調查法,基于內部控制視角,分析了新冠疫情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帶來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劉品含[7]認為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是直觀反映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成果與效率的“晴雨表”,是內部控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中指出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Oyelakin et al.[8]利用大量證據表明,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應加強員工培訓,并從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等5個維度來整合、建立、修改和重新配置其內部控制系統。部分學者結合大數據時代背景,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展開研究。謝吉等[9]指出,中小企業只有結合個體的需求和數字化的程度,在有限資源的投入支持下,培養和留住管理和技術人才,保障企業內部控制的實施效率,建立特色、高效的企業內控體系,才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宋建波等[10]以九州通集團作為案例,研究了數字化技術對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影響。
綜上所述,盡管目前已經有大量關于企業內部控制方面的研究,但是針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優化對策的研究卻并不多。另外,基于“大智移云物”時代背景下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研究較少,而實現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已然成為大勢所趨,應將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與數字化轉型相結合。同時,關于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研究較少,而建立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對于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發揮至關重要。只有評價體系合理、完整,才能促進企業隨著自身發展而不斷改進和提高內部控制水平。
3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缺陷
本研究利用問卷星,對河南省100家中小型企業的內部控制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問卷的題目是基于COSO內部控制框架五要素來設計的,共發出100份,收回82份。同時,又利用國泰安數據庫、巨潮資訊網等對這些企業的內部控制報告進行了查詢。綜合上述搜集的資料,分析得出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目前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第一,控制環境方面。許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對內部控制的深入了解,導致企業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和體系。接受調查的企業中,只有56家企業管理者認為內部控制是有必要的,且實際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只有41家。另外,中小企業的組織結構相對簡單,普遍缺乏明確的職責劃分和授權機制,這就導致內部控制的責任劃分不清,容易發生違規操作。第二,風險評估方面。中小企業較為缺乏對風險的全面評估和管理,在被調查的企業中,只有26家企業建立了風險評估機制。缺乏合理的風險評估就無法及時識別潛在風險,導致企業面臨較高的經營風險。同時,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風險評估工具和方法,無法準確識別、分析和應對風險,使得企業在面對猶如新冠疫情這種突發性公共事件和風險時反應遲緩,甚至無力應對。第三,控制活動方面。中小企業的控制措施多數比較簡單粗糙,缺乏針對性及有效性,無法有效預防、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另外,執行力度也不夠。即使有內部控制制度,但缺乏執行力度,就會導致制度形同虛設,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第四,信息與溝通方面。中小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較低,在被調查的企業中,只有33家企業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系統,內部控制信息多數無法及時、準確地傳遞和共享,影響了內部控制的效果。另外,企業內部溝通存在障礙,信息傳遞不通暢,導致管理層無法及時掌握企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第五,內部監督方面。中小企業的內部監督體系不夠健全,缺乏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或人員。被調查的企業中只有21家企業建立了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或設立了內部審計崗位,內部審計的缺乏會導致內部控制的執行情況無法得到有效監督和評價。另外,對監督結果的處理往往也不恰當、不及時。
4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優化策略
4.1 應堅持的優化原則
第一,適應性原則。由于中小企業行業分布廣泛,業務規模差異較大,因此企業應基于自身特點來制定相應的內部控制體系,做到發展階段匹配、經營規模匹配、管理水平匹配等。第二,成本效益原則。如果投入的成本過高,超出了企業的承受能力,那么即使內部控制體系再完善,也難以得到有效實施。反之,如果過于追求成本控制而忽視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那么企業可能面臨較大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經營失敗。第三,風險導向原則。中小企業應重視風險管理,將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緊密結合。通過識別、評估和管理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針對性地優化內部控制措施,降低潛在風險,保障企業的穩健運營。第四,靈活性原則。由于中小企業可能面臨更多的市場變化和不確定性,因此其內部控制體系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可調整性。這樣,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內部控制策略,以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
4.2 具體的優化措施
4.2.1 將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與內部控制建設有機結合
在當今“大智移云物”時代背景下,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2022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這份指南旨在助力中小企業科學高效推進數字化轉型,提升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能力。2023年6月,財政部和工信部又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旨在進一步推進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工作。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復雜程度很高。其中,實現運營管理數字化是該項工程的重要一環。而內部控制又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應當將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內部控制的建設進行有機結合,切實實現內部控制的數字化轉型,總體思路見圖1所示。
圖1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數字化轉型總體架構圖
中小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的數字化建設時,應重點關注兩個方面:第一,數字化工具的選擇應堅持適應性原則和成本效益原則相結合。首先,堅持適應性原則就意味著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現狀、業務需求等,來選擇適當的數字化工具。這就要求企業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內部控制需求,包括籌資、貨幣資金、采購與付款、存貨、固定資產等各個方面。通過對內部控制流程的梳理,確定合適的數字化工具來進行優化和提升。其次,還要堅持成本效益原則。中小企業普遍規模較小,資源有限,因此在選擇數字化工具時應量力而行,權衡好成本和效益的關系。目前較流行的數字化辦公軟件如WPS 365,成本較低,且能有效提升審批效率,較適合中小企業。此外,中小企業還可以采用云計算和SaaS服務來降低數字化轉型的成本和復雜程度。第二,注重信息系統的維護與風險防范。企業需要做好信息系統的日常維護工作,如招聘一些IT技術人員,建立一支專業的IT運維團隊,這支團隊應能夠熟練處理各種系統問題,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同時,他們還應具備前瞻性思維,能夠預見并處理可能出現的新問題。同時,制定并執行嚴格的維護流程,包括定期的系統檢查、數據備份、軟件更新等。另外,要加強信息系統本身的風險防范,包括網絡安全防護、建立訪問控制機制、提高員工的信息安全意識,以及定期進行風險評估等。只有這樣,才能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有效地維護信息系統的穩定運行,并防范可能出現的信息安全風險。
4.2.2 將內部控制建設與企業發展周期相結合
企業的發展和人的成長一樣,都有一個生命周期過程。企業的生命周期通常可以分為4個階段: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處于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企業在業務規模、資源條件、風險類型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因此,進行內部控制建設時不能一概而論,而應該結合現階段的特點來有序、分步驟地進行。中小企業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內部控制的建設重點各不相同,詳見表1所示。
4.2.3 建立健全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
財政部于2017年6月發布了《小企業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以指導小企業建立和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然而時至今日,尚沒有關于中小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規范性文件出臺,相關研究也較少。然而,要檢驗和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措施的合理性,以及結果的有效性,就必須建立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因為,只有建立了切實可行的評價體系,才能對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進行追蹤檢驗,做出評價,從而推動著內部控制體系不斷改進和完善。
由于每個企業具體情況各不相同,因此,在選擇內部控制評價指標時應做到“一企一案”,這就需要我們深入企業內部進行訪談和調研,獲取企業有關內部資料,并進行詳細分析,設計出適合本企業特點和需求的評價指標。進而,采用層次分析法等來對指標賦予相應的權重,最后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來對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量化計算與評價。
5 結語
目前,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的缺乏已然成為制約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一大瓶頸。在數字化浪潮推動下,中小企業應實現傳統經營向數字化經營的華麗轉身,并且與之相適應地,實現內部控制的數字化轉型。而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也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本研究提出了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優化策略,而這些策略在企業中應如何實施還需要結合具體企業來作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Quang Vu a, Nguyen Thi Thuy Nga b.Do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s promote firm profitability? Evidence from private Vietnam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MEs)[J].Finance Research Letters,2022,3(45):110-126.
【2】Sonda Wali, Sana Mardessi Masmoudi. Internal Control and Real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French Context[J].Journal of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ccounting,2020(06):363-387.
【3】Christopher Williams, Sander Van Triest. Product Launch Performance In hi-Tech SMEs: Newness To The Firm And The Role Of Management Contro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7(03):353-365.
【4】吳倩雯.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探討[J].中國中小企業,2022(10):40-42.
【5】郭敏.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建設的現狀及對策分析[J].山西財稅,2022(04):40-42.
【6】陳艷萍,桑穎,孫愛忠.新冠疫情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與對策[J].財會月刊,2021(14):78-81.
【7】劉品含.企業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建設相關問題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23,4(02):70-73.
【8】Oyekunle Oyelakin, Aliyu Abdullahi.Assessing the efficacy of employee training an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n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scale enterprises in Nigeria[J].Af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Studies,2022(08):366-384.
【9】謝吉,陳鈴潔,樹友林. “大智移云”環境下中小企業內控風險與防范探析[J].會計師,2021(01):70-73.
【10】宋建波,楊東赫.九州通集團內部控制的數字化轉型[J].財會月刊,2020(22):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