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自強
摘 要 記敘文是以抒情、描寫與記敘等表達方式為主,表達真實情感與生活感受的一種文體。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解決選材與感悟、情感與表達、手法與結構等方面的問題,不斷探索、創新記敘文教學方式方法,如立意生活題材、奠定感情基調、拓展敘述技巧等,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寫作能力。
關鍵詞 學科核心素養? 初中語文? 記敘文寫作? 教學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深層次發展中,學科核心素養的構建顯得尤為重要,其涵蓋了“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和“文化自信”四個關鍵維度,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文字活動,而是一個復雜且富有創造性的過程,要求學生在語言的運用上更加精準,思維的發展上更加深入,審美的鑒賞上更加獨到,文化的理解上更加深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創新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探索多樣化的寫作手法,使語文教學真正成為學生生命力的源泉,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
一、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面臨的問題
1.選材與感悟問題
在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中,選材是一個關鍵環節。但初中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深度不足,他們在面對復雜或抽象的主題時可能感到困惑。如何在保證寫作內容的質量和深度的同時,又不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題。感悟是記敘文寫作的靈魂,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在感悟方面面臨著深度和廣度的雙重問題[1]。一方面,學生在感悟深度上往往不足,這主要體現在他們對寫作主題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挖掘,很難對主題產生深刻的感悟,導致寫作流于形式,文章內容缺乏真實性和感染力。另一方面,在感悟的廣度上,學生往往受限于自身的知識和經驗,難以跳出自我中心的思維模式,去理解和表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現象。這種局限不僅影響了他們的寫作水平,也限制了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2.情感與表達問題
初中生的情感體驗通常表現出一定的淺顯性和單一性。此問題的根源在于他們的年齡特點,初中生的心理和情感發展尚未成熟,往往只能從自身有限的生活經驗出發,難以深入挖掘或準確表達更加復雜的情感。同時,初中學生在表達技巧方面也存在不成熟和局限性。他們在語言運用上缺乏多樣性和創新性,往往停留于基礎的敘述和描寫,缺乏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表達。例如,在描寫人物情感或場景時,過分依賴常規的詞匯和句式,缺乏個性化和創造性的表達。此外,學生在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時往往顯得生硬和不自然。這不僅影響了讀者的閱讀體驗,也限制了他們在表達復雜情感和深層思想時的有效性。
3.手法與結構問題
在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中,學生普遍存在寫作手法單一和缺乏創新的問題。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學生對記敘文寫作手法的理解和應用相對膚淺,只會運用一些基礎的敘述技巧,如簡單的按時間順序敘述、直接描寫人物等,缺乏對更高級的寫作手法的掌握和應用。這種單一性不僅限制了學生表達思想的深度和廣度,也影響了文本的吸引力和表現力[2]。另一方面,部分學生在文章布局上缺乏清晰的規劃和合理的安排。比如敘述中缺乏明確的起伏轉折,且在段落間的銜接上缺乏自然流暢的過渡,使得文章顯得支離破碎,影響讀者的閱讀體驗和理解。
二、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技巧與教學策略
1.立意生活題材,結合實際記敘
在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中,生活題材的選取至關重要。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從中尋找寫作靈感。例如,家庭聚會可以激發關于親情、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的思考,校園生活則能引發對友情、成長挑戰的反思,鄰里互動可以延伸出對社區關系、人際互動主題的探討。這些生活場景富含情感色彩和生活哲理,是記敘文創作的寶貴資源。
在選定生活題材后,教師需教授學生如何通過細節描寫和情感表達,將平凡的生活小事轉化為生動有趣的記敘文。細節描寫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并描述生活中的具體細節。例如,在寫作一篇關于家庭晚餐的記敘文時,可以記錄餐桌上的細節,如熱騰騰的菜肴,各種顏色的蔬菜,甚至是碗筷的擺放方式。也可以描寫家庭成員的動作、表情和交談內容,如母親細心地為孩子夾菜的溫柔,父親與孩子討論學校生活的場景。通過對這些細節的描寫,能夠使場景生動起來,勾勒出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增加文章的感染力。情感表達方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第一人稱視角來表達個人感受和體驗。如對家庭晚餐的感受,可以寫家的溫暖、對家人的感激之情、對日常生活的珍惜等:“我坐在餐桌旁,看著媽媽忙碌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每當我品嘗她精心準備的菜肴時,就深深感受到家的味道。”這樣的表達不僅展現了對家庭的深厚情感,也提升了寫作的情感深度和個性化表達。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寫出的記敘文更加生動、真實。
2.奠定感情基調,渲染寫作場景
增強情感體驗是奠定感情基調的首要步驟,教師需加強對學生的情感認知訓練。如以經典文學作品《紅樓夢》為例,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書中的情感表達。教師可以讓學生專注于主要人物,如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情感世界,重點分析人物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變化,如寶黛初遇的青澀、后期彼此誤解時的痛苦等。通過這種分析,學生能夠理解情感的細微差別和深層動機。為了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可以組織以《紅樓夢》為主題的戲劇表演活動,讓學生通過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展示他們對角色情感的理解。在肢體語言方面,可指導學生利用身體動作來表現角色的情感狀態。如在扮演林黛玉時,可以通過低垂的頭、緩慢的步伐和萎靡不振的姿態來表現黛玉的憂郁和脆弱。而在扮演賈寶玉時,可以通過靈活的手勢和活躍的步伐來展示寶玉的活潑和無憂無慮。在面部表情方面,扮演黛玉時可以通過哀怨的眼神、緊鎖的眉頭來表現人物內心的痛苦和糾結。而扮演賈寶玉時,可以通過眼神的閃爍、嘴角的微笑來表現人物對生活的好奇和對黛玉的深情。
在奠定了情感基調后,教師要進一步指導學生運用文字技巧渲染寫作場景,使文章的情感更加豐富和細膩。比如選擇恰當的形容詞和副詞來描寫情感和場景。在描述悲傷的場景時,可以使用“凄涼”“孤獨”“無助”等形容詞以及“深深地”“默默地”等副詞來增強情感的表達。如寫雨天的場景:“細雨默默地下著,整個城市被一層凄涼的灰蒙住了。”這樣的用詞既描繪了雨天的場景,又傳達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又如,運用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來增強表達的力度和深度。比喻和擬人是提升文章表現力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使用修辭技巧來增強情感的深度和場景的生動性。如描繪春天的場景,可以使用比喻修辭:“春風像一個調皮的孩子,輕輕地在花園里跳躍。”這樣的表達不僅生動描繪了春風的輕盈,也渲染了一種愉悅的氛圍。使用擬人可以生動地描繪自然現象或物體,如“大樹輕輕地搖動著它的頭,仿佛在對我訴說著古老的故事”。通過這些方法,學生不僅能學會如何使用語言來渲染情感和場景,還能提升創造力和表達能力。
3.關注寫作手法,拓展敘述技巧
教師應拓展學生的寫作手法,著重教授倒敘、插敘、內心獨白、多視角敘述等技巧,使學生的寫作更具層次感和吸引力。在講解敘述技巧時,可以基于“一個神秘的老房子”的故事進行指導。在倒敘的教學中,故事可以從一群孩子在老房子里發現一封古老的信件這一高潮部分開始,然后逐步揭示這封信件是在多年前由一位年輕女士寫給她遠方的戀人的,以及這封信是如何丟失并最終在老房子中被發現的。在插敘的教學中,故事可以從孩子們對房子的探險開始講起,然后在關鍵時刻插入對房子過去的回憶,如昔日的繁華、房主的故事等,這些插敘能增加故事的深度、豐富故事的背景信息。在內心獨白的寫作練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練習來提高心理描寫的能力。例如,設定一個場景,一個孩子在跑步比賽中跌倒了,讓學生描寫這個孩子跌倒的瞬間以及他的內心感受和思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探索這個角色的恐懼、失望、堅持和希望等復雜情感,并嘗試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來表達這些感受,如:“當我跌倒在地,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羞愧,但內心深處,我知道我不能放棄。”在多視角敘述的指導中,教師可以選擇一個適合多角度探討的故事,如學校足球賽。讓學生以不同角色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可以是球員、啦啦隊成員、觀眾甚至是裁判。每個角色對同一事件的看法和體驗會有所不同,球員會關注比賽的緊張氣氛和競技策略,啦啦隊成員則關注團隊精神和觀眾反應,而裁判更關注比賽的公正性。通過這樣的寫作練習,學生可以學會如何在敘述中平衡和切換不同的視角,使每個角色都能夠對故事做出自己獨特的貢獻。
同時,文章的結構和銜接對于故事的流暢性和連貫性至關重要[3]。教師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文章結構,在不同段落和情節之間進行有效的銜接。首先,教師可以講解示例,向學生展示如何構建一個清晰的故事結構。例如,教師提供一個簡單的故事大綱樣本,展示如何在引言部分設定故事背景和引入主要人物,如何在發展部分構建故事情節,如何在高潮部分展示故事的關鍵轉折,以及如何在結尾部分收尾并傳達主旨。接著通過寫作練習來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根據給定的主題(如“一次意外的發現”)編寫故事大綱,然后基于大綱創作完整的故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和反饋,幫助學生理解每個部分如何有效地支撐整個故事,并確保故事的邏輯流暢和情感連貫。在段落銜接方面,指導學生使用過渡詞語、對比和對照等技巧。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不同的過渡詞語的作用,如“然而”“因此”“此外”等,講解它們如何在段落之間創造流暢的過渡,并讓學生在寫作中嘗試使用過渡詞語連接不同段落。最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他們的作品,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和提供反饋。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學生掌握了如何在寫作中有效使用過渡技巧提升文章的連貫性和吸引力。
三、結語
在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中,從立意生活題材到奠定感情基調,再到拓展寫作手法和文章銜接過渡,每一項策略都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強他們的情感表達和創造性思維。通過這些策略的實施,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記敘文的基礎寫作技巧,還能深入理解和運用多樣化的表達方式,實現寫作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鑫嶼.核心素養視域下記敘文環境描寫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下),2023(06):130-132.
[2]周貿玲.語文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J].讀寫算,2023(11):71-73.
[3]王江明.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記敘文寫作技巧及教學[J].科普童話,2020(03):17.