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河南省委宣傳部2023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河南省生鮮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研究”(2023BJJ075)
摘 要:新零售的快速發展不斷促進零售業升級,傳統線下零售企業紛紛布局線上,傳統電商企業也在謀劃線下布局,線上、線下的全渠道融合不斷提升商貿服務效率,更為生鮮農產品銷售提供廣闊的銷路。冷鏈物流作為生鮮農產品流通的必需,其物流服務模式、服務效率、服務成本、服務水平直接決定生鮮農產品零售業的整體發展。本文從河南省生鮮農產品生產現狀出發,通過對新零售背景下對冷鏈物流的發展需求分析,深入剖析河南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存在的問題,針對性提出優化對策,希望能對新零售背景下河南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零售;冷鏈物流;生鮮農產品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國民消費力不斷提升,生鮮農產品作為消費受眾的剛需,不僅對品類的豐富度有更高要求,對產品的品質也有更多要求。新零售的發展使消費者能夠通過更多樣化的消費渠道獲得產品,而生鮮農產品的易腐損性要求其流通過程中必須采用冷鏈物流才能保證產品品質。由此可見,消費市場對生鮮農產品的需求攀升、新零售的快速發展為生鮮農產品銷售帶來機遇,而構建健康的冷鏈物流體系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冷鏈物流運營效率、成本、服務水平等決定了生鮮農產品市場流通的良性發展。
一、河南省生鮮農產品生產現狀
河南省是我國農業種植大省,生鮮農產品品類豐富、供給量富足,是全國生鮮農產品供應的重要來源。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不斷推行,河南省各區域農產品也逐漸從少量向規?;N植轉變、從規?;N植推動農產品以量變向質變轉型過渡。截至目前,涌現出一大批知名生鮮農產品品牌,部分產品甚至受到國外消費者青睞,具體如表1所示。
隨著對特色農產品的規?;?、標準化種植,河南省農產品品牌建設初現成效。在17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發布的中國農業品牌目錄中,河南省有16個特色農產品上榜。18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河南省地標性特色農產品又添新品,杞縣大蒜、靈寶蘋果、溫縣鐵棍山藥、信陽毛尖等29個品類在“農交會”中嶄露頭角,獲得現場人員認可??傮w而言,特色農產品已成為河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發力點。不僅如此,河南省特色農產品對外貿易額穩步增長,2022年農產品貿易總額286.6億元,同比增長22.3%,其中出口額182.2億元,增長27.6%,位居全國第八。
二、河南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其發展現狀決定商貿交易活動的效率、質量。而冷鏈物流作為物流業的重要構成,其主要針對生物醫藥、生鮮農產品、冷凍速食等特殊產品在流通過程的要求,以全程適宜溫度確保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穩定性。同時,物流業屬于重資產型產業,其發展要依靠交通網絡基礎設施、物流所需運輸、倉儲等設施設備、物流園區建設、物流服務供應鏈體系構建等。截至目前,河南省已形成“四通八達”的物流交通網絡,近三年貨物運輸總量、周轉量穩步提升,具體如表2所示。
通過對河南省連續三年的郵電業務量及機場貨郵吞吐量調研發現,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航空物流穩步發展。
三、河南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面臨的主要問題
通過對當前河南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調研,河南省冷鏈物流的整體表現為: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提升、物流服務市場供應基本穩定、物流所需之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已形成,冷鏈物流園區建設逐步完善。但從整體市場表現分析,河南省冷鏈物流服務模式、物流成本、冷鏈物流信息化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
1.冷鏈物流服務模式創新度不夠
冷鏈物流是針對生鮮農產品進入流通環節易出現腐爛、損耗、品質下降等問題而進行適宜低溫環境保護的一種必要舉措,全程冷鏈物流最大程度保證產品在流通過程中消費價值的穩定性,而即便是適宜的低溫環境運輸、儲存、流通加工等,生鮮農產品也會因流通時間的消耗而影響產品本身的營養價值、新鮮度,圍繞生鮮農產品探索高效冷鏈物流服務模式勢在必行,探索生鮮農產品一體化供應鏈運作模式也成為重中之重。根據對河南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模式跟蹤調研發現,冷鏈物流服務模式以產品通過農貿市場批發零售為主,部分區域因形成規?;N植,冷鏈物流服務模式以產品通過第三方冷鏈物流運輸直接送達超市冷庫或擺上貨架售賣。物流作為銜接產地至餐桌的不可或缺環節,服務模式應根據產品特性,既要保證產品在流通環節的安全穩定性,也要考慮產品流通的成本,同時還需考慮農產品流通效率的提升。傳統冷鏈物流模式為農產品流通提供基本服務,但無法達成對流通過程中效率的提升及品質的最優化保證。
2.冷鏈物流服務成本居高不下
生鮮農產品從產地流向餐桌,其價格差異主要由流通成本及中間環節利潤引發,而根據對經營者的調研發現,物流成本過高導致的價格差異表現較明顯。
物流是產品流通的必需,除流通加工增加產品附加值外,其他物流活動并未改變產品本身價值。所以,無論從對社會物流成本的控制而言,還是從控制生鮮農產品市場銷售價格而言,持續降低冷鏈物流成本應成為常態化問題。
3.冷鏈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物流服務開展的關鍵是有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為信息流交互提供支持,而冷鏈物流因對流通時效性要求較高表現更甚。信息系統的搭建不僅能夠保證生鮮農產品市場流通過程中對物流服務信息傳遞的準確性、高效性,同時還是規范第三方物流企業服務活動的重要約束力。然而,河南省冷鏈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與北京、上海、廣州及物流發展較好的沿海城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4.冷鏈物流專業人才儲備不足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更是行業發展的動力。當前,物流業已成為支撐經濟發展的關鍵,其發展既需要物流方案規劃、設計的物流工程人才,也需要對供應鏈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管理、監督、控制的物流管理人才,還需要物流操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然而,受多方因素影響,物流專業人才儲備稍顯不足。同時,受限高校數量的限制,河南省本土培養的專業人才與北京、上海、西安等高校較多的省份相比,數量懸殊較大。
5.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冷鏈物流與普通物流相比,需要冷鏈運輸車、冷庫、預冷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河南省冷鏈運輸車保有量、冷庫庫容名列全國前列,但人均持有量相比兄弟省份差距明顯。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全國的交通樞紐,更是生鮮農產品流通大省,縱觀內、外循環實際需要,其對物流所需的冷鏈運輸車、冷庫及其他冷鏈基礎設施量都將持續增加。
6.冷鏈物流服務行業標準還需優化
行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完善、規范的標準進行約束,為其良性發展賦能。冷鏈物流在開展過程中,任何環節的斷鏈都會影響產品價值,使整體冷鏈物流服務水平有所降低。截至2023年7月,由華鼎供應鏈牽頭,鄭州冷鏈物流地方標準立項。而縱觀其他地市,冷鏈物流標準并未形成。
四、新零售下河南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對策
1.新零售背景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特征分析
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要發展,滿足市場需求是關鍵。而面對新零售的快速發展,市場需求特征分析顯得尤為重要。新零售是針對“人、貨、場”三要素的重構,旨在通過線上、線下、物流的深度融合,提高商貿流通效率、滿足消費者需求。
針對生鮮農產品線上銷售而言,新零售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特征為:滿足生鮮電商需求,冷鏈物流服務要能夠為電商活動開展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務,且不斷通過對電商線下銷售網點布局,提高消費效率及顧客消費體驗感。針對線下銷售而言,新零售下冷鏈物流市場需求特征為:通過對消費場景的升級,提高消費者的消費體驗性,且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消費需求。整個冷鏈物流應在供應鏈視角下消除浪費、降低庫存、控制供應鏈成本,為消費者提供高性價比產品。
2.新零售背景下冷鏈物流發展路徑
(1) 優化前置倉設置,提高冷鏈物流服務效率
冷鏈物流時效性要求遠高于普通物流,為滿足對產品流通效率的提升,縮短運輸距離是關鍵,在倉庫選址時可通過大數據分析,優化前置倉設置,提高消費受眾輻射范圍,提升冷鏈物流配送效率。新零售模式背景下,傳統電商布局線下過程中,線下銷售網點既是賣場,亦是電商平臺銷售的前置倉。同時,配送點既是銷售網點的配送中心,也是線上客戶訂單的分揀、配送點。生鮮農產品前置倉模式具體如圖1所示。
(2) 創新冷鏈物流模式,降低冷鏈物流服務成本
生鮮農產品從種植源頭采摘后,經過物流服務流通至消費者餐桌,其中流通環節越多,損耗越大、品質越差、成本越高。故針對冷鏈物流服務模式應通過對供應鏈的優化,減少流通環節,使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形成“渠道寬、環節少”的體系。針對近年來傳統電商、直播電商的不斷發展,結合新零售的市場特征,基于供應鏈體系的冷鏈物流模式如圖2所示。
(3) 完善冷鏈物流標準體系,規范冷鏈物流管理
行業的良性發展離不開完善的標準體系構建,冷鏈物流更是如此。冷鏈物流不僅是生鮮農產品市場流通的必須環節,更是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的生活資料的關鍵。河南省冷鏈物流發展速度快,需要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為冷鏈物流發展“保駕護航”。2023年上半年,由華鼎供應鏈牽頭,鄭州冷鏈物流地方標準立項。其他地市應參照此模式,由地方冷鏈龍頭企業牽頭,探索適合地方特色產品流通的冷鏈物流標準。
(4) 加強冷鏈物流人才的“內培外引”,夯實冷鏈物流人力資本
冷鏈物流的發展需要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撐。近年來,河南省政府出臺系列優勢政策加強對緊缺行業的人力資本補給。后續,針對冷鏈物流龍頭企業人力資本的空缺,政府應針對性進行引進,通過對龍頭企業人才的補給,使企業發展帶動河南省冷鏈物流業的整體發展。同時,要加強對企業內部員工、新型農民工、社會青年等人力資源的培訓,豐富冷鏈物流人力補給。新型農民工的培養可以使農產品在種植源頭“最先一公里”及末端配送的“最后一公里”物流活動規范完善,社會勞動力的培養可以填充河南省物流業整體發展對物流專業人力資源的需求,而企業內部人員的物流素質提升,可以有效改善物流企業整體運作效率。
(5) 持續完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提升冷鏈物流服務市場供給
隨著民眾消費能力的不斷增強,生鮮農產品市場需求量、產品品質將不斷增強。河南省冷庫、冷鏈運輸車市場保有量雖名列全國前列,但人均擁有量較少。同時,隨著河南省特色農產品的規?;茖W種植,生鮮農產品市場供給將持續增加,品質的提升也使產品通過“一帶一路”進入國外市場。國內國際“雙循環”都對冷鏈物流服務市場供給量、冷鏈物流服務水平有所要求。未來,河南省需通過對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設備的穩定投資,完善冷鏈物流設施所需,以冷鏈物流業的穩定發展使河南省成為全國冷鏈物流中轉站。
(6) 建設預冷設施,構建冷鏈物流體系
農產品從源頭采摘后即進入冷鏈物流的“最先一公里”環節,此階段生鮮農產品需進行預冷、分級、包裝等活動。預冷環節由于沒有過多的利潤產出,投資建設嚴重不足。建議農產品種植源頭相關地方政府適當加大資本建設,也可引入社會資源開展建設。
(7) 不斷推進冷鏈物流信息管理水平,推進“智慧物流”發展
物流業發展需依靠先進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促進物流業智能化運行。信息平臺不僅可以為物流企業提供可靠的大數據分析,也可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銷售服務,推進“智慧物流”發展。新零售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消費產品信息追蹤要求不斷提升,信息化平臺為消費者與商家的溝通搭建橋梁,使消費者全程掌握商品信息。同時,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可以提高物流運作效率。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方面要求企業在開展內部管理的過程中推進,另一方面需要河南省通過對冷鏈物流大數據平臺的搭建,形成對冷鏈物流信息的統一把握。
五、結語
總體而言,冷鏈物流的發展必須滿足市場需求,無論是新零售模式下的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還是伴隨直播電商的不斷發展,冷鏈物流都應持續不斷針對服務效率、服務成本、服務水平進行優化、改善。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后續還應針對安全庫存水平、智能化配送進一步優化,探索多方協作的一體化供應鏈運作模式,提高河南省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丁麗娟,陳紅麗.基于保供的城市生鮮冷鏈配送中心布局優化研究[J].物流研究,2023(6):25-33.
[2]馬秋艷.河南省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問題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5.
[3]陸剛.河北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保險與加工,2023,23(11):71-75.
[4]于蕾,高淑春.新零售下生鮮冷鏈物流體系優化策略研究[J].營銷界,2023(13):92-93.
作者簡介:王紅(1982— ),女,漢族,陜西渭南人,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